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修辞与仿句
中考语文总复习11-专项练习第二部分课题十一 修辞与仿写

示例三:湖水是那么的宁静,使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湖水是那么的绿,
从山上眺望那湖水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是那么的清,清
得能望见湖底的石头和水中的鱼儿。
正面描写2分,侧面描写2分,共4分。
1
2
3
4
5
6
课题十一 修辞与仿写
题组演练
数据预估 中考预测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①清澈透明的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奔流着,欢快地。②它一会儿拍
6.(2022·重庆中考B卷)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写 作对象特点鲜明,生动形象。请你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运用正面描写与侧 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示例仅供参考。(4分)
示例:对“风”的描写——风越来越狂,在天地间横冲直撞。树林像一 块面团,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 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1
2
3
4
5
6
课题十一 修辞与仿写
题组演练 中考预测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
语文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课题十一 修辞与仿写
课题十一 修辞与仿写
中考预测
数据分类 题组演练
1.(2022·河北承德一模)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 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经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你所 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 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5分)
专题四 修辞与仿写:仿写

1.【2017·湖北咸宁】汉字是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它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无穷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
很多汉字,从它的字形就可以看出人生真谛。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四个汉字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它蕴含的深刻哲理。
(3分)舒道夸海示例:“路”——就在各自的足下“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答案】示例: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
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意思相近即可)示例:道——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道”字,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这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毅力很重要,坚持很重要,机会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迈开脚去走,不去行动,这一切都将等于零。
(意思相近即可)示例:夸——自大的人,最终要吃大亏“夸”字,上面是个“大”,下面是个“亏”——一个自大的人,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一个自大的人,必定是在用他的自大来掩盖他的无知和无能,一个不知道用行动去改变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而是用自大去掩盖的人,那只能永远无知无能下去,最终必定会在不断地膨胀和越来越莽撞中,吃大亏。
(意思相近即可)示例:海——大海,来自每一滴水“海”,来自“每”一滴“水”——是一滴又一滴的水,汇聚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成就人生的大海,也要从“一滴水”又“一滴水”般的小事开始,做好了那些小事,才能成就人生的伟大。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能力,注意提示“从它的字形就可以看出人生真谛”,再结合示例分析可知,抓住每个字的写法,看其左右、上下结构组成,揣摩拆开的字组合后蕴含的哲理意义,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懂得舍得跟给予,你的心灵才能舒服。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修辞手法与仿写》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修辞手法与仿写(含语法)考点命题形式分值备考建议1.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仿句3.对联的拟写4.语法知识1.判断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2.仿写句子。
3.拟写对联。
4.判断短语类型、分析句子结构、复句关系等。
2~4分1.掌握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把握仿写的技巧,运用不同的句式、修辞手法准确仿写。
3.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能够赏析对联或拟写简单的对联。
4.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并学会辨别和运用。
修辞的辨析及赏析[典例1](2019湘西)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1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典例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
【附原文】是的,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
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连接着延安和西安、连接着国统区和解放区、连接着共产党和老百姓。
是国统区喷发革命热情的井口、凝聚革命力量的大本营,是国统区向革命中枢传递信息的最紧要端口。
如何赏析修辞句1.首先从常用修辞手法中判断语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然后通过看语句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感受内在含义,悟出句子的生动与精妙。
最后结合语句具体内容考虑修辞手法的作用,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
2.答题的具体格式是:此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突出强调、增强语言气势等),也表现(刻画、描写)了人物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情感。
仿句[典例3] 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稍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隽永的温馨。
中考语文考点15扩展、压缩、仿写、修辞(全国通用)

扩展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句意丰富型扩展。
一般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考生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恰当的修饰成分,或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之内容充实、具体生动。
2.意象组合型扩展。
一般情况下,题目给出几个意象或几个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要求考生运用给出的词语描绘出一种画面,营造一种意境。
3.话题拓展型扩展。
题目给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进行扩展,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微写作。
4.情景再现型扩展。
试题设定一个情景,或给定一个语句,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还原一个场景。
5.续写语句型扩展。
即题目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续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综观上述考情,话题拓展型、情景再现型、续写语句型扩展题是重中之重。
考生在复习时,一是要加强修辞手法方面的训练;二是要加强就事论事的说理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把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等知识点与扩展紧密结合起来。
解答压缩语段题,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1.明确材料的表达方式。
采用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表述的方法和内容不同,比如说明类语段,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解说来说明某种道理、原理、结构等;描写类语段,主要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等。
2.筛选出材料的主要信息。
根据语段类型,可以快速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比如新闻类,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筛选;议论类语段,可以通过把握论点、论据的方法筛选;说明类语段,可以通过对概念和说明概念的内容筛选等。
仿用句式是中考高频考点,要求考生能仿照题目所提供语句的句式特点,新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的句子,且内容方面要符合相关要求。
该题型特别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优美1.(2021·甘肃麦积·一模)下面句子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灿烂,请记住他是一个骗子。
”B.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C.平凡如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去耕耘。
2024年中考语文 修辞、仿写、补写课件

备选词语:火锅 烟花 上课铃
示例一:这火锅,使沉寂的味蕾在麻辣中绽放,使平静的心情在畅快中 沸腾。示例二:这烟花,使宁静的夜空立即变得喧闹起来,使暗淡的四 周立即变得灿烂起来。示例三:这上课铃,让喧闹的校园变得安静,让 散乱的思绪迅速聚拢。
示例一: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毫无保留地滋润了大地万物。秋雨给每 个孩子带来快乐。他们在秋雨中嬉戏,即使是雨水把他们的头发、衣服 打湿了也不觉得冷。示例二: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 不过气来。 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 洋地站在那里。
3.(2021·重庆 B 卷)下面例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
鱼儿感谢河水,是你给了我宽广的胸怀;河水感谢鱼儿,是你在不 断激荡着我的内心。
仿句1:春天与花朵 花朵感谢春天,是你温柔了我绽放的季节;春天感谢花朵,是你让我
的生活活色生香。
仿句2:父亲与孩子 孩子感谢父亲,是你给了我成长的力量;父亲感谢孩子,是你接力
了我青春的希望。
2.(2023·江津中学二模)学校举行征集青春励志语。下面是小文演讲 稿的结尾部分,请你根据画线例句,帮他完善讲稿。(4分)
示例一:微雨,点洒在花间,静听花的呢喃,笑看春意满园。示例二: 白云,悠游于辽阔蓝天,流连于群山之巅,变换着俏丽的容颜,潇洒又 自在。示例三:柳枝,翻墙跨篱,舒枝展臂,挽住行人衣衫,诉说春的 心愿。
5.初三充满了别离,请你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三个词放入句子里, 仿照示例,使用排比,写一组关于“别离”的感言。(句式不限)(4分) 示例:嫩叶 珍重 校园——别离,是剪刀下的嫩叶挥别冬日的寒气, 是冰雪与泥土轻声互道珍重,是三月的你在校园尽头等我九月的脚步。 备选词:光阴 落花 驰骋 祝福
语文修辞与仿句1

7、[设问] 、[设问] 设问
(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 定义):自问自答, ):自问自答 注意和思考。 注意和思考。 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提醒注意 (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 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举例]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是我们劳动群众。
5、[ 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结构相同或相似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 使语势得到增强, 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 方式。 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 ):节奏感强 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 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的美丽和宽广。
修辞的基本表达效果
修辞格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 基本作用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 引起联想效果。 力,引起联想效果。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不是所有的“ 其三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 句。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中考语文复习专项--修辞与仿写

造句:————————————————。
我若是太阳,就用我的光芒照耀大地。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7、模仿例句写一个句子:
例句:1、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 2、历史是一本书,时间是一支笔。
仿写: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色彩。 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
1、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例句: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 发床。” 仿写:一个挨冻的人说:“像一个火炉。”
一个口渴的人说 :“像一桶饮料。”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2、仿造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
的内容。
修辞与仿写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根据提示的句子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例句: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 的沙发床。”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五十九分。
比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 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例句: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 ,而是辽阔平原上的一棵小草—— 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
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 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头——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 的力量。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五十九 分。
补写句子,与后面的两个例子句式相同或相似。
例句: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吹走世间的尘埃。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

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含语法、应用文)(一)修辞1.(2018巴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答案:D导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难度不大。
ABC.正确;D.考查设问的用法,有问有答是设问,本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故选:D。
2. (2018吉林)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C.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D.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梁实秋《雅舍小品》)答案:A导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解答时根据各个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判断。
A.选句与所给出的修辞手法一致;B.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C.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D.选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 (2018邵阳)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导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句没有使用修辞;C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