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关节病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

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说明肾虚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原因。
• 1.2 络阻为标 • 本病的发生以肾精亏虚为本,另外与络脉痹阻也有密切关系。外受诸因是络 脉致病的主要病因。络脉多分布于体表,风寒湿等外邪侵犯人体,容易侵入络 脉之中,导致络脉痹阻,闭阻经络气血,痹病则生。中年以后,脏腑功能衰退,正
气虚而不能抵御外邪,抗邪能力减弱,机体调节适应能力锐减,风、寒、湿邪易
•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多采用滋补肝肾之品,而对通络药物的运用较少。补肾多选用六味地 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肾主骨生髓,髓充则骨健,治肾亦即治骨,故采用补肾法以治本,使骨质得到物质的充填
而修复。对于有些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骨关节病患者,应加用通络药物。历代医家对通络十分重视,清· 韦
受异常或不均匀应力的结果,也与肥胖、骨质疏松、遗传因素及外伤有关。治疗上
主要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局部封闭治疗等,但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有一些不良反 应。中医学无“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名,但有“骨痹”、“骨痿”等类似记载。
笔者认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络阻,补肾通络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1 肾虚络痹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 1.1 肾虚为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精,精生髓,髓养骨”。“肾者… …其充在 骨”,“肾生骨髓… …在体为骨”。《医精经义》亦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 骨,故骨者肾之所主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足者则骨强。”说明肾中 精气充盈则骨髓生化有源,骨才能得到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故《外科集验方》
显胃肠道刺激症状。双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辨证 为肾气亏虚,寒湿外袭,络脉痹阻,筋脉失养。
• 治以补肾益气、散寒驱湿、通经活络为法,方药以肾气丸加味:熟地黄15 g,怀山药15

退行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退行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退行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退行性关节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中老年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其主要病理特征是人体关节软骨退变与继发性骨质增生,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继发重度屈曲挛缩情况,进而引发下肢畸形,使患者的提倡工作生活与心理状况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退行性关节炎属于系统性炎性关节疾病,临床中常表现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而且,其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与退行性关节演的病变程度变现为正相关关系。

根据长期研究发现,在退行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西医与其药物的治疗效果虽能实现临床症状地缓解,但会存在一定并发症。

故而,更建议患者通过中医方式进行退行性关节炎地治疗。

什么是退行性关节炎?从医学角度来看,因生活中多种因素引发的人体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与软骨下骨出现反应性增生情况,从而使其表现出关节疼痛的退行性病症,就是退变性关节炎。

导致人们出现退行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可以简单总结为长时间劳作、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关节受寒受累等等。

而且,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患者在临床中常表现出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急性等症状。

据今年数据统计了解到,我国近年来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发病率在8.1%左右,而且,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同时,地域差异也较为明显,西南与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东部沿海与华北地区发病率较低。

临床中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延缓其进展,并对其畸形状况进行矫正,使患者的关节能够得以维持与恢复,提高日常工作生活质量。

临床中可以将退行性关节病变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疾病患者日常能够正常进行活动,关节并不存在肿胀或是畸形情况。

发病前一般也并不存在显著外伤史、关节炎症感染、长期关节磨损史等情况,只是会偶尔或经常行出现关节疼痛情况。

原发性退行性关节炎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

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炎通常情况下都是发生在人们骨关节受到严重创伤后的。

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和关节功能受限。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骨关节炎是由于“肾虚”、“痹阻”或“风湿”等因素导致的,因此中医药治疗在骨关节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一、中医药治疗的原理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原理包括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补益肾脏等。

中药方剂中常用的药物有桑寄生、乌头、独活、巴豆等,这些药物具有活络、祛风、驱寒的作用。

同时,针灸与推拿也是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缓肌肉,缓解关节疼痛。

二、中医药治疗的效果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对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项针对独活等中药方剂的临床研究发现,该方剂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改善作用。

另外,一些研究证实,针灸与推拿能够显著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三、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与西医药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可以促进患者全身健康。

其次,中医药治疗多元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此外,中医药治疗中的针灸与推拿可以改善气血循环,提高关节的供血和营养。

然而,中医药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治疗过程较慢,需要长期坚持,并且因人而异,对患者的要求较高。

其次,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可能会受到体质、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一些中药方剂可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需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在骨关节炎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显著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药治疗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证据支持,以进一步推广其在骨关节炎领域的应用。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我们建议在接受中医药治疗之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全面评估其适用性和风险。

中医骨伤科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医调理

中医骨伤科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医调理

中医骨伤科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医调理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多发。

它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在中医骨伤科领域,对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中医认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肝肾亏虚是其根本原因。

肝主筋,肾主骨,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筋骨失去滋养,从而容易发生病变。

其次,外感风寒湿邪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疼痛、僵硬。

此外,长期的劳损、创伤以及气血不足等也会促使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针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医调理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运动疗法等。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对于风寒湿痹型患者,则多选用独活寄生汤、蠲痹汤等,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此外,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如丹参、红花、牛膝等,也常常在方剂中使用。

针灸推拿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调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等。

推拿则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压力。

医生会运用揉、按、推、拿等手法,对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进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中药熏洗是一种外治法,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煎煮后,趁热熏蒸或浸泡膝关节。

这种方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运动疗法对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的负担。

常见的运动方式有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直腿抬高练习、膝关节屈伸运动等。

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在生活中退行性骨关节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一般是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

退行性骨关节炎是由于长期的操劳或者负重所导致的,一旦发现
在生活中退行性骨关节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一般是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

退行性骨关节炎是由于长期的操劳或者负重所导致的,一旦发现此类疾病,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不要拖延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那么,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好不好?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治疗,一般来说中药的药性比其它的药物药温和一些,对于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疗效性的,在用药的过程中配合一些必要的护理是有很大的改善的!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多休息,不能有过度的体力活动或者是一些剧烈的运动发话说呢过,这种情况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进行足够的休息,休息对于这类患者是很关键的缓解!
对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休息意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心情要保持良好,饮食需要合理的安排,可以多摄入一些营养的食物,加强钙的补充也是很有必要的,注意不要骑车!
注意事项:
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需注意可以同按摩和功能锻炼来改善症状的,也可以使用电离子透入疗法等治疗,但保守治疗的时候不要强力去恢复已丧失的关节运动。

而且保守治疗具备有起效慢的特点。

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后注意要让受累关节减少压力,减少患处的剪力。

所以建议让有让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病人要把有问题的关节放在床上休息,这样可以让关节囊和韧带起到松弛的作用,减少压迫。

生活常识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me n t o f s e n i l e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o f t h e k n e e,t h e u s e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io t n a l Ch i n e e s a n d We s t e n r m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p r e v e n t i o n nd a t ea r t me n t o f i n la f mma t i o n,a n d i mp r o v e he t t r e a t me n t e fe c t ,i t i s wo r t h pr o mo in t g i n c l i n i c a l u s e.
a r t h r i t i s o f t h e k n e e . Me t h o d s:5 0 c a s e s o f s e il n e d e g e n e r a iv t e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6 0
பைடு நூலகம்
内蒙古 中医药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老 年 性 退 行 性 膝 骨 关 节 炎 的 临 床 效 果
陈伟彬 罗大桥
( 南海 区第七人 民 医院外二 区 广东
佛山

退行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

退行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

退行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
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与人体衰老有关。

虽然它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但仍有很多人不了解它。

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传统治疗方法效果缓慢。

本文介绍中医治疗退行性关节炎的方法。

退行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治疗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以保守治疗为主,方法颇多,可以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灸、推拿、理疗、练功疗法等综合治疗。

推拿治疗主要手法包括法、按揉法、弹拨法、摇法等。

操作方法为:患者仰卧位,医者先以点法点按以上穴位,后以法、按揉法、拿捏法作用于大腿股四头肌及膝髌周围,直至局部发热为度。

然后医者站在患膝外侧,用双拇指将双髌骨向内推挤,同时垂直按压髌骨边缘压痛点,力量由轻逐渐加重。

接下来用单手掌根部按揉髌骨下缘,反复多次。

最后进行膝关节摇法,
同时配合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的被动活动,最后在膝关节周围行擦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施法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一侧约5分钟,重点在腘窝委中穴。

针灸治疗可起到舒筋通路,活血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

取穴部位包括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犊鼻、足三里、委中、承山、太溪及患膝髌周部位。

退行性关节炎多数都是老年人得的,老年人对病痛的耐受力降低,更要重视自己的健康,有病就要治。

一些老年人特别信奉中医,因此我们介绍退行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供有需要的老年人参考。

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分析

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分析

治疗组与参考组。治疗组的 25 例患者接受中医独活寄生汤治疗,参考组的 25 例患者接受西药塞来昔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Lysholm 评分、白介素 -1 含量开展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Lysholm 评分高于参
考组,白介素 -1 含量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退行性膝关节病科学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68 期
231
·中医中药·
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分析
谢伟
(吉林省延吉市名老中医医院,吉林 延吉)
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退行性膝关节病科学运用中医独活寄生汤治疗的效果开展有效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5 月实施调查,调查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我院接诊的 50 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根据患者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
70~79 分,中的分数为 60~69 分,差的分数为 0~6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取得的全部数据都在 SPSS 21.0 软件中实施处 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 用 率(%)表 示,采用 t 和 χ2 检验,以 P<0.05 说明组间数据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用药物有过敏症状;患者伴随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P
0.167
0.251
0.001
0.001
1.2 方法 参 考 组 患 者 采 取 常 规 西 医 治 疗,患 者 口 服 塞 来 昔 布(生
产 企 业:江 苏 盛 迪 医 药 有 限 公 司,国 药 准 字:H20133220), 200 mg/ 次,1 次 /d,患者在食用早餐后服药,需要连续服药 12 周。治疗组患者则采取中医治疗,患者每日服用水煎服的 独活寄生汤 2 次,1 剂 / 次,同时取药渣进行再一次煎煮,对 患者患膝进行熏洗,1 个疗程的时间为 4 周,需要治疗 1 个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行性关节病的中医治疗新病多实,久病多虚。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采用发病早期以活血止痛为主,补益肝肾为辅;后期则以补益肝肾为主,治血止痛为辅。

自拟内服健膝拈痛汤如下:
组方:丹参15g,滇三七6g,当归15 g,川芎6g,乳香10g,没药10g,元胡10g,续断15g,骨碎补20g,五加皮15g,牛膝10g,甘草6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服。

方解:本方以丹参、滇三七,活血祛瘀为君;以当归、川芎,养血和血;乳香、没药、元胡,行气止痛;续断、骨碎补、加皮,补肝肾,壮筋骨为臣;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牛膝作为引经药为使。

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活血止痛,补肝肾,壮筋骨之功效。

加减法:
气滞血瘀者,加三棱6g,莪术6g。

肾阳虚者,加淫羊藿12g,菟丝子12g,补骨脂12g。

肾阴虚者,加熟地黄15g,枣皮10g,枸杞12g。

肿胀者,加泽兰10g,防己10g,泽泻10g。

有热者,加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

有寒者,加细辛3g,桂枝6g,独活12g。

气虚者,加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

体肥多痰者,加白芥子6g,陈皮10g,法下10g。

外用药,自拟熨痛散如下:
组方:透骨草30g,羌活20g,独活20g,生川乌10g,生草乌10g,生
乳香20g,生没药20g,生大黄30g,红花20g,白芷20g,石菖蒲20g,木香10g,刘寄奴20g,桂枝20g,片姜黄20g,薄荷10g。

共300g。

方解:《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耳。

”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之功效。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均分装入两布袋内缝妥,用时在药袋上洒上适量的白酒和陈醋各半,以湿润为度,上锅蒸热后轮换敷在患处,(面积约1520)每次治疗一小时左右,每日2次。

用毕后将药袋挂在通风阴凉处,翌日用时再在袋洒上少许白酒和陈醋,每袋药用3~5天,10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A、掌握熨敷时温度,防止烫伤皮肤;
B、气温低时,可放置热水袋上,以延长热熨时间;
C、急性炎症及皮肤破溃者禁用;皮肤易过敏者慎用;
D、该熨痛散只能做外用药,切忌内服。

手法治疗:
手法分四个步骤:患者平卧,术者立患者床边。

(1)穴位点按:血海,双膝眼,膝阳关,阳陵泉,阴陵泉,鹤顶,足三里等。

(2)重点揉按:用揉按手法松懈股四头肌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提拿股四头肌。

(3)推拉膑骨:术者拇食指分别卡住膑骨上下缘,上下推拉并拿膑骨20次;然后在膑骨左右卡膑骨作横向推揉20次。

再拍打大腿中
段到小段中段。

(4)变换体位:患者俯卧位,术者指压带揉胭窝及股二头肌,腓肠肌健5分钟,缓慢屈伸膝关节数次。

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