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1-2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 e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实际电路
开关 S
电
RS
池
US
导线
电路模型灯泡 R源自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i(t)limΔqdq Δt0 Δt dt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强度定义说明图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单位:A(安培) kA、mA、A
1kA=103A 1mA=10-3A 1 A=10-6A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i 参考方向
i
A
实际方向 B A
i>0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B
i <0
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用双下标表示: 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
i
A
B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2 .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场力做功概 念定义,电压就是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一点移至电路中另 一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如图 所示。用数学式表示,即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 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 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 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 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 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
电工学试题2答案(本一本二64学时)

《 电工学 》试卷2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 分。
)1.关于叠加定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叠加电路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定理可以用于功率的叠加。
C .某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的电压源和电流源都断开。
D .某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的电压源和电流源都短路。
2.图1-1所示电路中,M 点的电位U M 为( C )。
A .2VB .7VC .-2VD .-7V3.图1-2所示电路中,若保持交流电压u 的有效值不变,而将其频率提高,则交流电流表A 的读数将( B )。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不能确定Ω图1-1图1-24.已知正弦电流i 的有效值为5A ,周期为10ms ,在t =3ms 时电流到达正的最大值,则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D )。
A .π)5100π1(5)(+=t sin t i AB .π)51(100π25)(+=t sin t i AC .π)101(200π5)(-=t sin t i A D .π)10100π2(25)(-=t sin t i A5.工作在放大电路中的的三极管,其发射结和集电结的偏置情况应为( A )。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6.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ϕcos I U P l l 3=,则ϕ是指( C )。
A .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B .线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C .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D .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7.要使集成运放在较大的输入电压下工作在线性区应该( A )。
A .引入负反馈B .引入正反馈C .开环状态D .将两个输入端短接 8. 与ABC+A BC 函数式相等的表达式是( C )。
A. ABCB. ABCC. AD. BC ABC +试卷2答案 共( 11 )页,第( 3 )页二、 填空题。
电工学 实验1(2) 戴维南定理

0
U U
I
U Uoc A B Isc I
图 4.1 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
(2)伏安法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如图 4.1 所示。根据外特 性曲线求出斜率 tg,则内阻 R0 为: R 0 tg 测量开路电压及电流为额定值 IN 时 的输出端电压 UN,则内阻为: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教 师 教 案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需 2 课时
利用实验的手段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教案编写日期 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年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提示与补充
一、 实验前准备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报告、板书实验内容 二、 组织实验课堂 1. 根据实验人数合理分组 2. 学生签名(签到表轮流签名) 3.讲解本次实验方法、要求 三、实验指导 主要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其实验的注意事项等;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教 师 教 案 四、实验原理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 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 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 电压源来代替, 该电压源的电动势 E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UOC,其内阻 R0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 独立源都置零(理想电压源短路, 理想电流源开路)时,从开口两端 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R0。UOC 和 R0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 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法、短路电流法(二端网络内阻很低时,不宜采用此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 UOC,然后再用电流表直接接到输出端测其短路电流 Isc,则内阻 Ro 为: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项目1—项目2习题

单元模拟题1【项目一电路的识别】【总120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7分)1.在闭合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
2.根据电流的实际用途,电流的种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和。
3.验电笔主要由、、、和等部件组成4. 是用来衡量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是用来衡量非静电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源的正极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5.额定电压是指;额定功率是指。
6.有些稀有材料及其合金在超低温下,失去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种现象称为。
7.电阻器一般分为和两大类,常用的固定电阻器有、和三种。
可变电阻器有、。
8.电阻器的标称方法标称阻值的常见表示方法有、和。
9.人体触电事故多种多样,就其形式来说可分为、和三种。
10.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主要原因:,,,,,。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A.安秒 B. 安培 C. 库仑 D. 千克2.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为原长度的3倍,则阻值为原来的()倍。
A. 3B. 1/3C. 9D. 1/93.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始端电压。
A. 低于B. 高于C. 等于D. 低于或等于4.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110V电源上,灯泡的功率是原来的()。
A. 2B. 4C. 1/2D. 1/45.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
A. 相同B. 较大C. 较小D. 无法确定6.电路主要由负载、线路、电源、()组成。
A. 变压器B. 开关C. 发电机D. 仪表7.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代数和。
A. 电流B. 电量(电荷)C. 电流强度D. 功率8.导体的电阻不但与导体的长度、截面有关,而且还与导体的()有关。
A. 温度B. 湿度C. 距离D. 材质9. ()是电源本身的特性,与外电路无关。
A. 电阻B.电流C. 电动势D. 电压10.已知电路中A点的对地电位为75V,B点的对地电位为25V,则U BA为()。
大二电工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1)

大二电工学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1-1 在图1-39所示的电路中,若I1=4A,I2=5A,请计算I3、U2的值;若I1=4A,I2=3A,请计算I3、U2、U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节点a应用KCL得I1+ I3= I2 即4+ I3=5, 所以 I3=1A在右边的回路中,应用KVL得6?I2+20?I3= U2,所以U2=50V同理,若I1=4A,I2=3A,利用KCL和KVL得I3= -1A,U2= -2V在左边的回路中,应用KVL得20?I1+6?I2= U1,所以U1=98V。
U1,U2都是电源。
电源发出的功率:P发= U1 I1+ U2 I3=98?4+2=394W负载吸收的功率:P吸=20I1+6I22+20I3=394W二者相等,整个电路功率平衡。
1-2 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PN=200W,额定电压UN=50V,内阻Ro=0.5Ω,负载电阻RL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40所示。
试求:⑴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L的大小;⑵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⑶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⑴IN?PNUxx0??4A RL?N??12.5? UN50IN422⑵ UOC?US?UN?IN?R0?50+4?0.5 = 52V⑶ ISC?US52??104AR00.5图1-39 习题1-1图图1-40 习题1-2图1-3 一只110V、8W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220V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的瓦数为多大?解:若串联一个电阻R后,指示灯仍工作在额定状态,电阻R应分去110V的电1102?1512.5? 压,所以阻值R?81102?8W 该电阻的瓦数PR?R1-4 图1-41所示的电路是用变阻器RP调节直流电机励磁电流If的电路。
设电机励磁绕组的电阻为315Ω,其额定电压为220V,如果要求励磁电流在0.35~0.7A的范围内变动,试从下列四个电阻中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阻器:⑴1000Ω 0.5A;⑵350Ω 0.5A;⑶200Ω 1A;⑷350Ω 1A;图1-41 习题1-4图解:要求励磁电流在0.35~0.7A的范围内变动,则应有0.35?220?0.7 315?RP则 313.6?RP??0.714?取 314?RP?0?同时变阻器中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不小于0.7A综上所以选择第四个变阻器。
电工学第三版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二章2-1 解:i=10sin(314t+60°) mAt =1ms,)31001.0100sin(10ππ+∙=s i 2-3解:(1)452003010021∠=-∠=∙∙U U(2)u 1滞后u 2 75°.2-4 解:)1.53sin(25)1.53sin(2521-=+=t i t i ωω2-5 解:)30sin 30(cos 50)150sin 150(cos 27.7021 j U j U +=+=∙∙2-6 解:)60sin 60(cos 210)30sin 30(cos 21021 -+-=+=∙∙j I j I2-8 解:电流与电压表的读数为有效值。
2-9 解:X L =ωL∙∙=I jX U L2-15 解:Z=R1+R2+j(X L -X C )CjI U L j I U RI U C L R ωω1∙∙∙∙∙∙-===2-28 解:220605.0220401cos 1cos 22111==⨯===U P I U P I UI P ϕϕ SP P P P UIS I I I I II I =+==+=∠=+=∙∙∙∙∙ϕϕϕcos 0)1sin 1(cos 212122112-30解:22)sin (cos 31cos )1sin 1(cos 01211111∙∙∙∙∙∙∙∙=-=+==+=∠=I U Z I I I I I U P I I I U U ϕϕϕϕϕ2-32: 未接电容时接电容后:有功功率不变,电压不变,功率因数提高到0.9。
Ru Lu Ci1cos 1ϕUI P =2122112sin 1sin Q Q Q UI Q UI Q C -===ϕϕ2-34 : (1)求L=2.44MhCI LCf π210=Ω======⨯===Ω==53.106.310106.303.1523.15IUR U U U U IX U X X L X CC C C CL L ω3-1 : )180314sin(22203)60314sin(22202 +=-=t e t e3-4:电阻负载上的电流和相位UVWi 1122220===A U I p电感负载上的电流和相位电容负载上的电流和相位3-8 :∙WU ∙VU ∙UU ∙1I ∙2I ∙3I ∙1I ∙NI ∙2I 022902210220====ϕA X U I Lp150222102212022∠=-∠=-∠=∙∙I U U P 033902210220====ϕA X U I Cp15022210120333-∠=∠=∠=∙∙I I U U P1201038120380150103812038090103803801203801203800380313131232323121212312312∠=∠==∠=-∠==∠=-∠==∠=-∠=∠=∙∙∙∙∙∙∙∙∙Z U I j Z U I j Z U I U U U233131223231211∙∙∙∙∙∙∙∙∙-=-=-=I I I I I I I I I4-2解: U 1=N 1U N 1=U 1/U=220/0.2=1100 U 2=N 2U N 2=180 K=N1/N 2=1100/180=6.1 S=U 1I 1 I 1=S/U 1=1000/220 I 2=S/U 24-3解: U 1/U 2=N 1/N 27-2解: a) u i<6V,二级管导通,u o=6V。
电工学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

(1-2)
. 一、正弦量的三要素
二、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三、正弦量的有效值
(1-3)
一、正弦量的三要素
i = Im sin (wt + j ) i
Im
j
wt Im:电流幅值(最大值)
三要素
w: 角频率(弧度/秒)
.
U Z = I
j = j u - ji
结论:Z的模为电路总电压和总电流有效值之比, 而Z的幅角则为总电压和总电流的相位差。
(1-46)
Z 和电路性质的关系
Z = R+ j (XL- XC )
阻抗角
j = ju- ji = arctg
(1-39)
以电流为 参考量时
正 误 判 断
在电阻电路中:
瞬时值
有效值
U I= R
?
U i= R
?
u ? i = R
(1-40)
正 误 判 断
在电感电路中:
u i= XL
?
U I= ωL
u i= ωL
?
?
& U = XL & I
U = jω L I
?
?
(1-41)
第四节
RLC串、并联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
& I U=&R
& I & U
(1-25)
相量图
总结功率关系
因为:
i= Im sinwt u =Ri=R Im sinwt p=u·=R·2=u2/R i i
小写,瞬时值功率
所以:
i
u
wt
参考答案-《电工学(第二版)习题册》-B01-4104

r
0
1.× 2.×3.√ 三、选择题
1. A 2. D 3. A 四、简答题 答: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Φ=3×10-3Wb;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时时,Φ=0
§2-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填空题
9
1.电磁力 安培力 左手 2.垂直 平行 3.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4.最大 零 二、选择题 1.B 2.C 3.C 4.C 三、综合分析题 1.解:
1.答:a)电压方向为 a 指向 b b)电压方向为 b 指向 a c)电压方向为 b 指向 a 2.解:(1)C 为参考点,则 UA=-3V-5V=-8V
UB=-5V UC=0V UAB= UA- UB=-8V-(-5V)=-3V UBC= UB- UC=-5V UAC= UA- UC =-8V (2)以 B 为参考点,则 UA=-3V=-3V UB=0V UC=5V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
§3-1 单相交流电
一、填空题
1.大小 方向 正弦规律
2. 50 0.02 314
3. 有效值 最大值 2
有效
4.220 311
12
5.311V 220V 50Hz 二、判断题
0.02s 3
1.√ 2.×3.× 4.× 5.× 6.× 三、选择题
1. A 2. A 3. B 4.C 5. B 6.C 7. A 8.C 四、简答题
U12 P1
2202 100
484
R2
U
2 2
P2
2202 40
1210
I U 220 0.13A R1 R2 484 1210
P1 I 2R1 0.132 484 8.2W
P2 I 2R2 0.132 1210 20.4W 4.解:(1)S 打开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杂质半导体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2. 多数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扩散,少数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漂移。
3 .某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三个管脚 1 、 2 、 3 的电位分别为,,
,则管脚 1 是 ____ B ___ 极,管脚 2 是 ___ C __ 极。
4 .放大电路中,若静态工作点过高易产生饱和失真;若静态工作点过低易产生截止失真。
5 .多级放大电路中,射极输出器若作为第一级,因为其具有高输入电阻;射极输出器若作为最后一级,因为其具有低输出电阻。
6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分析依据是C和D。
A 、
B 、
C 、
D 、
7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带电容滤波),负载电阻为 100 Ω,输出电压平均值为12V ,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___10 ___V ,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___14.1 ___ V 。
8. 一门电路的输入端 A 、 B 和输出端 Y 的波形如图 1 所示,则该门电路为B。
A. 与门
B. 或门
C. 与非门
D. 或非门
图 1
9 .有一组比较信号mV, mV ,其差模分量 1 mV ,共模分量
5 mV 。
10 .时序逻辑电路电路中,输出不但与当时的输入有关,而且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即时序逻辑电路具有记忆功能。
二、如图 2 ,已知;, E=5V ,试分析并画出、的波形。
三、( 1 8 分)电路如图 3 ,已知,,, ,
, , 。
(1) 求静态值、、;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 求电压放大倍数;
(4) 求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解:
( 1 )( 2 分)
( 1 分)
( 1 分)图 3
( 2 分)
( 2 ) 微变等效电路( 4 分)
( 3 )( 1 分)
( 1 分)
( 3 分)
( 4 )( 2 分)( 1 分)
四、( 10 分)求图 4 电路中的与。
解:( 4 分)图 4
( 4 分)
( 2 分)
五、( 12 分)图 5 所示稳压电路中,求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解:因,电阻的压降为 0 ,所以有
( 4 分)
时,( 3 分)
时,( 3 分)图 5
故( 2 分)
六、( 1 6 分)某同学参加三门课程考试,规定如下:课程 A 及格得 2 分,不及格得 0 分;课程 B 及格得 2 分,不及格得 0 分;课程 C 及格得 1 分,不及格得 0 分 ; 如果总分大于等于 3
分就可以结业,结业 Y=1; 不结业的 Y=0 ,用与非门实现上述逻辑要求。
( 1 )列写逻辑状态表;( 2 )写出逻辑式并化简;( 3 )将逻辑式化为与非形式;( 4 )画出用与非门实现的逻辑图。
解: (1) 列出逻辑状态表 (4 分 )
(2) 写出逻辑式 : (4 分 )
化简逻辑式 : (2 分 )
(3) 将逻辑式化为与非形式 : (2 分 )
(4) 画出逻辑图如下 (4 分,每个门 1 分 )
七、( 18 分)分析如图 6 时序逻辑电路,设初始状态。
( 1 )写出驱动方程和时钟方程(驱动方程即各触发器 J 、 K 端的表达式;时钟方程即各触发器时钟脉冲端的表达式);( 2 )列出逻辑状态表;( 3 )这个计数器何种计数器?( 4 )画出
、、的波形图。
解:( 1 )驱动方程 :
( 1 分)
( 1 分)
, ( 2 分)
时钟方程:( 3 分)
( 2 )列出逻辑状态表如下( 5 分)
清零0 0 0 0 1 0 0 1 1 1
2
3
4
5
( 3 )计数器:同步五进制加法( 3 分)
( 4 )画出、、的波形如图( 3 分,、、波形各得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