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解读

•指南与共识•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解读徐俊1许樟荣2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弈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糖尿病足病科300134; 2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北京100101通信作者:徐俊,Email:xujun602@ 163. com【摘要】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是按照患者-干预-比较-结局(P I C O)原则,从诊断到治疗提出了 8个临床问题,同时给出27条推荐要点,层层递进解决临床问题。
解读对每条推荐点的内涵和外延,结合临床,详细分析,着重突出临床的指导性、实用性、规范和统一性。
【关键词】糖尿病足;感染;骨髓炎;指南解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0766)D0I:10. 3760/c m a.j. cnl21383-20200710-07077Interpret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diabetic foot infection ( 2019 Edition) by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Diabetic Foot Xu Jun , Xu Zhangrong2. 1JSHC Key Laboratory ofHormones and Development(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Metabolic Diseases 9Department of Diabetic Foot,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hu Hsien-I Memorial Hospital & Tianjin Institute ofEndocrinology,Tianjin 300134,China' - Special Medical Center of Strategic Support Forces,Bejing W0 W I,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 Jun,Email:****************【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atient-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 (P I C O),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 r oup on diabetic foo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9Edition) put forward 8 clinicalproblems 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and gave 27 recommendations to solve clinical problems step by step. T h 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each r e c o m m e n d e d point are interpreted. This interpreting gave detailed analysis according to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T h e standardization and unity areemphasized.【Key words】Diabetic foot; Infection; Osteomyelitis; Guideline interpreting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670766)D O I:10. 3760/c m a.j. cnl21383-20200710-07077i背景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是一个专门致力于糖尿病 足诊断、治疗、护理、预防的全球性组织。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谱和药敏分析

( 性) 女 的人群 2型糖尿 病 患 病率 高 于 W HR 0 9 < .
( 性 )< 0 8 ( 性 ) 人 群 。 男 、 . 5女 的 患 者 需 科 学 合 理 的 坚 持 糖 尿 病 综 合 管 理 , 运 即
株 。 真 菌 5株 , 6 4 。 有 1 占 .9 0份 标 本 为 混 合 菌
本 院 20 0 4年 1月 至 2 0 0 9年 6月 住 院 的 糖 尿
病 足感 染培 养 阳性 病 例 6 O例 , 3 男 3例 , 2 女 7例 ;
年龄 4 ~8 4 6岁 , 均 ( 9 7 ± 1 . 7 岁 ; 尿 病 病 平 6. 8 0 6) 糖
的主要 原 因 。
防控 制 指 南 [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6 3 M] 人 20 . . 2 葛可佑 ( 主编 ) .中 国 营 养 师 培 训 教 材 [ ] M .北 京 : 民 卫 生 j 人 十 {
版 社 . 0 5 20.
本研 究 发 现 , 然 社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B 虽 MI
程 1个月 至 3 0年 , 均 (3 4 ±7 8 ) 。均符 合 平 1.5 . 8 岁 19 9 9年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H() 定 的糖 尿 病 诊 断 W )制
标 准 , 顾性 分析 、 菌培 养及 药敏 结果 。 回 细
1 2方 法 .
感染 , 占总病 例 1 . 7 ( 1 。 6 6 表 )
达 8 左 右 , 国际糖尿 病联 盟 (D ) 计 , 据 IF 估 中国糖 尿 病患 病 人 数 仍 在 快 速 增 长 , 0 7年 约 为 3 9 0 20 8
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评估与处理

经验性用药
(在培养结果回来之前)
• 轻度感染的患者创面比较表浅,多为革兰阳性球菌 为主,建议选用青霉素类或一代头孢菌素为主。
• 中度和重度感染的患者,创面往往较深,多为革兰 阴性菌为主的混合菌感染,建议选用三代头孢菌素 为主。
• 如果伴有恶臭味,要考虑合并有厌氧菌,给予联合 抗厌氧菌药物治疗。
基于DFI严重程度的抗生素经验疗法方案
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有效; 对链球菌疗效不定 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有效; 对链球菌疗效不定
中度 (通常口
服或注射 给药)
重度
甲氧西林 敏感金葡 菌链球菌 肠杆菌 专性厌氧 菌
(通常注
射给药)
左氧氟沙星
每日一次;对金葡菌为次选药
பைடு நூலகம்头孢西丁
属二代头孢;对厌氧菌有效
头孢曲松
每日一次;属三代头孢
甲氧西林敏感
轻度
金葡菌 链球菌
双氯西林 克林霉素
通 常 口 服 给 药 耐甲氧西林
金葡菌
头孢氨苄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克拉维
酸 多西环素
甲氧苄啶/新诺明
要求:QID;窄谱;价格实惠
常用于社区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用前行红 霉素药敏试验并考虑行葡萄球菌诱导性克林 霉素耐药检测;抑制细菌毒素蛋白合成 要求:QID;价格实惠 ONCE;对金葡菌为次选药 相对广谱,口服;对厌氧菌亦有效
六.抗生素治疗
• 19.几乎所有临床感染的糖尿病足创面都需要抗生素治疗, 没有临床感染的糖尿病足创面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强/低 )。
• 20.治疗所选用的抗生素是基于可能的或已经证明的病原菌 、它们的药敏结果、感染的临床严重程度、药物治疗糖尿 病足感染的有效性的证据和费用这几个因素(强/中)。
106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分泌物标本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而有效的抗菌素十分重要。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药敏试验;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6567 (2014 )08 —0143 —03
本文调查了 2009 年 4 月 ~2013 年 6 月我院共计 106 例
院的 128 例份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其中 106 例进行了分泌物
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培养及菌种鉴定,现分析
的培养。 其中男 72 例,性 34 例,年龄 50 岁 ~88 岁,平均 70.
报告如下。
12 ±11.45 岁,发现糖尿病 1 年 ~20 年,正规治疗 1 年 ~16
临床资料
年,发现糖尿病足 7 天 ~3 年。
1 一般资料:选择 2009 年 4 月 ~2013 年 6 月份在我科住
际外科学杂志,2008,35(10) :681 ~683. [7] 李惠琴,苏晓飞,丁坡,罗永,等.218 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征
及高危因 素 分 析 [ J] .中 华 内 分 泌 代 谢 杂 志 ,2012,6,28,492
~495 .
[8] 王玉珍,刘志国,顾洪斌,等.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的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21,496 ~499.
糖尿病病人发生足溃疡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许 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发病机理的复杂性 决定了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目前在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机制上 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糖尿病足的三元学说:即糖尿病神经病 变、糖尿病的缺血病变和局部感染这 3 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为基础,外在微小创伤作为诱因可促进溃疡的形成和发展 [3] 。
危险因素 β
SE
Wald
糖尿病足病例讨论模板

糖尿病足病例讨论模板一、病例摘要患者信息:姓名:张先生年龄:65岁性别:男主诉:右足疼痛、皮肤发凉、局部感染2个月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
同时伴有皮肤发凉、麻木感,近期出现局部感染,疼痛加剧。
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足”。
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科。
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10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二、病例分析1.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足。
2. 病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局部循环障碍,使足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溃疡等。
本例患者有10年糖尿病史,长期未正规治疗,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 病情评估(1)症状:右足疼痛、皮肤发凉、麻木感、局部感染;(2)体征:右足皮肤色泽暗红,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3)辅助检查:血糖升高,足部X线片显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
4. 治疗方案(1)控制血糖:给予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药物;(3)抗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4)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贫血;(5)康复治疗:进行足部按摩、功能锻炼,提高足部功能;(6)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三、病例讨论1.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局部循环障碍,使足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溃疡等。
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狭窄,导致足部血流减少,组织缺氧。
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使足部对疼痛、温度等刺激敏感性降低,容易受伤。
2.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皮肤发凉、麻木感、跛行等。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足部X线片、MRI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足部骨骼、神经、血管等情况。
8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3 讨 论
由于糖尿 病 患 者 易 造 成 足 部 损 伤 , 之 常 因血 加 本组 8 1例 分 泌物 标 本 细 糖控 制不 佳使 白细胞 功 能 和细胞 免 疫功 能受 损导 致
2 1 细 菌培 养结 果 .
菌培养阳性者 7 0例 , 阴性 1 例 , 1 阳性率为 8 .%。 抵抗 力低 下 , 以较一 般人 感染 的机 会更 多 , 64 所 而感染 共培 养 出革 兰 氏 阳性 球 菌 5 0株 , 以表 皮 葡 萄 球 菌 、 又加重 了糖尿病 , J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 使感染难
( 高州 市人 民 医院 内分 泌科 , 东 高州 广
【 摘要 】 目的
探讨糖尿病 足感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特点 , 指导临床抗生素使 用 。方 法
分析本 院 5年来 8 例糖尿病足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 。结果 1
8 1例糖尿病足分泌 物标本细菌 培养革
兰 阳性球菌 5 0株 , 以表皮葡萄球菌 、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 粪肠球 菌、 链球菌 多见 , 对万古霉 素 、 第三 代头孢 敏感 性高 ; 兰阴性杆 菌 4 革 2株 , 以大肠 埃希 氏菌 、 炎克雷伯菌肺 炎亚 种、 肺 阴沟肠杆菌 、 奇异变 形杆菌多见 , 对亚
【 关键词 】 糖尿病足 ; 培养 ; 细菌 药敏 ; 染 感 【 中图分类号 】 1 8 . 【 1 72 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5 【0 0 0 — 14 2 0 3- 3 0 2 1 )5 0 —O 6
糖 尿病 足是 糖尿病 严重 慢性 并 发症 , 截 肢 、 是 致 胺 培南 、 环 内 酯 类 、 酶 抑 制 剂 的青 霉 素敏 感 性 大 加 残 的主要原 因 , 费 巨大 , 花 而感染 是糖 尿 病 足发 生 及 高 ; 培养 出真 菌 9株 , 白色念 珠杆 菌或 铜绿假 单 胞 为 加 重 的主要 因素 , 选择 有效抗 生素 , 期 控制 感 染有 菌 , 伊 曲康 唑 、 康 唑 均 敏 感 ; 合 菌感 染 l 早 对 酮 混 4株 , 助 于糖尿 病足 溃疡 的愈合 。现 将本 院 内泌科 收 治 的 主要是 革兰 阳性球 菌 和革 兰 阴性 杆菌 或革 兰酶抑制剂的青霉 素敏感性高 ; 念珠菌 9株 , 普遍敏感性好 ; 中有 1 其 4例标 本为混合性
糖尿病足患者混合细菌感染的培养及药敏分析

【 论
著】
糖 尿 病 足 患 者 混 合 细 菌 感 染 的 培 养 及 药 敏 分 析
王 朝 辉
( 乡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 , 新 河南 卫辉 4 30 ) 5 10
【 及其药敏现状。方法: 1 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 取 6 3
Ec e ci 9css rt sadE eeihacl mxdi et n7 cssP edmoa eu n s n ne bce c aa xdi et n3css shr ha ae ,Poe sh r i o ie n co ae, su o nsarg oaa dE tr atr l cem e c o ae, i u n c i f i i o o i f n i
培养 和药敏试验 。结果 : 3 1 例标本 中, 6 混合细菌感染 5 例 , 1 表皮葡萄球 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 9 , 例 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 7例 ,
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感染 3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 8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 菌属混合感染 6例 , 链球 菌 和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2例 , 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混合感染 3例 ; 阴性杆菌对阿米卡 星、 头孢 西丁 、 亚胺培南 敏感 , 阳性球菌对万古 霉素、 奎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 关键词 】糖尿病足 ; 感染 ; 病原菌 ; 药 敏分 析 【 文章编 号】1 0 0 5 — 3 6 9 7 ( 2 0 1 3 ) 0 4 — 0 3 1 4  ̄4 【 中图分 类号】R 4 4 6 . 5 【 文献标 志码 】A
Di s t r i bi b i o t i c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o f p a t h o g e n s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p a - t i e n t s wi t h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i n f e c t i o n
第 2 8卷 第 4期 31 4 2 0 1 3年 8月
川 I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Vo 1 . 28. No . 4 Au g. 2 01 3
J OURNAL OF NORT H S I CHUAN MEDI CAL COLL EGE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3 6 9 7 . 2 0 1 3 . 0 4 . 0 4
i n o u r ho s p i t a l ;t o p r o v i de c l i ni c a l a n t i — i n f e c t i o n t r e a t me nt f o r t he ba s i s ,i mp r o v e t he c ur a t i v e e fe c t o f e mp i r i c a l ig f h t i n f e c t i o n. M e t h- o ds:8 9 s t r a i ns o f b a c t e r i a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7 2 ca s e s o f di a b e t i c f o o t i n f e c t ed p a t i e n t s f r o m Au g u s t 2 0 07 t o Ap r i l 2 01 2 i n o u r ho s p i t a l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z e d . Re s ul t s: I n 8 9 s t r a i n s o f ba c t e r i a,t h e r e we r e 43 g r a m p o s i t i v e C O C C U S,43 Gr a m- ne g a t i v e b a c t e r i a a nd 3 f u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 是糖 尿病 足发 生发 展 的一 大重要 因素 , 行药敏质量控 制 。药敏报告严格按 照 N C S C L 最新 在糖尿病 足 的治疗 中,通 畅引流是关 键 ,而选择 合适 的抗 生 素 也是 不 可 或 缺 的 治疗 措 施 。对 于 标 准执 行 。
13 药 敏试验 . 采用 MI C法及 K— B法 ,每周进
2 结 果
糖尿 病足 ,应该 早期治 疗并 使用抗 生 素【。合理 ”
21 细菌 培养结 果 .
使用抗 生素 ,有利于 遏制感染 的进一 步蔓延 ,防 4 例 分泌 物标本 共培 养 出病原菌 5 株 ,其 止 全身 严 重 并 发症 的 出现 。如何 选 择 合 适 的抗 9 的细 菌 培 养
杆菌 、 普通变形杆菌 、 金黄色葡 萄球菌 、 粪肠球 菌等;重视 糖尿病足 的细菌学特 点及药敏结 果 ,
合理使 用抗生素 ,可提高治愈率 。 【 关键 词】 糖尿病 足 ;细菌 培养 ;药敏
糖尿病足(ib t o, D ) da ei f t co F是糖尿病 的常 见 中细菌 4 8株( 革兰 阳性菌 1 株 、占 3 . ,革 兰 8 53 % 并 发 症 之 一 ,是 由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及 各 种 阴性菌 3 株 、占 5 . ,真菌 3 。分 离得到细 0 88 株 不 同程 度末 梢血 管病 变而 导致 下肢 感 染 、溃 疡 、 菌有粪 肠球菌 7例 ,绿脓假 单胞菌 、奇异变 形杆
4 例分泌 物标 本共培养 出病 原菌 5 株 , 9 1 其
中细 菌 4 株 ( 阳性菌 1 株 、 兰阴性菌 3 株) 真菌 3 8 革兰 8 革 0 , 株;1 份标本为混合性 感染 ,占总病 0 例 的 2 .%;革兰 氏阴性菌对 亚胺培南敏 感率达 10 04 0 %,革 兰氏阳性菌对 万古霉素 的敏感率达 10 0 %。结论 糖尿病 足细菌感染 以革 兰氏阴性菌 为主 , 常见 的细菌有 绿脓假单胞 菌 、 奇异变形
9 4岁 ,平均年龄(65 6 .1± 1 ) ,Wan r .岁 1 ge 分级 :2 头 孢 三 代 、亚 胺 培 南耐 药 率 低 ,而对 于 氨 苄 西
级 1 例 、3级 1 例 、4级 1 例 ,5 3 。采集 林 、头孢一 二代药物 耐药率 较高 。革 兰 氏阳性菌 4 4 8 级 例 患足分泌物标 本 1 h内送 检细菌 培养 +药敏试 验 。 对 于庆大霉 素 、环丙 沙星 、红霉素表 现 出较 高 的 12 细菌 培养 按照 《 国临床检 验操作规 程 》 敏感 性 ,未 发现对万 古霉素 耐药者 。肠球菌 属对 . 全 说 明操 作 ,将合 格 标 本 以划线 分 离 法 直接 接 种 于氨 苄 西林 的耐 药 率 较低 ,葡 萄 球 菌属 近 一 半
及 药 敏试 验 结 果 。本 研 究 的细 菌 培养 结 果 提示
D I 03 6 /ma . s.0 7 14 .0 20 .3 O :1 .7 0c .i n1 0 - 2 52 1 . 0 8 js 2
作者 单 位 :5 0 0 广 州 ,广 东 省 中医 院 1 1 2
糖 尿 病 足 主要 以革 兰 氏 阴性 菌 感 染 为 主 ,以肠
深部 组织破坏 ,致残 致死率 高 ,严重 危害人类 健 菌 、金黄色葡 萄球 菌各 5 ,普通变形 杆菌 4 , 例 例
康 。感染是糖 尿病 足进展 的极 其重要 的 因素 ,笔 无乳链 球菌 、肺炎克 雷伯菌 各 3 ,大肠埃 希菌 例 2例 ,表 皮葡 萄球菌 、溶 血葡萄球 菌 、鲍曼 不动 者通 过对本 院血管外科 2 0 年 1 月 1日一 0 1 09 1 2 1 年 1 0月 3 1日收治 的糖 尿病足 患者溃 疡分 泌物 的细 杆菌 、布 氏柠檬 酸杆菌 、产酸 克雷伯 氏菌 、成 团 菌培 养 及 药敏 实 验 结 果进 行 总 结 分 析 ,以期 为 泛菌 、弗 氏柠檬酸杆 菌 、鲁 氏不 动杆菌 、路邓葡 临床抗 生素 的合 理 使用 提供 参 考 。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2 02 8 期
I H N,Jn ay2 1 ,V 1 8 N . M G a u r 0 2 o. o 1 2
糖 尿 病 足 的细 菌 培养 和药 敏分 析
林 鸿国 黄学 阳 王建春 取4 例糖 尿病足患者 9
【 摘要 】 目的 分 析糖 尿病足感染 的细菌学特点及其 耐药性 。 方法 足部创 面分泌物行 常规 细菌培养 和药 敏试 验 。结果
1 资料 与方法
萄球 菌 、木糖 氧化产碱 杆菌 、彭 氏变形杆 菌 、琼
氏不 动杆 菌 、溶 血不 动杆 菌 、粘 质沙 雷 氏菌各 1
1 1 一般 资料 .
足 分泌 物标 本 均来 自我 院血 管 例 。 1 份标本 为混合性感染 , 有 O 占总病例的2 . 0 %。 4
外科 2 0 年 1 月 一 0 1 l 月收治 的4 例 D 患 22 细菌耐 药性 09 1 21年 0 9 F . 者有分泌物的创面 , 3 例 , 1 例 , 男 1 女 8 年龄 3 — 4 革 兰 氏阴性 菌对 于 庆大霉 素 、左 氧氟 沙 星 、
25 2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2年 第 1 8卷 第 2期
I MHG N,J n ay2 1 a u r 0 2,Vo.8 N . 1 o2 1
表 1 革兰 氏阴性 菌对 常见抗菌药物 的敏感 率
表 2 革 兰氏阳性菌对常见抗 菌药物的敏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