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与实施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式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式教学

3 尊重每一个学 生 。不要把 研究式 学习认 为是少 数优 .
事 日程 , 并置于较 高的地 位, 赋予 其特殊 的意义。而研究 式 的英语 教学不但 能够发 挥其特 有 的教 育功 能 , 能培养 学 还
生严谨 的英语思维能力 , 使之树立科 学研究 意识,养成科学 态度与精神 , 初步掌握 思维方法 、 研究方法 ,并锻 炼其科学
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才 能综 合体 现学生 的思想 个性 ,才能

研 究式 教 学 的历 史 回 顾 和 根本 特 征
激发学生主动探 索和研 究 的精神 ,才 能培养学 生独立 思考
和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j 。 二 、 究 式 英 语教 学模 式 的 构 建 研
研究式教学是在 教师的指 导下 ,学生 对所选 的课题 展 开一系列 的资料查阅 、 独立思 考和分析判 断,然后将研究 结 果带回到课堂进行 讨论 的一种教 学模式 。研究 式教学 最早 是1 8世纪末卢梭等人提 出的,目的是把人 的精神从 中世 纪 的蒙昧盲从 中解放 出来 。第二 次是 以杜威 为代 表的进步 主 义学者在 1 9世纪末 2 O世纪初提 出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 化和民主社会对 科学 实验 的要求。第三次 是美欧诸 国针对
[ 作者简介 ] 王珊珊 , , 女 河南郑州人 , 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院讲师 , 硕士。
・--— —
1 4 .— 6 - ・ —
教 学研 完
知已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 、 意见 和感情 , 意对人 开放 自我 愿
现代研究式教学 的主要特征是 : 1培养个性健 全发展 的人。历史上 的研讨式 教学 旨在 .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 明确指 出: 我们应 当充分利 “

研究性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与反思
第 l 4卷
第 5期
北华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 1 .1 4 No . 5
2 0 1 3年 1 0月
( 2 0 1 2 2 2 ) 阶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 作者简 介]江玉君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 师, 主要从事外语教 学与二语 习得 研究 、( 长 沙
41 0 2 0 5) 本文所 探讨 的 “ 研究性学习” , 是 相 对 于接 受 性 学 习而 提 出的一 种 探 究 式 学 习和 教 学 方 法 , 强 调学 习者 在学 习过程 中主动探 究 、 自主学 习 、 解 决 问题 , 适 用 于各 个 学 科 的学 习 。 ¨ 作 为探 究 式 学 习与 教学 方法 的研 究 性 学 习 , 是 以杜 威等 为代 表 的建 构 主义心 理学 和克拉 申的语言 习得论 为理 论 基础 , 以探 究 性 、 主体性 、 实践性 、 应 用性 和全员 性 为 主要特 征 。 教 育部高 等教 育 司 2 0 0 7年颁 布 的《 大学 英语 课程 教学 要求 》 明确 指 出 : “ 大 学英 语 教 学模 式 改 革 的 目的之一 是促进 学 生个性 化学 习方 式 的形 成
小组 。
8 9份 , 其 中有 效 问 卷 8 6份 。 问卷 调 查 及 访 谈 结 果 分析 统计 如下 : 有7 6 % 的学 习者 认 为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开
[ 基 金 项 目 ] 湖 南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大 学 研 究 性 学 习 理 念 和 策 略 研 究 ”( 湘 教 科 规 通

研究性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性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中图 分 类 号 : 4 4 1 G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19 20 )2— 12— 3 10 7 0 (0 6 0 0 2 0
近年来 , 究性 学 习 , 为 一种 重要 的学习 方式 , 研 作 正在 随着课 程 改革 的推 进 , 到教 育界越 来越 多的 受 关注 。而作 为 培养 学生 创新 精 神 和实 践 能 力 的 教学 理 念 催 生 的 一 种 全新 的作 为 教学 策 略 的 研 究性 学 习 , 是从 教师 “ ” 角度 去实 践 研 究 性 学 习 。这 种 以教 师通 过 引 发 、 进 、 持 、 导 学 生 的研 究 性 则 教 的 促 支 指 学习活 动 , 完成 学科 教 学 任务 的一 种 教学 思想 、 来 教学模 式 和教 学方 法就 被 简称 为 “ 究 性教 学策 略” 研 。
维普资讯
第 l 8卷 第 2期 20 0 6年 6月
宁 波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NGBO UNI OF NI VERS nY ECHNOL OF T OGY
V0 . 8 No 2 11 . Jn.o 6 u e2o
1研 究 性 教 学 策 略 引 发 英 语 阅读 教 学 的 变 化
研 究性 教学 策 略对 英语 阅读 课 程带 来 的 巨大冲击 , 现 在英 语 阅读 课 程 实 施 层 面 正在 发 生 深刻 变 表 革 。其 中 , 语 阅读 教学 环境 、 英 教学 方式 、 教学 过程 、 生角 色方 面 的变化 最 为显 著 。 师
13教学 过程 的转 变 .
基 于研 究性 教学 策 略 的英语 阅 读教 学 , 教学过 程 真正 成 为师 生 共 同 探求 新知 的过 程 。教 学 不再 是 教 师踏 实地 实施 课程 计 划 , 而是 师生 通过 问题 探究 、 协商 学 习 、 意义 建 构 等活 动 , 教 学活 动转 化为 以学 将 生为 主体 的学 习过程 , 生 在 自我探 究 、 学 自我 发现 、 自我建构 的基 础上 获 得知 识 、 成 能力 。 形

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摘要:本文以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为指导,初步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中的应用,构建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促使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探究英语综合能力自主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要求》还指出,各大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1]。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探索以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英语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重知识”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旨在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开放、平等的学习情境,以丰富多样的问题或任务为载体,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及可利用的资源去探索、协作、交流、实践、论证以解决问题和收获新的知识及情感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也为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提供了空间。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意义研究性学习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教育家施瓦布首先提出“探究学习”一词,并对探究学习作了大量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教育中“探究”观念的发展。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采用“探究—发现”式方法,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

[3]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研究性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大学英语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

大学英语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

了强 化听说训练 , 我们从三方面做起 : 过听课文 录音和老 好 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大 学英 语课堂 中运 用研究性 的教学 模 ①通 师 的课文背景介绍 , 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②结合 幻灯片反复 式 , 是一种有益 的尝试 。 听录音 , 使学生熟悉理解课 文各部分的主要情 节。③根据各部
句型就组织学 唱一首句 型歌 曲。
种排斥或恐惧 心理的学生 。因此 , 上好一堂大学英语课对于英
③讲故事 。故事情节 内容生动 , 以引人入胜 。为有效地 语教 师来讲 绝非易事 ,因为一 堂成功 的英语课 应该是让 尽可 可 训练学生 的 口头表 达能力 。 节课 安排 1 2人讲 。 每  ̄ 为把故事讲 能 多的学生感兴趣并且能 够有 所收获 的。如果 英语教 师在大
玄冬辜
( 沈阳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 , 辽宁 沈 阳

字 , 求相互 间用英语 称呼。这样 , 要 刚接触英语 就将学生置 于
较浓厚 的语言交 际环境之 中, 利于保持饱满 的学 习情 绪。 ( ) 织趣 味学 习活动 ,寓学 于乐” 3组 “ 。愉悦 的课堂 , 欢快的
教学气 氛最能吸引学生 的注 意力 , 形成 “ 无意 注意” 而在无 意 ,
分 内容确定 的主题 句或幻灯 片情境 进行 问答 、讨 论 、 口头 复 述, 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二、 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及 运用 ( ) 究性教 学的概念 一 研
研究性 教学不同于传统 的课 堂教学活动 ,它不是单纯学
②开设 “ 听说课 ”提 高听说 水平 。为 提高学生 听音 、 , 辨音 习书本上 的知识 , 而是强调 学生参 与教学活动 和实践 的过程 ; 和听后 即刻理 解能力 , 开始 学习英语 的前 几个学期 中 , 从 每周 它不是 以灌输式 为主要 的讲授方式 ,而是让学生在 研究 中学 上一节 “ 听说 课 ” 每节 听 2 3篇材 料 , ,  ̄ 每篇静 听 2 3遍 ,  ̄ 听后 习 , 在学 习中研究 , 过教学 培养 学生独 立获得 知识 的能力 。 通 做理解 练习。最后 , 根据所 听的材料在 口语小组 内进行交际性 同时也是 活跃课 堂气 氛的有效途径 。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0期3.2课余任务布置学习方式当前的教学一直都在强调要以学生为主,教师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

因此,为了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主动,并且有方向的展开网络英语教学,教师可以进行课余任务布置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网络英语学习的效率[4]。

3.3小组分组学习规划英语是一种交流性的语言,只有不断的进行运用和交流,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按照英语知识的掌握水平、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条件进行小组划分,让松散性的学习课堂变成一个个凝聚一体的小组团体,并将课堂英语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而教师只需要向各个小组给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计划,并通过设立小组长的方式,改变教师需要和每一个学生沟通交流的学习状况,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4网络环境下对英语教学教员的要求4.1网络信息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师员,想要在网络环境下更好的督促学生的英语学习,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网络信息素养。

譬如,对各种网络信息知识能够迅速接受;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英语教学教育APP ;对网络上存在的各种英语教学方法都能够及时的反应并展开学习,以此提高教师自身在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能力和意识。

4.2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有了网络信息意识还不够,还需要教师提高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案设计能力,结合网络环境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发挥互联网络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优势。

总的来说,就是以英语学习为教学设计中心,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便捷性功能和服务,设计出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升[5]。

4.3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当前的社会教育发展时代,教师高高在上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宜教育工作的开展,撤去一些威严性,增加一些温和,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关系,是实现英语教学质量上升的关键。

尤其是现在,教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性学习,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人生指导,让他们能够自主去思考。

大学英语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
阳 艳 李 航
6 60 4 0 0)

大 学 英 语 课 堂 研 究 性 教 学 模 式 研 究
( 泸州 医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I 泸 州 四』I 摘 要 :本 文 简要 介 绍 了研 究 性 教 学 的 概 念 , 出 了如 指 何在 大 学英语 课 堂 中有 效 运 用研 究性 教 学 ,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以组 织 学生 讨 论 相 关 的 问 题 , 学 生 表 述 自己 的 观点 , 导 学 让 引 生 进 入 学 习情 境 , 引起 对 所 学 内容 的关 注 。教 师 应把 学 习主 动 权 交 给学 生 进学 生 问 的协 作 , 他 们 克服 传 统 教 学 以 灌输 促 使 式 为 主 的 弊 端 , 高 知识 水 平 。 提 ( ) 重 英语 学 习的 实 践性 英 语 是 活 的语 言 , 习者 只 二 注 学 有 在 实 践 『 不断 运 用 , 能 不 断地 提 高 英 语 听说 能 力 。 英 语 } 】 才 在 课 堂 中 运用 研 究 性 教 学 的 一 大 特 点 就 是 它 的实 践 性 , 即它 不 同 于单 纯 英语 语 言知 识 的学 习 ,而 是 更 强 调英 语学 习者 参 与 到具 体 的 运 用英 语 的 实践 活 动 巾。 我 们 不 仅 应 重视 学 习过 程 中 的理 性 认 识 ( 语 言 知 识 、 法 的掌 握 、 力 的 提 高 ) 还 应 如 方 能 , 重 视 感 性认 识 . 即学 习 的体 验 。因为 英语 作 为一 门 外 语 只有 在 具 体 的 语 境 中 . 能 给 人 最 真 实 的感 受 , 而 提 高学 生学 习英 才 从 语 的兴 趣 ,而 且 学生 才能 更 扎 实 地 掌 握 扎 实 所 学 到 的 语 言技 能 。 以存 设 计 学 生参 与教 学 环 节 时 , 师应 该 充 分 考 虑 到所 所 教 提 出 的问 题 、 织 的 讨 论 等应 陔是学 生 熟 悉 的 、 组 有话 可说 的话 题 . 果 学 生 对 某 个 相 关 的话 题 不 熟 悉 、 r解 , 么 在 讲 新 如 不 那 课 之前 教 师 就 应 该 布 置学 生 预 习 、 找 相 关 的 资料极 性 、 主动 性 , 养 学生 的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力 。 培 关 键 词 : 究性教 学 大 学 英语 课 堂 运 用 研

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案例 研究 ,. 进项 目训 练 等 。虽然 研究 性教 学 4推 经 过培训 ,课 题组 结 合 学生 所 使 用 的教 材
的主要成分里包含有教育教学理念 、 理论基础、 活动 对 象 、 动 关 系 、 动情 境 与条 件 、 法 与 互 活 方 策略 、 评价系统等, 但它在具体实施时, 不会囿于 固定 的模 式与 程 序 。[ 3 ]

研 究 性 教 学 的基 本 理 论
线 教 师 踊 跃 参 与 或 置 身 于 研 究 型 教 学 改 革 之 中 ,在全 国产生 较 大影 响 的要 数 南京 大 学 的卢 德馨 教授 、 中科技 大 学 的李元 杰 教授 , 华 他们 分 别在 各 自大 学 的基 础物 理 与工 科 物理 课 程教 学 中, 探索 了研究 性学 习的模 式 , 数次 在 全 国高 并
渤海大学掌曩 哲 社 科 版 学 会 学
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 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马志辉 ( 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 基础教学部 , 宁 葫芦 岛 1 5 0 ) 辽 0 0 2
摘 要 : 究性教 学是 高校培养 大学生创新 能力、 研 实践应用能力、 学研 究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有效 科
教 学方法之一。 目前 , 究性教 学在 高校 某些学科 和专业教 育教 学实践的应用给大学英语课 程与教学 研 改革提供 了参照。开展 大学英语研 究性教 学的行动研究 , 分析 和总结学生在研 究性学 习过程 中的反馈
围绕大学英 语研究性教学 与传统教学 的比较 ,
习。 研究性教学 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 目的, 、 激励 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分析 问题和解 决 问题 ,在 以学 生 为 主 体 的探 究 过 程 中获取 知
小 组 成 员 自主划 分研 究 任 务 ;. 生 搜 集 、 择 3学 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与实施
提要:研究性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知识传授与主动探索相结合,体现科学研究特色。

基于建构主义为理论,探索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出发,通过课例进行教学实施,比较传统课堂教学和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在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要以网络技术为背景,使英语教与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形成,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走向终身教育[1]。

《课程要求》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式、合作式的小组活动。

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出发,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融入研究性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指“将课内讲授与课外时间、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2]。

”教师为学生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与实践以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它注重知识传授与主动探索相结合,体现科学研究特色。

本文尝试构建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二.文献综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由认识论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Piaget皮亚杰最早提出的。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而促进的[3]。

也就是说,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㈠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基本观点:
1.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各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知识,并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即实现自我反馈[3]。

2.注重真实情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有联系的[3]。

因此,教学环境应重视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

3.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性互动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

教学应提倡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和学习;注重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协商。

在整个过程中,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应明确化,共享思维成果。

㈡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对于国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文献综述类;模式探索类;经验描述类;针对于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听力、口语课堂)。

尽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近年主要以文献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数量有限;文献综述类研究内容不够详实;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也仅是单一的采用简单的百分比和文字描述。

在诸多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类研究中,忽略了课堂实践及实施。

因此,本文结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索性地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施。

三、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环节:明确问题、研究实施、成果交流和反馈评价[4]。

㈠明确问题。

教师根据课程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学习任务的独立性和整体性,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题,也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究学习的主题。

当然,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本课主题。

㈡研究实施。

确定选题后,由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制定探究计划并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效方式获取信息,如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书刊、问卷、访谈等。

然后由学生筛选和加工已获信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与综合,从而得出结论。

㈢成果交流。

学生将所得的研究成果在班上相互分享与交流。

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以小组形式作口头汇报、辩论会、撰写调查报告等,呈现形式也提倡多样化,比如PPT、Word文档、Flash动画、电子杂志、出展板等。

㈣反馈评价。

交流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学会辩证思考,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除了学生,教师也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此外,反馈评价应始终贯彻整个过程。

四、大学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实施
㈠教学实施过程。

此次教学实验对象为昭通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3班。

全班共有40名同学,每组8名同学,共5组。

为了进行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对实验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辅助研究性课堂教学,并分别采集相关数据。

教材是《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内容为Unit3 The Road to Success。

由于“任务型、互动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是教学任务与课堂互动方法的有机结合”[5],因此,本文从教学任务设计出发,实践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即明确问题—研究实施—成果交流—反馈评价[5]。

在“明确主题”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确定4个关键词:Success,dream,wealth,resolution。

A组研究主题:The ways to achieve success;B组:Is wealth a sign of success?C组:Success begins with dream;D组:Make resolution to improve myself;E组:Why New Year’s resolutions fail?
㈡课堂效果数据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课堂教学具有差异性,体现在:⑴在研究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准备工作、讨论发言用时要比传统课堂用时明显增加;⑵小组及班级讨论次数和个人平均发言次数也增多;⑶节省了完成单元话题和教师讲解所需的时间。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关于“明确问题—研究实施—成果交流—反馈评价”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以及学习主动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真正的“中心”。

五、结语
在研究性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任务汇报学到的新知识远远超出书本内容。

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新知识的构建,也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正是如此。

因此,研究性的教学理念应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扮演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躬身实践研究性教学,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3] Piaget,J. 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
[4]周文婷.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分析与设计[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杨维东,赵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互动性”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1(5):56-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