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建筑结构节能设计问题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节能建筑设计不仅有助于减轻建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减缓气候变化,因此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师和业主的关注。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和设计节能建筑成为首要问题。

本文将详细分析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并针对其中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设计流程中的节能考量不足。

在目前的建筑设计流程中,很多设计师重视外观和功能性,而忽视了节能问题。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需要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关注。

2.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难以满足节能要求。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在保温、隔热以及调控室内气候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

3. 能源利用不合理。

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能源浪费现象,例如在采光、采暖、通风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节能效果。

4. 人为因素。

由于一些设计师、施工方和使用者对节能意识不足,导致建筑节能成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主要包括设计流程中的不足、材料技术的限制、能源利用不合理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

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分别进行分析。

建筑设计流程中的节能考量不足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中,很多设计师并没有把节能当做首要目标,而是更关注建筑的外观和功能性。

这导致了许多建筑在设计阶段未能有效考虑节能问题,导致后期需要通过改动建筑结构或增加节能设备来弥补。

需要在建筑设计流程中加强对节能的引导和要求,确保其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之一。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局限性也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在隔热、保温、采光、通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建筑节能要求。

需要通过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如利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采用节能建筑玻璃、太阳能光伏板等等。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建筑设计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节能建筑设计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标,促进绿色能源的应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实际中节能建筑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找到解决之道。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目前节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1. 薄弱的节能意识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和业主对节能意识不强,更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功能,忽视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保问题。

这种思想使得很多建筑在设计初期就忽视了节能设计的要求,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导致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较大。

2. 能源利用率低传统建筑设计中,往往未能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导致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不高。

在寒冷地区,许多建筑未能有效利用太阳能,而在炎热地区,很多建筑未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这些都导致了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低下。

3. 被动设计不足被动设计是指通过合理地设计建筑的朝向、布局、窗户和遮阳措施等,来利用自然的光热资源和通风资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然而在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未能充分利用被动设计的方法,导致了建筑在运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4. 节能技术应用不足虽然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为节能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可能,但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很多传统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比如隔热材料、高效设备等,都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很多建筑在运行中的能源消耗过大。

5. 节能标准不健全目前我国在节能建筑设计中,缺乏相应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很多建筑难以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一些已经出台的节能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度,使得很多建筑未能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影响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解决方法建筑设计师和业主应该提升对节能的意识,将节能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材料、设备等手段,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设计策略。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通过对策进行解决,以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

1. 隔热材料选择不合理: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隔热材料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内外热量的传递。

一些设计师在选择隔热材料时往往只关注价格,而忽视了耐久性、隔热性能等指标,导致选用的材料效果不佳。

2. 采光设计不合理:充足的自然采光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减少人们对照明设备的依赖程度。

一些建筑在设计中忽略了采光方向、窗户面积等因素,导致室内采光不均匀、光线不足,影响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3. 风道设计不合理:通风系统在建筑节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一些建筑在风道设计中存在问题,如风道尺寸过小、通风口设置不合理等,造成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影响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4. 空调系统设计不合理:空调系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一些建筑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问题,如冷风管道长度过长、制冷剂泄漏等,导致空调系统能耗过高,影响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对策分析:1. 合理选择隔热材料:在进行隔热材料选择时,设计师应综合考虑价格、耐久性、隔热性能等因素,选择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材料。

并且,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2. 优化采光设计:在设计建筑采光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朝向、窗户尺寸、光线反射等因素,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均匀。

可以采用遮阳、反光、采光井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采光效果。

3. 改善风道设计:在设计风道系统时,应合理确定风道尺寸,确保通风效果。

要注意通风口的设置,避免局部通风不畅的问题。

定期进行风道系统的清洁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4. 优化空调系统设计: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合理选择系统组件,确保其能效比达到规定要求。

浅谈我国建筑结构节能设计问题

浅谈我国建筑结构节能设计问题

浅谈我国建筑结构节能设计问题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相关的能耗量也是连年攀升,这一现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所以,我们一定要特别重视建筑节能方面的设计工作,否则的话,能源危机将越来越严重。

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浅析了几点开展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探究献言献策。

标签:建筑;结构节能;设计1、节能型建筑结构的相关设计问题1.1总体规划1.1.1 建筑物的选址建筑物不宜建设在凹地、山丘等地,原因是这些地方在冬季会产生冷气流带来的“霜洞”效应。

建设在凹地底部的建筑物,为了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因此,应将建筑物建设在向阳、避风的地方,以期为居住者打造更好的日照条件。

1.1.2 建筑布局设计在设计建筑布局时,要充分结合楼群的功能与性质、自然环境特点、人的活动特征等因素,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相平衡。

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建议参照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利用阳光,争取到最好的日照条件;二是,科学组织气流,减免“风漏斗”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物的热能损失;三是,科学利用建筑物外界面的反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夏天的炎热程度;在实践规划过程中,可以使用某些建筑手法,优化日照条件,比如说,使用错位的方法,排列多排建筑物。

1.1.3 建筑形态设计关于节能建筑物的形态,需要满足三个方面要求:体型系数要小、夏天热辐射少、冬天避风寒。

但是在實践设计中,要想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难度很大,因为会受到很多因素(诸如:气温、各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建筑物的朝向等等)的干涉,在总结结论时要综合考虑、统筹优化建筑物得热、失热等多项因素,以夏天得热为例,建筑物要根据自己的建筑面积选择合适的长宽比,进深增加6米(有8米增加至14米),可以降低约11%-33%的耗热指标。

所以,对于建筑面积在1000-80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其进深应设计在12-14米,这样将有助于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节能建筑设计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使建筑的运行能耗降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1. 能源消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

建筑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供暖、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运行。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常常存在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节能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 环境污染问题建筑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由于建筑的使用寿命较长,这些环境问题会长期存在。

而传统建筑设计中,环保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愈演愈烈。

3. 资源浪费问题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着对资源的浪费。

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结构的设计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节约和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问题。

二、节能建筑设计的问题分析1. 设计理念不够先进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对节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

很多建筑设计师对节能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降低建筑的能耗。

2. 技术手段不够成熟虽然现在有很多节能建筑设计的技术手段可供选择,但是这些技术手段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些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或者价格偏高,这就制约了它们的推广和应用。

一些节能建筑设计的技术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并不明显,也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实效性。

3. 管理和监督不足在建筑设计中,由于管理和监督不足,导致了一些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往往偏重外观效果,而忽略了建筑的功能和实际效果。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这些设计单位往往可以不负责任地进行建筑设计,导致了很多节能建筑设计问题的产生。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节能设计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节能设计成为了建筑行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1. 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合理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直接影响了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

一些外立面设计过于复杂或者材料选用不当,都可能会导致热量的散失,影响了建筑的节能性能。

2. 采光设计不足不合理的采光设计会导致室内光照不足,从而增加了对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

采光设计不足也会影响建筑的通风和舒适性,降低了建筑的节能性能。

3. 空调系统设计不合理空调系统在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能源浪费。

空调系统的选型不合理、管道设计不规范等都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影响了建筑的节能性能。

4. 建筑隔热保温设计不足在寒冷地区,建筑的隔热保温性能尤为重要。

但是一些建筑在设计中未能充分考虑隔热保温的问题,导致建筑在冬季保温不足,能源消耗增加。

5. 外部设备设置不合理建筑外部设备的设置也是一个影响建筑节能性能的因素。

风机、水泵等设备的位置选择不当、使用效率低下都会影响建筑的节能性能。

二、建筑节能设计对策分析合理设计建筑外立面是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关键。

可以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减少外墙的传热量;设计太阳遮阳系统,减少夏季阳光直射对建筑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材料和结构,减少传热量的损失等措施来提高建筑外立面的节能性能。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对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同时提高室内舒适度。

可以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设置透光采光设备,采用光敏控制系统等手段来优化建筑的采光设计。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空调方式和设备。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和需求。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并改进。

本文将围绕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

1.标准不统一目前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存在较大不统一的情况,各地区的标准不一致,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同时也给业主和设计单位带来额外的成本和时间压力。

2.被动设计占比不足目前大部分建筑的节能设计仍然主要依靠机械设备,如空调、暖通系统等,被动设计的占比较低。

这不仅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担。

3.技术创新不足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创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很多新技术在实际建筑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缺乏全局观念建筑节能设计中缺乏全局观念,很多设计仍然停留在单一建筑的节能设计,而忽视了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关系,致使建筑的节能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改进措施研究1.建立统一的节能设计标准为了解决建筑节能设计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节能设计标准,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统一制定和管理。

要注重标准的有效实施,加强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

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被动设计的占比至关重要。

可以从建筑的形态、朝向、立面材料、采光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减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3.推广应用新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如太阳能、地源热泵、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通过技术的创新来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注重全局观念,从整体上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关系,尽可能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建立统一的节能设计标准,提高被动设计的占比,推广应用新技术,注重全局观念,从而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的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对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建筑设计初期未考虑节能问题。

由于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就要确定,对建筑整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等进行优化,因此如果在设计初期未考虑节能问题,就很难实现较高的节能效果。

对策:在建筑设计初期,要将节能设计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与其他设计要求进行平衡和整合。

可以通过建筑能耗评估和模拟分析等方法,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的节能设计方案。

2. 设备选型不合理。

建筑节能设计涉及到建筑外立面、建筑隔热材料、建筑通风系统、建筑采光系统等多个方面,如果设备选型不合理,将会导致能源浪费和效果不佳。

对策:在设备选型时,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节能设备。

可以参考节能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能源消耗和性能指标的对比,选择性能良好、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

3. 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中,施工质量是保证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隔热层漏风、窗户密封性能不好等,将会导致能源浪费和效果下降。

对策: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可以通过检查和测试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

4. 建筑使用后能耗高。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还需要在建筑使用阶段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整。

如果在使用阶段能耗较高,将会导致建筑节能效果的丧失。

对策:加强建筑的使用和管理,采取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

可以通过能源监测和控制系统,对建筑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并加强用户教育,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意识。

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需要从建筑设计初期开始,注重设备选型和施工质量,同时也需要在建筑使用阶段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才能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我国建筑结构节能设计问题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

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本文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分别对建筑形态、朝向、间距以及平面布置等方面采用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节能设计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China’s construction has expanded rapidly, and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rising year by year. Therefore, if we do not begin to focus on the desing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situation of energy crisis will be directly intensified.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structural design, explores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applied in the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style, orientations, interval, and the plane layout, for reference.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energy saving design建筑节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规划设计1、建筑选址建筑基地不适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因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为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所消耗的能量,就会相应的增加。

所以建筑基地应尽量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的条件。

2、建筑布局利用建筑楼群合理布局,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和建筑物功能。

人的行为活动特点等,建立自然——人工生态平衡系统。

具体体现在通过楼体排布的方案组合中,按以下原则挑选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避免风漏斗的出现,合理组织气流,减少建筑热损失;利用建筑外界面的反射辐射,对夏季炎热气候考虑充分。

在规划布局中,可以通过建筑的手法来尽量改善日照条件,比如:多排多列楼栋布局中,采用错位布置。

利用山墙空隙争取日照;点、条组合布局时。

点式住宅布置在朝向较好位置,条式布置其后,争取日照。

3、建筑形态节能建筑的形态不仅要求体型系数(外表面积/体积)小,同时需要夏季日辐射得热少,冬季还需要对避寒风有利。

但满足此三项需要的建筑形体常不一致,因此应考虑多种因索的制约,包括当地夏季气温和日辐射照度、建筑朝向、各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和局部的环境情况,需要具体权衡得热和失热的具体情况,优化组合各项因素后得出结论。

加大进深由8m 增加到14m,可以使建筑耗热指标降低11%~33%,因此对于1000—8000㎡的住宅,进深控制在12—14m 有利于建筑节能。

4、建筑的间距与平面布置众所周知,建筑间距是太阳能辐射建筑物的重要影响因子。

现行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满窗日照时间已做了明确的规定:如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 3 小时;中、小学校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 2 小时。

然而,目前这些建筑间距标准是以人的健康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建筑的节能要求。

因此,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物,制定强制性条文,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是提高建筑节能效果一项有效、经济的途径。

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是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电梯、大门、管道井、外窗等的布置都是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如将楼梯、机房设计在建筑物的南侧或西侧,可以有效阻挡日射;为利于保温,结构设计时可挑空中庭形成 2 次隔热区。

恰当的平面布置有助于形成理想的通风作用,通过建筑物门窗的合理设置,形成通风口,诱导自然通风,既起到节能作用又克服了空调室内空气品质差的缺点。

门窗是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面积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30%,传热系数比墙的大很多,又经常开启,是冬季耗热的关键部位。

其长期使用能耗约占整个建筑长期使用能耗的50%,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

可见,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因此,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结构设计时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合理控制窗墙比。

对于窗墙比,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有严格规定:北向不大于25%;南向不大于35%;东西向不大于30%。

同时,为了减少门窗能耗的散失,应当适当确定建筑物的挑檐、遮阳板的尺寸,安装可调式百叶、窗帘,调节室内日照;或采用遮阳系统,一般安装在向阳的外立面或采光屋顶上,可控可调,达到不同时间,据不同需要遮挡、反射和引光入室的目的。

4、建筑朝向建筑朝向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

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受太阳能辐射热量的影响较大,建筑朝向则直接影响建筑物受太阳辐射的程度。

我国地处北半球,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规律的影响,南朝向的建筑,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所以使建筑物为南朝向,是我国建筑节能的必要条件。

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太阳能辐射热量是不同的,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物,对能量的使用时间要求也是不同的。

根据太阳能在不同时段的分布状况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调整和确定建筑朝向,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措施。

例如,在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一天之中的13~14 时的太阳能辐射热量最大,建筑物的布置方向应为南偏西这样可以提高室温,有利于节能;而对于我国的南方非采暖地区,建筑物的布置方向应为南偏东,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室温的影响。

再如办公、学校等公共建筑只是白天有人使用,夜间室内则无人居住,只要白天室温达到标准即可,并希望上午室温能够尽快上升,对于这样的建筑物,应将朝向设为南偏东为宜:而住宅、旅馆、宿舍等居住建筑因夜间住人,希望下午有较强的太阳能辐射热进入室内,以提高夜间室温,应将朝向设为南偏西。

二、建筑单体设计1、合理控制体形系数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一般应控制在0.3 以下,平、立面尽量不出现过多的凸凹面,因为住宅表面体积较小,越利于建筑节能。

避免热损失。

当然,个别地方点缀一些里出外进还是可以的。

在此处,平面型基本为长方形,单元组成行列式,增加了冬季直射室内的阳光,夏季减少阳光的辐射。

合理组织穿堂风,增强空气对流,制造合适的小气候,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2、门窗节能设计有屋顶对节能的影响窗户对住宅影响相当大,它既是太阳辐射的得热处,又是室内热量的失热处。

我们的节能住宅在满足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北向开窗面积,扩大南向开窗面积。

同时,阳台北及户门冷风渗透量大,应采取保温门。

虽然屋面热量仅占整个建筑物的9%,但对顶层房间室内热环境条件冬、夏季较差,加强屋面结构保温也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措施。

目前,屋面选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加空气隔气屋,它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热工性能比较好。

3、新型节能材科的应用,实用粘土砖,浪费土地、耗能高、保温性能差。

我国近几年较为推行的有加气砖,建筑砌块、石膏板等各种轻质板材及节能窗,并采取严格措施,限制实心粘土砖的应用。

门窗的材料也由原来的钢、木而由塑钢制品代替,并采用了嵌入式橡胶密封胶条,使窗户空气渗透量大大减少,气密性提高。

三、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墙体为例。

节能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所以墙体的节能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能。

墙体节能有以下两个途径:1、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建筑保温分为建筑内保温和建筑外保温两种。

建筑内保温就是在建筑外墙的内表面上加设保温材料,再在其上粉刷、涂料等,其优点是墙体内表面不用加强防水层,构造处理简单,保温材料以免受室外雨水的影响,是一种简单且效果很好的建筑保温方式。

外保温是在外墙外表面上做保温材料,覆以防水层,再设外墙装修的构造方法,其优点多。

首先其保温层设在外表面,可以有效的保护外墙砌体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小墙体应力损害;其次外保温对建筑柱、梁、墙角等敏感部位处理容易,可以减少热桥的产生,并可避免内表面结露;再次围护结构内侧为重质砌体,有较高的热容性,可以减少室温的波动;在夏季,外保温材料又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使墙体不会升温过快,内表面温度降低,增加了室内舒适度。

2、建筑隔热节能设计隔热除考虑外墙部位需设置外。

屋顶由于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所以也要进行隔热设计。

隔热设计主要使用隔热材料隔热和隔热构造隔热。

隔热材料有填充类、板块类和热反射类。

而现在有一种很廉价的隔热方式:空气层的隔热。

这是一种将“空气” 作为隔热材料的特殊做法,其隔热性能良好,所以在隔热构造设计中被经常用到。

其隔热原理是通过降低传热达到隔热的目的,而影响其隔热性能的原因有:空气间层厚度、热流方向、空气间层的密闭程度和两侧表面的光洁度。

这种隔热方式现在主要被用于炎热气候地区的屋面、墙体、双层窗中,隔热效果好。

同时空气间层设于墙体部分,起隔热和保温双重效果,不过水平构件只有隔热作用。

3 采暖节能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众所周知,地下水温度在一年内波动远小于室外空气,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

同时,在冬季也不会存在结露、结霜等问题。

四、结语总之,建筑节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节能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部分工程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应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管理政策和改进措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1]王立雄.建筑节能.第一版【M】.天津.中国建工出版社.[2] 张军.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跟踪【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上官安星.浅析建筑节能施工技术.2005.9.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