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随着煤矿市场需求的增加,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矿井内的水位,确保矿工的安全,并促进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设备的选择与安装以及排水系统的管理,为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一、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开采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几个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确保矿井内矿工的安全。

排水设备应经过合理布局,避免对未来矿井开采造成不利影响。

2. 经济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在保证矿井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成本。

合理选择排水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提高排水效率。

3. 可靠性原则: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矿井开采条件的变化。

排水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备用和自动化控制功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二、排水设备的选择与安装合适的排水设备的选择与安装对于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水设备及其特点:1. 排水泵:排水泵是煤矿矿井排水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通过抽水将矿井内的水排出地面,具有排水量大、抽水高度高等特点。

在选择排水泵时,应考虑泵的排水量、扬程和效率等性能指标,并合理选择泵的类型和型号。

2. 钻孔排水设备:钻孔排水设备可以通过打孔将矿井内的水导流到地下水层或者排放到地表水体。

钻孔排水设备适用于矿井水位较低,地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具有排水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3. 排煤机:排煤机是煤矿矿井开采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排煤机在挖掘煤炭的同时,也能够将矿井内的水一并排出。

在安装排煤机时,应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排水性能,以提高排煤机的效益。

三、排水系统的管理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对于矿井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排水系统的管理要点:1. 设备维护与检修:定期对排水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矿业工程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矿业工程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矿业工程排水系统改造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矿业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矿井深度的增加,矿井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排水系统作为矿井工程中的一个重点部分,其性能不仅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也直接影响着矿井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矿业工程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矿业工程排水系统的改造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旨在提高矿井排水系统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经济性。

二、矿井排水系统的现状分析1. 矿井排水系统的组成结构矿井排水系统主要由泵站、排水管道、排水设备和降水设施等部分组成。

泵站作为矿井排水的中心,负责输送和处理矿井中的水。

排水管道负责将矿井中的水输送到地面,排水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阀门、流量计等设备,降水设施是为了避免地下水涌入矿井。

2. 矿井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1)能耗较高:目前绝大多数矿井的排水系统采用传统的泵站设计,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2)排水管道老化:由于长期的使用,排水管道可能存在老化、泄漏等问题,影响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环境保护不到位:一些矿井排水系统在排放废水时未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三、矿井排水系统改造方案1. 新型泵站的设计目前,国内外出现了一些新型泵站设计,如变频调速泵站、无井泵站等,这些新型泵站在能源利用、设备寿命和排水效率等方面相对较高。

因此,在矿井排水系统的改造中,可以考虑使用这些新型泵站。

2. 排水管道的更新为了解决排水管道老化问题,可以对现有的排水管道进行检测,对老化严重的部分进行更换,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保证排水管道的有效运行。

3. 加强排水设备的维护排水设备是矿井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排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排水设备存在的问题。

4. 建立环保设施在矿井排水系统改造中,应考虑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四、改造方案的实施步骤1. 制定改造计划在实施矿井排水系统改造项目前,需要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现状分析,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

矿山立井排水方案

矿山立井排水方案

矿山立井排水方案1. 简介矿山立井排水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通过立井的方式进行排水。

本文将针对矿山立井排水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方案设计、施工过程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2. 方案设计2.1 立井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立井位置对于排水方案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排水效果等。

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确定立井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2.2 立井参数计算为了保证排水的效果,需要计算立井的参数,包括井孔直径、井筒直径、井深等。

通过考虑矿井设计、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参数计算,并确定最合适的参数。

2.3 立井结构设计立井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的需求和地质条件。

结构设计一般包括井筒和井架等组成部分,需要确保结构牢固、耐久,以及便于施工和维修。

3. 施工过程3.1 井孔凿探选定立井位置后,需要进行井孔凿探。

井孔凿探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层情况,确定井筒的位置和尺寸。

通过钻孔、分析岩心样品等方式,获取地质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3.2 井筒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始进行井筒的开挖工作。

开挖方式可以采用钻井、爆破、挖掘机等多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井筒的垂直度和尺寸控制。

3.3 井架安装井筒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井架的安装工作。

井架是支撑井筒的重要设备,需要保证结构牢固、安全可靠。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井架的组装和安装,并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3.4 管道连接完成井架安装后,需要进行管道连接工作。

管道连接包括井筒与排水系统之间的连接,确保排水顺畅。

需要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流量控制。

3.5 排水系统运行调试完成井筒和管道安装后,进行排水系统的运行调试。

检查排水系统的各项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调整流量和压力,确保排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4. 效果评估安装完毕的排水系统需要进行效果评估,确保排水效果达到预期。

评估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包括地下水位监测、井水流量测量、地质变形观测等。

矿坑排水设计方案

矿坑排水设计方案

矿坑排水设计方案矿坑排水设计方案矿坑排水是指在采矿过程中,为了减少矿井水位,疏导地下水和降低矿坑水位,采取各种措施将矿坑水排出矿井的工作。

下面是一个针对矿坑排水的设计方案:1. 矿坑水位测量及监测系统的建立:建立矿坑水位测量及监测系统是为了及时掌握矿坑水位的变化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排水措施调整。

该系统包括水位测量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矿坑水位,并将数据传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 降低地下水水位:通过井下水泵将地下水抽入井下输送通道,并通过地下管道排出矿坑,降低地下水水位。

在地下输送通道和排水管道上设置必要的阀门和泵站,以便控制水流。

3. 排水设计:根据矿石开采的地质条件、矿坑的地形及规模,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

通常采用封闭式排水系统,即在矿坑周围挖掘壕槽,将矿坑水收集到壕槽中,再通过水泵将水抽出并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等。

4. 排水泵房设计:根据矿坑水量和排水要求,设计合适的排水泵房。

该泵房应具备良好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排水设备,并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5. 排水管道设计:根据矿坑的地形和排水距离,设计合适的排水管道。

该管道要具备足够的承压能力和防堵能力,以保证矿坑水能顺畅地排出矿区。

6. 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包括排水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管道的清洗和修复,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对于矿坑排水设计,需要依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包括建立水位监测系统、降低地下水水位、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建设泵房和管道以及加强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管理排水系统,才能有效地降低矿坑水位,保证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

矿井排水设计

矿井排水设计

第一部分矿井排水设备选型设计述1概2设计的原始资料开拓方式为立井,其井口标高为+12m,开采水平标高为-250m,正常涌水量为320m3/h;最大涌水量为650m3/h;持续时间60d。

矿水PH值为中性,重度为10003N/m3,水温为15℃。

该矿井属于低沼气矿井,年产量为120万吨。

3排水方案的确定在我国煤矿中,目前通常采用集中排水法。

集中排水开拓量小,管路敷设简单,管理费用低,但由于上水平需要流到下水平后再排出,则增加了电耗。

当矿井较深时可采用分段排水。

涌水量大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若发生突然涌水有可能淹没矿井。

因此,当主水泵房设在最终水平时,应设防水门。

在煤矿生产中,单水平开采通常采用集中排水;两个水平同时开采时,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综合基建投资、施工、操作和维护管理等因素,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后。

确定最合理的排水系统。

从给定的条件可知,该矿井只有一个开采水平,故可选用单水平开采方案的直接排水系统,只需要在井底车场副井附近设立中央泵房,就可将井底所有矿水集中排至地面。

4水泵的选型与计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主要排水设备必须有工作水泵、备用水泵和检修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 内排除矿井24h 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并且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 内排出矿井24h 的最大泳水量。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主水泵房内预留安装一定数量水泵的位置,或另增设水泵。

排水管路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 内排完24h 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 内排出矿井24h 的最大涌水量。

4.1水泵必须排水能力计算正常涌水期hm q q Q z z B /3843202.12.120243=⨯===最大涌水期hm q q Q /7806502.12.120243m ax m ax m ax =⨯===式中 B Q ——工作水泵具备的总排水能力,3/m h ;m ax Q ——工作和备用水泵具备的总排水能力,3/m h;z q ——矿井正常涌水量,3/m h;maxq ————矿井最大涌水量,3/m h 。

矿山排水与防治水工程设计

矿山排水与防治水工程设计

矿山排水与防治水工程设计矿山排水是指对矿井地下水位进行控制和排除的工程活动,其重要性在于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防治水工程设计则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手段,预防和治理矿山排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矿山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合理、经济、安全和可持续。

设计师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矿井生产工艺和矿山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和工程规模。

排水方式通常包括井筒排水、排水巷道和水封排水等,需要综合考虑矿井地质、排水量和排水距离等因素进行选择。

工程规模主要包括设计井深、井径大小、装备性能等,应满足矿井的排水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在矿山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水质处理和环境保护问题。

矿井地下水往往受到矿石中固有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污染,排放出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设计师需要结合矿井水质特点,选择适当的水质处理工艺,确保排水废水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设计师还需考虑矿井的降水措施和应急处理。

在矿井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采矿工艺和水理特点的不同,可能会出现突水、泥石流等灾害性降水现象。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降水措施,如埋变流量、加装蓄水设施、布水帘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并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

此外,矿山排水工程设计还需综合考虑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在矿山排水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地表水,如果不予以合理利用,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设计降水收集系统,将降水水源引导至合适的水源储存设施或地下水循环再利用系统中,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最后,矿山排水与防治水工程设计的实施还需要合理安排工期和预算。

设计师应根据矿山的具体需求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施工周期的合理预测。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合理配置资源,控制工程成本,确保设计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

矿井排水实施方案

矿井排水实施方案

矿井排水实施方案矿井排水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为了有效地解决矿井排水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井排水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矿井排水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矿井排水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在矿井排水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对矿井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裂隙发育情况等,以便为后续的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矿井排水实施方案应当合理确定排水方案和排水工艺。

在确定排水方案时,需要考虑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以及矿井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生产计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最佳的排水方案。

在排水工艺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排水工艺,确保排水效果和排水安全。

再次,矿井排水实施方案应当明确排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在制定矿井排水实施方案时,必须明确排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包括排水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建设投资等,确保排水工程能够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

最后,矿井排水实施方案应当完善排水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

在矿井排水实施方案中,必须完善排水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包括排水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等,确保排水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保障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

总之,矿井排水实施方案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井排水实施方案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单位在制定矿井排水实施方案时,能够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排水方案和排水工艺,明确排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完善排水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确保排水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取得预期的排水效果。

矿井排水设备设计(排水设备选型) (1)

矿井排水设备设计(排水设备选型) (1)

矿井排水设备设计一、主排水设备1、设计依据本次技改,在主井底做中央泵房,排水管路从管子道,沿主立井敷设,将矿井涌水直接排到地面。

矿井正常涌水量: 20m 3/h矿井最大涌水量: 40m 3/h排水高度: 150m (包括水处理高度、吸水高度)水泵扬程估算:167m2、设备选型(1).水泵型号、台数水泵必须的排水能力:正常涌水时排量:Q=1.2×20=24m 3/h最大涌水时排量:Q max =1.2×40=48m 3/h根据所需排量、排水高度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选用3台MD46-30×6型离心水泵,技术参数:流量46 m 3/h ,扬程180m ,配电动机功率45kW 。

正常涌水时,一台MD46-30×6型水泵工作;最大涌水时,两台水泵工作。

(2)排水管路所需排水管直径:d P =0.0188×p H v Q =s m v m p /209.0246==,取 因井深小于400m ,选管壁最薄的无缝钢管,排水管外径102 mm ,壁厚5 mm , 内径92mm 。

吸水管选用Φ127×5mm 。

(3).水泵工作工况排水管路(管路淤积后)特性方程为:H=150+0.016304Q2在水泵工作特性曲线上作管路特性曲线得水泵工况点M1(见图6-3-1),则单台泵工作工况:Q m=43.3m3/h,H m=180.6m,ηm=70.7%。

(4).电动机校验管路未淤积情况下排水管路特性方程为:H' =150+0.0096Q2在水泵工作特性曲线上作管路特性曲线得水泵工况点M2 (见图6-3-1)工作参数:Q'm=48.2m3/h,H'm=172.3m,η'm=70.6%,则电机所需功率为:1030×48.2×172.3P'= ——————————×1.2=39.6kW102×3600×0.706水泵所配电动机YB225M-2隔爆型电动机,45kW,2970r/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矿井排水设备选型设计
述1概
2 设计的原始资料
开拓方式为立井,其井口标高为+12m,开采水平标高为-250m,正常涌水量为320m3/h;最大涌水量为650m3/h。

矿水PH 值为中性,重度为10003N/m3,水温为15℃。

该矿井属于低沼气矿井,年产量为120 万吨。

3 排水方案的确定
在我国煤矿中,目前通常采用集中排水法。

集中排水开拓量小,管路敷设简单,管理费用低,但由于上水平需要流到下水平后再排出,则增加了电耗。

当矿井较深时可采用分段排水。

涌水量大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若发生突然涌水有可能淹没矿井。

因此,当主水泵房设在最终水平时,应设防水门。

在煤矿生产中,单水平开采通常采用集中排水;两个水平同时开采时,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综合基建投资、施工、操作和维护管理等因素,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后。

确定最合理的排水系统。

从给定的条件可知,该矿井只有一个开采水平,故可选用单水平开采方案的直接排水系统,只需要在井底车场副井附近设立中央泵房,就可将井底所有矿水集中排至地面。

4 水泵的选型与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主要排水设备必须有工作水泵、备用水泵和检修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 内排除矿井24h 的正常
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并且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 内排出矿井24h 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主水泵房内预留安装一定数量水泵的位置,或另增设水泵。

排水管路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 内排完24h 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 内排出矿井24h 的最大涌水量。

4.1 水泵必须排水能力计算
2 4.2 水泵所需扬程估算
由于水泵和管路均未确定,无法确切知道所需的扬程,所以需进行估算,即
4.3 水泵的型号及台数选择
4.3.1 水泵型号的选择
根据计算的工作水泵排水能力,初选水泵。

从水泵产品目录中选取D450-60×5 型号泵,流量400~500 m3/h 额定扬程285~307m。

则:
4.3.2 水泵级数的确定
i=H B/H i=296/60=4.93
取i=5
其中i——水泵级数
H i——单级水泵的额定扬程
4.3.3 水泵台数的确定
5 管路的选择
5.1 管路趟数及泵房内管路布置形式
根据泵的总台数,选用典型三泵两趟管路系统,一条管路工作一条管路备用。

正常涌水时,一台泵向一趟管路供水;最大涌水时,两台泵同时工作就能达到20h 内排出24h 的最大涌水量,故从减少能耗的角度可采用两台泵向两趟管路供水,从而可知每趟管路内流量Q e等于泵的流量。

5.2 管材的选择
由于井深远大于200m ,确定采用无缝钢管。

5.3 排水内径
5.4 壁厚验算
因此所选壁厚合适。

5.5 吸水管径
据根选择的排水管径,吸水管选用Φ351×8无缝钢管。

6 工况点的确定及校验
6.1 管路系统管路布置参照图1-2 所示的方案。

这种管路布置方式任何一台水泵都可以经过两趟管路中任意一趟排水,排水管路系统图如图1-2 所示。

6.2 估算管路长度
排水管长度可估算为:
Lp=Hsy+(40~50)m=266+(40~50)m=(306~316)m
取Lp=315m ,吸水管长度可估算为Lx=7m 。

6.3 管路阻力系数R 的计算
沿程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吸、排水管及其阻力系数分别列于表1-3、表1-4 中
6.4 管路特性方程
6.5 绘制管路特性曲线并确定工况点
根据求得的新、旧管路特性方程,取8 个流量值求得相应的损失,列入表1-5 中。

利用表1-5 中各点数据绘制出管路特性曲线如图1-7 所示,
新、旧管路特性曲线与扬程特性曲线的交点分别为M1和M2,管路水泵的工况点。

由图中可知:新管的工况点参数为
Q M1=532m3/h,H M1=277m,ηM1=0.8,Hs M1=5.1m,N M1=498KW;旧管的工况点参数为Q M2=516 m3/h,H M2=283m,
ηM2=0.81,Hs M2=5.3m,N M2=492KW,因ηM1、ηM2均大于0.7,允许吸上真空度Hs M1=5.1m,符合《规范》要求。

水泵扬程特性曲线查手册,可查«矿山固定设备选型使用手册»于励民主编,下册第837页。

6.6 校验计算
6.6.1 排水时间的验算
管路挂污后,水泵的流量减小,因此应按管路挂污后工况点流量校核。

正常涌水时,工作水泵n1 台同时工作时每天的排水小时数
最大涌水期,工作水泵n1 、n 2 台同时工作时每天的排水小时数
即实际工作时,只需2 台水泵同时工作即能完成在20h 内排出24h 的最大涌水量。

6.6.2 经济性校核
工况点效率应满足ηM 1 =0.8≥0.85ηmax≥0.85×0.81=0.69,ηM 2 =0.81≥0.69。

6.6.3 稳定性校核
H sy =266≤0.9iH0=0.9×5×72=324m
式中Η0——单级零流量扬程,m 。

由D450 - 60 型水泵特性曲线图可知Η0 = 72m
6.6.4 经济流速校核
6.6.5 吸水管高度校核
6.6.6 电机功率计算
6.6.7 电耗计算1)年排水电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