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重农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四章 重农学派的
1
4.1重农学派概述
• 4.1.1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 4.1.2重农学派的形成 • 4.1.3重农学派的特点
第四章 重农学派的
2
•
4.1.1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 景 50—70年代,是法国 重农学派出现于18世纪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 形态,是布阿吉尔贝尔之后的法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派,也是具有独特而完整理论体系的 经济学派。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它称为资产阶 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学派产生于 法国,但它对整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具有重大的影响。
4.1.2重农学派的形成
• 1.重农学派先驱者的经济思想对重农学派的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2)提出国家的职能应该仅限于建立法庭、保护居民、维持 货币稳定等普通工作,其他事情可以自由放任;(3)他认 为财富的来源是生产而不是贸易,只有生产的更多更好, 就能在贸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 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1680一1734)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 古典经济学家。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先在伦敦经 商,1716年移居法国,在巴黎从事银行和贸易业务。由于 他精通金融业务、十分勤勉,在很短时间里经营业务发展 很快,由此受到法国的财政大臣、投机家约翰· 罗的妒忌。 当时法国正在实施“罗氏制度”,罗氏公司发行大量股票。 罗威胁坎蒂隆,要他离开法国。迫于无奈,他购 买了大量罗氏公司的股票。但后来他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把 第四章 重农学派的 7
4.1.2重农学派的形成
• 把股票全部抛出,获得巨额利润。此后,他放弃在他看来比 较危险的金融业务,与人合办一家普通贸易公司。以后他移 居荷兰,后定居伦敦。据说是遭到一个遭到解雇的厨师的谋 杀而死于火灾。坎蒂隆生于爱尔兰,是英国公民,但在法国 度过大部分生涯。他的经济研究也大都以法国为对象,他的 经济思想对法国重农学派影响重大。他一生唯一的也是最重 要的经济学著作是《商业性质概论》。他认为土地是财富的 源泉,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动力;他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农业年 产品如何经过流通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初 步阐述土地所有者的支出和国民生活的关系。他已在事实上, 把一国的居民区分为租地农场主、城市手工业者和土地所有 者三部分。 • 上述思想家是重农学派的先驱,重农学派正是在继承和发展 了他们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章 重农学派的 8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和缺陷

2012年12月经济论坛Dec.2012总第509期第12期Econ omi c F o r u m Gen.509No.12文/王乐和原芳【摘要】“重农学派”是18-世-R,50至70年代法国的一个经济流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以“纯产品”学说为核心理论,以魁奈的经济表为主要代表作,视农业为财富的惟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在20多年时间里重农学派引导着世界经济的思想,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方法论角度,来分析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与缺陷。
【关键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经济学方法论;经济表【作者简介J王乐、和原芳,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资本主义。
重农学派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这时正基础,“自然秩序”观是重农学派研究社会经济问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
重农学派的理论题的方法论。
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魁奈的“自然秩序”不同于启蒙思想家所认为系,它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重的人的理性就是自然秩序的“秩序说”,从某种程农学派也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学术派别,最早系度讲,他所解释的“自然秩序”更符合唯物主义世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广义的重农学派界观。
他认为,“自然秩序”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指所有反对重商主义和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是自然权利,指的是出于平等,规律赋予个人享受家,而狭义的重农学派只是指法国18世纪中叶以自己的劳动所得的自然权利,条件是这种享受要与魁奈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学家集团。
他人的利益相协调;其次是自然法则,或称为自然一、重农学派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信条规律,经济活动同自然界一样,受客观规律支配,(一)自然秩序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是自然秩序,重农学派将自然秩序的概念引入到经济思想中它是自然法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受自然法来,强调经济理论的研究要遵循“自然秩序”。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3)对纯产品理论的发展:
并将资本主义的基本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利息、
。
.纯产品:①魁奈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
、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
。②“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
.阶级结构:魁奈把社会分成三个阶级:(1)生产阶级,
(2)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他的特点是占有纯产品,
(3)不生产阶级,魁奈又称之为不结果实
(魁奈是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划分
)
.年预付和原预付: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1)
(总地租收入的1/2),
1/2,向生产
。
1/2,向不生产
。
1/2,向生
。
:
10)和工业品(10),满足了他
(10)和粮食(10),
,农具补偿了过去一年
,而没有进入流通的粮食留在他们手中补
,即种子和工资。此外,他们从土地所有者
20),将作为下一年度
1)魁奈的《经济表》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分
(剩余产品),从而
5)经济表的错误: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法国重农学派重要代表人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关于商业的
、《市集与市场》。
.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理论有何发展?
1)对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2)对工资理论的发展:杜尔哥的工资理论证明了工人为
,即每年预付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
(2)“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仓
.评述魁奈的经济表。
1)经济表的目的:用图表的形式来说明一个农业大国一
2)经济表的假设条件:
3第3章魁奈的重农学派

缺陷:一是认为农业是唯一提供纯产品 的部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二是把 纯产品看作是土地的自然赐予,也是错 误的。
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以纯产品为基础,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阶级。 (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够 生产纯产品的阶级。其中既包括租地农场主 (即农业资本家),又包括农业工人; (2)土地所有者阶级。即以地租或赋税形式 从生产者阶级那里获得纯产品的阶级。其中包 括地主、国王、官吏和教会僧侣; (3)不生产阶级,魁奈称之为“不结果实的 阶级”(sterile class)。这部分人既不生产纯 产品,也不占有纯产品。其中包括工商业资本 家和工商业中的工人。
(一)《经济表》的含义
《经济表》最突出反映了魁奈的社会资本 再生产理论,也是魁奈的全部经济学说的 总结、运用,他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把 社会经济生活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并受客 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提出认识和掌握 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增长的规律及途径的任 务。
(二)假设前提 (1)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普遍化,没有小 农经济。 (2)生产阶级除支付地租外,不再担任何 赋税。 (3)等价交换,价格固定不变。 (4)社会总产品流通只在三个阶级间进行。 (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 级) (5)只限于国内流通,不考虑对外贸易。
魁奈在被封为贵族以后不久,即在1753—— 1756年间,便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这时他已 经60岁了。 (成长启示:责任感、兴趣、方法) 2、著作: 《租地农场主论》(1756)、 《谷物论》(1757)、 《经济表》(1758)、 《农业国经济管理的一原则》(1758)、 《人口论》(1759年)、 《中国的专制制度》(1767)。
第3章 重农学派(本科)

现 代 经 济 循 环 流 向 图
Page 22
FIRMS •Produce and sell goods and services •Hire and use factors of production
HOUSEHOLDS •Buy and consume goods and services •Own and sell factors of production
2.自由放任、自由流通。是温森特· 德· 古尔内(Vincent de Gournay, 1712-1759 )提出的,这个短语实际意思 是“不要政府干预,让人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除了保证最低的、绝对必需的基本保障如保护生命与产 权、维持签约的自由等之外,政府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 任何干预。
魁奈假定: 土地为地主所有,但由承租的农场主耕种,因此, 农场主是唯一真正的生产阶层。农场主生产的产 品不仅要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还要满足土地所 有者(包括国王、教会、公职人员和其他依赖土地 所有者的收人生活的人)的需要。此外,农场主的 产出还要满足非生产阶层(制造业者和商人)的需 要。
《经济表》说明了社会净产品是如何在三个阶层 之间循环并被年复一年再生产出来的。
Factors of production Wages, rent, and profit
MARKETS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Households sell •Firms buy
Labor, land, and capital Income = Flow of inputs and outputs = Flow of dollars
魁奈和他的支持者希望把国王转变成一个“开明的君 主”、和平改革的工具。
第三章 重农学派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续)
2.他指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根本区别: 是占有资本,还是一无所有。
“企业家、制造业主、雇主阶层,都是大量资本 的所有者,他们依靠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通 过垫支而赚取利润;另一阶层则由单纯的工匠构 成,他们除了双手以外,一无所有,他们的垫支 只是他们每日的劳动,他们得不到利润,只能挣 取工资”。
可见纯产品不是一般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物,而是 农业雇佣劳动者的产物。
所以他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分析的是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
Page 18
3、魁奈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魁奈根据人们对纯产品的关系和所在的生产部门, 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 阶级和不生产阶级。
①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纯产品的阶级。
1、等价交换学说 等价交换学说是魁奈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所谓等价交换就是商品按同等的生产费用相交换,
而同等的生产费用就是生产商品时同等的支出。 评价:魁奈对等价交换的解释只是同义语的反复。
Page 12
2、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包括 以下5方面的内容:
①、什么是“纯产品”? 魁奈认为农业中每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扣除了生
付是不生产性支出,所以只有农业资本才是生产 资本,工业资本是不生产的资本;至于商业资本 则是进行贱买贵卖,搞欺骗的资本。
Page 21
4、魁奈的资本理论
(续)
②他把农业预付即生产预付划分为两部分:“年 预付”和“原预付”。
“年预付是每年花在耕作劳动上的支出数额”,
包括种子和工资;
流动资本
“原预付是购置农业设备的资金”。 固定资本
Page 25
生产阶层 (农场主) (50亿)
第三章 法国重农学派

① 土地所有者得到10亿农产品和10亿工业品
② 生产阶级拥有20亿货币和10亿工业品,形态发生变化
③ 不生产阶级10亿货币、10农产品和10亿原料,形态发生变化
⑺ 对《经济表》的评论
A. 有价值的创见
B. 历史的局限性
C. 缺陷
3.3 杜尔阁的经济学说
3.3.1 杜尔阁的生平与著作
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1727-1781 年)获神学学士学位,重农主 义后期最伟大的代表者,“法国革命的直接先导之一” 经济论文: “基金”、“交易”、“交易与市场”(1757 年) “关于赋税文稿的写作计划”(1763 年) “论借贷利息”(1770 年) 经济著作: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66 年) 《价值与货币》(1769 年)
晏智杰著《亚当 ·斯密以前的经济学》, 第337-451页。
Problem Sets:
分析重农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谈谈你对重农学派“自然秩序观”的看法。 评述“纯产品”学说在重农学派以及魁奈经济思想中的地位。 试论魁奈《经济表》的主要内容、成就与缺陷。 试评魁奈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为什么说在杜尔阁那里“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
10亿原料10亿生活资料土地所有者10亿货币生产阶级10亿农产品土地所有者10亿货币不生产阶级10亿工业品不生产阶级10亿货币第一次交换所得生产阶级粮食和生活资料生产阶级10亿货币不生产阶级的工业品不生产阶级10亿货币事先准备的生产阶级的原料不生产阶级10亿货币10农产品和10亿原料形态发生变化33331annerobertjacquesturgot17271781年获神学学士学位重农主义后期最伟大的代表者法国革命的直接先导之一经济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
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
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
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
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一、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
封建剥削(主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
阶级矛盾尖锐。
(资产阶级的矛盾)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
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
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
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
结果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财政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
(约翰·罗也被解职逃出法国)。
这时,经济问题成了法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思想界讨论的中心。
正如伏尔泰所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而终于谈论面包问题了。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包括60岁的宫廷御医魁奈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法国的经济问题,以魁奈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并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和学术团体。
重农学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除首领魁奈(F·Quesnay,1694-1774)外,还有维多·米拉波即老米拉波(V·R·Mirabeau 1715-1789),(从1767-1776年,重农学派成员每周在他家里集会讨论学术问题。
)利维埃(Riviere,1720-1793)奈穆尔(D·Nemours,1739-1817)“重农主义”一词(Physiocracy)就是他在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时以此作为书名的。
波多僧正(Baudeau,1730-1792)小米拉波(H·G·Mirabeau,1749-1791)杜尔哥(Turgot,1727-1781)。
虽不承认自己是重农学派成员,且从来没参加他们活动,但他的观点和魁奈一脉相通,并进一步发展了魁奈的经济学说。
马克思说,重农主义在杜尔哥发展到了顶峰。
在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学派象重农学派那样,其观点较为一致,他们不仅在学说上而且在私人关系上结成一体,共同拥戴一个学术领袖,许多文章都经学派成员传阅和讨论后发表,并办有学术刊物《公民评论》。
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重学派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主义主生于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则不仅仅限于法国。
它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1、“自然秩序”观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
当时,重农学派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
利维埃所以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政治社会天然固有的秩序》。
奈穆尔在整理编辑魁奈的著作,将其编成《重农主义,即人类最好统治的自然构成》一书。
“重农主义(physiocracy)”一词被首次提出。
这里必须指出,重农主义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c”英文单词为physiocracy,系由希腊文的“自然”和“统治”、“支配”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统治。
后来亚当·斯密把魁奈的理论体系视为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重农体系”或“重农”主义。
因此,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就将physiocrate一词直接译成“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
由此可见,尽管以魁奈为首的学术团体非常重视农业,但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之中。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对封建专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他们提出了自然和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然秩序”这上,并把“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相对立。
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合乎人类本性的,因而是自然的、合理的制度,而“人为秩序”则是违反自然的不合理的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
重农学派,在继承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解释,重农学派还不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在重农学派那里,自然秩序是一种体现神的意志的理想秩序。
即这个“秩序”先是由上帝创造的,然后才独立地发展。
例如,魁奈认为,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了人类和谐一致和普遍幸福而安排的,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奈穆尔在解释自然秩序时,就认为自然秩序只是上帝自己给予宇宙的物理构造。
利维埃也把自然秩序看作是上帝为了人类幸福而安排的秩序。
既然“自然秩序”是上帝安排的,因而具有客观性和永恒性,(因为神的存在是客观的和永恒的)重农学派把与“自然秩序”相对立的称为“人为秩序”,他们认为,“人为秩序”是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而变动的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各种经济政治制度和法令规章,人类如果认识了自然秩序,并使“人为秩序”积极适应“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社会就陷入疾病状态。
这时,就要强而有力的人物出现,使社会恢复到自然秩序。
这种强而有力的人物是“开明君主”,他是社会的教师和医生,最能体现自然秩序。
当社会处于健康时特别推崇中国的专制制度。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表明,他们已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但是,这一观念仍未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仍然披着宗教的外衣。
特别是封建君主专制联系在一起。
2、重农思想。
重农,是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传统。
重农学派继承了和发展了两人,孟克利钦、布阿吉尔贝尔的重农思想。
把农业看作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把农业看作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出,法国经济才能繁荣。
3、封建主义外观重农学派的理论本质上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他们的观点却带有封建主义的外壳,重农学派成员始终认为自己是站在封建贵族利益的。
所以,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就构成了重农主义的体系的基本特征。
正是这一特征,使得封建贵族阶级能接受他们的理论,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思想家则反对他们的理论。
也正是这一特征,使得重农学派维护封建制度的愿望,达到否定封建社会、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
因为在重农学派所描绘的社会里,农业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直接的土地耕作者是工资劳动者,在农业生产领域,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并把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当作永恒的自然规律来表达。
所以,马克思指出,这个学说体系“实质上是宣告在封建废墟上建立资产阶级生产制度的体系。
”(全26/28)又说,“实际上,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全24/399)重农学派的这一特点是与当时法国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当时法国还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成熟他们以为代替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只不过是封建制度的改良。
另一方面,他们仍没有彻底摆脱封建贵族的立场。
这就使他们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的外观。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一、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1、魁奈(F·Quesnay,16941——1774)出生于巴黎近龙活虎郊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丧父,兄弟姊妹又多(他在13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10)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是靠自学成才的。
求知欲很强,有时看一本书,步行到巴黎,往返几十公里,从16岁开始,跟随一外科医生当学徒,后在巴黎边工作边在大学学医,24岁时,已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外科医生。
1730年发表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秘书,并移居巴黎。
1749年,魁奈55岁时,被任命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一名宠妃的侍医,住进凡尔赛宫。
1752年,因治愈皇太子的病有功,又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
并被国王封为贵族。
魁奈在被封为贵族以后不久,即在1753——1756年间,便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
这时他已经60岁了。
为什么在这时候又去研究经济问题呢?有两点原因:一是魁奈移居凡尔赛宫后,经常和当时思想界的名流聚会,这些思想家主要有狄德罗、爱尔维修、孔狄亚克,经济学家有老米拉波、奈穆尔、里维埃、杜尔哥。
英国的亚当·斯密在欧洲大陆旅行时,也曾和魁奈会晤、交谈过。
通过这些接触,魁奈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和约翰·罗的信用货币制度,造成的法国经济凋弊,财政危机,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状况。
因而经济问题自然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这个身为贵族的宫廷医生,也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
2、著作:魁奈的主要经济著作有《租地农场主论》(1756)、《谷物论》(1757)、《经济表》(1758)、《农业国经济管理的一原则》(1758)、《人口论》(1759年)、《中国的专制制度》(1767)。
3、方法自然秩序是魁奈及其学派的社会观和方法论。
二、纯产品学说: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他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再生产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1、什么是“纯产品”由于魁奈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所以纯产品就是农业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的剩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