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九章内分泌资料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9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9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 胰岛位于胰腺中,胰腺位 于腹腔。
• 胰腺由二部分组成:(1) 外分泌腺:分泌消化酶, 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 (2)内分泌腺:即胰岛 (细胞团),分泌激素进 入血管。
• 胰岛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
§4 胰岛
一、胰岛素
•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 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
• 6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 家首先人工成功合成有 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引起世界轰动。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你知道吗: 1、什么是激素? 2、生长激素有何作用?其过多或缺乏会导致什么后果? 3、食物中缺乏碘会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时会有何
表现? 5、肾上腺素何时分泌增加,有何作用? 6、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性疾病,与哪种激素的失衡有关,为
腺垂体:分泌多种激 素;
神经垂体:无分泌功 能,只储存和释放由 下丘脑运来的激素。
§1 下丘脑与垂体
神经垂体
腺垂体
1、下丘脑与腺垂体的 关系
• 下丘脑的一些内分泌 神经元能分泌2类激 素:
促进腺垂体分泌的激 素,称释放激素;
抑制腺垂体分泌的激 素,称释放抑制激素。
§1 下丘脑与垂体
内分泌腺:独立的腺体, 无导管,又称无管腺。 包括垂体、甲状腺、甲 状旁腺、肾上腺、胸腺、 松果体等。
内分泌组织:为一些细 胞团,散在于某些器官 内,如胰腺内的胰岛、 睾丸内的间质细胞等。
•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是 对机体的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生殖活动 等进行体液调节,是 神经系统以外的一个 重要调节系统。
§4 胰岛
•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 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加速 肝和肌肉将葡萄糖转变为 糖原并储存起来,增加血 糖的去路。

人体生理学:第9章 内分泌

人体生理学:第9章 内分泌

长 期 缺 碘 → T3 、 T4 的 合 成 和 释 放 ↓ → T3 、 T4 的 负 反 馈 作 用
↓→TSH的合成与释放↑→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 地方性
甲状腺肿。
37
(二)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概念:甲状腺具有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而调节自身对碘的摄取与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在缺乏TSH或血液TSH浓度不变的情况 下,这种调节仍能发生,故称为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几天甚至几周后达高峰),促进破
骨细胞的数量和溶骨作用,骨
组织溶解,钙、磷入血。
9
10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
信息传递作用
特性
激素作为第一信使,只在内分泌细胞和效应细胞间传递信 息,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过程
作用相对特异性
激素选择作用于某些特定器官、组织、细胞即其靶器官、 组织、细胞,因为激素只能与具有其受体的细胞结合起效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水平虽低,作用强
11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29
二、甲状பைடு நூலகம்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1.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T3与T4最显著的作用是加速机体绝大多数细胞的能 量代谢,使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 (BMR)升高。
甲亢:怕热易出汗,BMR>超过正常值25~80%; 甲减:喜热恶寒,BMR<正常值20~40%。
30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蛋白质代谢
28
(二)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降解
1.贮存
1)存于细胞外 2)贮量较大,可供机体利用2~3月之久;故使用 抗甲状腺药物时,用药时间较长才能奏效。
2.释放
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离出T3和T4,释放 入血,MIT和DIT在脱碘酶作用下而脱碘,脱下的碘 供重新合成甲状腺素。

9.内分泌

9.内分泌

(二) 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分泌, 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分泌,一方面受到脑高 级部位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受到体液因素的调节, 级部位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受到体液因素的调节, 特别是靶腺激素的反馈调控。 特别是靶腺激素的反馈调控。 1、神经调节——神经递质(脑啡肽、β-内啡 、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 脑啡肽、 内啡 物质、 肽、P物质、CCK、NT 、NE、5-HT和ACh等) 物质 、 、 - 和 等
(一)生长素(growth hormone,GH) 生长素( , ) 呈脉冲节律性(1~ 脉冲 分泌, 脉冲)分泌 呈脉冲节律性 ~4h/脉冲 分泌,睡眠时分泌 明显增加。与高亲合力GHBP结合、运输。 结合、 明显增加。与高亲合力 结合 运输。 1、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 作用于靶器官如骨骼 、 肌肉 、 促进生长发育: 作用于靶器官如骨骼、 肌肉、 促进生长发育 内脏,促进蛋白沉积、细胞分裂增殖。 内脏,促进蛋白沉积、细胞分裂增殖。 幼年缺乏→侏儒症 幼年缺乏 侏儒症 幼年过多→巨人症 幼年过多 巨人症 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成年后过多 肢端肥大症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的作用: 激素的作用:
1、生长和发育 、 2、生殖 、 3、内环境稳态 、 4、代谢 、 5、消化 、 6、应激和免疫 、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信息传递作用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相对特异性 高效性 (3)激素作用的高效性; 激素作用的高效性; 脉冲式释放, (4)激素的分泌速率呈脉冲式释放,半衰期很短; 激素的分泌速率呈脉冲式释放 半衰期很短; (5)激素与激素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激素与激素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激素的“允许作用” 激素的“允许作用”:指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 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 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其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作用 明显增强的现象。 明显增强的现象。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一、本章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组织结构及所分泌的激素。

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与形态。

二、复习要点(一)内分泌系统概述1. 内分泌系统包括:①体内独立的内分泌腺;②位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结构;③散在分布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

2.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①腺细胞通常排列成索状、团块状或囊状;②不具备排送分泌物的导管;③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3. 内分泌细胞分类: 按其分泌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①分泌含氮激素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蛋白质、肽及胺类等)②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二)内分泌器官1. 甲状腺(1)位置及外形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滤泡滤泡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卵圆形,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称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①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②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幼儿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显著。

2)滤泡旁细胞功能:分泌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钙盐沉着于骨质内,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使血钙下降。

2.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呈扁椭圆形,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面,分上、下两对。

其腺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

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

3. 肾上腺(1)位置及外形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间隙,两肾的上方,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皮质球状带位于被膜下方,较薄,细胞排列成团块状。

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等。

束状带位于球状带深部,最厚。

腺细胞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索间为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功能:产生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皮质酮等。

网状带靠近髓质。

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孔中有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细胞较小,核小着色深。

胞质中含少量脂滴和较多脂褐素。

第九章内分泌(enrine)讲课用

第九章内分泌(enrine)讲课用

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简介
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和原子弹 的成功试爆、人造卫星的上天一道,被誉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中国人争气的“代表作”。
该课题于1958年下半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 人员集体提出,1965年9月17日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 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单位协作完成。前后共花 了大约七年的时间。中间经历过一个短期的“大兵团作战”阶段, 除上述三单位外,还牵涉了复旦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北 京大学化学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 研究所、中科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理研究所、中科院实验生物 研究所等单位。但是只有在调整了参加单位至三个,参加人员压缩 到二十余人时,工作才真正走上轨道,取得进展。这项工作的完成 ,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有机合成 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胰岛素的发现
1909年De. Meyer给胰岛细胞激素起了一个 名字—胰岛素(insulin),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 今天。可当时,这种激素的存在还只是一个假设。
1920年 Banting 和 Macleod经过反复实 验最终发现了胰岛素。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3
稳定的现象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
三.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一)种类及作用
作用部位 甲状旁腺素(PTH)
降钙素(CT)

骨溶解(+)
成骨过程(+)
1,25-(OH)2D3
类似PTH

重吸收Ca++(+)

运动生理学——第九章 内分泌

运动生理学——第九章  内分泌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作用主要是促 进供能物质,糖和脂肪的贮存以及蛋白质和核酸 的合成.
1.对糖代谢: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转运,而加 快其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速度以及影响代谢 中许多酶的合成和活性,使血糖降低.
激活:体内不同细胞膜上有不同的受体,因 而不同的细胞分别对不同激素发生反应.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
由于类固醇激素分子小,而且是脂溶性的, 因此到达靶细胞后,可以透过细胞膜与胞浆 内特受体(一种特异性蛋白质)相结合,形 成有活性的激素.“受体复合物”它起着第 二信使的作用,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核膜进入细胞核与 核内基因组上蛋白质部分相互作用,从 而促进了按脱氢核糖核酸样板转录为信 息核糖核酸的过程.这种信息核糖核酸 透出核膜进入胞浆能促进特定的蛋白质 或酶的合成以及发挥激素相应生理作 用.
液到甲状腺后,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摄 取碘以及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二.甲状膀腺: 甲状膀腺是位于甲状腺背面,形扁圆,
往往上下各有一对,总重0.1左右.甲状 腺分泌的激素称为甲状膀腺素,它会有铁 和硫的蛋白质类的有机物.
(一)甲状膀腺的生理作用:最重要的生 理作用是通过其对骨,其次是对胃肠道和 肾三个靶器官的作用,维持血内钙离子的 正常含量.当血钙上升时,甲状膀腺分泌 减少,血钙下降时,甲状膀腺分泌增加.
运动生理学
第九章 内分泌
本章导读
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第三节内分泌的相互关系和神经调节
第九章 内分泌
人体内有些腺体或组织细胞,能分泌 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经过血液循环作用 于身体其他部位器官,组织而调节它们 的活动这种现象叫“内分泌”(具有内 分泌功能的腺体叫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分泌的特异性物质称为“激素” (来自希腊字,有起动、开动的意思)。

第九章 内分泌

第九章  内分泌

激素的传递方式:
Telecrine Paracrine Autocrine Neurocrine
二、激素种类及特征
(一)种类
1、含氮类:
• • 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降钙素、 胃肠激素等 胺类: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褪黑激素。
2、类固醇(甾体)激素: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H)进入细胞膜 与胞浆受体(R)结合→H-R复合物
H-R复合物进入核内
H-R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合
H-R复合物
此复合物结合在染色质 的非蛋白质的特异位点上 调控DNA转录过程
细胞内生物效应
第二节
一、下丘脑 (一)结构
外形:视交叉、 灰结节、漏斗、 乳头体
中间部: 结节部
嗜碱性细胞和滤泡构成
嗜碱性细胞分泌 促性腺激素
腺垂体的血管分布
垂体上动脉
垂 体 门 脉 系 统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漏斗处)
弓状核
垂体门微静脉
(结节部)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远侧部)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分泌
6种释放激素 3种释放抑制激素
弓状核
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
调节
激素分泌
2、神经垂体
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等。
3、脂肪酸衍生物:
• 前列腺激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 生理生化反应。∴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 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第九章 内分泌

第九章 内分泌

(三)其他作用
– 神经系统:对已分化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兴奋性 神经系统:对已分化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直接兴奋心脏 心血管系统:
– 睡眠:促进 睡眠: – 代谢因素:低血糖的刺激作用最强(保护性机制) 代谢因素:低血糖的刺激作用最强(保护性机制)
氨基酸、脂肪酸增多, 氨基酸、脂肪酸增多,GH分泌增加 分泌增加 – 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睾酮:促进 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睾酮:
Prolactin,PRL) (二)催乳素(Prolactin,PRL) 1. 生理作用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 下丘脑 垂体功能单位: 垂体功能单位 下丘脑与垂体在形态与功能上紧密联系
神经元轴突 – 下丘脑 下丘脑——————神经垂体 神经垂体 垂体门脉系统 – 下丘脑 下丘脑——————腺垂体 腺垂体 (图)
一、下丘脑
视上核、室旁核/大胞体肽能 大胞体肽能N元 视上核、室旁核 大胞体肽能 元→AVP、OXT → 、 轴浆运输至神经垂体贮存→根据需要释放 根据需要释放; 轴浆运输至神经垂体贮存 根据需要释放; 促垂体区/小胞体肽能 元 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调节肽→通过垂 促垂体区 小胞体肽能N元→下丘脑调节肽 通过垂 小胞体肽能 体门脉系统运输至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体门脉系统运输至腺垂体 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图) 神经内分泌 – 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将中 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枢神经系统的信号转换为激素的化学信息; 枢神经系统的信号转换为激素的化学信息; – 以下丘脑为中枢,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 以下丘脑为中枢, 系起来。 系起来。
2. 分泌的调节
– 受下丘脑双重调节 催乳素释放因子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男性性腺的作用
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生长, 促进睾酮的合成。
(三)促甲状腺素(TSH)
作用: 促进甲状腺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作用: 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五)促性腺激素
促卵泡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作用: FSH:
LH:
FSH+LH:
一、物质代谢作用 1.蛋白质代谢: 2.糖代谢: 3.脂肪代谢: 二、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三、其他作用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向心性肥胖
满 月 脸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 (—)
放激素(CRH)
腺垂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 (—) 素(ACTH)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三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2.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脖子肿大为哪般?
甲状旁腺激素
(一)生理作用:调节钙磷代谢,血钙 血磷
1.作用于骨:加强溶骨过程,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 使骨盐溶解,骨钙释放入血。
2.作用于肾: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酸盐 的重吸收。
(二)调节:主要受血钙浓度反馈性调节
降钙素
甲状腺腺泡 旁细胞分泌
(一)生理作用:血钙 (二)调节:受血钙浓度调节
肾上腺
第四节 肾上腺
球状带 肾上腺皮质 束状带
网状带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 束状带: 分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 网状带: 分泌性激素(如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缺乏 侏儒症
幼年 增多
成人增多 肢端肥大症 巨人症
侏儒症
侏 儒 症
垂体性侏儒
垂体性侏儒
巨 人 症
肢 9岁
16岁



症 33岁
52岁
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手 左侧为正常人手
垂体侏儒临床表现
生长迟缓 身材矮小而比例对称 性器官发育不良,副性征缺乏 智力正常
非垂体侏儒鉴别
软骨发育障碍
原基性侏儒
卵巢发育不全症
轴突末梢
静脉
静脉
第三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甲状腺位于气管上端 两侧,左右两叶,中 间有峡部相连。
甲状腺主要由 大量大小不同 的囊状腺泡组 成。其合成和 分泌甲状腺激 素。
甲状旁腺埋于 甲状腺左右两 叶背面,上下 各一对。其合 成和分泌甲状 旁腺激素。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3. 脂类激素: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 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 激素以及雄激素等
四. 激素作用原理
1.含氮类激素-第二信使学说
• 美国生化学家H.W.Sutherland(1971年获Nobel奖)
激素是第一信使→cAMP是第二信使→PKA→磷 酸化→生物效应
• 第二信使 cAMP、cGMP、Ca2+、DG、
(六)促黑色细胞素(MSH)
作用:
二 腺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 1.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2.靶腺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负反馈)
三 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一)血管升压素(ADH)
视上核 室旁核
下丘脑
促垂体区
(二)催产素 来源: 作用: 调节:
毛细血管 内分泌细胞
动脉 下丘脑-垂体束
垂体门脉系统 动脉
下丘脑- 腺垂体- 和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调节
为什麽长时 间使用糖皮质激 素的患者不能立
即停药 ?
为什麽长时间 使用糖皮质激 素的患者不能 立即停药 ?
为什麽长时 间使用糖皮质激 素的患者不能立
即停药 ?
软骨发育障碍性侏儒
软骨发育障碍性侏儒
软骨发育障碍性侏儒
软骨发育障碍性侏儒家族
左为父亲,右为一子二女
2.对代谢的作用 A.蛋白质代谢:促进合成 B.糖代谢:不同剂量产生结果不同 C.脂肪代谢:促进分解
(二)催乳素(PRL)
作用: 1. 对乳腺的作用
2. 对性腺的作用 对女性性腺的作用
促进排卵、黄体生成及雌、 孕激素的分泌
一 合成、贮存与分泌
主要原料: 碘、甲状腺球蛋白(酪氨酸)
储存: 以胶质的形式储存在腺泡腔内
储存的特点: 1.储存在细胞外(腺泡腔内)
2.储存的量大(可供机体利用50-120天)
二 生理作用 1.对组织代谢的作用 (1)产热效应 (2)蛋白质代谢:
生理浓度:蛋白质合成增多, 有利于生长发育。
大剂量: 蛋白质分解增多
(3)糖代谢:总趋势是血糖升高
(4)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分解,分解
明显。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酸
甲亢: 出汗、消瘦 肌无力
突眼
甲亢突眼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严重突眼
甲低: 蛋白质合成↓ 粘液性水肿
2.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骨骼、神经系统)
呆 小 病
3.其他作用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第九章 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 是调节机体各种机能,维 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两大 信息传递系统。
刘丽,15Y,2.08M
孙明明,21Y, 2.36M
第一节 概 述、、甲胰状岛腺、、性甲腺状。旁 腺
二、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颉颃作用 ●允许作用: 某 激 素 为 另 外 激 素 发 挥 作 用
提供了必需的条件的现象。 ●竟争作用
(五)激素分泌的周期性
三、 激素的分类
1. 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下丘脑调节肽、神 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 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胃肠激素等。
2. 胺类激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甲状腺激素。
胞浆
IP3等
2.类固醇激素-基因表达学说
下丘脑
第二节 脑垂体
视上核 室旁核
下丘脑
促垂体区
脑垂体
腺垂体
神经垂体
毛细血管 内分泌细胞
下丘脑调节肽
静脉
动脉 下丘脑-垂体束 垂体门脉系统
动脉 轴突末梢
静脉
一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作用
(一)生长激素(GH)
作用:
1.促生长作用
促进骨、软骨、肌肉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 白质合成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