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质量标准化共18页
锚杆支护规范

锚杆支护规范锚杆是一种常用的支护工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地下工程、矿山工程等领域。
为了保证锚杆支护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下面是一份1000字的锚杆支护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锚杆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保护工人的安全,提供一份锚杆支护规范。
第二条锚杆支护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锚杆支护的土木工程、地下工程、矿山工程等。
第三条锚杆支护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第四条锚杆支护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二章设计要求第五条锚杆支护的设计必须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锚杆的材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第七条锚杆的埋深和埋深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
第八条锚杆的布置要合理,间距要均匀,避免出现过小或过大的梁自由度孔隙。
第九条锚杆的锚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承担荷载。
第十条锚固体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要稳定,强度要足够。
第三章施工要求第十一条锚杆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验,确保材质和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锚杆的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进行,工艺要规范,施工要细致。
第十三条锚杆施工的孔洞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径要准确,孔洞要清理干净。
第十四条锚杆的锚固体必须使用相应的材料,施工要认真,确保锚固体与锚杆的质量。
第十五条锚杆的锚固体施工后必须进行负荷试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第十六条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材料必须堆放整齐,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章监理要求第十七条锚杆支护的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第十八条监理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第十九条监理人员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十条监理人员必须制作详细的监理报告,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锚杆支护巷道施工质量要求表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的最低标准
检查方法与说明
1
支护材料的材质、品种、规格、结构、强度
符合设计、作业规程及规范的要求
对照设计、作业规程、行业标准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材料试验报告,并现场核查
2
锚固剂的材质、配比、规格、强度
符合高计、作业规程及规范的要求
对照设计、作业规程、行业标准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材料试验报告,并现场核查
班组逐孔检验,做好施工记录
8
锚杆角度
应垂直于岩层层面,与层面法线夹角不小于75。;靠巷帮倾斜锚杆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用角度尺测量,班组验收,做好记录
9
锚杆尾端外露长度
露出托板小于
50 mm
班组逐排检查,做好记录
3
锚杆锚固力
不少于设值的90%
巷道每进30~50 m或每300根(含300根以下)锚杆必须检查一组,每组检查3根,进行拉拔力测试,做好测试记录。检查时抽查施工记录,必要时进行现场实测
4
锚杆尾端螺母扭矩与桁架拉杆螺母扭矩
一般不低于100N.m
每小班抽样一组(3根)做螺母扭矩的检查,采用扭矩扳手,如果其中一个扭矩不合格,疳扭矩螺母重新拧紧即可;有2个以上不合格,应将所有螺母重新拧紧一遍。
对桁架拉杆螺母应每月检查一次,对松动的螺母应予拧紧,因为两帮围岩可能向巷道中心移动,桁架拉杆的预紧力有可能降低
5
网的质量
符合设计、作业规程的规定,网间压接(绑扎)牢固,且网应具有一定张力
班组验收,做好记录
6
间、排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误差:—100 ~ +
100 mm
班组逐排检验,做好施工记录
锚杆支护规范

为使井下巷道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技术参数:1、锚杆孔距的允许偏差为150mm。
2、锚杆孔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仰角)大于60°,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
3、管缝锚杆钻孔深应比杆体长10-50mm,4、药卷锚杆钻孔深应比杆体长0-30mm。
5、药卷及管缝锚杆孔直径统一为40mm。
二、施工工艺1、管缝锚杆:顶板排险→凿锚杆孔→安装锚杆(1)准备工作:进入工作区域首先敲帮问顶,严格按操作规程清理顶板,确认顶板无浮石安全后进行临时木支护,木支护不少于三根。
检查施工机具到位,如凿岩机、管缝锚杆、钻杆(1.0m、1.5m钻杆至少2套)、操作台等。
(2)凿锚杆孔:锚杆凿孔按设计网度0.8m×1m,梅花型布置,根据现有施工巷道锚杆孔可采用“3+2”、“2+1”、“2+2”式。
技术员可根据顶板分级、现场实际标记锚杆孔,凿孔采用风动凿岩机湿式打眼,凿孔严格参照技术参数。
(3)安装锚杆:,先吹尽锚杆孔内残留岩屑,杆体装上锚盘。
用凿岩机将锚杆打入孔中,管缝锚杆的锚盘必须紧贴岩面。
2、药卷锚杆:顶板排险→凿锚杆眼→装锚固剂→订入锚杆→封口(1)准备工作:进入工作区域首先敲帮问顶,严格按操作规程清理顶板,确认顶板无浮石安全后进行临时木支护,木支护不少于三根。
检查施工机具到位,如凿岩机、Φ18mmⅡ级螺纹钢(长2m,超前支护可为3m)、钻杆(1.0m、1.5m钻杆至少2套)、操作台等。
(2)凿锚杆孔:锚杆造孔按设计网度0.8m×1m,梅花型布置(根据实际地形可做调整),根据现有施工巷道锚杆孔可采用“3+2”、“2+1”、“2+2”式。
可根据顶板分级、现场技术标记凿孔,成孔要求严格参照技术参数。
(3)装锚固剂:干粉锚固剂按说明书使用。
灌锚固剂时,先吹干净锚杆孔内残留岩屑,在用撞杆把锚固剂一支支的撞入锚杆孔,直至孔内锚固剂密实充满为止。
(3)安装锚杆:锚固剂充满密实后,用冲击锤把锚杆按设计角度及位置对正,将锚杆击打入孔中,锚杆体外露长度10cm。
锚杆支护

第二章锚杆支护技术管理第一节总则第1条锚杆、锚喷支护(以下简称锚杆支护)是煤矿井巷工程一种重要的支护形式,它以快速、主动、有效的支护特性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并对加快巷道支护改革,提高支护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快锚杆支护的推广应用,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锚杆的种类根据新汶矿区开采的实际情况,规定允许使用的锚杆种类包括以下七种:1、等强全螺纹树脂锚杆(牌号:KMG335);2、等强全螺纹细牙高预紧力锚杆(牌号:KMG400、KMG500);3、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牌号:KMG400、KMG500),适用于埋深大于600米的巷道;4、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牌号:KMG600),适用于埋深大于800米及地压较大的巷道。
5、缝管锚杆(只限于回采巷道护帮或断层破碎带临时支护);6、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7、玻璃钢锚杆(允许在使用时间较短的,围岩稳定的切眼两帮及条件适宜的煤帮使用);8、经集团公司鉴定并经专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型锚杆。
第3条锚杆的锚固方式1、端锚:树脂锚固段长度≥350mm。
2、加长锚:树脂锚固段长度≥700mm。
3、全锚:树脂锚固段长度≥锚深的80%;水泥锚固段长度为锚深的100%。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加长锚;Ⅲ~Ⅴ类煤巷顶板和深部全岩巷道严禁使用端锚。
第4条锚杆支护材料规格、性能1、树脂锚杆金属杆体及其附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6.2-2002要求。
2、等强全螺纹树脂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一)。
表一3、等强全螺纹细牙高预紧力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二)表二4、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三)表三5、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四)注:1)、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及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成品杆体实验要求:a、除做屈服载荷实验外,应在杆体滚压螺纹部做抗弯试验。
b、抗弯试验要求:杆体直径的3倍为弯芯直径,按弯芯直径对杆体螺纹部进行弯曲实验,要求弯曲90°时,受弯部位不得脆断。
锚杆支护质量规范实施细则

锚杆支护质量规范实施细则?各煤业公司、集团公司安全监管中心:为切实搞好各煤业公司锚杆支护质量水平,结合《山西康伟集团有限公司锚杆支护质量大会战的实施方案》要求和各煤业公司实际,制定锚杆支护质量实施细则如下:一、作业规程的编写规定各煤业公司在制定作业规程时,在巷道支护设计中,明确说明支护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树脂锚固剂执行原煤炭工业部MT146.1-1995标准,井下用塑料网执行MT141-2020标准,锚索执行MT-T942-2020标准,相关锚杆配套构件都严格执行国家和煤炭工业部标准。
二、材料的采购、标准、规格各煤业公司根据井下各作业点实际,结合作业规程中各锚杆支护掘进工作面的锚杆材料,指定型号,标准及规格进行采购,确保采购锚杆支护质量的安全性,稳定性,锚杆的材料包括锚杆杆体,锚固剂,托盘、螺母、组合构件(钢筋托梁、钢带、网、锚索、锚具、锚索托板)等,和构件的性能、强度与结构必须相匹配。
三、材料审批、领用与发放1、用料单位根据各作业地点《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支护方式和施工进度,确定各作业地点的材料规格及数量,并开出材料领用追踪卡。
2、生产调度室根据各作业地点《作业规程》及施工进度,核实用料单位所需材料的规格及数量。
3、用料单位开出的材料领用追踪卡,经生产调度室审批后方可到供应科及相关单位领料。
4、生产调度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材料审批和发放。
如因规程变更或地质条件等原因导致材料消耗增加,用料单位要及时复审作业规程,补充材料报生产调度,经生产调度审核后给予相应调整。
5、发料点必须在接到生产调度审批后的追踪卡后方可发料,未经生产调度批准的不得发料,私自发料罚发料人200元/次。
6、发料点发料人员按实际发料数量、规格填入追踪卡发料栏内,并在追踪卡上签字。
对不如实填报、不签字或代签字者处以100元/次罚款。
7、发料单位发料时,必须按追踪卡所填规格、数量发放,若发错料或随意增减发料数量,罚发料人200元/次。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0086-2001)10.1.5锚杆质量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1、检查端头锚固型和摩擦型锚杆质量必须做抗拔力试验。
试验数量,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做一组,每组锚杆不得少于3根。
2、杆质量合格条件为:P An≥P A(10.1.5-1)P Amin≥0.9P A(10.1.5-2)式中P 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P A——锚杆设计锚固力(kN)P 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3、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
4、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检查砂浆密实度,注浆密实度大于75%方为合格。
建筑基桩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3.3 检测数量3.3.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3.2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1控制打桩过程的桩身应力;2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3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3.3.3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3.3.4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锚杆施工质量要求

锚杆施工质量总体要求1、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牢固,托板基本密贴壁面,不松动,螺帽拧紧后其锁紧力应达到设计锚固力的40%~80%;3、安装间排距误差±100mm;4、锚杆孔深度误差0~+50 mm;5、锚杆的方向与巷道轮廓线的法线一致,角度允许误差≤15°;6、锚杆外露长度露出托板≤+50 mm;锚网喷巷道质量管理办法一、巷道检查(巷道几何尺寸):按公司工程质量要求检查验收。
二、锚喷支护工程标准:1、保证项目(6项):若一项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品。
(1)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铁丝网的材质、规格、品种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并现场实查。
(3)铁丝网的网格必须压接(或绑扎)牢固。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
(4)喷射混凝土(或砂桨)所用的、水、骨料、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或化验单,并现场实查。
(5)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掺量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现场实查。
(6)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强度实验报告。
2、基本检查项目(13项)基本检查项目共13项,每次检查任选5个点位,点间距不大于30m。
⑴锚杆安装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被抽查断面(排)内的锚杆全部检查,若一根不合格即为该点不合格,若全为合格即为合格品,其中50%为优良,即为优良品。
⑵锚杆的抗拉力应符合以下规定:检查数量:在检查点断面内任选3个测点。
检验方法:检测要有安全措施,以防锚杆拉出、拉断和掉矸伤人。
检测时原则上拉到设计值或锚杆松动为止,达不到设计时不能再对压力计加压,以免损伤锚杆造成直接失效。
⑶喷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检查数量:在检查点断面内任选2个测点。
检查方法:打孔尺量检查。
(4)其它检查项目及要求详见附表。
三、文明生产标准:按公司规定的要求进验收。
四、质量评分规定:按《检验评定表》在保证项目每条达到的前提下(保证项目有一条达不到,则不评分定级)进行评定等级。
锚杆设计锚固力标准

锚杆设计锚固力标准一、引言锚杆是一种用于加固和支撑土体及岩石的工程结构物,其设计和使用对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锚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锚固力标准。
本文将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对锚杆设计锚固力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锚杆的基本原理锚杆作为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支护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锚杆埋设在土体或岩石中,并将其与被支护物体(如地下结构、边坡等)连接起来,以达到加固和支撑的目的。
锚杆的锚固力来自于其受力状态,主要包括摩擦力、粘结力和土体或岩石的自身抗压强度。
锚杆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土体或岩石的力学特性和受力状态,以确定合理的锚固力标准。
三、相关标准及规范1. 国内标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发布了关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的多项标准,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地下工程支护技术规范》等,其中包括了对锚杆设计和锚固力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到土体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地下水渗流、锚杆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内容。
2. 国际标准国际上也有许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岩土锚杆设计规范》、《岩土锚杆施工规范》等。
这些国际标准主要针对岩土工程中的锚杆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规定,对锚固力标准也有一定的详细规定。
四、锚杆设计锚固力标准的确定1. 土体或岩石的力学性质在确定锚杆设计锚固力标准时,需要充分了解土体或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其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变形模量等参数。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锚固力的确定,通过工程地质勘察等手段获取这些参数是十分必要的。
2. 锚杆结构和材料锚杆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也对锚固力标准的确定有着直接影响。
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不同类型的锚固件等,都会对锚杆的锚固力产生影响。
在设计锚固力标准时需要结合锚杆的具体结构和所选用的材料进行考虑。
3. 锚固力计算方法根据土体或岩石的力学性质和锚杆结构的参数,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确定锚固力。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计算、有限元分析计算等,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防止锚杆因锚固力不足引发的失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