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教案标题: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目标:1. 启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激发对昆虫多样性的好奇心。
2. 学习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并理解放大镜的原理。
3. 通过观察和记录昆虫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他们对昆虫有什么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
探究(15分钟):2. 教师向学生解释放大镜的原理,并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3.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放大镜和一个昆虫标本。
4.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并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如颜色、形状、腿的数量等。
讨论(15分钟):5. 学生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并讨论不同昆虫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6.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观察昆虫的特征对科学研究和分类很重要。
应用(15分钟):7. 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昆虫并利用放大镜观察。
8.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记录并绘制所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昆虫。
9.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昆虫,以及所观察到的昆虫特征。
总结(10分钟):10.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昆虫的过程,并对自己的观察等提问。
11. 学生反思他们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观察昆虫的意义。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周边寻找更多昆虫标本进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特征和观察心得。
- 学生可以创建一个昆虫展览,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昆虫标本,并向其他班级或学校师生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
评估:-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观察昆虫时的参与度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 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反思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评估他们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发现昆虫王国的更多秘密;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3.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昆虫或昆虫标本、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2.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3.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谁能来画一画?像昆虫的触角、眼睛、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二、观察昆虫的部分器官1.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
要求先用眼睛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的翅交流自己对蝴蝶翅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的翅,并呈现文字“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
鳞片上有几十条到上千条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
脊纹上还有很多并列的薄片,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
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昆虫的复眼交流自己对昆虫复眼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的复眼,并呈现文字“蝴蝶有 1.2 ~1.7 万个小眼,蜻蜓则有 1 ~ 28 万个小眼,家蝇有 4 千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 1 ~ 2 米远,苍蝇只能看到 40 ~ 70 毫米。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是一本以昆虫为主题的科学教学教材。
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态环境、生命过程和行为特点,帮助学生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对教材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首先,教材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将昆虫作为学科内容,教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设计符合现代科学教育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然而,教材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过于注重对昆虫物种和特征的介绍,而忽视了昆虫生态环境的展示。
昆虫的栖息地和相互关系对于学生理解昆虫的生命过程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昆虫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联系。
其次,在实验设计上,教材设计的实验内容和步骤较为简单,缺乏探究性和创造性。
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等步骤,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另外,教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需要进行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述和学生听讲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合作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在教材的内容组织上,可以增加对昆虫生态环境的展示。
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和现场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昆虫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在实验设计上,可以引入更具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实验内容。
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
科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三套)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案一、教材简析:本课将引领学生用放大镜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对昆虫观察的活动,是从昆虫的身体构造到昆虫的生活习性,由易到难,由静到动。
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活动要延伸到课外。
教科书共两页,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奇特的身体构造”;第二部分是“蚜虫和它的天敌一草岭”。
二、教学背景:昆虫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
而且许多昆虫个体较小,仅用肉眼人们无法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也不便于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
而借助放大镜在探索中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进入探究主题:教师复习谈话:我们曾经细致地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等小动物,它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回忆并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刚才提到的昆虫清晰的图片)教师: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活动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师:昆虫是地球生物中一个庞大的家族,占了已知动物种类的2/3以上,也是已知植物种类的3倍左右。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现在就利用我们桌上的昆虫标本来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纸上。
(在观察时,记录纸上写明要求观察的是某些昆虫的眼、足、触角、翅等值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部位,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能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避免观察水平仍停留于三年级时对昆虫的观察。
)分组观察各种昆虫的标本:重点观察肢体,例如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
(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是一本以昆虫为主题的科学教材,旨在通过放大镜下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这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材偏重于描述昆虫的生态特征和形态结构,却忽略了对昆虫分类和进化历程的介绍。
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昆虫的分类和进化历程是了解昆虫世界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
因此,在未来的版本中,应该增加对昆虫的分类和进化历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更系统和完整的昆虫知识框架。
其次,教材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尽管教材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却缺乏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指导,如如何收集昆虫标本、如何观察昆虫行为等。
这些实践操作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版本中,应该增加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提供详细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昆虫世界。
此外,教材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
教材大部分内容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过程,学生可能会缺乏直观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材可以增加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昆虫的特征和行为。
此外,可以引入一些案例研究,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来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教材虽然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但是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教师在使用这本教材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本科学教材在内容设计、实践操作、知识呈现方式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下册科学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课件

昆虫的触角
棒状:蝴蝶 鞭状:天牛 丝状:蝗虫、蟋蟀 念珠状:白蚁 500米 羽毛状:蚕蛾
蝴蝶的翅膀
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 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这些其 实是扁平的细毛。
我们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 节,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判 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 )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 )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在放大镜下观察, 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 形状不同。
A:棒状触角;B:羽状触角;C:环毛状触角;D:鳃叶状触角;E:栉齿状触角; F:分枝状触角;G:锯齿状触角;H:梳状触角;I:念珠状触角;J:丝状触角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 子灵敏得多。
苍 蝇 的 复 眼
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的复眼
复眼: 头部上方两侧,许多小眼组成,每 只小眼六角形,如一个凸透镜—— 角膜镜。
复眼
蚂蚁工蚁的小眼:1只 蝴蝶:1.2万—1.7万 蜻蜓:1万—28万(1—2米) 家蝇:4000个(4—7厘米)
动物的耳朵
足的内侧 蟋蟀:
蝉: 腹部第二节
蚂蚁: 触角 螳螂: 尾须
第二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参考教案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发现昆虫王国的更多秘密;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昆虫或昆虫标本、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2.有关昆虫世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对话:我们曾经观察过蚂蚁、蝗虫、蚕蛾,他们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2.讲解: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属于昆虫。
3.你知道蝗虫头上的触角是什么样的吗?谁能来画一画?像昆虫的触角、眼睛、耳朵这些细小的器官我们平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它们的特殊构造,也许会发现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二、观察昆虫的部分器官1.教师提供昆虫或昆虫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
要求先用眼睛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的翅交流自己对蝴蝶翅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蝴蝶的翅,并呈现文字“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
鳞片上有几十条到上千条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
脊纹上还有很多并列的薄片,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
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昆虫的复眼交流自己对昆虫复眼的观察与发现。
教师利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蜻蜓的复眼,并呈现文字“蝴蝶有 1.2 ~ 1.7 万个小眼,蜻蜓则有 1 ~ 28 万个小眼,家蝇有 4 千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 1 ~ 2 米远,苍蝇只能看到 40 ~ 70 毫米。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苍蝇这样的复眼有什么作用?
• 苍蝇的复眼包含 4000个可独立成像 的单眼,能看清几 乎360度范围内的 物体。
蜻蜓的复眼
昆虫复眼有什么作用?
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 眼,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 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 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 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家蝇有4千个小眼
小眼的构造很精巧,它有一个如凸透镜一样的 集光装置,叫角膜镜,就是小眼表面的六角形凸镜, 下面连着圆锥形的晶体,在这些集光器下面连接着 视觉神经。
苍蝇的触角 呈具芒状
蜻蜓的触角 Βιβλιοθήκη 刚毛状瓢虫的触角 呈锤状你能说出下面这些昆虫触角的形状吗?
棒 状
羽毛状
环毛状
鳃丝状
栉齿状
分枝状
锯齿状
梳子状
念珠状
丝状
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昆虫的触角 像“天 线”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 能平衡身体。不同种类的昆虫,“天线” 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蟋蟀,蝗虫的触角 呈“丝状”,蚂蚁的触角呈“膝状”,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呈 “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昆虫的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触角 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 重要特征。
六年级科学下
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 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 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 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 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 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 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 《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 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 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欣赏
打 结 的 头 发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欣赏
说房 “间 又里 脏的 又灰 乱尘 ”* *难 真怪 够人 乱家 的 。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欣赏
灰在计 尘上算 吗面机 ?)芯 有片 这( 么有 颜一 色点 漂灰 亮尘 的落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欣赏
奇特的身体构造
——蟋蟀的“耳朵”
蟋蟀的“耳朵”在哪里
蟋蟀的“耳朵” 在前足的内侧。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膀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膀
蝴蝶的 翅膀上布满 彩色小鳞片, 这些小鳞片 其实是扁平 的细毛。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膀
放 大 的 细 毛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膀
蚜虫正在生 小蚜虫。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并记录
把我们的发现整理成观察报告
课堂 检测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 )组
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 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 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 鼻子)。它们嗅觉很( 灵敏 )。
事,我们不妨用放大镜
去观察……
蚜 虫
蚜 虫
二.蚜虫的天敌——草铃虫
草铃虫
蚜虫的天敌——瓢虫
瓢虫正在捕食蚜虫
昆虫之间
蚂蚁是蚜虫的朋友
瓢虫是蚜虫的天敌
蚜虫在植物的嫩
枝上吸食汁液,每个 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 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 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 片。但在10倍放大镜 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 的肢体。
√
欣赏
雌 跳 蛛 的 复 眼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欣赏
黑 水 虻 的 复 眼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欣赏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蓝 豆 娘 的 复 眼
欣赏
食 虫 虻 的 复 眼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欣赏
螳 螂 的 复 眼
奇特的身体构造
——其他昆虫的复眼
欣赏
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的眼睛
在放大镜下能看清
苍蝇的复眼
昆虫复眼有什么作用?
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 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在 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 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 眼都是六角形的。
家蝇有4千个小眼
小眼的构造很精巧,它有一个如凸透镜一样的集 光装置,叫角膜镜,就是小眼表面的六角形凸镜, 下面连着圆锥形的晶体,在这些集光器下面连接着 视觉神经。
再 放 大 的 细 毛
奇特的身体构造
——昆虫的触角
昆虫的头部都 有一对触角,昆虫 的触角像“天线”, 能感触物体,嗅到 气味,还能平衡身 体。不同种类的昆 虫,“天线”的形 态也各不相同。
你能说出下面这些昆虫触角的形状吗?
棒状
羽毛状
环毛状
鳃丝状
栉齿状
分枝状
锯齿状
梳子状
念珠状
丝状
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 草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放大镜下 的昆虫世界
昆虫的特点
1.身体可分为三部分:头、 胸、腹 2.头上有一对触角 3.胸部有三对足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
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的脚 苍蝇落在 竖直光滑的玻 璃 上,不但 不滑落,而且 还能在上面爬 行,这和它脚 的构造有什么 关系?
爪垫有毛 、粘液
奇特的身体构造
——苍蝇的脚 苍蝇的脚上有爪子 、垫子和感应器官,这 些能帮助苍蝇爬行在各 种表面上,而感应器官 则可以感觉到周围空气 的细微流动,从而避开 危险。
奇萝 的卜 感种 觉子 。正 在 发 芽 * 神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欣赏
丝 绸 纤 维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欣赏
显 微 镜 下 的 人 体 细 菌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欣赏
纤球血 维*液 蛋兰凝 白色块 )为构 。血造 小( 板红 *色 黄为 色红 为血
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
——不同的触角
棒状触角:保持身体平衡和起嗅
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
蝴蝶
丝 状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蟋蟀
蝗虫
羽毛状触角:
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蚕蛾 (雄蛾)
鞭状触角:具有探
明周围的 环境,触觉和 嗅觉的作用
天 牛
膝 状触角
蚂 蚁
有趣的昆虫世界
在大自然中观察昆 虫的生活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