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二单元公开课教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教学课件PPT初三公开课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这句是什意思?有什么深刻内涵?今天我们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通过完成下面的活动,深刻理解其内涵。
这句话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学习目标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能依据采访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3.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以致用。
探究内容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什么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等,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1.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可以结合小组搜集的资料,也可以参考教材P40的材料,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展示成果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康有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海。
——李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秋瑾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内涵自强不息精神就是一种奋发进取精神。
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奋发进取,刚健有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放眼世界,追求真理内涵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①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把握自己的命运。
②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树立自信的理念。
③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保持独立和自我。
④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善于扬长避短。
⑤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勇于自省。
⑥做自强不息的人,应该积极奋进。
…………2.中国古典诗词中也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辩论家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清单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辩论家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清单九上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预习清单字词积累《敬业与乐业》蛀赦禅师精微旁骛秘诀羡慕亵渎浪荡妄想杜绝调和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1、蛀:被虫子咬坏。
2、赦:免除或减轻刑罚。
3、禅师:对和尚的尊称。
4、精微:精深微妙。
5、旁骛:对正业不专心而追求其他。
6、秘诀: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7、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8、亵渎:轻慢,不尊敬。
9、浪荡:到处游逛,不务正业,行为不检点。
10、妄想:狂妄的打算。
11、杜绝:遏制、彻底制止。
12、调和:掺合并搅拌,也指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
13、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14、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15、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瞥见剪影劫掠赃物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1、赞誉:赞美、称扬。
2、恍若:形容茫然,或指好像,仿佛。
3、绸缎:绸子和缎子,也泛指丝织品。
4、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盐化合物烧成的釉料。
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
加于毛坯的外层,烧制成带釉的盆、缸、砖瓦等。
5、惊骇:惊慌害怕。
6、瞥见:一眼看见。
7、剪影:照人脸或人体、物体的轮廓剪纸成形,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8、劫掠: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9、赃物:因犯罪而取得的财物。
10、制裁: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11、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12、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
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13、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论教养》赞誉贸然涵养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彬彬有礼大发雷霆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矫揉造作附庸风雅忸怩作态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涵养:滋润养育。
3、恪守:严格遵守。
4、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5、汲取:吸收,摄取。
初中语文九上第二单元写作课《观点要明确》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九上第二单元写作课《观点要明确》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九上第二单元写作课《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一、什么是观点?【交流1】什么是观点?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理解。
目的:调动感性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资源预备:可回顾学过的议论性文章的基本观点。
如,七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人生最苦的事是身上背着未来的责任,最乐的事是尽了责任。
八上《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结:观点是对事件、现象、问题等的立场、态度,分析、判断,见解、主张等。
活动一:学会辨析请根据上述理解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观点?哪些不是?为什么?目的:区分事实与观点、话题与观点,进一步认识议论文中观点的特点。
【交流2】上面的观点是不是都可以作为议论性文章的“论点"?为什么?目的:区分一般意义上的“观点”与作为议论文论点的“观点"。
小结:有些观点只是表达个人感受或好恶,无关他人利益,无须讨论,更无需推广,因此不可以作为议论性文章的论点。
论题不是论点,对论题的看法是论点;论题可以作为议论文的标题。
二、怎样才算得上观点明确?活动二:判断修改目的:借助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批判性。
目的:正确理解何谓“观点明确”,并知道其基本标准。
教材资源:①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②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③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并不太明显。
(难点指导:这一句有什么问题?前面说的是事实,意义不大;后面又否定了事实。
想一想,陈述“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的目的可能是什么?试着从中提炼出的一个有价值的观点,比如“请给好奇安上红绿灯”)④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有可能使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难点指导:这一个观点主要包括几层意思?算不算教材中所说的“骑墙"?如何在写作中避免“骑墙”?观点明确,是不是意味着只能完全肯定,或只能彻底否定?比如“好奇",难道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吗?)明确:很多事情是有利有弊的,我们的观点也可以是辨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省级公开课】仁爱英语九上Unit2 Saving the Earth

仁爱英语九上Unit2 Saving the Earth.Topic3 What can we do at hom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Section B 教学设计. Material *ysis本课是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话题的第二课时。
主活动是1a。
1a 通过Jane 告诉Michael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环保人士来继续学习提建议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向学生继续传递更多的环保理念。
1b是检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1c 通过完成表格,来巩固1a的内容。
2要学生根据句意来进行词语匹配和图文匹配。
3要学生根据上下文和首字母完成短文,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短文不仅复习了已学的连接词,还学习了新的连接词:after all。
4这个小组活动实际由两部分组成:调查和汇报。
在做这个活动时,要求注意重读、不完全*和连读。
目的在于纠正中国人学英语的薄弱环节:不能在交流中得体地运用重读、不完全*和连读。
本课的各个环节都在传递环保理念。
这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4这个活动要完整地体现,要比较长的时间,建议在课堂内完成语音语调部分即可。
其它环节可在下次课的复习环节进行,还可以把其中的某些环节作为家庭作业。
如:让学生把自己的环保行为列成清单。
这样,下次课做调查时,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Teaching aims1、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继续学习并列句和提建议。
2、掌握更多的提建议的表达方法。
了解英语中的一些谚语。
如:Easier said than done.3、能够通过4知道在用英语交流时需要运用连读、重读、不完全*等来使句子抑扬顿挫。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环保习惯。
.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1. Key points:Words and phrases: action, ought to, shut off, after all,electricity, had better, instead of doing sth. , be good for, change into, pour intoSentences: First, you ought to shut off the electricity when you leave a room.Second, you’d better walk or ride a bike instead of taking a bus or a taxi if you travel a short distance.Don’t use plastic bags.Easier said than done.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速度太快了一些,导致有些同学没能跟上节奏,可以放慢一点,应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一节英语课不应只局限于教材,通过精心的设计可以使知识面得以拓展和延伸,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平注重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新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2T3SC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Section CⅠ. Material analysis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三话题的第三课时。
主活动是1a。
1a 介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开发和利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新能源,同时也指出了这些新能源的利用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介绍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并列句的连接词。
如:however, not only…but also…等。
1b通过图片匹配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
1c培养学生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
2a和2b 是两个关联性很强的任务。
2a指出人们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发电,并让学生讨论怎样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然后在2b环节形成书面报告。
这两个环节,其实是培养学生学会作记录,并根据记录整理成短文的能力。
2b是个书面活动,可以留作家庭作业。
Ⅱ.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s: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继续学习并列句。
2.Skill aims:学会更多连接并列句的方法。
学会在讨论中作记录,并整理记录使之成文。
能够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3.Emotional aims: (optional)激发学生探索利用新能源的热情。
4.Culture awareness: (optional)了解世界各国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方面的现状和成就。
Ⅲ.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1. Key points:Words and phrases: technology, renewable, disadvantage, require, German, wheel, guide, deep, run out, source, worldwide, prod uce…from…, not only…but also…, too…to…Sentences: However, nuclear power can be very dangerous.It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save energy.It’s too small to hold many people.Grammar: compound sentence2.Difficult points:理解文章中出现的大量专业术语。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7 敬业与乐业 课时2教学课件PPT初三公开课

72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掌握了各部分的内容。
今天我们重点深入探究这篇课文。
分析讨论整体归纳探究1.下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 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消化面包的机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论证人不能只消耗资源,不为社会创 造价值。
用“机器”比喻,使演讲幽默、风趣。
不好。
原句是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更适合于演讲,能够增进与听众的交流。
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效果。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 酒,也是一样在淘神 费力,也一样是苦。
2.下面句子的修改好不好?为什么?3.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你认同作者的衡量标准吗?为什么?观点一:合理。
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只 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到了 圆满,他“便是天地间第一 等人” 。
这个标准立足于现实,不好高骛远,容易 让人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观点二:不够合理。
做出大成就者不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而且还能 克服困难,充分创造条件,把事情做到圆满,做到 极致。
作者的这种观点很容易成为某些人不思进取的借口,削弱他们追求成功的积极性。
4.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等。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比 喻论证等。
(1)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①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的事例,论证了“有 业”的必要性。
②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事例,论述了用心专一就能达 到 目的,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圆满。
③举总统与黄包车夫的例子,论证了“凡职业没有 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
初中化学九上2第2单元探索水世界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6.某同窗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2g,他只 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张纸,忘记在右盘上 放上相似质量的纸,这样称得的固体药品 质量__不__大_于___2 g(填“不不大于”或 “不大于”)。
6.有关量筒仰望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 仰望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 液面下因此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值偏高。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 液面上因此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9.普通状况,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降温后可变为无
色液体,含有可燃性,可充灌探空气球。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一、填空题 1.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__0_.1__克。 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要把游码放在___标__尺___的 _零__刻_度__处__处,检查天平与否平衡,如果平衡,指针静 止时指在__分__度_盘___的___中__央___。如果天平未达成平衡, 调节_____平__衡_螺使母天平平衡。 3、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_左____盘,砝码放在 ___右_____盘。砝码要用__镊__子__夹__取。先加__质__量__大__ 的砝码,再加__质__量__小__的砝码,最后_移_动__游__码__,直到 天平平衡为止
八、吸附
题型链接
22、活性炭在净水的过程中能除去 色素异味 等 杂质,起到 吸附 作用。 该过程是 物理 变化。
23、这些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第二单元测验知识点复习:
九、蒸馏
题型链接
24、连接好装置后,先检查 装置气密性 ; 并预先在蒸馏瓶中加入 几粒沸石,作用是: 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 。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8.论教养》优质课教案_6

《论教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论教养》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应该充分体现出“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分析:《论教养》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学习这篇课文,要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篇议论性文章的学习,学生们对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少数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应当在课后给予耐心的辅导。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2、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公开课。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1、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作者利哈乔夫简介。
二、检查预习1、指名同学朗读《同步解析与测评》上自主学习部分第1小题的词语。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愚蠢.(chǔn) 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2、指名同学上黑板给第2 小题的汉字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定与动荡
(公开课教案)
一、内容标准: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4、讲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5、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
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6、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7、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8、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9、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二、复习课时:一课时(2011年4月11日第3节)
三、知识整合
(一)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2、兴起时间: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765年)
3、地点及行业: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棉纺织业
★4、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5、主要成就:
①1765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
②1783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人类第一次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队性飞跃。
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④1814年,英国人史帝芬孙发明了火车,人类在交通领域进入“火车时代”。
★6、意义: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
△7、后果(影响):社会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现代大工厂制度形成,人类迅速地完成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二)古老印度的抗争
★1、贪婪的殖民者(英国入侵印度)
①时间:1600年
②侵略据点:东印度公司
③侵略者代表:克莱武
④影响:使印度大量财富外流,传统生产方式遭到破坏,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流向英国,并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2、顽强而悲壮的反抗(印度民族大起义)
①爆发原因:英国殖民侵略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②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③参加者:以印度土兵为主力,以封建王公为领导,各阶层人民都参加的全民族反英大起义
④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⑤结果:被英军镇压而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
(三)“解放者”的风采
★1、罪恶的“三角贸易”
①时间:从16世纪起
②背景: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
③内容:出程(欧洲→非洲)→中程(非洲→美洲)→归程(美洲→欧洲)
④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许多黑人在运往美洲的途中丧生,造成了非洲的落后。
2、“解放者”的征程
①原因: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引起拉美人民的反抗
②征程:玻利瓦尔率军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等地,被誉为“解放者”。
★现在的玻利维亚以他的名字命名。
(四)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英国宪章运动
①时间:1836年——1858年
②主要目的:争取普选权
③内容:1937年,英国工人提出一个《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④影响: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①理论成果:“科学社会主义”
②联合著作:《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发表,主要内容是: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或者说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五)“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1、夺取权力的尝试
△①背景:由于普法战争的失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并组建了国民自卫军,但政权落入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②过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取得胜利,1871年3月28日,成立了自己的政府,取名“巴黎公社”。
△③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④措施: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实行义务教育;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
★⑤性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
★2、血染巴黎(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梯也尔和普鲁士政府浴血奋战,公社社员墙。
★3、响彻世界的歌声(《国际歌》)
①创作背景:“五月流血周”事件;
②词作者:鲍狄埃;
③曲作者:狄盖特。
四、习题训练
P42-43、2011年历史《名师点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