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演变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

“布雷顿森林协定”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实行固定汇率制。这就意味着美元成为了可以替代黄金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到确定。
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为了获取新的国际市场,于1947年筹建了一个新的贸易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1947年10月30日23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签署该协定,总协定于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协定包括一整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各种规定、规章、措施、禁令等。GATT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彼此减让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坚持无歧视性原则、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一般取消或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磋商调解原则、优惠发展中国家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则。
4、推行“道奇计划”,加大对日本的经济援助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美国经济从1955至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工业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56.4%,出口贸易达到世界的32.4%,拥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的75%,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袖。
第一章 当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一、两大经济体系对立并存,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1、“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GATT—是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3、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加强对他国的经济和政治控制。
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四点行动方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予以经济与技术的援助,以达到对这些地区政治控制的目的,“第四点计划”便应运而生。从1945年开始,美国向外提供的1172亿美元的对外援助中30%以上的给予了非共产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美国向58个国家派遣了6000多名技术人员,对外技术援助金额也达到1.5亿美元.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PPT课件

世界经济的形成有如 下5前提:
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 工业时代。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 立并巩固。
国际商品交换的极大 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资本家编织了各种政治的、经济的、 军事的、文化的网络将世界纳入他们谋取暴利的战略轨道
新航路的开辟,克服地理上的障碍,将各 分散的国家、民族和地区联系了起来
西德 48
828
五国GNP之
日 本 和3相2 当美国1157
的60.31%
意大利 29
369
12.6 32.0 1001 8.4 44.7 382 7.61 14.3 626
13590 39.5 9890 15.1 6480 24.7
11 9 . 6 87.1 57.0
资料来源: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70-2002年欧共体/欧盟GDP占美国的比重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本质或特征。因此,研究
格局,就是研究事物的主
要矛盾或事物内部矛盾的
主要方面。掌握了格局就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或
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能
够掌握事物的实质和全貌。
2022/3/24
世界格局就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 主要力量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而使 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 呈现的样式、结构。
世界格局一般可分为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军事格局、世界 文化格局等。按地域分,有全球格局、 地区格局,如亚太地区格局、欧洲格 局等。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未来走向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未来走向第一章:前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的增长、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兴起,都使各个国家的经济面临着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一次历史性的变化,对此,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并作出恰当的应对。
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格局演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大幅度增长。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和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升,不断强化了全球化的趋势。
大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投资企业在不断涌入新兴市场,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发展,逐渐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变化。
第三章:新兴市场崛起和传统大国的竞争在新兴市场崛起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新兴市场的崛起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增长,更对传统大国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面对新兴市场的竞争,传统的大国需要放慢其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并与其他国家保持合作、包容与开放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稳定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第四章: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令人眼花缭乱。
虽然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机会是明显的,但同样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汇率失衡、环境污染以及失业问题等。
在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各国经济体都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第五章:国际政治环境与全球经济的演变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国际政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各个国家之间的霸权争夺,加剧了国际贸易和投资间的政治竞争,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对此,全球各国政府应该采取一种合作支持的态度,重视多边机制的发展,并在国际经济关系上加强协调和合作。
第六章:未来走向及其启示对于未来走向的展望,应该十分重视全球经济的变化、全球化趋势的重大影响,以及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新形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抢进推动2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4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作用。
二、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却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差距不断扩大,总体上消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经济社会的动荡,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说,首先,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次,大量外资经济进入我国,各国垄断组织也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再次,每年我国的经济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最后,当前经济全球危机尚未消退,贸易壁垒高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对上述各种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一,加强自己的技术和人才创新,利用好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发展潜力产业。
二是加强与各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流。
三做好人才创新的举措,能够很好的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什么是雅尔塔体制?它对战后世界产生了那些影响?主要指美国苏联赢过三国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维护战后和平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秘密达成的,主要维护美苏两大国利益的谅解和协议所规定的原则与机制的总称。
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世 界 各 国 排 名 及 占 世 界 比 重
GDP
Sourc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0
夜空卫星视图
进入21世纪,美、日、欧盟三足鼎立 的多极化格局依然存在,但是美国的快速 发展和新的经济强国的成长(如中国、俄 罗斯、印度、巴西等)使世界经济格局呈 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
196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为美国的百分数是:
国内生产总值——37.2%, 工业生产——41%, 出口贸易额——超过45%。
3、第三个时期(从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 后期)美、欧共体和苏联彼此抗衡、日本迅 速追赶的多极化世界 造成这一转折的关键因素是欧共体的第 一次扩大(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 加入)及其发展。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26000
23000 20400
4.2
3.7 3.29
5
6 7
巴西
加拿大 俄罗斯
20200
15600 14800
3.26
2.52 2.39
8
9 10
印度
14000
2.26
11
47132 4283 42325 40512 40591 36298 33828 10471 45888 10521 1430
(三)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5.7 5.4 3.3 2.6 2.3 2.04 2.02 1.56 1.48 1.4 1.22 1.0 0.99
14.6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GDP:亿美元 146000 58000 54000 33000
GDP占世界比重%
世界排名
人均GDP
2010
23.5 9.3 8.7 5.3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程和平原创 | 2010-02-06 16:58 | 收藏 | 投票关键字:世界经济特点演变当代政治格局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大国冷战后对外战略的调整。
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把握时代主题,认清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发展大势,尤为重要。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世界经济的形成2、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2)60年代到80年代(3)90年代以来二、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扩散和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和现象。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1)、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果为先导,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加深和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2)、生产、投资、贸易、金融真正成为世界性的。
以金融全球化为例,伴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空前活跃,瞬间内大量的资金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移。
全球外汇交易额的比率从1983年的10:1跃升到1995年的60:1,日交易额从1992年的8800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5万亿美元。
(3)、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并向世界各地扩散。
3、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1)、冷战结束为全球经济的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科技革命和全球竞争加剧促使各国加速进行结构调整;(2)、经济活动国际化,改革开放成为各国共识;(3)、发展中国家采用自己的发展模式促使经济获得发展,日益深入参与全球化。
(二)综合国力竞争加剧1、综合国力的概念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指各国及某些特殊主体(特别行政区、区域国家集团)经济在各自发展基础上通过各种经济关系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运动的有机整体。
主要表现形式:世界市场、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2、世界经济的主体(1)国际社会行为体:在国际社会有着自己特殊的利益,能够独立地参与世界事务,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政治经济实体。
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两大类。
(2)世界经济行为体: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着自己特殊的利益,能够独立地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实体。
3、世界格局: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和态势。
4、世界经济格局: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阶段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演变:(1)战后初期到60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性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奋起直追;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5、布雷顿森林体系: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6、当今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在日内瓦成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①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②透明度原则③自由贸易原则;④公平竞争原则⑤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2)八国集团(G8),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全笔记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全笔记第 1 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一、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企业、跨国公司、国家、区域和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
在当代世界经济中,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当今主要的世界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成为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它们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主要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此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 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 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总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
它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 、平等、公平、共存的全球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者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则是并行不悖的。
2、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3、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4、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5、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6、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7、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8、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它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欧共体(EC)→欧洲联盟(EU)
EC---European Community (EU---European Union)
(1)欧共体—欧盟经济一体化 ①根据“舒曼计划”( 1950年5月9日),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 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了《巴黎条 约》(《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2 年7月生效),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根据让· 莫内建议, 1957年3月,西欧六 国签订了《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生 效),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 济共同体。
1.当代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②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主要主体 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追 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中心活动是对外直接 投资,最新发展是企业兼并。(8.2万家) (2)经济活动: 包括世界市场、国际(世界)贸易、国际金 融、国际协调等。 其中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也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一大标志。分为:货物 贸易和服务贸易。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 代末,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①金融危机:1971年12月和1973年3月美国 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货币对美元的 关系由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标志着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②能源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 发,引发了以石油为中心的战后第一次能源 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原有的价格体系。 ③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酿成了1973年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1)欧共体—欧盟经济一体化
③1965年4月,西欧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 条约》(1967年7月生效),将上述三个机 构合并,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市 场)。欧共体成为拥有立法权、行政权、 仲裁和监督机构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④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参加。1981 年希腊、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欧共体12国) ⑤ 1985年2月17/28日,欧共体十二国分两 次签署了《单一欧洲法令》。1987年1月1 日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入一个新阶 段。
1960-1972年西方国家工业总产 值比较
1960-1972年西方国家生产水平 比较
苏联与美国经济实力比较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 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
(1)发达国家经济矛盾上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世 界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俄罗斯出现政治 动荡、经济萎靡,而欧盟、日本经济迅速 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则受到影响,他 们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摩擦日渐突出。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
(3)应对方案 ①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 障机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②发展中国家则应当审时度势、趋利避 害,制定正确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 战、发展自己; ②避免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 中国家进行干预。
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
(1)区域集团化 是指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建立制 度性或非制度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经 济联合,谋求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 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内各国 经济乃至社会政策的高度协调与统一的过 程。 (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 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贸易一体化,要 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完全一体化。
第三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 3.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5.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 6.世界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其表现
(1)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其表现形式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逐渐形成一 个相互依存,共同运行的整体趋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入新 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初显端倪,区域 集团化深入发展。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在面上的空前扩展,是区域集团化 发展的前提条件;区域集团化是在点上的超前突 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产物;二者共同将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
第一节
当代世界经济 行为主体及其运行机制
1.当代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2.当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3.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原因
1.当代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界 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 和,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 所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1)行为主体:主权国家、跨国公司、 国际组织、国家集团等 。 ①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 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最不发达国家(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世界经济格局: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 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种结 构、规模和态势。 (1)其核心是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 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 状况。 (2)其特点是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历史范畴, 与一定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关系相联系。 (3)其主角是只有具备强大的①国内经济力、 科技力、资源力②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国 家或经济集团,才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 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分布
经济全球化中的汽车产业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②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 ③全球产业结构进行新一轮调整; ④各国经济发展获得新机遇。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
(2)消极影响: 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竞争和挑战; ③发达国家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 ④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受到巨大影响。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1)在国际金融领域,通过“布雷顿森林 协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 行(世界银行)(1945年)。 (2)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以贸易自由化 为基本原则的国际贸易体制,成立了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1947年)。
( 1945-1958年,中华民国是缔约国)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启动,2010年12 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
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07)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3)在国际关系领域,推行一系列“援助” 计划。 ①对西欧和日本采取经济扶持政策,实施 “马歇尔计划” (1947年)和 “道奇路 线”(1949年); ②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技术援助和投资开发, 推行“第四点计划” (1949) ; ③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1949)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演变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演变
第一节 当代世界经济行为主体 及其运行机制
第二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三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过 程,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运行方式、 发展趋势和基本特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新知识点: 重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特点。 难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知识点:经济信息化。 三.授课学时: 6课时。 四.教学内容:
【1】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金融全球化。 ④经营全球化。 ⑤协调全球化。
【2】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1)新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 本的推动力。 (2)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 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消除了障碍。 (3)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 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4)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经济 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5)国际协调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强,为经济 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 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
(2)新兴国家迅速崛起。 随着世界经济的短暂衰退又逐渐回升,一 些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如“金砖国家” (中、俄、印、巴、南非)等,并最终促 进了“二十国集团”的形成,对当今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 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
(2)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
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经济相对衰 落,西欧、日本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中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 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具备了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它们之 间的经济竞争和摩擦日益加剧,连绵不断。 1975年11月召开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G6) 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
八国集团
八国集团首脑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会议
3.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原因
(1)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 (2)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 (3)经济体制的调整改革。 (4)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5)国际协调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GDP增长比率
第二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 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 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 现重大变化和调整
当今世界三大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2.当代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2)国际协调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保障 ①国际经济组织:全球:世贸组织等;地 区:欧盟等; ②大国协调机制:八国集团(美、加、英、 法、德、意、日、俄)(1975-1976); 二十国集团(:英、法、德、意、美、日、 加、俄(八国集团)、欧盟、澳、南、土、 沙,印、印尼、中、韩、墨、阿、巴。 (发展中国家)(1999-12-16) 这些国家人口约40亿,国民生产总值约占 全世界的90%,贸易额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