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拓展训练
国画课后拓展活动方案策划

国画课后拓展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知和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国画技法的掌握和创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品鉴能力。
二、活动内容1. 赏析名家国画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国画的艺术魅力,可以组织学生上美术馆、画廊等地,观赏一些著名国画家的作品,并请相关专家给学生讲解,以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国画技法示范和学习在课后拓展活动中,可以请一位国画老师对学生进行一次国画技法的示范和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笔墨、构图、用色等技巧,培养学生对国画技法的掌握和创作能力。
3. 制作国画作品组织学生参与国画作品的制作,可以给予学生一些主题,如山水、花鸟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幅具有创作性的国画作品。
4. 国画故事分享让学生研究国画中的经典故事和象征寓意,并请学生进行分享。
通过分享,让学生提高对国画中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5. 组织国画展览为了增强学生对国画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组织一次国画展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邀请家长和其他学生参观。
通过展览,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彼此的艺术水平。
6. 团队合作创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品鉴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国画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各展所长,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 活动时间: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2. 活动人员:- 一位国画老师,负责教授国画技法和指导学生创作;- 一位班主任或艺术老师,负责组织活动和协调相关事宜; - 学生,参与活动的学生。
3. 活动流程:第一周:赏析名家国画作品- 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观赏名家国画作品;- 请专家讲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周:国画技法示范和学习- 请国画老师进行国画技法的示范;-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和练习国画技法。
新思维系列北师大七上数学有理数的除法课后拓展训练

有理数的除法1.有下列说法:①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②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③0 除以任何数都得0;④互为相反数的倒数仍为相反数.其中,正确陈述的个数为().A.0个 B.1个 C.2个 D.3个2.两个有理数的商为正数,则()A.它们的和为正数 B.它们的和为负数C.至少有一个数为正数 D.它们的积为正数3.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它们的商不变,•那么(). A.两数一定相等 B.两数一定互为相反数C.两数一定互为倒数 D.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4.一个数的25是-165,这个数是______.5.两个有理数相除,有两种方法:第一种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______,异号______,_______.第二种运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_________.计算(-26)÷2用上述第______种方法比较简便.计算23÷(-94)用上述第______种方法比较简便.6.(1)-12÷(-3)=_______;(2)-2÷(-6)=_______;(3)13÷(-52)=_______;(4)-213÷(-116)=______.7.(1)-15÷(-134)×213;(2)512÷(-4425)÷(-1213)÷│-3118│.8.(1)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2)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3)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4)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9.若a,b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则(a+b)·xy-xy=______.10.[1124-(38+16-34)×24]÷(-5).11.(-1123)÷2-(-2012)÷2+÷2.12.当a_____0时,||aa=1;当a_____0时,||aa=-1.13.若ab≠0,试讨论||||a ba b可能的取值.参考答案1.A2.D3.D4.-85.得正,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这个数的倒数,一,二6.(1)4 (2)13(3)-14(4)27.(1)415(2)388.(1)< (2)< (3)> (4)= 9.-110.-29 2411.29 312.>,<13.当a>0,b>0时,原式=2;当a,b异号时,原式=0;当a<0,b<0时,原式=-2.。
课后拓展培训计划怎么写

课后拓展培训计划怎么写一、培训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职场上,员工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因此,开展课后拓展培训对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计划旨在通过课后拓展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加员工的成长空间,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培训内容和方式1. 培训内容(1)岗位技能提升:包括针对不同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例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2)职业素养培养: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3)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培训,引导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定位,帮助员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4)心理健康训练: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训练,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
2. 培训方式(1)线下培训:组织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2)线上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方便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进行学习;(3)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项目、案例研究等方式进行培训,让员工在学习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提升实际能力。
三、培训计划和安排1. 培训周期:本次培训计划为期半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第二阶段: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第三阶段:进行心理健康训练和总结。
2. 培训安排:根据培训内容和方式,安排具体的课程表和培训计划。
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应当合理,既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又能兼顾公司的工作安排。
3. 培训资源:组织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公司内部的资源,例如优秀员工的分享、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
四、培训评估和反馈1. 培训评估:在培训过程中,要对员工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课后拓展训练题:3.1从算式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基础练习1.在①2x+3y-1;②1+7=15-8+1;③1-12x=x+1 ④x+2y=3中方程有( )个. ( )A.1B.2C.3D.42.若方程3a x-4=5(a已知,x未知)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等于( )A.任意有理数B.0C.1D.0或13.x=2是下列方程( )的解.A.2x=6B.(x-3)(x+2)=0C.x2=3D.3x-6=04.x、y是两个有理数,“x与y的和的13等于4”用式子表示为( )A.143x y++=B.143x y+=C.1()43x y+=D.以上都不对5.列式表示: (1)比x小8的数:__________;(2)a减去b的13的差;(3)a与b的平方和:_______________;(4)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的两位数:_____________.6.下列式子各表示什么意义?(1)(x+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x=12y-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2()2423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高7.某中学一、二年级共1000名学生,二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少40人,•求该中学一年级人数是多少?(设未知数、列方程并估计问题的解).8.随随与州州约好1小时后到州州家去玩,•他骑车从家出发半小时后发现时间不够了便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半小时后准时到达州州的家.•已知他们家相距30千米,求随随原来的骑车速度.(画出路程示意图,设未知数列方程并估计问题的解)•9.甲乙两个数,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1,乙数比甲数小4,求这两个数(用不同的方法设元、列方程并估计解)等式的性质基础练习1.等式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人类离不开数学课后拓展训练 (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

人类离不开数学 1-2-12中的四个方格内,使行与列的数字之和相等,则A 为( )
A.2或4 B .2 C .3 D .4或1 21,32,53,85,13
8…,则第8个数是( ) A.5531 B.5532 C.5533 D.55
34 3.一个长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条边?画出简单示意图.
1-2-13中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5.在手工制作课上,小明和小华各自用铁丝制作楼梯模型,如图1-2-14所示,他们制作模型所用的铁丝一样长吗?
先观察思考,再通过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
1.A
2.D 解析: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分子中前面两个数的和等于后一个数,分母与分子的规律相同,因此第6个数是2113,第7个数是3421,第8个数是55
34. 3.分析:剪法不同,则边数不同.
解:边数可能是3、4或5,示意图如图1-2-15所示(虚线为剪痕).
4.解:边长为1个单位的有1 6个;边长为2个单位的有7个;边长为3个单位的有3个;边长为4个单位的有1个.所以共有27个.
5.解:一样长.说明略.。
植树问题课后拓展方案

植树问题课后拓展方案植树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植树对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是植树本身,而是如何保证植树的长期效果以及如何提高植树的效率。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课后拓展方案:1. 提高植树意识:通过组织讲座、开展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植树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解,介绍植树的重要性和技巧,以鼓励更多人参与植树活动。
2. 建立植树基金:设立专门的植树基金,用于资助植树活动。
基金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公众捐款等多种方式筹集,以确保植树活动的长期持续性和规模扩大。
3. 推行生态恢复:除了植树外,还应注重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
可以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相关活动,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4. 利用科技手段: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植树效率。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土地测量、地貌分析等工作,有助于确定植树的最佳区域和方式。
此外,可以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进行植树工作,提高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5. 开展植树竞赛:组织学生参与植树竞赛,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可以设立奖项和奖金,鼓励学生在校内、校外植树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
6. 强化宣传与教育:加大对植树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并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力。
同时,在学校加强植树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7. 加强监管与执法:完善植树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严格控制乱砍滥伐现象,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总之,植树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高植树意识、建立植树基金、推行生态恢复、利用科技手段、开展植树竞赛、强化宣传与教育、加强监管与执法等各种手段,可以更好地解决植树问题,并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后拓展训练题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长度的单位是______
5一张纸的厚度是:70 um=______mm=______cm=____________m
6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课桌的长度是600 ______,;地球的半径是64×103______
7某同学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64 mm,已知课本共2021(100张),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mm
8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_ 、______ 、和______
二、选择B1 m
C12021m D012 m
三、实验与作图,圆柱体直径为______cm
图1 图2
四、简答与计算的轮子绕操场跑道一周,从起点到终点轮子共转过160圈,求操场跑道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填空 cm mm m
70064
8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选择 167 mm
14略
四、简答与计算。
作业设计课后拓展方案

作业设计课后拓展方案
在课后拓展方案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技能:
1. 列出相关书籍或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在家中自学扩展相关知识。
提供一份书单或推荐一些网上资源,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了解课堂中所学的内容。
2. 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与所学课程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在课后展示他们的发现和成果。
3. 实地考察或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场所或机构,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如,对于设计课程,可以安排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设计工作室等。
4. 学生自主创作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创作活动,例如绘画、设计、摄影等。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并在课堂上展示。
5. 技能训练或竞赛活动:组织一些技能训练或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技能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竞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与设计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例如为学校或社区设计海报、展板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到: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 每种教师
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入憔悴’的执著是语文。” 哦, 提供相关
语文犹如七色光,丰富多彩。与语文交流,可以洗涤你那心灵的尘埃, 的例句
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两段文字,适当的使
二、装饰你的语言。
(一)前后呼应,简洁明了
一篇文章不管有几段,一段文字不管有几句,这些段、句都应该围
绕中心,承前启后,合乎语法,简明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达到条理、简
明、通顺之要求。
(二)情景交融,意蕴深刻
有特色的语言首先是充满情感的语言.在表达上只有做到情景交融
语言才值得品味。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乎情”。如:郑 学会装饰
如《谁持彩练当空舞》、《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父爱无痕》、《第五
季》、《吾班号友》、《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4、运用修辞手法命题:如拟人《地球在呻吟》,对偶《记忆国唐僧
行凶,仙南海观音解难》,比喻《父爱如路》等。
5、反弹琵琶法:如《忠言未必逆耳》、《近墨者未必黑》。
6、数学公式法:如《l+1>2 谈合作的重要》、《成绩≠素质》。
光亮之处,闪耀全篇,我们如果能恰当引用,无疑会给我们的文章锦上
添花。如:河南一考生在《当我面对“书香”的时候》写道:我在“流
水落花春去也”中感受到李煜人生浮沉的无奈;我在“人生如梦,一樽
还酹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
寄”中聆听李清照国破家亡的心语。
三、装饰你的文面。
我们必须尽量做到字迹工整,排列整齐,文面干净,减少错别字,
点。”③不得抄袭; ④字数控制在 600 字~800 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
写工整。
写作导航:文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立意,第一:立足自我,书
写成长,从而打造出自我成长的个性标签。第二:聚焦心理,写出体验, 选 择 余 地
通过写身边的人、事、物,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引领、指导和促进、帮助, 较大,得高
关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生活的波澜触发了我们的感慨,青春的火花点 数)
燃了我们的激情„„这种力量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不断地汲取与发
挥那成长的力量,一路前行,再也不会畏惧那路上的荆棘坎坷!
请以“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
和人名;运用上学期所学过的写作技巧,适当装饰自己的文章,打造“亮
作文课 3
个性化备 课
内涵点说
文章的思想内容犹如一件艺术品,其外在装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被 认可的程度。只有装饰文章,方能达到既俊秀其中,又金玉其外的效果。
技法点拨
指导学生
一、装饰你的作文题目。
学会装饰
装饰作文题目的常用方法有:
文章的题
l、扩展话题法:即在所给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适当的词语,从而拟 目
出更加具体的题目,这种方法不仅容易掌握,而且拟出的题目能把话题
课型
课 题 中考作文训练之一 装饰你的文章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 点
预习准备
1、 明确装饰文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掌握相应的装饰文章的方法与技巧。 3、在规定时间完成命题作文。 4、欣赏佳作。 掌握相应的装饰文章的方法与技巧。 在规定时间完成命题作文。 《考场满分作文》
参考教学案例
本课分为 3 课时,第一课时讲解写作技巧及审题,第二课时完成写作, 第三课时结合佳作进行点评修改。
首先,准确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会使人产生新感觉,获得新体验,
触发新感悟。如:比喻、拟人使语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排比能增强
语言的气势.富有表现力;引用使语言准确有说服力;反语起到了增强
讽刺的效果;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设问故设悬念,引人思考。另
外还有反复、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如:福建考生在《语文之美》中
以赢得感情上的分数。另外,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
点运用必须规范,切忌随心所欲,自以为是。如:标点符号不能用在一
行的开头,点号占一格;标号要按要求写等。同学们只要用心,便能较
好地把握。
要求学生
中考训练在线
注意卷面 (在细节
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上,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带给了我们恩泽,师长的
变成了《听雪》,在它的后面加上“夜”就变成了《雪夜》。
2、联想想象法:把所给的话题展开想象,从而拟出新颖的题目。如
以“雨”为话题,我们可以拟出《雨中颜色》、《雨啊!请你听我说》等。
3、引用法:引用与话题相关的诗词、名言、歌词、俗语等作为题目。
要在叙述人物、事件、感悟、体验上下功夫,集中笔墨把成长的力量写 刻的内涵,
透、写深,要围绕主题精选素材,可写的内容很多,学生容易写比如老 则 容 易 流
师的关心、家长的关爱、同学的帮助,如果只浮于表面,不容易出彩, 于平庸,得
因此要写透。
分容易停
第二,要得高分必须深入挖掘内涵。中考阅卷,老师首先看重的就 留 在 平 均
从而体现主题。第三:透过现象引发思考,通过写“力量”来助推自我 分不易。这
成长的深刻内涵。
个作文题
选择余地较大,得高分不易。这个作文题选择的余地比较大,若没 选 择 的 余
有深刻的内涵,则容易流于平庸,得分容易停留在平均分层次。
地比较大,
因此,要想出彩的话,第一,要以点窥面强化细节,在写作过程中, 若 没 有 深
用了比喻:排比、设闻、引用等修辞,使语言多姿多彩,别具情韵.足
见其文学功底。其次,要恰当地选择句式。如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
的结合,文言句式的运用。恰当地运用句式会使文句紧凑而富于变化,
呈现参差起伏之美,便于表达喜悦或激动或悲愤的情感。
(四)引用得当。雅俗共赏
名人名言、古诗词名句,优美歌词或生动形象.或蕴含哲理,常有
州市考生在《欣赏狮子,欣赏尊严》结尾有这样一段话:“狮子有王者霸 语言的各
气、王者尊严、王者风范。这是大自然赋予狮子的本色,使人望而生畏, 种手法
敬而远之。其实人活着也应该如此,不活则罢.要活就活出精彩.活出
价值.活出尊严。”本段既点明了中心论点,又向我们揭示了人活着的价
值,意蕴深刻,扣人心弦。
(三)巧用修辞,彰显特色
是文章的内涵,其次才是语言和结构。近五年来,我市的中考作文都是 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