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供参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2011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初三语文2011.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hūn( ▲)菜②围jiǒo( ▲) ③言简意gāi( ▲) ④分tíng( ▲)抗礼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压力、一些锁碎,让我们身心劳累。
而当你站在险峰远远地望去,所有蜿蜒的葱笼挺拔的山峰和丛丛簇簇开在石缝的绚烂,都将是一种令人振愤的希望。
前方的路,仅管布满荆棘,而生命本真的意义,却使你永远无法停下,也无法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④蒹葭苍苍,(《诗经·蒹葭》)⑤▲,▲,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⑥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4.名著阅读。
(5分)①下面一段话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读后回答问题。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天一实验学校2010年初三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本卷满分为1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归省.(xǐng)颔.首低眉(hàn)B.亵渎.(dú)广袤无垠.(yín)B.璀.璨(cuǐ)鳞次栉.比(zhì) D.桑梓.(zǐ)鞠躬尽悴.(cu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张同志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B.玉树县的灾情牵动胡主席的心,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真是日理万机....啊!C.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嗤之以鼻....,对答如流。
D.庆祝“五一”节的联欢会场,张灯结彩,五光十色,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3. 新的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模仿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
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的一项是( ) (2分)A.你总体唱得不错,只是后几节错了。
B.你后几节唱错了,今后还要加强训练。
C.前几节唱得不错,可惜后几节你有所改编。
D.你前面唱得不错,如果后面也能保持就好了。
4.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正确的选项是()(2分)①花色素淡,传粉受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
②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
③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
④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
⑤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
⑥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
A.①⑤④②③⑥B. ⑥①③⑤②④C.③①⑤④⑥②D.④①⑥③②⑤5. 请选择填入空格处的确切选项()(2分)《红楼梦》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试题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本场考试为你展示语文才华提供了舞台,请你潇洒走一回!全卷共分三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1.用行楷将下面的语句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答题卡上。
(3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憩.(qì)甲胃.(zhòu)瞥.见(piē)自怨自艾.(yì治理,惩治)B.锃.亮(zâng)磬.口(qìng)睥睨..(pìnì)相形见黜.(chù不够,不足)C.撂.下(liào)哂.笑(shěn)缄.默(jiān)莫名.其妙(命名)D.稽.首(qǐ)牟.取(móu)招徕.(lái)郁郁..寡欢(忧愁的样子)3.古诗文默写。
(6分)(1),夜吟应觉月光寒。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4)登斯楼也,则有,,满目萧然,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朝...........学士宋濂写给晚辈马生的一篇赠序,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他...........................勤奋学习。
.....B. 《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这位美国盲聋作家,就是在文中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走向光明的。
C.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中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 《满井游记》的作者是“公安三袁”之一..................袁宏道,文章善用譬喻,写出了早春清新之...................景,是小品文中的奇葩。
...........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小惠未徧.(通“遍”,遍及)呷浪之鳞.(代鱼)B. 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春和景.明(日光)C. 策.之不以其道(马鞭子)腰.白玉之环(腰挂)D. 右备容臭.(气味)云归而岩穴暝.(昏暗)6.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十)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十)参考答案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一、1.D(D项中“啻”应读作chì,“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2.C(A项“慷慨陈词”意思是“情绪激动、充满正气地陈述自己的见解”,一般用在述说罪状时,且成语中已包含“演说”之意,原句用词重复;B项“趋之若鹜”意思是“像野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D项“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孙老师”身上不恰当。
)3.B(鲁达、史进是和李忠而非林冲在潘家酒楼吃酒。
)4.(1)(1)骈死于槽枥之间(2)不畏浮云遮望眼(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5.(1)示例:6成教师认为学生书写水平下降。
(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①通过键盘输入汉字。
②在“写字的规范”前加上“谈起”。
(3)我方认为,汉字传承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写好汉字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因此即使是在电脑时代,我们仍应该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
(讲出理由,语言得体)(4 )从小养成规范的写字习惯,家长、教师要从一点一横开始严格要求孩子的书写质量;针对写字不规范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的字帖帮助纠正笔画等。
(建议合理、有可行性即可)6.要点:会徽中汉字“世”字,可以看做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形似汉字“世”,又与下面的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二、(一)7.发展:那人又两次加大收买筹码,因为纳赛的坚持,阿里夫没有答应。
结局:老板解说原委,才知一切都是老板为考验阿里夫的忠诚而设,阿里夫成了老板的合伙人。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卷及答案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卷及答案摘要:也许同学们正迷茫于怎样复习,小编为大家带来语文中考模拟卷及答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ji n,以免重蹈覆zh 。
一个人惟有敢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sh 。
2、根据下面语境,请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3分),如春天的花儿一般自然绽放; ,如夏天的热风自然奔放; ,如秋天的稻谷自然成熟。
A、中年的稳重B、孩子的笑脸C、青年的激情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6分)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
春水满泗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的深邃。
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5、阅读下列名著片断,写出各片断出自哪部名著,并写出该部名著的作者。
(6分)A.皇帝希望我另找一个机会把剩余的敌舰全部牵引到本国港口来。
君王的野心总是无法揣度的,他似乎一直在想把不来夫斯古帝国灭掉,化为自己的行省。
B.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C.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却象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2011中考模拟语文试题1

2011年初中学业复习自测(一)语文试题2011.4温馨提示: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
检测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等项目。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臵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根据平日积累,完成1—8题。
(30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毛坯.(pēi)栖.息(xī) 颔.首低眉(hàn)鳞次栉.(jiã)比B.闷.热(mân)伫.立(zhù) 擎.天撼地(qíng) 拈.(zhān)轻怕重C.炽.热(chì)夙.愿(sù)锲.而不舍(qiâ) 扑朔.(shuî)迷离D.狡黠.(xiá) 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 觥.(gōng)筹交错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蓄谋已久绿草如荫偃旗息鼓怨天尤人B. 风采动人大事渲染变幻莫测再接再励C. 山清水秀妄自菲薄负隅顽抗不屑置辩D. 闲情逸志欢渡春节陈词滥调混然一体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 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 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京剧是国之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和折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修改:删去“倾倒和”。
B.这张照片再现了勇往直前的健儿们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汗水浸透了衣衫。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diàn)基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jí),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pān)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zhì),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好美的景致。
正是雨后的万里晴空。
小草,小花,风,阳光。
苍穹下,菜花显得格外的黄,麦苗也格外的绿,真想躺在这绿色的硕大的地毯上,眯着眼睛,爽爽地做个绿色的日光浴。
A、朝我们铺洒轻拂 B、向我们弯腰招手 C、让我们漫步轻舞D、冲我们咧嘴微笑 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⑥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以“ , 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
⑦人有德,花也有德。
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 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4.下面是某小说的评论片断,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①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
②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篷勃,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
③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般美丽。
④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编者按】2011年各地中考即将开考,为了帮助大家做好考前的冲刺复习,特别搜集整理了中考语文试题的模拟试题,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每条横线上填一句。
(1) 晏殊《浣溪纱》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
(《诗经三首》)(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9)古诗词中有不少含草字的句子,请写出一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改病句。
是否有自尊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创新题(2分)①书面轻翻,心旌微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 猝然(cù)荒谬(miù)耷拉(dā)吹毛求疵(cī)B. 襦染(rú)推搡(sǎn)雾霭(ài)钟灵毓秀(yù)C. 契约(qì)甬道(yǒng)周匝(zā)尽态极妍(yán)D. 尴尬(gān)拮据(jié)顿挫(cuò)踉踉跄跄(qiā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⑴毋庸____,武汉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⑵面对相互推诿,请问: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正义?⑶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____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A、质疑声张观测B、置疑声张观察C、质疑伸张观察D、置疑伸张观测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昨天上午,通过故宫博物院微博就其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
B. 李胜见义勇为的受助者孙红女士在李胜出事后一直守在他的身边,她向媒体讲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C. 下月中旬,中山舰出水文物、武昌起义和今日首义之城图片等展览将首次登陆香港。
D. 尼克·胡哲,一位天生没有双臂和双腿的残疾人,成了“走”遍世界的励志演讲大师。
4.下面语段结尾处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
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因而我们看不见它。
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
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
可见,。
A、“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B、“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角度C、“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温度D、“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高度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千万别折腾汉字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
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
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
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
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
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
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
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写成了“”,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
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
“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
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
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
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
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
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
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
事实并非如此。
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
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
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
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
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
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
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
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
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讨论汉字繁简问题,不能忽略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
B.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C.千万别折腾汉字。
D.汉字具有形美、音美、义美的特点。
6.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这种主张”指的是A.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B.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C.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
D.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7.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
下列对汉字形美、义美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憾:从“心”,“感”音。
意为内心感到郁闷,遗憾,抱憾,是一种心理状态。
B.武:汉代许慎认为“武”是会意字,“止戈为武”,表现了古人向往和平美好的情感。
C.旦:表示太阳将要落到地平线下,有“日暮”之意。
D.疾:病字部,中间有支箭,人被箭矢所伤即为“疾”。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尝学于曾子。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
”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①,韩赵宾从②,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③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史记·吴起列传》)【注释】①不敢东乡:不敢向东侵犯。
乡,同“向”。
②宾从:服从、归顺。
实为结成同盟。
③属:同“嘱”。
委托、托付。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尝学于曾子尝:曾经B.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将:将要C. 子皆出吾下皆:全、都D. 方是之时方:正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A. 宋无罪而攻之B. 朝而往,暮而归C. 足肤皲裂而不知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0.吴起没有拜相的原因是A.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
B. 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
C.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
D.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
四、(14分)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2)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2.填空。
(共8分。
每空2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自古以来,英雄的心中都存有着一份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正如曹操在《龟虽寿》中高唱:“烈士暮年,。
”也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吟诵:“了却君王天下事,。
”五、(18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3~16题。
让我看着你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
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
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
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
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
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
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
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她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
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