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十大类型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病句判断类试题一直以来是高考常见题型对于这类的题目如果我们能熟悉常见病句类型,掌握命题者的设错规律,那么这类题目将是十分简单的。
一、病句的类型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一)语序不当1.词语顺序不合理例如: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前边)例如: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本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因而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的AHA12GAGGAGAGGAFFFFAFAF后面。
)3.分句顺序不当例如: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从逻辑关系上看,分句位置前后颠倒)(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例如:我国电子设备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电子设备”,不是“生产”)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边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例如:《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
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AHA12GAGGAGAGGAFFFFAFAF例如:这次讨论中,大家就多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思。
(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4.前后搭配不当(主要是两面对一面的搭配问题)例如:农民工过去受蔑视,如今也受到北京市民的尊重,在这蔑视与尊重之间,农民工感受着社会的温暖。
10种常见的病句

10种常见的病句10种常见的病句10种:一、成份残缺。
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谁”,“怎么样”“做什么”(也就是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必要成份)。
如“前几天,送给小玲五本课外书。
”这句话,缺少“谁”(主语),应该在“送给”的前面加上“我”或“老师”等,句子才完整;又如“我最尊敬的人是”,缺少“谁”“什么人”(谓语),可在“是”的后面补充“我的爸爸”或“我的老师等”。
二、重复累赘。
指句子中用的词重复啰嗦,应删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如“王老师多次反复教育小明要遵守纪律。
”这句话中“多次”和“反复”重复了,要删去其中一个就对了。
三、前后矛盾。
指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意思有矛盾,不统一。
如“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风。
”这句话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应改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风。
”四、词序颠倒。
指句子中词语的位置前后颠倒。
如“李老师认真修改阅读了张华同学的作文。
”这句话中“修改”“阅读”的词序混乱,颠倒,应该把“修改”和“阅读”调换一下位置,改为“李教师认真阅读修改了张华同学的作文。
”五、搭配不当。
指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不符合语言习惯,在意思上不能配合,搭配不当。
如“王丽十分爱护时间。
”这句话中“爱护”与“时间”搭配不当,应改为“爱惜”。
六、用词不当。
指句子中某个词语运用得不恰当。
如“看到这风景如画的田野,我们的心情非常高兴。
”这句话中“高兴”一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愉快”。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如“黄虹和赵燕一起去登仙楼山,她比她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楼山顶峰。
”句子中的“她”有两个,到底是黄虹爬得快,还是赵燕爬得快呢?指代不明。
应改为“……她比赵燕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楼山顶峰。
病句常见的11种类型

病句常见的11种类型及修改如下:一、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卫生。
修改:我们要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成分赘余。
例句:在音乐会上,听到悦耳动听的歌唱声和整齐有力的步伐声。
修改:在音乐会上,我听到悦耳动听的歌唱声和整齐的步伐声。
三、语序不当。
例句:这些水果和小巧玲珑的榴莲。
修改:这些小巧玲珑的水果和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榴莲。
四、搭配不当。
例句: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窗外阳光明媚,花儿尽情的绽放。
修改: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窗外阳光明媚,所以花儿尽情的开放。
五、表意不明。
例句: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的把钱存入了银行。
修改:他背着总经理,趁副总经理不注意时偷偷的把钱存入了银行。
六、不合逻辑。
例句: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时的向窗外面看去。
修改: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时的向窗外看去。
七、关联词使用不当。
例句:只有你明天上午到图书馆来,我才能借到好书。
修改:如果你明天上午到图书馆来,我才能借到好书。
八、前后矛盾。
例句: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场猛烈的寒风,下了很大的雨。
修改:昨天下了很大的雨,还刮起了一场猛烈的寒风。
或者改为昨天刮起了一场猛烈的寒风,下了很大的雨。
九、滥用否定词。
例句:他不不止一次的否认了这个事实。
修改:否定用词过多,应删去一些否定词,将“不止”改为“仅”。
“否认”即不承认,“不只”表示递进关系。
语句表达不清晰明确。
应该改为“他仅有一次否认了别人向他提出的事实”。
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一次”也是对的。
所以修改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明确了。
或删去“不”。
十、并列不当。
例如:“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这三个短语中,“工作要求”与另外两个并列短语不搭配,语意表达就不合理了。
应改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这样的表述才合理。
修改后句子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应对。
修改后的句子表达清晰明了,语意通顺。
修改病句时需注意并列短语间的搭配问题。
此外还有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表意不明等十一种病句类型。
修改病句十大类型

修改病句十大类型
1. 语病:指文章中使用不当或者违反语法规则的句子或文章构成,例如拼写错误、语序不当、句法结构老套、虚词用词语不当等。
2. 词句不通顺: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定语从句、并列句或复杂句,使得句子连成起来不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清楚的句子。
3. 过度拐弯:指文章中强行用定语从句或多个不必要的状语来表
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而使文章看起来结构错综复杂的句子。
4. 冗杂表达:指文章中语言表达冗长,重复两次意思相同的内容,导致文章思路游离的句子。
5. 违背情理:指文章中使用了语法上正确但是违反常识和逻辑的
句子,使得文章中的论述逻辑性欠缺。
6. 论据不充分:指文章中只提供了部分的论据,没有得出实质的
结论的句子。
7. 弱词过渡: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表示转折意思、连接前后句、
弱化句子关系的词语,以至于弱化文章衔接感。
8. 时态重复:指文章中不正确使用语法上正确但是造成句子无病
句的句子。
9. 数量不当:指文章中使用不当数量词从而产生歧义或不准确记
述实际情况的句子。
10. 修辞不当:指文章中使用繁琐或虚夸的修辞,违背实际表达意义的句子。
病句类型归纳

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如下:
1.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
2.搭配不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与中心词不搭配,或前后矛盾。
3.语序不当:词语的顺序不合理,不符合语法或习惯。
4.重复啰嗦:句子中出现了重复的词语或表述,使句子显得啰嗦。
5.矛盾冲突:句子中的信息相互矛盾,或前后表述不一致。
6.用词不当:使用了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词语,导致句子意义不明或产生歧义。
7.句式杂糅:将两个或多个句式混合在一起,使句子结构混乱。
8.语义不明:句子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使人难以理解。
9.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或位置不当。
10.前后文不连贯:句子前后文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使人感到突兀或跳跃。
以上是对病句类型的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写作时,要认真检查自己的句子,尽量避免出现这些错误。
十种类型病句及答案各10句

十种类型病句及答案各10句病句是指在语法、词义或用词上存在错误、不通顺或不符合规范的句子。
本文将介绍十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并给出每种类型的答案示例,每种类型列出10个病句及其改正后的正确版本。
一、主谓不一致型主谓不一致型病句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下面是十个示例:1. 病句:我和他们喜欢阅读有趣的书。
正确:我和他们喜欢阅读有趣的书籍。
2. 病句:她们昨天买了新车,明天就长途旅行。
正确:她们昨天买了新车,明天就要长途旅行。
3. 病句:公司还没通知我们最新的工作时间。
正确:公司还没有通知我们最新的工作时间。
4. 病句:这些苹果都是从农场直接采摘而来。
正确:这些苹果都是从农场直接采摘得来的。
5. 病句:她经常为我借的书丢失生气。
正确:她经常为我借的书丢失而生气。
6. 病句:我们家今天有来宾,正在忙准备晚餐。
正确:我们家今天有来宾,正在忙着准备晚餐。
7. 病句:这件事的责任完全在他们。
正确:这件事的责任完全在于他们。
8. 病句:他们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和一位画家。
正确:他们分别是一位运动员与一位画家。
9. 病句:他们正在讨论这个有趣的问题。
正确:他们正在讨论这个有趣的问题。
10. 病句:玛丽和她的朋友是很要好的关系。
正确:玛丽和她的朋友关系很要好。
二、动词形式错误型动词形式错误型病句指动词的形式、时态、语态等出现错误。
下面是十个示例:1. 病句:我意识到我忘带了钱包。
正确:我意识到我忘记带了钱包。
2. 病句:他哭着离开了房间。
正确:他哭着离开了房间。
3. 病句: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未来的计划。
正确: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未来计划的问题。
4. 病句:他常去那家咖啡馆写作业。
正确:他经常去那家咖啡馆写作业。
5. 病句:她从未被告诉真相。
正确:她从未被告知真相。
6. 病句:我们应该根据事实来做出判断。
正确:我们应该根据事实来做出判断。
7. 病句:他过去一直关注环境保护。
正确:他过去一直关注着环境保护。
8. 病句: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工作。
十种常见病句

十种常见病句咱们在平时说话或者写东西的时候啊,经常会犯一些病句的错误。
这病句就像那破了洞的袜子,虽然有时候也能将就着用,可总是不那么完美。
今天呀,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十种常见病句,这可都是我在生活里、学习中还有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发现的呢。
第一种,语序不当。
就像搭积木,你要是把顺序弄错了,那搭出来的东西就不像样了。
比如说“我昨天在商场买了漂亮的一件衣服。
”这听起来多别扭呀,正常应该是“我昨天在商场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这语序一错,就感觉像是把衣服的漂亮和数量给弄混了,整个句子就乱了套。
你想啊,要是你跟朋友这么说,朋友肯定会觉得你是不是今天脑子不太清楚呢。
第二种,搭配不当。
这就好比你要把圆形的积木放到方形的洞里,怎么放都不合适。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这里“水平”和“改进”就不搭配,应该是“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你看,用词搭配不对,就像给房子配错了钥匙,怎么也打不开正确的理解之门啊。
第三种,成分残缺。
这就像是一个机器人少了零件,没法正常工作了。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这个句子里,“通过……使……”这样用就导致句子没有主语了。
到底是谁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呢?应该说“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或者“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话,你得让人知道是谁在说话,是谁做了这件事,缺了这个主语,就像蒙着脸说话,别人都不知道是谁在发声呢。
第四种,成分赘余。
这就像你本来只需要一块糖,结果塞了两块糖在嘴里,太多余了。
“他大约三十岁左右。
”“大约”和“左右”在这里就是重复的,说“他大约三十岁”或者“他三十岁左右”就可以了。
这就好像你在一个小盒子里装东西,本来刚刚好,你非要再塞进去一些没用的东西,不仅占地方,还显得乱糟糟的。
第五种,结构混乱。
这就像是把两种不同的拼图混在一起拼,肯定拼不成完整的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这里“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种结构杂糅在一起了。
原题目:10种病句类型及修正建议

原题目:10种病句类型及修正建议病句是指在语法上构造不正确或表达不清楚的句子。
下面是常见的10种病句类型及修正建议:1. 主谓不一致: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不一致,造成语句不通顺或含义不清。
主谓不一致: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不一致,造成语句不通顺或含义不清。
修正建议:应仔细核查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一致性,确保它们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2. 主谓缺乏一致性: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时态、语气或情态上不一致,使句子表达混乱。
主谓缺乏一致性: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时态、语气或情态上不一致,使句子表达混乱。
修正建议:在撰写句子时要确保主语和谓语在时态、语气或情态上达到一致。
3. 句子结构复杂:句子的结构过于复杂,使读者难以理解其含义。
句子结构复杂:句子的结构过于复杂,使读者难以理解其含义。
修正建议:简化句子结构,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意思。
4. 句子无谓语:句子缺少谓语动词,导致句子不完整或不具备基本的语法结构。
句子无谓语:句子缺少谓语动词,导致句子不完整或不具备基本的语法结构。
修正建议:添加适当的谓语动词以完善句子的结构。
5. 多余的词语: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或重复的词语,使句子显得啰嗦或冗长。
多余的词语: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或重复的词语,使句子显得啰嗦或冗长。
修正建议:删除多余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6. 句子使用被动语态过多:句子过度使用被动语态,使句子显得笨拙或不流畅。
句子使用被动语态过多:句子过度使用被动语态,使句子显得笨拙或不流畅。
修正建议: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以使句子更加简洁直接。
7. 句子结构杂乱:句子结构不清晰,各部分之间关系混乱。
句子结构杂乱:句子结构不清晰,各部分之间关系混乱。
修正建议: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使其逻辑关系更加明确和连贯。
8. 错误的代词使用: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代词或代词的指代不明确。
错误的代词使用: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代词或代词的指代不明确。
修正建议:仔细检查代词的使用,确保代词的指代清晰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十种方法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
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
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由于”。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
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三、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例7、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例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两个例句中,前半句都提到两个方面的事情,例7中,前半句包含了能顺利结业
和不能顺利结业两个方面,例8中,前半句包含了能抓住机会和不能抓住机会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只说到肯定的方面。
修改这种类型的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中的另一部分再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
四、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9、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例10、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导致否定不当的句子,根据句意,例9应当去掉句中的“没”字,例10是反问句与多重否定嵌套的句子,要注意细心判断,该句应当去掉句中的第二个“不”字。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例11、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例1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句子的意思,例11例12中的“不”应该去掉,因为“学校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考试作弊现象”,而“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
五、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颠倒。
例13、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中消协将分别给予点评,及时曝光。
例14、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例13就是将“对于”和“关于”混用了,应将“关于”改为“对于”;例14是将主客颠倒了,应改为“尚属幼稚的小朋友对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是陌生的”或“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于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来说是陌生的。
”
六、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15、欧阳俊逸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心。
该句中,“他的女朋友”的指谁的女朋友,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
七、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语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16、日本滋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
该句中,“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达”和“以上”矛盾,可以将“达”改为“在”,或将“以上”去掉。
八、发现“是” 表判断的句子,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例17、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人。
该句是判断句,主语是“籍贯”,宾语是“人”,搭配不当。
可以改为“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或“他是江苏海安人”。
九、发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犯了不符合逻辑的毛病。
例18、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
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例19、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
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
十、发现“不管”或“尽管”,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例20、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