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江苏名校 《安定城楼》教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选修语文《安定城楼》教案

选修语文《安定城楼》教案

选修语文《安定城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能力目标:
(1)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2)理解小说传递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
(2)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简要复述《安定城楼》的情节和人物。

【讲授】(30分钟)
1.介绍《安定城楼》的作者和出版年代,并简要介绍小说的写作背景。

(5分钟)
(教师出示材料,简要解读)
2.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15分钟)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
3.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小说中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讨论】(15分钟)
学生分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有何特点?
(2)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关系如何?
(3)小说中有哪些语言技巧,有何作用?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一堂课的预习作业。

四、教学反思:。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安定城楼课件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安定城楼课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zX.x.K
名 作 欣 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安定城楼
李商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 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 和东川节度使等职。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 开成二年,李商隐25岁时举进士。次年,李党人河阳节 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李 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 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 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 ”,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这里运用了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意谓自 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 旋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 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 即抱建立功业之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本赏析
尾联用庄子的寓言来表明自己的感受。寓 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 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 坦率地对他说:鵷雏非竹实不食,非甘泉 不饮,从来不会把鸱的腐鼠当美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六.追求自由个性,展现美 好情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总结
一.表达思念之情 二.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 三.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 四.抒怀励志,鼓舞人心。 五.歌颂美好风物,赞美大好山河。 六追求自由个性,展现美好情怀。
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 析

安定城楼(苏教版选修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安定城楼(苏教版选修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安定城楼(苏教版选修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一定鉴赏方法领悟诗人思想感情。

2、增加学生相关积累。

二、教学重点:勘破“情”关。

以“知人论诗”、“诗中觅情”、“重敲尾联”、“破典而出”为抓手把握诗歌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古代诗人常常登高抒怀,《安定城楼》同样如此。

2、丰富学生对李商隐其人其诗的了解。

其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子。

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

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华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

首创无题诗。

一个在自卑与自负中不断扭曲的文人、一个酷爱政治却屡屡遭政治戏弄的文人、一个苦苦挣扎稍不小心就要落魄的没社会地位的文人。

其诗:感觉李商隐昨夜的星辰又被昨夜的风吹落(昨夜星辰昨夜风)无边的追忆依旧是当初的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丹山路上雏凤清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夜雨秋池相思难寄(巴山夜雨涨秋池)你的落寞化作无数无数的无题吐丝成茧烛泪成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云鬓暗改夜吟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留一叶枯荷任雨欺凌(留得枯荷听雨声)你怕人懂你又怕人不懂你青天碧海的心事(碧海青天夜夜心)空有灵犀却无飞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调一曲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叹一回夕阳黄昏已暗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3、鉴赏《安定城楼》。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的女婿。

不久,商隐应博学鸿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

诗作于泾原节度使幕中,作者当时24岁。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古代诗歌赏析李商隐《安定城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李商隐《安定城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5-16问题。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①,王粲春来更远游②.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③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竞未休。

【注】①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②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③回天地,即扭转乾坤。

15.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奠定了全诗凄凉悲怆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

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风凰同类的鸟,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

D.这首诗情绪多端,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

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16.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采用夸张的修辞来描写阿房宫楼阁高大、占地极广的句子是“ ,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诗句是:“ , ”15.A【解析】奠定全诗凄凉悲怆的感情基调”错误,首联看不出凄凉悲怆,并且整首诗诗的情感是复杂的。

有隐逸归隐的淡泊宁静,有仕途坎坷的悲怆失意,也有建功立业的慷慨激昂。

16.(1)政治失意、自伤身世之情。

颔联以上书未成的贾谊和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表现了有理想、有才干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忧时伤己。

苏教版语文高二《安 定 城 楼》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二《安 定 城 楼》导学案

《安定城楼》导学案一、诗人名片李商隐为晚唐大家,以他为代表,开辟了唐诗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的新的诗歌天地,其诗语言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意境深邃朦胧。

但因用典太多,有意旨隐晦之病。

诗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爱情,去写女性。

其次,咏史诗也较为突出。

二、诗词故事李商隐的“粉丝”——白居易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李就将他的小名取名为“白老”。

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失望。

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话: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成心让“老白”难堪吗?(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三、文题背景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早有文名,但无意中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而无法自拔,这就决定了他一生中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幕府,苦闷感伤而终的结局。

《安定城楼》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26岁。

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

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府,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

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

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安定城楼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安定城楼 Word版含答案

安定城楼一、诗人名片李商隐为晚唐大家,以他为代表,开辟了唐诗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的新的诗歌天地,其诗语言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意境深邃朦胧。

但因用典太多,有意旨隐晦之病。

诗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爱情,去写女性。

其次,咏史诗也较为突出。

二、诗词故事李商隐的“粉丝”——白居易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李就将他的小名取名为“白老”。

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失望。

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话: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成心让“老白”难堪吗?[(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三、文题背景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早有文名,但无意中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而无法自拔,这就决定了他一生中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幕府,苦闷感伤而终的结局。

《安定城楼》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26岁。

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

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府,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

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

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

大学语文_安定城楼_教案

大学语文_安定城楼_教案

课题:《安定城楼》授课对象:大学语文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李商隐《安定城楼》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2. 领悟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思想内容。

2. 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的语言风格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安定城楼》的原文、译文、赏析文章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预习《安定城楼》,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简述《安定城楼》在《全唐诗》中的地位及影响。

二、诗歌分析1.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2. 分析诗歌的结构,探讨诗歌的起承转合。

3. 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艺术特色分析1. 语言风格:含蓄犀利,痛快沉着。

2. 修辞手法: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

3. 情感表达: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但坚定胸怀的抱负和奋发精神。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二、拓展阅读1. 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作,如《锦瑟》、《无题》等,对比分析其创作风格。

2. 了解唐代文学的其他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探讨其与李商隐诗歌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创作一首仿古诗词。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导学生提高古典诗词的创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古典文学,提高审美情趣。

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安定城楼》的赏析文章。

2. 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九日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安定城楼 Word版含答案

九日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安定城楼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九日齐山登高寄扬州韩绰判官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枳花(zhǐ)韩绰.(chuò)王粲.(càn) 扁.舟(piān)B.槲.叶(hú) 酩酊.(dǐnɡ)蜡炬.(jù) 巨擘.(bò)C.鹓.雏(wuān) 稽.首(qǐ)道行.(hénɡ) 征铎.(duó)D.羁.旅(jī) 停滞.(zhì)吹箫.(xiāo) 漳.州(zhānɡ)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A.汀州晓镜怨天忧人迢递B.江涵脉博闻过饰诽毕竟C.蓬山云鬓蓬门荜户翠微D.秋影尘世原气大伤落晖3.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__。

_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像中的情景。

________。

________。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像中的事情说得如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做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将酩酊酬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山何必独霑衣。

(3)青山隐隐水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定城楼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领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3、理解典故的作用,体会李商隐用典“盐溶于水”的高妙。

【学习方案】
活动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读懂诗歌字面义。

2.诵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活动二精读课文
1.分析首联写景的作用
2.分析诗歌中典故的作用
(1)王粲和贾谊两个典故
(2)范蠡和庄子寓言两个典故
活动三品读探究
1.颔联中的“虚”“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2.试分析王安石最喜欢“永忆江湖悲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警句的原因。

3.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怎么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活动四学以致用
诗人善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家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运用了典故?运用典故写作有哪些作用?请同学们总结。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和牛李党争
(1)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

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牛李党争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3)写作背景
公元八0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

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课堂反馈】
一、实虚词解释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迢递
虚垂涕
成滋味
猜意
二、翻译句子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三、内容理解
1、李商隐,字,号,又号。

2、找出诗中化用的四个典故,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虚”,“更”,“永忆”,“欲回”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2)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3)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哭李商隐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①。

良马足因无主踠②,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①《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从《庄子?秋水》中的记载即可看出它的高贵。

②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喻示着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即压制人才的黑暗的政治现实。

(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一“哭”字极写作者内心的悲痛。

请结合全诗,概括“哭”的具体内容。

(2)最后一句“又送文星入夜台”中,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又”字?
《安定城楼》答案单
活动一:
1、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

常向往老年自在地归隐江湖,要想在扭转乾坤后逍遥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

2、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

活动二:1、首联即景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2、(1)以贾谊、王粲自比,才高志远而不得施展。

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

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作者应博学鸿词科试而名落孙山;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

(2)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

意为,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

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

两者似相反,实相成。

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哪里还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
活动三:1、虚”“更”字抒发志不得展的悲慨之情。

2、因为这两句通过错综巧妙的句式,有力的把回转天地的慷慨豪迈的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样截然不同风格统一了起来;把辽阔无比的“天地”和小如一叶的“扁舟”加以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3、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

它是晚唐时期年轻李商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

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

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课堂反馈:
1、找出诗中化用的四个典故,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贾谊和王粲这两人都是怀才不遇的忧时念国无可奈何,李商隐在自己落第远游的时候和这两个历史人物产生了共鸣,引古人自况,表达自己不幸的遭遇。

范蠡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表明李商隐向往离开朝廷归隐,但必须等到自己扭转乾坤,澄清了当前国家的混乱的局面以后,等到唐王朝中兴的时候,才功成身退,要扭转乾坤,但不要利禄。

《庄子》里的鸱鸟,鵷雏的典故,诗人用自己崇高的怀抱,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卑鄙心理作的对比,狠狠鞭斥讽刺了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词科,不是为了区区利禄,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

对权贵们的造谣中伤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2、在“虚”,“更”,“永忆”,“欲回”中来体会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虚”既是对贾谊上疏论时事,却没被当权者采纳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更”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对前途的隐忧。

“永忆”是坚持的向往着的意思,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态度。

“欲回”表达了诗人的抱负,意思是永忆江湖,归来白发,欲回天地,才上扁舟。

阅读唐诗答案:
1、(1)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是“可爱”的意思。

(2) 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

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3) 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

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2、(1) 哭李商隐的怀才不遇,哭李商隐的死亡,哭自己失去知音,也哭天下才子共同的不幸遭遇。

(2)“又”字表示多次,重复,表达出才子不遇、壮志未酬而殁情况的普遍性,表达对普天下才子不幸命运的哀痛以及对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