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艺术中的材料对书籍形态设计空间的表现研究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在空间设计中的发展与影响

立体构成在空间设计中的发展与影响

立体构成在空间设计中的发展与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立体构成在空间设计中的发展与影响,通过对立体构成多方面的分析包括概述,含义,设计观念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体现了立体构成的独特性,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对与形体,环境,文化,造价的思考不断促进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关键词:立体构成,空间设计,人性化引言:立体构成产生于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顺应了其“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的教育理念,立体构成不仅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并且其创新的设计思路以及简单明确的表现方式立即掀起了国内外设计界的一股新的热潮,影响力之大,流传时间之久,时至今日的设计工作当中依旧在应用立体构成。

在未来的设计工作当中,立体构成的材料,观察方法理论依据等也将逐步得到提升。

一,立体构成概述(一)立体构成的起源立体构成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欧洲强大的工业革命为立体构成的诞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由于工业由手工业向机械化的不断转型,材料,流程,思路都急需转变,包豪斯因此敏锐地提出了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3.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三大基本观点,这三大基本观点的提出体现了浓厚的包豪斯敢于创新的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特点,包豪斯在诞生之初就重视理论体系的建立,强调主体(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成为了包豪斯独有的教育思路和风格,在诸多理论之中,包豪斯认为“构成”是理论的精髓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构成”成就了包豪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立体构成应运而生。

(二)立体构成的含义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理论,审美为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在三维空间内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过程。

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构成法则。

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不仅有模型制作简洁直观的特点而且更能够培养和练习多方面能力的特性,也因此成为设计课程中基础而又不可或缺的学习和练习内容,与平面设计不同的是立体构成是在三维空间之中的研究,探索形体的可能性,同时要考虑力学因素,更有很多设计工程也在用立体构成解决基础性问题,立体构成多方面的功能性是他在设计之中备受重视。

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

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

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立体构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科学于一体的复杂学科,其中材料认知与运用,不仅在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立体构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以及它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其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材料认知与运用的定义。

材料认知是指立体构成教学中对各类构成材料的认知,包括木头、塑料、纸、纤维等;运用是指把材料认知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制作过程中。

立体构成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不仅关系到设计创作的外观质量,也关系到作品本身的效果和结果。

其次,让我们看看立体构成教学中材料认知与运用的重要作用。

在立体构成教学中,材料认知与运用是助力创作成功的关键,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构成材料性质、形状、尺寸及质量等,从而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物体的形象和结构。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学生预见材料的使用效果,为他们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证作品的质量。

此外,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和前瞻意义。

它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又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创新;此外,它还可以锻炼学生未来工作中的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最后,作为一名立体构成教师,在教授材料认知与运用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既注重基础,又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认知的价值,从中学习新的知识,发掘新的创作思路。

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握其学习节奏,培养其创新思维,以达到融合理论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综上所述,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不仅关系到设计创作的外观质量,也是助力创作成功的关键;另外,它还具有社会意义和前瞻意义,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注重基础和实践,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立体构成教学中的材料认知与运用,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立体构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授材料认知与运用时,应当严格遵循教育的原则,注重基础和实践,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立体构成—形态与空间.

立体构成—形态与空间.

立体构成形态与空间
形态空间
长、宽、高所构成的体的概念是立体构成研究的重点,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态一般指可测量的,有明显几何规律的形态。

形态
一是“形”,即外貌、样子、实体、形状、显露;
二是“态”,有形状、样子的含义。

形态不仅仅是指形体的外在形状,还包括形体给人的感觉以及形体自身所蕴含的含义。

在艺术活动中,形态还是作者情感意识的传达物与载体。

有机形态包括自然生态中的动植物,偶然形等。

在艺术创作中,一般将有机形态归纳为几何形态,以研究其内在的形式规律。

空间
空间是由形与形以及形与形之间所包围的空气形成的“形”。

“空间”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

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指物质形态所限定的空间,或称实空间;
物理空间具有一定大小、高低、曲直等具体的空间形态,又被称为有形空间。

物理空间的形态特征是设计空间研究的要点。

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是指物理空间之外的空间,即无限定、发散的空间,或称虚空间。

心理空间是物理空间向四周的扩张和延伸,它是人们在注视空间实体的同时,对实体以外空间的感受和联想。

材料与立体构成范文

材料与立体构成范文

材料与立体构成范文材料的选择在空间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效果,通过巧妙地运用,可以为设计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

例如,木材可以给人一种温暖和自然的感觉,而金属材料则给人一种现代和冷感。

在选择材料时,设计师需要考虑空间的功能和风格,以及材料的耐久性、可维护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除了材料的选择外,立体构成也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立体构成是指通过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使得设计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这种构成可以通过形状的变化、层状结构、突出和凹陷等手法来实现。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高度和形状的墙面来创造出立体感和动态感;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和颜色的地板、墙面和天花板来实现立体效果。

材料和立体构成的结合在设计中可以产生非常有趣和独特的效果。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材料和立体构成,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多层次的空间形态,给人一种丰富和变化的感觉。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和形状的立面来打破平面结构,使建筑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家具、墙面和地面来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使空间更加有趣和引人注目。

然而,材料和立体构成的运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设计师需要注意材料的相互配合和统一性,避免材料之间的不协调和冲突。

其次,设计师需要注意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选择那些对人和环境没有危害的材料。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注意立体构成的平衡性和比例感,避免过分倚重其中一方面而导致整体效果不佳。

在总结中,材料和立体构成是空间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概念。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空间形态。

然而,在运用材料和立体构成时,设计师也需要注意其相互配合和统一性,以及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师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空间设计。

立体构成的空间形态

立体构成的空间形态

立体构成的空间形态构成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思维启发与观念传导。

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在格罗皮乌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口号下,努力寻求和探索新的造型方法和理念,对点、线、面、体等抽象艺术元素进行大量的研究,在抽象的形、色、质的造型方法上花了很大的力气,他们在教学当中的这种研究与创新为现代构成教学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体构成作为传统基础课程,基本上是遵循创始人阿尔伯斯的教学理论, 即不考虑任何其它材料,通过纸来研究立体的造型和空间关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在不断的更新,对立体构成的教学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能对设计的观念有所扩展和深入,提高对美的认识,用一种空间地、视觉地综合思想去看待设计,创造更美的视觉环境。

在构成教学当中,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

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加强造型观念培养,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组合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他们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

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还应重点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加强训练。

本文将重点在空间这方面进行讨论。

一、形态存在于空间中现代的立体构成教育不单纯局限在一个物体本身,而是在描述一个环境与物体的关系,所谓的环境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即包括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每一件作品都应在造型存在与环境对话中给人视觉、听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受。

就像一件雕塑作品或建筑一样,它们的存在都应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它的美也因空间的自然状态或人为的雕琢而变的更加灿烂。

当今,人类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在设计方面向往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空间环境,这种形式在设计中被广泛推崇,例如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充分利用地形、水体等自然环境,依山傍水,造型独特,做到了建筑主体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建筑形态不是刻意强加于环境,而是自然成长于环境,是形态与空间环境相互依存的一个典范。

第4章 立体构成

第4章  立体构成
第4章 立体构成
第4 章
立体构成
本章要点: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按视觉的效 果,运用力学和精神力学的原理进行组合,避免细微的写实 描绘和模仿的意识,巧妙地进行设想,从而构成理想的形态。 立体构成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造型思维和构造能力,通过对 形态、空间造型等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摆脱习惯性的各种 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抽象美感, 直接为各种设计专业打下坚实的造型设计基础。
图4-14 线的投影是点
图4-15 面的投影是线
(2)运动构想 一个立体形态可以分解为平面或线的运动、组合。 如图4-16至4-19所示。
图4-16 块旋转成立体
图4-17 线的直线移动成平面
图4-18 线的曲线移动成曲面
图4-19 面的旋转成立体
(3)三视图构想
为了按照三维立体的方向进行思维,我们还可以 从立体的平面归类来看立体的三维特征。正如上面已 经提及到的一样,立体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组成的, 如图4-20所示。
图4-41 中心发射对称平衡(学生作品)
图4-42 对称性平衡(学生作品)
图4-43 非对称性平衡(学生作品)
(4)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音乐的术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 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就产生 了不同的节奏。节奏美是一种条理、重复和连续性 的艺术表现形式,倾向一种理性的美,如图4-44所示。
所谓韵律,则是使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急 缓的变化,赋予节奏一定的情调,如图4-45所示。
图4-44 重复形态的节奏感(学生作品)
图4-45 重复造型变化的韵律感(学生作品)
(5)过渡与呼应 过渡与呼应。过渡是联系整体中不同部位和不同形 态的艺术手段,使不同形态之间产生协调一致的的视觉 效果。 (6)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造型或构图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 整体或局部自身高、宽之间的数比关系。具有代表性和 理想比例的矩形,如黄金矩形,即“黄金分割”,被人 们公认为最美的比例典范。如作品)

立体空间构成——线材

立体空间构成——线材

立 体 构 成
金属框架的软线构成
立 体 构 成
木托板铁钉支柱的软质线材构成
立 体 构 成
金属框架的软线构成
立 体 构 成
木质条形线材回转构成
立 体 构 成
金属框架的软线构成
立 体 构 成
木质条形线材回转构成
立 体 构 成
立 体 构 成
一、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 (一) 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形态及感情特征
1、平面几何形体
常见的有正角锥体、正四棱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等 平面几何形体特征:该形体的表面为平面,其棱线为直线 心理感觉:简练、大方、庄重、可象征稳重、严肃、沉着等性格
2、几何曲面体
常见的有圆球、圆环、圆柱、圆锥、圆台等 几何曲面形体特征:形体表面为曲面所构成的方块体或转体 感情特征:既严肃又有曲线变化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去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认识到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从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立体空间构成——线材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是
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通过立体构成 的学习和训练去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 成方法,认识到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从 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从总的划 类可分为线材、面材、块材构成。
3、自由曲面体
感情特征:既优美活泼、又有较强的秩序
4、自然形体
客观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偶然形体 感情特征:朴实的自然形态,如鹅卵石的光滑、细腻、老枯树根的粗糙等

立 体 构 成
(二)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形 象 的 重 复
整 体 的 韵 律
对 比 与 调 和
构 图 的 平 衡

书籍设计中空间的表现与应用研究

书籍设计中空间的表现与应用研究

摘要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思想精华最有效的载体,它不仅承担着传播前人思想,记录人类历史进程的功能,而且随印刷术的日益精进,书籍也变得具有收藏价值。

在图书市场日益庞大的背景下,传统纸质书籍迎来新的转变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因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以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改变。

书的形式随科技发展而变化,如今的电子设备很轻易就可以存储海量图书内容。

信息存储量不再是纸质书的立足点,大众的审美品味和兴趣喜好逐渐个性化、多元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书籍单一的装帧形式,所以书籍设计理念也与时俱进,对书籍设计中空间的表现与应用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设计书籍需具备整体意识,充分考量书的各个组织结构,设计者根据内容产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对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组合。

任何一本书,单独设计封面图形而不关照其他结构都不是整体设计。

从外观形态到内部结构,从视觉表现到文本内容,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结构。

可以看到,以书籍设计中多重纬度空间表现为设计出发点与书籍设计整体性理念不谋而合。

本文首先对书籍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并简述当前我国书籍设计的现状。

在纵观我国书籍形态发展的历史基础上,以书籍设计空间的表现与应用为切入点,分别从书籍二维视觉空间、三维立体空间以及书籍设计中的心理空间这三个纬度对书籍设计中空间的概念与表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规律。

然后以实践作品作为论据进一步探讨书籍设计中空间的表现与应用,阐述实践作品的设计构思、设计手法以及视觉呈现效果,最后对影响书籍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空间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以供参考。

关键词:书籍设计;二维视觉空间;三维立体空间;心理空间;多样性ABSTRACTBooks are the most effective carriers for inheriting the ess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y not only undertake the function of disseming the ideas of predecessors, but also record the progress of human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inting, books have become valuable collec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ly huge book market, traditional paper books usher 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transform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exis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a, people's lifestyle has changed greatly. The form of books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day's electronic devices can easily store massive books. Information storage is no longer the foothold of paper books. The aesthetic taste and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re gradually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 People a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the single binding form of books.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book design also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space in book design becomes very important.Design books need to have a sense of the whole, fully consider the variou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book, the designer should reasonably combine the various parts according to the rational and perceptual knowledge generated by the content. In any book, it is not a whole design to design the cover graphics independently without considering other structures. From appearance form to internal structure, from visual expression to text content, from two-dimensional plane to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tructure. It can be seen that taking the multi latitude space performance in book design as the design starting point coincides with the integrity concept of book design.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ook design concept,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ook desig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form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ook design spa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expression method of space in book design from three dimensions: two-dimensional visual spac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psychological space in book design, and summarizes the rules. Then, based on practical work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ace in book design, expounds the design concept, design techniques and visual presentation effect ofpractical works,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ange of book space form and the importance of space in book design, and summarizes the rules for reference.KEYWORDS:Book design;Two-dimensional visual space;Three-dimensional space;Psychological space;Diversity目录摘要 ................................................................................................................................. i ii ABSTRACT (iv)1 绪论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目的 (1)1.3 选题的研究意义 (2)2 书籍设计中空间的表现 (4)2.1 书籍的解读 (4)2.2 我国书籍设计现状 (4)2.3 书籍设计中的二维视觉空间 (5)2.3.1 文字、图形与色彩在二维视觉空间的应用 (6)2.3.2 版式设计对二维视觉空间的营造 (7)2.4 书籍设计中的三维立体空间 (8)2.4.1 外部造型对三维立体空间的构建 (9)2.4.2 内部构造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应用 (10)2.5 书籍设计中的心理空间构建 (12)3 《情绪话》系列书籍设计的空间表现研究 (14)3.1 书籍设计中《情绪话》系列的设计实践 (14)3.2 书籍设计中《情绪话》系列的设计构思 (14)3.3 《情绪话》系列书籍设计的空间表现 (16)3.3.1 《情绪话》系列书籍设计的二维视觉表现 (17)3.3.2 《情绪话》系列书籍设计的三维立体表现 (24)3.3.3 《情绪话》系列书籍设计的心理空间表现 (29)3.4 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与启示 (30)4 结论 (31)参考文献 (32)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3)独创性声明 (34)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34)1 绪论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书籍随着人类的时代变换发展至今,为了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需要,在此影响下书籍的表现形式也逐步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的直 观美 感 。
从纸 张的角度分析 , 有铜版 纸 、 刺绣 纸 、 白纸 、 绒 纸等 。铜版 纸质地厚 实 、 光 滑度高 , 适合做精美 的装潢包装 。在三维立体空 间的表现上分析 , 铜 版纸缺 乏柔 韧度 , 但是质地较软 , 应根据铜版 纸的特点进行立体设计 。从立体结构 的力学角度分析 , 纸张的厚 度和重量能承载 的立体结构 。 刺 绣纸 是采用 高档 的无纺 纸 , 结合 中国特有 的针线 刺绣 技 艺, 强调 了雕塑 的立体感 和手工刺绣 的图案 设计与造型 感 , 将不 同的色彩 和形态绣成 不同 的图案 , 用绣线进 行压花设计 , 生动形 象地描绘 出各种物 体的特点 , 且 图案形象 丰满 , 在视觉和触觉 方 面都有 浮凸 的特点 , 组织极 密 , 颜 色可选性多 , 别具特色 , 具 有很 好 的艺术欣赏 和实用价值 , 其浮雕般的感觉与立体构成艺术的思 维不谋而合 。 普 通 白纸或者 优质 白纸在立体 构成艺术 中的触感 、 质地 、 柔 韧性 、 耐磨度 和对油墨 的吸收度要求较 高 , 白纸也 是立体构 成设 计质 中应用最为普遍 的材质 。 绒纸是静 电植绒技术发展而来 , 利用了天鹅绒的柔软特性和 亲 和感 , 在 儿童书籍 的形 态设计空 间表现 中更受欢迎 , 避免 了触 摸 的危害 , 其成本也较高 。
1 材料在书籍形态设计 中的体现 1 . 1 立体构成艺 术的概述 立体构成 是空间 的立体 造型 , 是结合 了力学和美学 , 将材料 与形态要素 进行设计整 合 , 创 造出三个维度 的空 间, 是设计 中的 “ 组合 ” 与“ 造 型” 。包 含 了材料 、 形态要 素和心理美学 要素 , 追 求 造 型的空间感 、 立体感 、 视觉感 。在 书籍形态设计 中 , 立体构成技 术展示 了书籍设计的视觉体验和设计风格 。 1 . 2 材料对 书籍 形态设计 中的重要性 书籍同时拥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属性 , 材料 是书籍的物质属性 特 点 。根据哲 学辨 证理论 , 书籍 的精神 和物质 属性有 必然 的联 系, 也就是存在 着 内容 与形 式的联 系 , 书籍 的内容具体物化 后就 是形式 , 形式是 内容的依附 。 信息技 术的发达 , 多媒体 技术 的普遍应 用 , 使得人们 的阅读 习惯发生了改变 , 人们更倾 向于网页 、 视频 、 电子书等形式的阅读 方 式 。普通 的纸质书籍无法与新兴媒体在 时效性 、 存储量等方面 较量 , 然 而纸 质书籍 在触觉 、 视觉 、 味觉和心理体验方面有着新兴 媒体所无法具有 的优势 。 1 . 3 材料对书籍形态设计表现力 的影响 书籍的装帧设计是科技发展和文化 审美 的结 合 , 纸张 、 布料 、 皮革 、 塑料等是 现代书籍形 态设计 中立 体构成艺术 的表现载体 , 不 同的材料在质地 、 色彩 、 机理方面表现 出不 同的视觉 、 触觉 冲击 和心理 影响 。古今 中外 的作 家学者都对 书籍 的装帧设计 提 出了 高要求 , 材料 的正确把握 尤为重要 , 能够传 达书籍本身 的精神追
堕 塾
No . 0 7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பைடு நூலகம்
立体构成 艺术 中的材 料对 书籍 形态设计 空间的表现研 究
樊佩 奕
摘要: 书籍 的装 帧设 计 从 二 维 空 间 演 变到 了三 维 空 间 , 立体 构 成 艺术 在 书籍 形 态设 计 中 的地 位 越 来越 重要 。装 帧材 料 的 选 择 是 书
求。 2 立 体 构 成 艺 术 角 度 下 书 籍 形 态 设 计 中 的表 现
纸雕 塑是 书籍 立体设计 的重要元 素 , 纸雕塑本身就是一个独 立的艺术 作 品 , 在 书籍 的形态设 计 中 , 是新 型 的书籍设计 思路 。 立体 的纸雕 塑将 一贯的二维书籍 进行 了变革 , 给读者强烈 的视觉 冲击力 , 最早 的连环 画和立体镂 空设计就是 纸雕 塑的一种 , 这种 设计 往往在儿童书籍 中较为普遍 。 3 立体构成 艺术 中书籍形态设计 空间表现 中的材料选择 材料 的选 择对立体构成 艺术 中的书籍 形态设计空 间表现非 常重要 。纸 张 、 皮革 、 塑料和丝织 品都是 对书籍形态 空间展示 的 直接体现 。从 纸张 的选 择角度 出发 , 纸张 的材质对触觉 、 视觉 和 心理的冲击都是非常大 的。纸张对书籍形态设计中的颜色 、 图案 和文字有补充和提升作用 。光滑度 、 韧性 和厚度都是决定空 间表
现 的 重 要 因素 。
2 . 1 立体构成艺术 中书籍形态设计 的空 间表现元素 封 面和封套是 书籍是映入读 者眼帘 的第一视觉元 素。现代 书籍 的装帧设计 中封 面和扉 页是 书籍 的门脸 , 当走进大 门之后才
能真正走进去 , 是视觉 的载体也是将书籍精神 的物化 。例如双封 面 的设 计 , 增 强 了书籍 给人的直接视 觉刺激 , 增添 了书籍设计给
4 结 语
书脊是 书籍 中所有 纸张材 料 的连接 , 当书籍摆 放在 书架上 时, 多数是 书脊朝着读 者 , 书脊的设计重要 性不言而 喻。切 口是 现代书籍设计 的新领域 , 科学化 的切 口设计不仅方便 了读者 的阅 读, 更增 添了翻阅时的艺术色彩 。 2 . 2 书籍形态设计 中的立体构成艺术 的体 现 随着现代社会 的审美 进步 , 书籍装帧设计师往往需要考虑 书 籍 的形 态美 , 书籍 的封 面 、 扉页、 正 文是一个完整 的设计结 构 , 利 用立体构成 的思想呈 现完美 的三维 空间体。书籍 的设 计结构 、 材 质 和装 订都是立体 结构艺术 角度下 的书籍 形态设计空 间表现 的
籍形 态设计 空间表现 的设计构思和思想的延伸 , 是形成 艺术视 觉冲击力和 触觉体验 的关键部位 。本文从 立体 构成艺术的角度 , 分析 了 书籍形 态设 计 中材料 对空 间表现的影响 。以期对 书籍形 态设计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立体构成 艺术 装 帧材料 书籍装 帧设 计
中 图分 类 号 : J 5 2 5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5 . 1 3 . 1 8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