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杏鲍菇简易大棚架式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杏鲍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具有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风味独特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杏鲍菇采取覆土栽培,能够使杏鲍菇栽培的生物转化率由袋装架式栽培的40%~50%提高到100%左右,同时能节省疏蕾环节的人工费用,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料配方棉籽皮76%,麦麸15%,玉米面5%,石膏2%,石灰2%,料水比为1?1.4。
棉籽皮、麦麸、玉米面要新鲜、无霉变。
2. 栽培料处理拌料前将棉籽皮暴晒3~5天,然后按配方将栽培料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1.4进行拌料,栽培料含水量达到60%~65%,pH值要调整到10~11。
3. 栽培棒制作3.1 栽培袋规格采用规格为17厘米×10~12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2千克左右。
3.2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6小时。
灭菌时间不能少,否则灭菌不彻底,污染严重。
3.3 菌丝培养灭菌后栽培袋温度降到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菌丝培养期空气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同时保持空气新鲜,保持弱光或黑暗条件。
4. 栽培方法4.1 栽培时间杏鲍菇覆土栽培要在地温为20℃左右时进行。
时间过早,地温高,易发生杂菌污染;时间过晚,地温低,不利于菌丝生长,不易出菇。
唐山地区春季一般在3月下旬~4月初进行,5月10日前出菇结束;秋季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进行,11月10前结束。
4.2 栽培方法4.2.1 做畦做成宽80~100厘米,深20~25厘米的栽培畦。
畦与畦之间留畦埂宽30厘米,便于出菇期管理。
4.2.2 栽棒先将畦底面撒一层石灰,然后将栽培棒脱掉塑料袋,直立在畦中。
栽培棒之间留为2~3厘米的间隙,间隙用pH值为8左右的沙土填满。
4.2.3 覆土覆土厚度是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覆土前先将栽培畦灌足水,水渗完后覆盖一层pH值为8左右的沙土,厚度为2~3厘米,做到畦面平整,土层疏松。
100平方米双孢菇大棚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

100平方米双孢菇大棚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建造菇棚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5、企业化生产模式: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
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
野外搭棚式高产稳产栽培杏鲍菇

三野势 半 坦菇 建 水 源 充 足 清 洁 , 于 冒 子 实 体 发 黄 , 至 死 亡 , 加 大通 风 量 并 向菇 外 的 ? 棚, 通 造 , 房 方便 远择地 交 利 直 应
材 料 搭盖 菇 房 。菇房 内设 层架 , 方 便 操作 , 架 宽 为 层 1 1 3米 , - . 为减 少 地 面 的污 染 , 地 5 距 0厘 米 设 第
一
水 。温 度控 制 在 8 1 C , 度超 过 1 c 容 易造 成 — 8c温 8C
] C 排 通 远 污 源 场 用 毛 或 条 幽 覆 盖 物 喷水 降 温 ,当温 度低 于 8c时 ,适 当关 紧 门 水,风、离 染 的 地, 干 竹 木 为 窗, 通过加温提高菇 房内温度 , 进子实体正 常 或 促 1— 1 C时, 7 1 2 8 c 经 — O天 后 , 袋表 菌 羔 生 长 。 正 常情 况 下 , 晚 各 通风 一 次 , 次 3 一 5 早 每 O O 分 j 钟 。气温 在
面 小 菇 蕾 大 量发 生 , 时 撤 去 覆 盖 在 菌 袋 上 的湿 布 此 ( 报 纸 ) 加 大通 风 量 , 出 CO,以顶 层 人 呼吸 自 或 , 排 , 然 为 准 。增 加 喷 水 量 , 意 不 可 有 水 滴 掉至 子 实 体 注 上 , 以免 感 染 病 菌 。 菇 房 内空 气 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85 一 9 %, 茗 5 保持 空气 湿 度 也应 适 当干 湿 交 替 , 期 长 处 于 高 湿状 态 , 实 体 容 易发 生病 害。 在 子 实 体 长 子 至 黄豆 粒 大 / 时 , 行 疏 蕾 , 袋 保 留 4 5朵 健 ; J 、 进 每 — 士 l 的菇蕾, 其余 均 去 除 , 蕾 遇 到 感 染 杂菌 的 , 清 洗 疏 需
大棚种植蘑菇方法_大棚蘑菇栽培

大棚种植蘑菇方法_大棚蘑菇栽培一、大棚结构及床架设置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米最佳。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蘑菇操作方便,大棚走道宽,进料可用翻斗车操作;层数不高,凋水不用爬高爬低,简化了操作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
并且,大棚保温性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9公斤以上,亩收入达万元左右。
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米最佳,管棚塑料膜上盖双层草帘遮光,棚内床架可设2床3走道,床宽1.6米,中间走道1米,两边走道0.9米,搭3层,面积在144~192平方米。
也可设3床2走道,中间床宽1.8米,可搭3层,两边床宽1.1米,走道1长,可搭2层,面积147~196平方米。
二、生产时间安排因温室大棚前期温度高,整个栽培期应比常规推迟1~2周,如苏南地区以8月底9月初堆料为宜。
三、培养料配方配方一:稻草1800~2000公斤,菜饼12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石灰40~50公斤,石膏粉75公斤;配方二:稻草1750~2000公斤,干鸡粪750~9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饼7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氨水50公斤,石灰30~4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四、堆料发酵(1)室外前发酵。
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
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
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
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
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
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
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塑料大棚内杏鲍菇覆土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内杏鲍菇覆土栽培技术前言自古以来,杏鲍菇作为滋补佳品备受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杏鲍菇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农业中,怎样更好地提高杏鲍菇的产量成为了农民们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在塑料大棚内进行的杏鲍菇覆土栽培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杏鲍菇的生长效果。
覆土栽培技术原理覆土栽培技术是指将杏鲍菇的发菌箱中的培养物表面浇上一层适量的覆土,并妥善保温、保湿的一种栽培方法。
在发菌箱中完全添加适量的农田土或泥炭土时,可降低杏鲍菇生长的温度、提高水分、增加透气性,从而提高产量。
同时, 覆盖覆土亦可增大采收量及产生出可观的间休期,适用于卫生条件差且无法满足无覆土栽培技术的成本要求的农户。
覆土栽培技术步骤1. 发菌箱制作首先准备发菌箱,发菌箱的制作需要选择耐候性好、不细菌、不虫害、不漏水的材料。
一般选用塑料原料的箱子,制作时尽量保留较密的容器以利于维持湿度。
根据杏鲍菇的生长需要,将发菌箱的大小和深度设计好。
2. 化渣灭菌将废弃物(如木屑、玉米芯、豆渣等等)置于锅中,加入水,至于用量大概2kg面粉,加水约2L。
加入 sufficiently ,开启加热装置气泡三十分钟左右。
最初的活化温度为 50102,其后每过20需要增加2的温度。
最终将温度升至112,持续最低30分钟。
结束后关掉气源化渣的目的是将这些物质中的残余物卫生化,消除其中杂菌的细胞穴。
3. 菇菌接种每种菇类的接种量不同,以杏鲍菇菌草为例:每个培养袋约接种 5g。
4. 土壤控制根据杏鲍菇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调配。
调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调配中保证土壤充足,每个发菌箱需要填装土壤20厘米高。
•粉尘:需要保证土壤不含杂质或污染。
•石灰:当土壤呈酸性时,不妨加入1%的石灰,使其协调至pH5.5~8.0之间的范畴。
5. 覆土栽培将接种菌草的发菌箱放入塑料大棚内,经过约15天后适当的覆盖厚度的泥炭土或农田土,覆盖厚度建议在3-4厘米之间。
2024版杏鲍菇室内和大棚栽培技术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中部稍下凹,表面灰黑色至浅灰褐色。
菌肉白色,较厚。
菌褶延生,稍密,不等长,白色。
菌柄中生或偏生,粗壮,长4-12cm,直径2-4cm,内部松软至稍实心,白色至浅黄白色。
孢子印白色。
生长环境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盛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分,菌丝生长茂盛,产量更高。
人工栽培的主料,在棉子壳、木屑、玉米芯、蔗渣、稻草,麦秆等几种原料中,以棉子壳为主料,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营养价值市场需求栽培意义及前景栽培意义杏鲍菇的栽培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杏鲍菇等高品质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因此,杏鲍菇的栽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场地选择与布局培养料配制与发酵01020304010204接种与发菌管理选择优质菌种,确保无杂菌污染。
接种前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杂菌数量。
采用穴播或层播的方式接种,确保菌种均匀分布在培养料中。
发菌期间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促进菌丝生长。
03出菇管理及采收大棚类型及搭建要求遮阳网大棚塑料大棚在塑料大棚的基础上,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棚内温度和光照强度。
温室大棚培养料选择与处理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处理播种方法及发菌期管理播种方法发菌期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大棚内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70%-80%,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同时要注意避光,以免菌丝生长受到抑制。
出菇期环境调控及采收出菇期环境调控采收褐斑病枯萎病畸形菇030201菇蚊跳虫螨虫综合治理措施01020304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采收时机和注意事项采收时机注意事项清洗切分烘干腌制初级加工方法介绍辐射处理采用一定剂量的辐射处理,可杀灭杏鲍菇表面的微生物,延长保质期。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
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口感极佳,是国内外市场较畅销的一种食用菌,其栽培技术如下:1、栽培季节与配方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是获得杏鲍菇高产的重要前提,根据我省气候条件,一般8月下旬即可开始栽培,采取熟料袋栽,棚内或室内发菌方法,发菌培养约36天可长满全袋,7-10天后,至10月上旬就可入棚排袋及剪口处理,同时控制棚温在20℃以下,进行头茬菇管理。
配方:棉子壳74%,麸皮20%,石灰4%,糖0.5%,石膏1%,磷酸二氢钾0.4%,多菌灵0.1%。
2、培养料消毒灭菌先将配养料混合均匀,掺水l-1.1倍,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即用手抓挤时指缝有1-2滴水渗出,然后加入石灰调节pH值,达到7.5左右,使培养料吸透水分后进行装袋。
栽培袋选用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规格的薄膜袋,每袋装干料0.5公斤,湿料1公斤左右,用塑料绳扎活口或用套环塞棉口套袋。
采用常压消毒灭菌,即水烧开后始终保持沸水状态8小时,然后再闷12小时,取出栽培袋,搬入接种室内。
3、接种培养接种室消毒灭菌,常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熏蒸半小时。
操作人员的手和接种工具用75%酒精消毒后,换上工作服进行接种。
打开塑料扎绳,将菌种挑入栽培袋内,立即扎好口,一般每袋(瓶)栽培种可接50个栽培袋,栽培袋接完种后,打开接种室门,将接过种的栽培袋搬入经消毒灭菌的培养室培养,发菌时气温保持在24-26℃,湿度60%,培养3-4天后检查有无杂菌污染栽培袋,一旦发现应立即处理掉,从接种至菌丝长满需40-45天。
菌丝长满袋后,将栽培袋移入出菇房出菇。
4、出菇管理(1)温度管理:出菇采用垛墙式或床架式,温度控制在10-18℃。
低于8℃以下时,原基难以形成或生长非常缓慢。
高于20℃以上且湿度较大时,菇柄变软,易感染杂菌和虫害。
(2)湿度:子实体形成阶段,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湿度过小时,原基难以分化,干裂萎缩并停止生长。
杏鲍菇如何种植可高产 杏鲍菇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doc

杏鲍菇如何种植可高产杏鲍菇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杏鲍菇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那么,杏鲍菇在种植过程中,如何种植可高产?杏鲍菇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杏鲍菇如何种植可高产1、菇棚建造蔬菜大棚一般是用竹片或钢筋搭建,一个标准的钢筋大棚面积为200m2,内做3条出菇床,栽培面积140m2左右,可栽培菌袋3000袋。
菇棚薄膜覆厚草帘,菇棚四周排水畅通,无虫害、杂菌污染源。
2、菌袋制作栽培杏鲍菇原料较多,可用棉子壳、木屑等为主料。
配方:①棉子壳83%,米糠15%,石灰、石膏各1%;②杂木屑75%,麸皮22%,糖、石灰、石膏各1%;③棉子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石膏粉各1%。
含水量为60%~65%。
培养料拌湿、拌匀后,用15cm×33cm×0.004cm的折角聚乙烯袋,每袋装干料350g,湿重850g 左右,袋口用线扎好,不必扎得太紧。
装完后常压灭菌,100℃保持8~10h,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
每瓶杏鲍菇原种可接菌袋30-40袋。
3、发菌管理接种后将菌袋置发菌室培养,保持温度22~24℃,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每周检查1次菌袋,30d 左右菌丝可长满袋。
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2~24℃,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14~18℃。
根据当地气候特性,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相当重要,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制作菌袋的时间在8月中旬以后,最佳的出菇季节为1~4月。
4、埋菌袋方法菌丝长满菌袋后,搬入蔬菜大棚内埋土。
棚内的泥土要求疏松肥力足,杏鲍菇覆土栽培的最大特点是:生长的子实体个体大、鲜嫩、产量高。
首先进行脱袋,选无杂菌、菌丝生长良好的菌袋,用刀把菌袋破开,完整地取出菌块,随后整齐地平铺横向放入畦床内,袋间留2~3cm 空隙。
再用经消毒过的清洁细土填满空隙,整床细土覆盖完成后,喷1次清水后再覆盖地膜,在地膜上再覆稻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这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的需求
也不断 增加 , 是 目前 由于 受 到 栽培 规模 的限 制 , 场 上杏 但 市
一
潮 菇 采收 结束后 . 直接 对 菌袋 补水 至 原袋 重 量 的 9% 可 5
杏鲍菇属于中低温 型菌种 ,在浙北地区比较适合于在
维普资讯
《 现代 农业 科技 }0 6 8月 20 年
园艺 博览
浙北杏鲍菇简易大棚架式栽培技术
姚祥坦 张 月华 张 敏 徐 素琴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 , 浙江嘉 兴 3 4 1 ; 嘉兴市农业经 济局 ) 10 6
杏鲍 菇 (l r u eygi, Pe o s r i 又称 刺 芹 侧 耳 , 担 子 菌 亚 u t n ) 属
鲍菇 量 少价 高 , 何 利 用简 易 的栽培 设 施进 行杏 鲍 菇 的优 如
质高 产栽 培 已成 为生产 上一 大课 题 。因 此 , 究摸 索在 简易 研
害的防 治 , 发菌 成功 率 。 确保
24 出菇管 理 .
大棚 中栽 培 杏鲍菇 的生 产技 术 , 有现 实意 义 。 具
化碳浓度偏低时容易形成大菌盖畸形菇 , 从而影响商品性 ,
因此 在 出菇 期应 严格 控制 通风 。 温 度适 宜 的条 件 下 。 量 在 尽 少通 风 。在温 度 适合 的条件 下 。菇蕾 经 过 1d左右 即可 采 0 收, 一般 要 求 当子 实 体 伸长 至 1 ̄ 2m, 0 1c 菌盖 平 展 , 褶 初 菌 步形 成 尚未弹 射孢 子 时 , 即可 采 收 , 收时 可 以 用手握 住菇 采 柄旋 转 采下 。 也可 以用手 握住 后 用小 刀在 子 实体 基部 割 开 。
人体必 需的微 量元 素 , 如 钙 、 、 等 。 例 镁 锌 因此 杏鲍菇 不仅 有 很 高的 食用价值 , 而且 具 有很 好的 医疗 保健功 效 。 随着 人民
栽培 袋 , 袋装 料 约 70 左 右 , 培 料 含 水量 5% 右 , 每 0g 栽 8左 干 湿 均 匀 , 口后进 行 高温 高压 灭菌 。 菌冷 却后 即可于 无菌 扎 灭
杏 鲍菇 一般 采 用熟 料栽 培 , 户可 以பைடு நூலகம்自行 购买 原 种制 农 作 栽培 种 , 也可 以直 接购买 发菌 成 熟的 栽培袋 。 制作菌袋 一
般 采 用规 格 为 1c 3 c 或 1 c 3 c 两 种聚 丙 稀 筒膜 7 mx 3 m 7 mX 8m
必需氨基酸 6 5 含粗脂肪 3 %, . %, 6 . 多糖类物质 6 %, 5 . 富含 3
阶段 p 值 65为好 。 H . 出菇 时 p H值 为 55 65 . .。  ̄ 2 栽培 技术
21 栽培 季节 .
般要 求层 层袋 口相 向 , 菌袋 尽量 排满 。 架后统 一在 架上 上
袋底 用小 刀割 口 , 掉割 口处 米粒 大 小一 块培 养 料 , 进菌 挖 促 丝的发 生及 原基 的形成 ,待 原基 形成 大小 有 0 mm 时进 行 . 5 疏 蕾 , 每 个菌袋 保 留 23 形状 良好的原 基 。 一般 —个 出菇 期注 意在 适合 温度 范 围 内加 大温 差 以促 进 原基 的形 成 。出 菇期 空气 相对 湿度 一般 要 求控 制在 9 % 上 ,从而 防 止菌 柄 由 0以 于空 气相 对湿 度太 低 而发 生开 裂 。在 增加 空气 湿 度 的时候 注意 不能 直接 将水 喷 到原基 上 而造 成 死菇 ,采 用 喷 雾器进 行空 中喷 雾效 果较 好 。 由于 杏 鲍菇 原基 在 通风 良好及 二氧
1 生 物学 特性
菌丝发 满 菌袋 后即 可将 菌袋 上 架开 口出菇 。菌袋 上架
一
杏鲍 菇 是一 种分 解 纤维 素 、 质 素能 力较 强 的食 用 菌 , 木 栽培原 料 以木 屑 、 子壳 混合 料 栽培 产量 最 高 , 棉 子实 体 风味 较 好 。杏 鲍菇 对 温 度 要 求 比 较 严 格 ,菌 丝 生 长 最 适 温 度 2℃ , 于 1 ̄ 菌丝 生长 缓慢 , 5 低 0 C 高于 3  ̄菌 丝停 止生长 并易 5 C 老化死 亡 , 实体 发 育温 度 一般 适 宜温 度 1 ̄ 1 , 度低 子 5 2o 温 C 于 1℃ 或高 于 2 ℃均 难 以形 成子 实体 。菌丝生 长阶 段 , 0 3 培 养料含 水量 以 6% 6% 宜 , 气相 对 湿度在 6% 右 ; 0 5为 空 0左 子 实体 生 长阶 段 , 养料 含水 量 以 6% 6%为宜 。 培 0 '5 空气 相 对湿 度 在 8%-5 5 ' %。菌丝 生长 阶段 一 定浓 度 的二 氧化碳 对 菌丝 ' 9 生长 有促 进作 用 , 形 成阶 段 需要 充 足 的氧气 , 原基 二氧 化碳 浓度 应控 制在 0 0% 05 之 间 ;子 实体 生长发 育阶 段 , . 5 ". 0 % 二 氧化碳 浓度 应小 于 0 %。 . 菌丝 生长 阶段 不需 要光线 , 2 子实体 形成 和生 长 阶段 需 要散 射 光 。 照 50 1 0L 。菌丝 生长 光 0 ̄ 0x 0
(0 6 内 可 放 置 6 ̄ 0 架 子 , 3 mx m) 07 个 栽培 1 0 1 0 3 0  ̄ 8 0个 5 9
菌袋。 23 茵 袋制作 .
门、 担子菌纲 、 层菌亚纲 、 伞菌 目、 侧耳科 、 侧耳属 , 肉肥 菇
厚 , 地 脆 嫩 , 杏仁 味 , 用 口感 佳 , 道 好 , 有 “ 菇 质 有 食 味 素 平 王” 美称 。 鲍菇营 养成 分 丰富 , 氨基 酸 1. %, 中人体 杏 含 55 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