轻松看懂地勘报告
地勘报告怎么看

地勘报告怎么看地勘报告是在工程勘察阶段由专业人员根据实地勘察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撰写的一份评估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和地下水情况等的报告。
对于建筑、交通等工程项目来说,地勘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如何看懂地勘报告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看地勘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了解地勘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一份地勘报告通常包括项目概况、勘探区域的地质背景、勘探方法与过程、实地勘察结果、实验室测试结果以及最终评估和建议等内容。
在阅读报告时,可以按照这个结构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内容。
其次,要重点关注地质背景和实地勘察结果。
地质背景一般包括地层划分、断层走向和倾角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和基础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地勘察结果包括钻孔、试坑等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厚度以及地下水位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要仔细阅读实验室测试结果。
实验室测试结果通常包括土壤颗粒分布、土壤质量指标、压缩性和剪切性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判断土壤的力学性质,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此外,需要关注报告中是否提及了地下水的情况,包括地下水位、水质和渗透性等。
地下水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地下结构和防水措施都有影响。
此外,还要关注报告的评估和建议部分。
地勘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项目提供地质勘察及工程建设方面的评估和建议。
评估部分通常包括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地基处理方案评估等内容。
建议部分则提供了针对该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这些评估和建议是地勘报告的重要部分,读者应该重点关注,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理解和应用。
最后,要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对地勘报告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地勘报告是根据实地勘察和实验室测试等数据得出的结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参考地勘报告时,需要结合其他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对报告进行解读和评估,以确保理解和应用的准确性。
如何看地勘报告(367)

不论做设计还是做施工,都要学会看勘察报告,但是一份报告那么多数据,到底哪些是重点呢?真的很头大,有木有。
但是,你们有贴心的小编呀~是不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哈哈哈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
一些层数低矮的丙丁类建筑,例如单层砖房住宅、单层大门、荷载比较小的临时建筑(构筑)物,基础可以落在回填土上。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教你如何轻松看懂地勘报告

教你如何轻松看懂地勘报告教你如何轻松看懂地勘报告教你如何轻松看懂地勘报告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
一些层数低矮的丙丁类建筑,例如单层砖房住宅、单层大门、荷载比较小的临时建筑(构筑)物,基础可以落在回填土上。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一般来说,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强震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即使遇上罕遇地震,建筑一般也是坍塌而不是倾覆。
如何看地勘报告

看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人员拿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后,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地勘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具体如下:一、确认地勘的有效性:确认地勘是否有效,关键看三个章:第一个为地勘公司(单位)公章;第二个为地勘单位专业人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章;第三个为“施工图审查合格专用章”。
三章均齐,有效;否则无效。
二、结合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概况1、根据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建筑总图,看清楚地勘的平面图和我们手里的建筑总图是否一样。
如果一样,很好;如果不一样,说明建筑总图已经修改了,地勘单位不了解,我们要问清楚。
2、核对地勘的钻孔位置是否合理,钻孔的距离一般我们就不看了,主要看钻孔的平面是否将我们要设计的建筑外轮廓(含地下室外轮廓)包含了没有,如果没有包住,就要提请甲方要求地勘公司进行补勘。
有时候也会发生个别建筑没有布置钻孔的情况,处理方法同上。
3、顺便看看钻孔的勘探深度够不够,因为做桩基础数据用得到。
尤其是开始建议不用做桩基础,后来发现得做桩基础时。
4、确认钻孔的定位坐标是否以黄海高程系为基准。
如:地勘采用了一个假定的黄海高程标高,但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中的竖向坐标栏书写的是“黄海高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一问题,现场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仍然没有到达持力层…,其结果是:地基方案不合理了,不适合采用天然地基。
三、物理力学特性统计表土的力学特性都有哪些?1、含水量ω:2、重度γ:3、空隙比e:4、塑性指数Ip:5、液性指数IL::6、压缩系数а1-2:7、压缩模量Es1-28、内摩擦角φ:9、粘聚力C:四、水文地质条件1、确定场地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初步估算是否需要进行结构的抗浮验算。
2、确定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腐蚀性的等级分为微腐蚀、弱腐蚀、中等腐蚀、强腐蚀。
针对不同的腐蚀等级,都需要采取何种对应的措施,需要大家进一步学习掌握。
3根据地下水位标高正确进行地基承载力修正。
五、场地地震效应1、地勘上有本工程的地震参数。
工程师教你如何看地勘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工程师教你如何看地勘
工程师教你如何看地勘
不论做设计还是做施工,都要学会看勘察报告,但是一份
报告那么多数据,到底哪些是重点呢?
地质报告看什么
简单流程
1、先看报告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看平面图和你工程单体位置地质剖面图以及各土层的
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
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3、看基础形式建议;
4、看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
重点:
1、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
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
4、历年最高水位--一般设计地下构件如地下混凝土外墙
配筋时,要使用这个水位来计算外墙受到的水压力。
抗浮水
位--一般比历年最高水位低一些。
设计人员看到一些地下层。
教你看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教你看懂⼯程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员拿到⼯程地质勘察报告后,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地勘资料进⾏阅读理解,具体如下:⼀、确认地勘的有效性:确认地勘是否有效,关键看三个章:第⼀个为地勘公司(单位)公章;第⼆个为地勘单位专业⼈员的“中华⼈民共和国注册⼟⽊⼯程师(岩⼟)”章;第三个为“施⼯图审查合格专⽤章”。
三章均齐,有效;否则⽆效。
此时,作为⼀名优秀的结构⼯程师,需要做的是神马?等待?暂停?还是……(A这么差的地勘,⽼⼦不⼲了; B兄弟没地勘都能做,我忍了;C⼲⼀遍拿⼀遍钱,签你字盖他章,让我咋⼲我咋⼲)?⼆、结合勘探点平⾯布置图,了解⼯程概况1、根据勘探点平⾯布置图及建筑总图,看清楚地勘的平⾯图和我们⼿⾥的建筑总图是⼀样的吗?如果⼀样,很好!如果不⼀样,作为⼀名优秀的结构⼯程师,需要做的⼜是神马?等待?暂停?还是…(A靠,⼜让我忍啊!B 地勘那哥们⼉太远,我让建筑mm改总图;C 数钱中…)?为啥有不⼀样的时候?答:建筑总图改了,地勘不知道或….2、核对地勘的钻孔位置是否合理,钻孔的距离⼀般我们就不看了,主要看钻孔的平⾯是否将我们要设计的建筑外轮廓(含地下室外轮廓)包含了没有,如果没有包住,就要提请甲⽅要求地勘公司进⾏补勘。
有时候也会发⽣个别建筑没有布置钻孔的情况,处理⽅法同上。
3、顺便看看钻孔的勘探深度够不够,尤其是要做桩基础时,再尤其是开始建议不⽤做桩基础,后来发现得做桩基础时。
(要勘多深才够?答:这么深奥的问题,千万别问我,⾃⼰查查勘察规范吧,记得回来告我⼀下。
)作为⼀名优秀的结构⼯程师,要能够发现地勘的不⾜4、确认钻孔的定位坐标是否以黄海⾼程系为基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程,地勘采⽤了⼀个假定的黄海⾼程标⾼,该标⾼在⽂字部分有说明(为假定黄海⾼程),但在⼯程地质剖⾯图中的竖向坐标栏书写的是“黄海⾼程”,设计⼈员在进⾏基础设计的时候没有发现这⼀问题,现场基坑开挖⾄设计标⾼后仍然没有到达持⼒层…,其结果是:地基⽅案不合理了,不适合采⽤天然地基,但已经开挖4⽶深了,⼆次处理成本明显增加,基础⽅案也要进⾏修改…(该优秀结构⼯程师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会说:唉,假定标⾼害死⼈啊!)三、物理⼒学特性统计表⼟的⼒学特性都有哪些?具体对我们作为优秀结构⼯程师的设计都有哪些指导作⽤?1、含⽔量ω:2、重度γ:3、空隙⽐e:4、塑性指数Ip:5、液性指数IL:6、压缩系数а1-2:7、压缩模量Es1-2:8、内摩擦⾓φ:9、粘聚⼒C:etc…(我滴亲娘呀,这么多,学没学过啊,没⼏个会玩了,注册还没过的多学学啊,)四、⽔⽂地质条件1、确定场地抗浮设防⽔位标⾼,初步估算是否需要进⾏结构的抗浮验算;翻开地勘报告⼀看,怎么⼜是⽬前⽔位,⼜是最⾼⽔位,还有近3~5年的,⽼⼦就要⼀个抗浮⽔位,痛快点,⾏不?还是咱是经过⾼考的,选择题咱拿⼿,很容易地判断出哪些是⼲扰答案。
工程师教你如何看地勘

工程师教你如何看地勘工程师教你如何看地勘不论做设计还是做施工,都要学会看勘察报告,但是一份报告那么多数据,到底哪些是重点呢?地质报告看什么简单流程1、先看报告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2、看平面图和你工程单体位置地质剖面图以及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3、看基础形式建议;4、看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重点:1、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
4、历年最高水位--一般设计地下构件如地下混凝土外墙配筋时,要使用这个水位来计算外墙受到的水压力。
抗浮水位--一般比历年最高水位低一些。
设计人员看到一些地下层数较多而地上层数不多的工程,有可能不满足抗浮要求时,应要求勘察单位提供准确的抗浮水位。
要根据工程经验,具体分析报告中可能不合理的水位,及时与勘察单位沟通,最终要求勘察单位提供真实、科学、合理的抗浮水位数据,作为设计的正确依据。
5、特别扫读结语或建议中定性的预警语句,并且必要时将其写进基础说明报告中的预警语句如施工时应注意,在降水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相邻建筑物。
建议对本楼沉降变形进行长期观测。
严禁扰动基地持力层土等等,一定要重点标识出来,并将他们写入基础说明中,这样做是为了突出矛盾,告诫自己这些地方日后挖土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结构自身问题,另一方面也加深施工单位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如持力层以下埋藏有砂层,且有承压水的条件下,施工时应注意不宜钎探,以免造成涌砂,降低地基承载力和加大基础沉降量这样的警告,如果设计人员不写在图纸中,施工单位不可能钎探时注意,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如何看懂岩土工程地勘报告

如看懂岩土工程地勘报告?勘察设计(岩土工程)人员的主要工作通常是基坑支护设计、边坡设计、地基处理设计、降水止水设计等,所主要依据的就是该工程的《勘察报告》,那么拿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后,我们需要从哪些面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理解,具体如下:一、确认地勘的有效性:1.第一个为地勘公司(单位)公章;2.第二个为地勘单位专业人员的“人民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章;3.第三个为“施工图审查合格专用章”。
4.三章均齐,有效;否则无效,此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需要做的是神马?等待?暂停?还是……(A这么差的地勘,老子不干了; B兄弟没地勘都能做,我忍了;C干一遍拿一遍,签你字盖他章,让我咋干我咋干)?根据本人我多年不画图的经验判断,我们大部分的优秀结构工程师会选C,必须的嘛,与我干?二、结合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概况1、根据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建筑总图,看清楚地勘的平面图和我们手里的建筑总图是一样的吗?如果一样,很好!如果不一样,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需要做的又是神马?等待?暂停?还是…(A靠,又让我忍啊!B 地勘那哥们儿太远,我让建筑mm改总图;C 数中…)?为啥有不一样的时候?答:建筑总图改了,地勘不知道或….2、核对地勘的钻位置是否合理,钻的距离一般我们就不看了,主要看钻的平面是否将我们要设计的建筑外轮廓(含地下室外轮廓)包含了没有,如果没有包住,就要提请甲要求地勘公司进行补勘。
有时候也会发生个别建筑没有布置钻的情况,处理法同上。
3、顺便看看钻的勘探深度够不够,尤其是要做桩基础时,再尤其是开始建议不用做桩基础,后来发现得做桩基础时。
(要勘多深才够?答:这么深奥的问题,千万别问我,自己查查勘察规吧,记得回来告我一下。
)作为一名优秀的结构工程师,要能够发现地勘的不足4、确认钻的定位坐标是否以黄海高程系为基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工程,地勘采用了一个假定的黄海高程标高,该标高在文字部分有说明(为假定黄海高程),但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中的竖向坐标栏书写的是“黄海高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一问题,现场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仍然没有到达持力层…,其结果是:地基案不合理了,不适合采用天然地基,但已经开挖4米深了,二次处理成本明显增加,基础案也要进行修改…(该工程为08年项目,北京顺义,地勘公司为顺义当地一地勘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松看懂地质报告
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
(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
一些层数低矮的丙丁类建筑,例如单层砖房住宅、单层大门、荷载比较小的临时建筑(构筑)物,基础可以落在回填土上。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
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一般来说,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强震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即使遇上罕遇地震,建筑一般也是坍塌而不是倾覆。
但对液化地基上的建筑倾斜或是倾倒却是很可能的,这是因为平时地基土中的水分同土“紧密团结”为一体,与土共同承托支持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这时土中的水分是有
利的。
而当地震时,地基土会被震实下沉而水会漂上来,基础原来是坐落在坚实的基础上,而此时却落脚在含水量急剧增大的地基上,类似漂浮在水上。
泡了水的地基土承载力会大幅丧失,于是建筑物会整体倾斜甚至倾倒。
4、重点看两个水位——历年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抗浮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一般设计地下构件如地下混凝土外墙配筋时,要使用这个水位来计算外墙受到的水压力。
抗浮水位——一般比历年最高水位低一些。
设计人员看到一些地下层数较多而地上层数不多的工程,有可能不满足抗浮要求时,应要求勘察单位提供准确的抗浮水位。
要根据工程经验,具体分析报告中可能不合理的水位,及时与勘察单位沟通,最终要求勘察单位提供真实、科学、合理的抗浮水位数据,作为设计的正确依据。
5、特别扫读结语或建议中定性的预警语句,并且必要时将其写进基础说明
报告中的预警语句如“施工时应注意,在降水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相邻建筑物。
建议对本楼沉降变形进行长期观测。
”“严禁扰动基地持力层土……”等等,一定要重点标识出来,并将他们写入基
础说明中,这样做是为了突出矛盾,告诫自己这些地方日后挖土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结构自身问题,另一方面也加深施工单位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如“持力层以下埋藏有砂层,且有承压水的条件下,施工时应注意不宜钎探,以免造成涌砂,降低地基承载力和加大基础沉降量”这样的警告,如果设计人员不写在图纸中,施工单位不可能钎探时注意,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6、特别扫读结语或建议中场地类别、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和地面下15m范围内平均剪切波速、
一般报告中结束语处的第2条会交待地面以下15m范围内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平均值,并根据此数值判定拟建场地土的软硬类型,并结合拟建场地的覆盖层厚度,进一步判定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
剪切波速实质上就是剪切波竖向垂直穿越各个土层的速度,一般来说,土层土质越硬,穿越速度就越快。
7、次要看的东西
好土下是否存在不良工程地质中的局部软弱下卧层。
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在实际工程中比较少见。
如果有,则进行局部软弱下卧层验算。
8、少看甚至不看的东西
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可以少看甚至不看。
这些内容和设计关联不大,其中比如含水量、土的密度、土的孔隙比e和空隙率n、土的饱和度S、土的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密度、抗剪强度指标、缩限WL、土的塑性指数IP、土的液性指数IL等,都可以不看。
土的压缩性指标中的压缩模量Es,在基础设计手算地基变形时可能要用到,但对应JCCAD软件,Es也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