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黄化病营养诊断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_TranLeLinh

合集下载

猕猴桃黄化致病因素及综合防治

猕猴桃黄化致病因素及综合防治

'"
!"!!#"$
病虫防治
个 试 点 区 内 黄 化 病 株 发 生 率 分 别 降 至 %& ! %#!&! %#$&" 并 使 部 分 黄 化 病 树 逐 渐 恢 复 健 壮树势# 现将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土 壤 改 良 猕 猴 桃 缺 铁 性 黄 化 大 多 数 是 由土壤 '( 值过高引起" 因此可通过大量增施 有机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将土壤中的三价铁 转化为二价铁$ 土壤 '( 偏高的地块或前期栽 植苹果% 梨! 李子! 猕猴桃等果树" 且间隔年 份短的田块不建议立即建园" 可以连续种植 % 年以上的玉米! 油菜后再行建园$ 猕猴桃果树 喜欢中性微酸! 有机质含量高! 微生物丰富的 沙壤土$ 根施铁肥 大量实践表明"在碱性土壤中 增 施 鳌 合 态 铁 肥 )**(+,-. 矫 治 黄 化 病 效 果 最好"能迅速使抽生的新梢转绿"恢复树势"而 硫酸亚铁容易被固化"效果一般$生产中一定要 针对不同的土壤 '( 值"选择铁肥种类"做到对 症用肥$ 同时可配合叶面喷施铁肥$ 叶 面 补 铁 春 季 展 叶 后 可 叶 面 喷 施 )* *(+,-./&螯合铁 ! """ 倍液"每隔 01" 天喷 1 次"每季连续喷 %$ 次$ 科学栽培
%营养元素不均衡或缺素 !果园为盐碱地土壤 () 值&#,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表现为黏重板结 $大水漫灌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过量使用化肥通透性差 -果园机械使用不当造成根系受损 &超量挂果 .常年多次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重茬栽培造成连作障碍 防治措施 笔者通过在周至县富仁镇建兴村 渭丰村 以及尚村镇梁家村 连续 ' 年田间布点试验 示范 采取综合防治和药肥干预等措施 使 '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铁 素吸 收变差 。
第一作者简 介: 封涌涛 ( 1 9 6 5 一 ) 男, 陕西凤翔人 , 硕士研究 生 , 高级农 艺师 , 毕业 于西北农 林科技 大学 , 长期从 事土壤 肥料研 究 与推广
工作 。

9O ・
封涌涛 , 等: 猕 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2 . 9 灌 水过 多过 勤
栽 植 过深 。有 的经 常大水 漫灌 、 低 洼地 积水 , 造成 土壤 透性气 不 良 , 根 系 缺 氧 引起 树 体 生 理 代谢 紊
乱, 发生黄 化 。 2 . 6 大量 冲施 沼液 和沼 渣
2 黄化病 的发生原 因
2 . 1 不 同品种 发病 情况
有 的果 农 给猕 猴 桃 园大 量 冲施 沼液 和 沼渣 , 引起 土壤 p H升 高 , 影 响 猕 猴 桃 根 系对 二 价 铁 元
根, 喜 水 又怕涝 , 必须 改大 水漫灌 为小 畦分灌 或者 隔行 灌溉 , 减少 灌 溉 次数 , 避 免 过 量灌 水 , 谨 防积 水 。有 条件 的可 采取 渗灌 或滴灌 技术 。
3 . 3 . 4 控制 产量 , 增 强 树 势 盛 果 期 树 每 6 6 7
猕 猴桃喜 水 又怕 水 , 长 时 问水 淹影 响 土壤 透 气性 , 容 易 引起 根腐 , 影 响根 系发育 和对 养分 的 吸 收 。灌水 过 多 、 过 勤易造 成根 系缺 氧 , 且 加重 土壤 盐碱 化 , 造成部 分 营养元 素如 铁 的淋失 或 固定 , 容 易 发生 缺铁性 黄化 病 。
猕猴 桃是 农 民增 收 的 主要 产 业 之 一 , 由于 多 种 原 因的综合 影 响 , 猕 猴 桃 黄 化 病 在 宝鸡 地 区普 遍 发生 , 严重 影 响猕 猴 桃 优 质高 产 的发 展 。笔 者 在 详细分 析猕 猴 桃 黄 化 病 发病 原 因 的基 础 上 , 提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猕猴桃黄化病是猕猴桃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正常的绿色猕猴桃果实会由于黄化病而变得黄色或橙黄色,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果实变黑、腐烂甚至死亡。

本文将介绍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帮助果农更好地预防与治理。

一、发病原因1.病毒侵袭猕猴桃黄化病是由新疆猕猴桃黄化嵌线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毒通过昆虫的媒介,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侵入果实内部,病毒感染后,破坏果实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果实变黄、变黑和腐烂。

2.生理因素除了病毒感染外,生理因素也是导致猕猴桃黄化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猕猴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需要光合作用维持其新陈代谢的正常功能。

如果猕猴桃果实的叶片数量不足,或者由于氮、磷、钾等元素的缺乏而导致果实对养分吸收不足,也会造成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猕猴桃黄化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严寒或高温、过度干旱或者过多降雨等环境条件都会直接影响猕猴桃的果实质量,使得猕猴桃果实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感染到病毒。

二、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猕猴桃黄化病的防治,首要措施就是选择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猕猴桃品种,这些品种在自然状态下抵抗力更好,更有可能避免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

2.合理管理果园定期进行果园喷施农药,改善獾猴桃栽培环境,及时处理并销毁猕猴桃凋落的果实和植物残枝,特别是经过病毒感染的果实和植物残枝,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3.全面施肥全面施肥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合理的施肥能够保证果实对养分的充足吸收,提高果实的抗病能力,从而使猕猴桃的果实更加健康。

4.加强病毒监测果农需要定期对猕猴桃土壤和果实进行病毒监测,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患病的猕猴桃果实以及植物残枝,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总结猕猴桃黄化病是猕猴桃种植中常见的病害,该病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为了减少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果农在日常管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管理果园、全面施肥以及加强病毒监测等。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通过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的抗性比较,发现不同品种对黄化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为抗 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02
03
04
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对 黄化病的抗性机制,探索更为
有效的抗病育种方法。
加强猕猴桃黄化病的综合防治 技术的研究,开发更加安全、
土壤养分不足
缺乏某些必需营养元素如 铁、锌等,会影响猕猴桃 的正常生长,导致黄化病 。
土壤硬化
土壤硬化会影响根系的伸 展和养分的吸收,从而引 发黄化病。
气候因素
干旱
长期干旱会使猕猴桃的根系吸收 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进而引 发黄化病。
涝害
长期阴雨天气或排水不良会导致 土壤过湿,影响根系的呼吸和养 分吸收,引发黄化病。
生物因素
病原菌感染
某些病原菌如黄化病菌等会感染猕猴 桃的根系和叶片,导致黄化病。
虫害
某些虫害如根结线虫等会损害猕猴桃 的根系,影响养分的吸收,引发黄化 病。
栽培管理因素
施肥不当
过量施肥或施用不当的肥料会导致土壤盐碱化、营养元素失衡等问题,引发黄 化病。
修剪不当
修剪过重或修剪不当会使猕猴桃树体受损、枝条枯萎,进而引发黄化病。
重要性及影响
猕猴桃黄化病对猕猴桃产业的发 展具有重要影响,是生产中必须
重视的问题。
该病害会导致猕猴桃产量下降、 品质变差,甚至影响果实的营养
价值。
猕猴桃黄化病的蔓延还会对土壤 的理化性质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影响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02
发病原因
土壤因素
01

猕猴桃黄化用什么药,如何预防黄化药

猕猴桃黄化用什么药,如何预防黄化药

猕猴桃黄化用什么药,如何预防黄化药猕猴桃黄化并不能是用哪一种药物就可治疗好的,必须要长期的调理才可以好,最佳的方法是利用中草药剂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份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一、猕猴桃黄化用什么药1、猕猴桃黄化并不是属于用一种药物就可以一次性治好的,黄化本来就属于易发症状,即使用一次药物治好了,第二次也会发作的,所以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效果,黄化必须是要从源头防治的,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药物慢慢的防治黄化才会好转,最佳的方法是用一些中草药调剂在一起为猕猴桃树调理生长,比如一些调理草药像靓果安、沃丰素这一类的药物就可以有效的在黄化发作之前防治。

2、将黄化的果实要全部处理掉,将他们全部从树上摘下来,因为黄化的果实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变得越来越腐烂,而且将黄化的果实一直留在树上可能会将黄化传染给其他的果实,并且会诱发其他的疾病,将黄豆猕猴桃树处理干净之后,就要将树盘周围的环境处理好要通风并且要见光,因为黄化有一定的原因是因为不通风空气不流通并且干燥闷热。

3、在处理好这些事之后要将果园里面所有的果树都喷一些有机营养物,让猕猴桃果树吸收营养增强免疫力,并且每一年的夏天之前就要做好防护黄化的准备。

二、如何预防黄化1、保证土壤排水良好,因为很多的土质不好,所以许多的猕猴桃树的根系更不无法吸收任何营养,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

2、降低pH值,在种植猕猴桃树之前应该要对土壤的pH值有一个检测,土壤pH值不可以高于6.5,如果高于6.5就应该要及时调整,过高的pH值会让猕猴桃树因为酸化而死亡。

3、及时补充营养,为什么黄化会出现就是因为猕猴桃缺乏营养,免疫力太低,并且没有一定的防治手段,一定要对黄化进行防治。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2023-10-28•猕猴桃黄化病概述•发病原因•防治措施目录•展望01猕猴桃黄化病概述定义猕猴桃黄化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由于缺素、环境不适和栽培措施不当等因素引起。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绿色或黄色斑驳,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变黄或枯死,新梢嫩叶尤为明显。

定义及症状分布猕猴桃黄化病在全球猕猴桃产区均有分布,其中以中国、意大利和新西兰等国的种植区受害较为严重。

危害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大幅度减产,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株死亡。

分布与危害缺素是引起猕猴桃黄化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缺铁、缺锌、缺镁等。

病原1病原2病原3环境不适也是诱发病害的因素之一,如土壤质地黏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水分过多等。

栽培措施不当也可能导致病害发生,如施肥不当、修剪过重、负载过多等。

03猕猴桃黄化病的病原020102发病原因土壤酸化或碱化会导致猕猴桃叶片黄化。

土壤酸碱度缺乏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会导致猕猴桃叶片黄化。

缺素症长时间干旱或过度浇水会导致猕猴桃叶片黄化。

水分胁迫如猕猴桃斑点病等病毒病害会导致猕猴桃叶片黄化。

病毒病害如猕猴桃溃疡病等细菌病害会导致猕猴桃叶片黄化。

细菌病害如猕猴桃灰霉病等真菌病害会导致猕猴桃叶片黄化。

真菌病害03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施用有机肥,并按照猕猴桃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和疏果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

定期检查猕猴桃树体,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避免因病虫害引发黄化病。

合理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同时根据树体负载情况进行疏果,以保持树体健康和稳定。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

土壤消毒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药剂防治通过喷洒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增强猕猴桃树的抗病能力。

增强树体抗性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定期喷洒预防性药剂,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猕猴桃黄化病病因及防治方法技巧

猕猴桃黄化病病因及防治方法技巧

猕猴桃黄化病病因及防治方法技巧随着猕猴桃种植年限延长,加上管理不到位等,现在猕猴桃黄化病普遍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生产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

那么导致猕猴桃出现黄化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表现症状猕猴桃一旦感染黄化病,表现为叶脉为淡绿色、其余部分发黄失绿,叶片小、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果实外皮黄化,果肉切开呈白色,丧失食用价值。

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整株树干枯死亡。

2、发生原因(1)土壤PH值。

由于土壤PH值偏高(碱性)或土壤中重碳酸根含量偏高,铁元素被固定,根系不能吸收利用,或土壤中铁元素缺乏,根系无法吸收到铁元素。

(2)水分不足。

干旱时土壤中可利用水分降低,猕猴桃树吸水不足,影响植株根系周围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矿质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铁、镁的吸收。

(3)品种原因。

不同品种黄化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差异较大,以秦美品种发病最重,其次为徐香,金香、海沃德、红阳均发病较轻。

(4)挂果量。

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挂果量连年大、挂果较早、挂果历史越长的果园发病较重反之则轻。

(5)膨大剂。

果农在猕猴桃生产中为了追求个大、产量高、销售快。

广泛使用膨大剂严重影响了猕猴桃品质,加重了树体负担,缩短了树体寿命,直接导致黄化病连年重发。

(6)施肥。

同等地势、树龄、品种条件下连年使用腐熟有机肥(如鸡粪、牛粪、人粪尿等)树势旺盛,抗逆性强,黄化病相对较轻。

在连年单施化肥,特别大量施用碳酸氢铵和尿素,猕猴桃树黄化日趋严重。

(7)根部病虫害。

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造成根系不发达、根毛少、腐根多、营养吸收不平衡、树势减弱、抗逆性差,导致黄化病加重发生。

3、防治方法(1)在猕猴桃建园时,应尽量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块。

忌在已栽过苹果、梨、桃等多年生树的重茬地和土质粘重地建园。

(2)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每年生长前期化肥的施用,应以硫酸铵或尿素等铵态氮肥为主,少用硝态氮肥和碳酸氢氨。

猕猴桃园土壤状况与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素质量分数的通径分析

猕猴桃园土壤状况与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素质量分数的通径分析

猕猴桃园土壤状况与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素质量分数的通径分析刘文国;王锋;赵强;马志峰;党战平【摘要】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及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立体采样后,测定树体根部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5个土壤指标和叶片叶绿素、铁素质量分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各土壤指标对叶片叶绿素和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钾质量分数对叶片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影响最大,且表现为负效应.土壤中碱解氮对黄化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正效应,适当增加碱解氮质量分数,可增加猕猴桃叶片中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减轻黄化病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对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部分效应会被钾素的负效应所掩盖,碱解氮与有机质在增加叶片叶绿素的作用为协同作用,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料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速效磷和pH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总影响和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均会引起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导致黄化的发生.正常绿叶和黄化叶片的总铁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相差不大,二者盐酸浸提铁的质量分数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总铁与盐酸浸提铁质量分数的比值(总铁/浸铁)差异显著,且比值越大,黄化越严重.因此可以用总铁/浸铁比作为研究果树黄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数量增加,均能降低叶片总铁/浸铁比值,缓解猕猴桃叶片黄化.%To study the effects soil organic matter,available nitrogen,available phosphorus,available potassium and pH on kiwifruit chlorosis,yellow and normal leaves of kiwifruit and root soil were used as research material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soil sampling,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oil indexes on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and ferrite by the method of path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mass fraction of available potassiumin soil performed the greatest but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total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of the leaves.The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in soil showe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of etiolated leaves,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mass fraction would increase the total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in the leav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hlorosis.The organic matter in soil showed directly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lorophyl1 mass fraction in leaves,while some of the effects was covered up by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tassium.The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and the organic matter synergically increased the mass fraction of chlorophyll,thus,more organic fertilizer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ntrol chlorosis of kiwi trees.Both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pH value performed directl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total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and reduced the chlorophyll mass fraction of kiwi treeleaves,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chlorosis.Total iron mass fraction and iron extract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were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ormal and etiolated leaves of kiwi tree leaves.However,th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extracted iron with hydrochloric aci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leaves.i.e.,higher ratio was regularly related to more serious chlorosis.So th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extracted iron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seriousness of fruit tree chlorosis.More organic matter and alkali-hydrolyzale nitrogen in soil can decrease the ratio of total iron to that extract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from the leaves and alleviate the etiolation of kiwifruit tree leaves.【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26)011【总页数】8页(P1664-1671)【关键词】土壤养分;叶绿素;铁素;通径分析【作者】刘文国;王锋;赵强;马志峰;党战平【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甘肃省镇原县农技中心,甘肃镇原7445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8.3黄化病是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引起的植物叶片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的一种病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标准值以上,为 273. 34 mg / kg,但正常叶片 Fe 含 量高达 349. 61 mg / kg,比黄化叶片高 27. 9% 。Fe 含 量在正常叶片与黄化叶片之间的差异,足以说明黄 化产生的原因。而张林森等[11]提出的秦美猕猴桃叶 片 Fe 及 N、P 含量标准值可能不适应评价猕猴桃在 本研究土壤条件下的黄化现象。 2. 2 不同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状况
0 ~ 20 cm 8. 05 ± 0. 33 16. 58 ± 4. 01 40. 06 ± 27. 19 111. 81 ± 51. 20 401. 16 ± 74. 67 4. 46 ± 0. 47 0. 26 ± 0. 07 9. 92 ± 3. 04 18. 35 ± 5. 77 1. 80 ± 0. 79 2. 70 ± 1. 27
2. 3 叶片各矿质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果树体内矿质营养元素,除了与土壤养分含量
有直接关系外,也与果树体内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密 切相关[13]。各矿质 元 素 之 间 既 有 拮 抗 关 系,也 有 协同关系。众多试验证实[14,15],营养元素之间的拮 — 42 —
抗作用相当普遍,在施肥中应予以考虑。对猕猴桃 叶片各矿质元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各元素之间 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在猕猴桃养分管理中可以根 据相关关系采用适宜的措施来协调养分平衡,也可 以通过减少某种养分的过量施用达到纠正另一种养
3. 61 ± 0. 60 20. 27 ± 5. 37 349. 61 ± 63. 11
3. 45 ± 0. 66 13. 55 ± 2. 78 273. 34 ± 44. 25
NS 4. 0 ~ 11. 3 ** 7. 0 ~ 21. 8 ** 90. 1 ~ 267. 9
Mn ( mg / kg) 93. 73 ± 51. 31 80. 91 ± 25. 04 NS 44. 5 ~ 173. 1
速效钾 ( mg / kg)
437. 06 ± 91. 38
有效钙 ( g / kg)
4. 41 ± 0. 60
有效镁 ( g / kg)
0. 27 ± 0. 06
有效铁 ( mg / kg)
10. 83 ± 3. 52
有效锰 ( mg / kg)
20. 67 ± 8. 46
有效铜 ( mg / kg)
乏是植株根系吸收养分受阻,与土壤养分丰缺无关。需要通过改善土壤的其他条件 ( 如 pH,水分,通气状况等)
或叶面喷肥来促进树体吸收。
关键词: 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桃; 黄化病; 营养诊断
中图分类号: S66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6257 ( 2012) 06 - 0041 - 04
猕猴桃原产于中国,其适宜生长的土壤 pH 值 范围为微酸性至中性,不耐干旱和水淹,喜排水良 好的土壤。猕猴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 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钟爱。目前,在中国乃至全 世界范围内已大面积建立了人工猕猴桃园,大面积 种植和经营的同时,黄叶病已经逐渐成为猕猴桃主 要病害之一[1]。猕猴桃黄化病近年来有严重发展趋 势,轻者有 15% 叶片受害,重者整枝干枯死亡,成 为制约猕猴桃生产的一大障碍。有报道认为猕猴桃 黄化病是由 病 毒[2] 或 根 结 线 虫 危 害 所 致[3,4], 也 有 学者认为是由土壤缺铁和植株对铁素的吸收困难造 成[5 - 7]。为此,本研究对正常和黄化病猕猴桃树叶 片和土 壤 营 养 状 况 分 析, 旨 在 探 明 病 害 产 生 的 原 因,为猕猴桃黄化病矫正提供依据。
表 2 正常及黄化猕猴桃树冠下 0 ~ 20 cm、20 ~ 40 cm 土层养分状况
测定项目
0 ~ 20 cm
pH
8. 04 ± 0. 22
有机质 ( g / kg)
19. 05 ± 3. 41
无机氮 ( mg / kg)
50. 51 ± 29. 57
速效磷 ( mg / kg)
117. 36 ± 51. 38
表 3 猕猴桃叶片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值
采样 果 园 土 壤 平 均 pH 变 化 范 围 为 8. 04 ~ 8. 07,属于偏碱性土壤,土壤有效铁含量均低于猕 猴桃对土壤有效铁含量要求的临界 值 ( 11. 9 mg / kg) [5],已有的研究表明,铁在土壤 pH 高于 7. 5 时 有效性降低,应注重在偏碱性土壤中增施铁肥[12]。 但本研究并非全部植株均表现出黄化症状,不同植 株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不同可能 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果园猕猴桃叶片养分状况 正常和黄化猕猴桃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 表 1) 。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类猕猴桃树叶片矿质元 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二者叶片的 SPAD 值、 N、P、K、Cu 和 Fe 含量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其它则差异不显著。除 Ca 外,黄化叶片其余各养 分指标均低于正常叶片。其中,P、K、Cu、Fe 含 量分别为正常叶片的 61. 51% 、68. 89% 、66. 82% 和 78. 18% 。说明黄化植株的叶片营养状况整体不 良,存在矿质元素缺乏状况。因此,治理黄化病时 在叶面肥的选择上,不应偏重于某种元素,应该多 种元素相结合予以补充。
黄化
20 ~ 40 cm 8. 05 ± 0. 14 12. 50 ± 4. 21 45. 55 ± 21. 05 109. 87 ± 42. 77 326. 48 ± 94. 50 4. 70 ± 0. 60 0. 26 ± 0. 07 10. 29 ± 4. 38 16. 08 ± 4. 92 1. 45 ± 0. 27 1. 43 ± 0. 95
土壤 pH 采用水土比为 2. 5 ∶ 1 的电位法测定; 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容量法; 铵态氮和 硝态氮采用 1 mol·L - 1 KCl 浸提,流动分析法测定; 有效 磷 用 Olsen 法 测 定; 有 效 钾 用 1 mol · L - 1 NH4 OAc 浸提,火 焰 光 度 计 法 测 定; 有 效 铜、锌、 锰和铁用 0. 05 mol·L - 1 的 DTPA 浸提,等离子光谱 仪 ( ICP) 测 定[10]。叶 片 样 品 用 H2 SO4 - H2 O2 消 化后,纳氏比色法测定氮、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磷, 火焰光度 计 法 测 定 钾,用 HNO3 - HClO4 消 解 后, 等离子光谱仪 ( ICP) 测定 Ca、Mg、Fe、Mn、Cu、 Zn[10]。用 Excel,SAS 和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开始于 2010 年 5 月 11 日,在陕西省杨凌示 范区进行,主要土壤类型为塿土。选择 9 个猕猴桃 果园,分别在正常及黄化植株的树冠垂直下方至树 体 2 /3 处采集 0 ~ 20 cm、20 ~ 40 cm 土壤样品[8],每 5 个点混合为一个土样。同时在各个果园正常及黄化 树冠外围东、西、南、北 4 个方向,各取新梢中部 叶片 8 ~ 10 片,每个混合样品不少于 20 片。样品经
相关的元素有 K - Cu 和 K - Fe、Ca - Mg、Cu - Fe。 由此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猕猴桃叶片中N - P - K、P - Cu - Zn 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关系,K - Cu - Fe,Ca 与 Mg,Cu 与 Fe 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相 互协同关系,而 Ca - Cu、Mg - Fe 和Mg - Zn 之间 则是拮抗关系。
猕猴桃叶片及其树冠下土壤样品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除 Ca 外,黄化叶片中 N、P、K、Cu、Fe 含量均
较低,与正常叶片含量相比差异达极显著,其中 Cu 和 Fe 分别为正常叶片的 66. 85% 与 65. 61% 。铁是叶绿素合成
的必需元素,表明黄化原因与缺铁有关。正常和黄化树体下土层各养分测定值差异不显著; 说明植株叶片养分缺
1. 73 ± 0. 40
有效锌 ( mg / kg)
3. 18 ± 1. 24
注: 无机氮为硝态氮和铵态氮之和。
正常
20 ~ 40 cm 8. 07 ± 0. 20 15. 41 ± 2. 90 47. 40 ± 18. 44 82. 15 ± 54. 04 334. 85 ± 121. 31 4. 44 ± 0. 42 0. 25 ± 0. 08 9. 17 ± 3. 79 14. 29 ± 3. 46 1. 39 ± 0. 27 1. 21 ± 0. 53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6)
猕猴桃黄化病营养诊断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
Tran Le Linh,马海洋,同延安* ,路永莉,来 源,刘 芬,陈毓君,林 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 西北地区以石灰性土壤为主,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较低,种植猕猴桃易出现黄化现象。采集正常和黄化
Zn ( mg / kg) 25. 08 ± 8. 63 20. 47 ± 7. 49 NS 23. 6 ~ 44. 2
注: NS - 差异不显著; ** - 差异极显著 ( P < 0. 01 ) ; * - 差异显著 ( P < 0. 05) ; “ -- " 表示缺失值。
按照张林森等[11]对秦美猕猴桃丰产园叶片营养 标准,该地区正常果园猕猴桃叶片 N、P、K、Fe 含 量丰富,Ca、Mg 含量偏低,而 Cu、Mn、Zn 含量适 宜; 黄化植株叶片 N、P 含量丰富,Ca、Mg、Zn 偏 少,而 K、Cu、Fe、Mn 含量适宜。该结果与本研究 所得结论有差异,其中 Fe 含量值得商榷。张林森 等[11]提出的叶片 Fe 含量标准值为 90. 1 ~ 267. 9 mg / kg,含量区间过大,虽然本研究黄化叶片 Fe 含量也
收稿日期: 2012 - 03 - 27; 最后修订日期: 2012 - 05 - 12 基金项目: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 ( IPNI) 资助。 作者简介: Tran Le Linh ( 1979 - ) ,男,越南留学生,硕士研究 生,主要从事果树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通讯作者为同延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