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制度【精】

合集下载

危重新生儿转运会诊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会诊制度

危重新生儿会诊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是儿科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转运至市一总院及将患儿由产房转到新生儿室或将病儿送到其他科室(放射科、CT室、外科等)诊断或治疗。

儿科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如下会诊转运制度。

1、凡院内因病情急骤、危重,需紧急会诊的病人,我科接到紧急会诊电话,应
10分钟内前往参加会诊或抢救,不得延误,会诊后要补写会诊单及会诊意见。

2、参加会诊的人员为主治医生职称以上人员担当,日班由总住院医师负责,节
假日由值班二线医生负责,如二线医生正在负责抢救或外出转运,则由三线医生负责,紧急情况下,当班医生需服从主任调配。

3、如参加院外急会诊,应立即向司机班联系出车,如在节假日或夜班应立即向
总值班汇报,由其调配二线出车。

一般在接电话后20分钟内完成出车前准备工作。

4、转运小组至少需要2人,一般由医生和护士各一名组成,护士必需具有ICU
工作经验。

5、转运工作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平时已完备,包括转运车的维护,AC换能器的检
修,蓄电池满负荷状态,有可供呼吸机应用3至4小时的压缩氧和压缩空气瓶,呼吸机、吸引器、新生儿转运车可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转运箱中包括急救药品和各种复苏器械,每日由护士长或指派的专职护士检查,包括药品的保质期,各种用品的数量和工作状态。

以备随时使用,过期或使用完要及时更换和补充。

6、转运人员院外转运需携带无线通电设备,随时与申请会诊单位及本单位领导
联系,以备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

7、会诊医师要详细检查病人,并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如院外转诊,必须认真填写
转诊单。

8、科室定期回顾转运情况,通过总结分析。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一、为适应新形式下对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我院新生儿专业辐射力及影响力,参考XX 儿童医院120急救转运管理制度,结合新生儿转运特点,制定新生儿内科/NICU 新生儿转运制度。

二、成立新生儿病区“新生儿转运”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医疗组:护理组:三、出诊医生接到转运电话后,详细询问患儿一般情况(姓名、性别、日龄、孕周)、转诊原因及目前患儿病情情况,并评估、解释、记录,告知对方转运风险及相关费用。

四、通知护士、司机,启动转运程序,药、物、设备检查齐全;根据病情确定出诊时应配备的特殊抢救器械及药物,3分钟内出发。

120转运电话要求保持24小时畅通,保障与对方电话联系;五、到达目的医院首先听取当地医生病情介绍;检查患儿情况,再次评估患儿病情,是否适合转运;将患儿病情及评估结果告知家长,说明风险,签订转运同意书,1-2名家长随车。

六、不适合转运的患儿向家人仔细解释,家人理解后签署拒绝转运;特殊病人,如转运风险较大,或与当地医院有潜在医疗纠纷者,应及时上报李振光科主任或院总值班。

七、转运途中根据病情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转入NICU患儿需提前半小时电话通知NICU病区值班医护人员,告知患儿病情,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材;如需外科会诊,提前联系相应科室做好会诊工作;如需辅助科室检查,提前与相应辅助科室电话联系。

八、抵达我院后,转运医护人员护送患儿直接入NICU,向接诊医师交代病情,认真填写相关医疗文件,并签字确认。

九、转运护士带领患儿家人办理相关入院手续;请家长保持电话畅通,如有特殊情况会及时联系。

十、吴宏伟副主任医师、郝祥梅护士长作为新生儿转运直接责任人,执行日常转运运转及培训工作,每季度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一次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并有相应的考核记录,院前急救质量标准为100分,合格为90分,合格率要求为100%;十一、120车由专人(王妍妍)负责监管,每两周对120车进行专项检查1次,护士长每月对120车跟踪检查1次。

新生儿转运制度

新生儿转运制度

重生儿转运制度
一、出、住院处病人的转送
1.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家长带新住院重生儿到科室。

2.凡危重在急诊科经急救后需住院重生儿,应提早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住院手续由家长或医院人员补办,并上报科主任或行政值班领导。

3.由产科或产房住院重生儿一定由护士和家长陪送住院,换班者与接班者落实重生儿身份查对。

4.重生儿痊愈出院时,仔细查对重生儿身份后与父亲母亲或监护人进行交接。

二、手术重生儿运送
1.凡手术重生儿或医护人员负责接送,双人查对重生儿身份,启用出门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保证静脉输液往常。

2.接送重生儿进出时应注意做好防备,防备坠伤或坠地,婴儿刹车锁敏捷,床身防备滑动,做好保暖举措。

3.手术完成,重生儿由经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畅达状况。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重生儿运送
1.住院重生儿在院内进行各样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2.进行特别部位检查,预先通知家长陪伴并仔细查对身份,防备错失。

3.病情不稳固或重危病婴须由医生或护士、家长参加护送检查,家长签订病情赞同书。

4.启用出门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必需时开通静脉输液。

5.进出时应注意保护病婴,防备碰伤或坠地,婴儿刹车锁敏捷,床身防备滑动,做好保暖举措。

6.婴儿不可以任意交给人看守,防备被盗。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一、目的依据
为了保障我院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的医疗质量,确保各项诊疗流程的顺畅,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新生儿抢救中心。

三、具体内容
1.接获转诊电话后,充分了解患儿病情并评估患者转运的可能性。

告知转诊医院方向,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征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履行签字手续,负责转诊的医护人员出发。

2.转运前,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提前通知我院NICU病房准备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

整理患者资料,核对并携带患者的药品,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

3.转运前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留置针和各种导管,清晰标记药物,清空各引流瓶,确保患者各项指标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4.离开病区前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

通告电梯等候,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5.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携带监护仪、呼吸
机、保温箱、微量输液泵、吸引器、药物等。

6.转运中至少需要2名医护人员,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应具有执业资格及一定的临床经验。

转运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关注各种仪器运行是否良好。

7.转运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物进行就地抢救,并在抢救后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8.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病历资料和药品。

急危重症儿童患者转运流程

急危重症儿童患者转运流程

急危重症儿童患者转运流程
1. 评估和准备评估和准备
- 在转运开始之前,医疗团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稳定性、治疗需求和转运途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 医疗团队需要检查转运设备和药物是否齐全,并确保设备运作良好。

2. 通知通知
- 医疗团队需要提前通知接收方医疗机构,并共享患者病历和转运计划。

- 接收方医疗机构应准备好接收患者,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治疗设施。

3. 稳定患者稳定患者
- 在转运开始之前,医疗团队需要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包括控制呼吸、循环和疼痛。

- 医疗团队应提供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并发症。

4. 转运设备准备转运设备准备
- 医疗团队需要准备合适的转运设备,包括监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和药物。

- 设备需要符合患者的特定需求,并确保可靠和安全。

5. 转运程序转运程序
- 医疗团队需要按照转运计划和操作程序进行转运。

- 转运途中,医疗团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6. 到达接收方医疗机构到达接收方医疗机构
- 一旦到达接收方医疗机构,医疗团队应与接收方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并提供患者病情和治疗记录。

- 接收方医护人员应及时接收并继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治疗。

以上是急危重症儿童患者转运流程的基本步骤。

医疗团队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制度【精】

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制度【精】

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
新生儿转运制度
一、出、入院处病人的转送
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家长带新入院新生儿到科室。

2. 凡危重在急诊科经抢救后需住院新生儿,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长或医院人员补办,并上报科主任或行政值班领导。

3. 由产科或产房入院新生儿必须由护士和家长陪送入院,交班者与接班者落实新生儿身份核对。

4. 新生儿康复出院时,认真核对新生儿身份后与父母或监护人进行交接。

二、手术新生儿运送
1. 凡手术新生儿或医护人员负责接送,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保证静脉输液通常。

2. 接送新生儿出入时应注意做好防护,防止坠伤或坠地,婴儿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3. 手术完毕,新生儿由经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新生儿运送
1. 住院新生儿在院内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2. 进行特殊部位检查,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身份,防范错失。

3. 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须由医生或护士、家长参与护送检查,家长签署病情同意书。

4. 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

5. 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婴儿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6. 婴儿不能随意交给人看管,防止被盗。

儿科转运处理流程

儿科转运处理流程

儿科转运处理流程
【规范要求】
安全转运患儿,减少患儿痛苦。

【处置步骤】
1.向患儿家长解释原因和程序。

2.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活动能力和可能出现的异常;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应先现场急救,待情况基本稳定后再考虑转运。

3.危重患儿备好抢救用物,由主管医生陪同转运。

4.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并检查转运工具是否完好,检查并携带转运箱。

5.转运前安置好患儿,如使用平车者用安全带固定患儿,拉起两侧护栏;使用轮椅应系好安全带。

6.在转运前、中、后检查并保持各种管道通畅,保证患儿的持续性治疗不受影响;密切观察病情,危重患儿转运途中应持续吸氧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气管插管患儿应确保气管插管固定妥当。

7.注意保暖,推车平稳运送,确保患儿的安全。

8.正确记录患儿的转运过程、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结
果标准】
1患儿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处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安全转运患儿。

3.早期识别异常并采取恰当的措施。

4.记录正确、及时。

儿科危重症的转运

儿科危重症的转运

监护对象
• 糖尿病母亲婴儿 • 溶血病需换血者 • 反复惊厥发作者 • 接受完全静脉营养患儿 • 较大手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
宫内转运
• 是指高危产妇,预计所生的新生儿或早产 儿在基层没有抢救治疗能力,产妇需要在 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分娩。
• 国家卫生部妇幼司在乡级妇幼卫生培训教 材中明确指出:乡级卫生院没有诊治新生 儿黄疸、胎粪吸入性肺炎、严重窒息等危 重症的能力,也没有治疗早产儿的能力。 因此,这类孩子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进行诊 治。
• 加强护理,保持安静 •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侧位,防止误吸 • 用牙垫防治牙咬伤 • 有缺氧发绀者应予吸氧,窒息时行人工呼
吸 • T>38度时行物理降温,重者药物降温。 • 控制惊厥,首选地西泮0.1~0.2mg/kg,缓
慢静推。
谢谢!
儿科院前急救
南阳市中心医院 儿科主任医师 宋雪民
儿科的生存链
伤害预防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进入EMS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地区医疗急诊服务系统
随着儿科病人最初稳定以及重 症监护的发展,改善了危重症及创 伤的预后。然而严重疾病和危重新 生儿不会经常出现在有抢救能力的 医院附近,所以很多新生儿及小儿 在到达三级医院NICU及PICU之前必 须经历长时间的医院转运。
• 病人的病历和摄片应在转运小组到达前复 印好。
• 如有指征备好血制品。 • 提供实验室电话号码以便查询未知的实验
结果。
联络
• 医生之间的联络内容包括病儿的病史, 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辅助检查,紧 急情况下应了解疾病事故发生的简史, 治疗情况及目前的临床状态
转运后的随访
• 包括病人的病情及预后双方间的信息 反馈对于改进转运小组和转出单位的 工作是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新生儿转运流程
新生儿转运制度
一、出、入院处病人的转送
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家长带新入院新生儿到科室。

2. 凡危重在急诊科经抢救后需住院新生儿,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长或医院人员补办,并上报科主任或行政值班领导。

3. 由产科或产房入院新生儿必须由护士和家长陪送入院,交班者与接班者落实新生儿身份核对。

4. 新生儿康复出院时,认真核对新生儿身份后与父母或监护人进行交接。

二、手术新生儿运送
1. 凡手术新生儿或医护人员负责接送,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保证静脉输液通常。

2. 接送新生儿出入时应注意做好防护,防止坠伤或坠地,婴儿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3. 手术完毕,新生儿由经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新生儿运送
1. 住院新生儿在院内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2. 进行特殊部位检查,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身份,防范错失。

3. 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须由医生或护士、家长参与护送检查,家长签署病情同意书。

4. 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

5. 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婴儿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6. 婴儿不能随意交给人看管,防止被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