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读联之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第一单元第一课《消息二则》一、重点字词注音溃退【kuì tuì】泄气【xiè qì】督战【dū zhàn】要塞【yào sài】业已【yè yǐ】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二、重点词语解释溃退: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战斗力微弱。
溃:在此意为溃散、溃败。
泄气:本意为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也引申为泄劲、放弃。
督战:在前线监督作战要塞: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
也解释为构筑了堡垒的地方业已:已经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重点字词注音颁发【bān fā】遗嘱【yí zhǔ】建树【jiàn shù】仲裁【zhòng cái】巨额【jùé】二、重点词语解释颁发:公布;发布。
遗嘱: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巨大的数额。
第三课《“飞天”凌空》一、重点字词注音凌空【líng kōng】翘首【qiáo shǒu】酷似【kù sì】潇洒【xiāo sǎ】轻盈【qīng yíng】悄然【qiǎo rán】由衷【yóu zhōng】新秀【xīn xiù】屏息敛声【bǐng xī liǎn shēng】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二、重点词语解释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语文课的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⑴ 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概括理解能力。
⑵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⑴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⑵ 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2、理解作者的情怀;【教学难点】对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教学方法】1、读、悟、赏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就宣告春天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美国论理学家利奥彼德对大雁情有独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钟活动情景。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大意: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感受文章主旨。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2、领悟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从大雁身上感受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探究思考: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那些特点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3、朗读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⑵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明确:1、⑴ 来的季节是三月天⑵ 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⑶ 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鸣叫⑷ 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⑸ 爱觅食玉米粒⑹ 常六只列队飞2、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等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趣味性。
读千古美文,悟人文情怀——赏析《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读千古美文,悟人文情怀——赏析《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在备课时考虑到这三篇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重后两个方面,让学生从中去感受他们伟大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一文章特色1.文体相同三篇都是“记”,记,是一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为了记述事物的文章,但是在记事的同时写景、抒情、议论。
三篇文章都是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妙文,但同中有异。
《桃花源记》则侧重叙事和写景,以武陵渔人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寻找桃源为线索,极力描写桃林之奇异、桃源之优美、民风之淳朴、生活之安定。
借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岳阳楼记》则是先叙作文来由,接着极力铺陈洞庭的雄伟壮观和悲喜二景,并且由景入情、最后才以“嗟乎”引发议论,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和忧乐观。
《醉翁亭记》又不尽相同,借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在山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而这其中又以写景为主,三篇文章都以优美的文字,创造了优美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2.骈散结合三篇文章的作者虽然隔了七八百年,但是流诸笔端的风格却大同小异,三篇文章的语言,都是典型的骈散结合,《桃花源记》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林,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桃源。
《岳阳楼记》大量运用骈句,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文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注音

语文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注音第一单元。
- 溃退(kuì tuì):(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 泄气(xiè qì):泄劲;失去信心和干劲。
- 督战(dūzhàn):监督作战。
- 要塞(yào sài):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
- 业已(yè yǐ):已经。
-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 颁发(bān fā):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 遗嘱(yí zhǔ):人在生前或临死时留给后人的书面或口头的嘱咐。
- 建树(jiàn shù):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 仲裁(zhòng cái):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
- 巨额(jù é):巨大的数额。
- 凌空(líng kōng):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 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望)。
- 酷似(kù sì):极像。
- 潇洒(xiāo sǎ):(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 轻盈(qīng yíng):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声音、节奏)轻松。
- 悄然(qiǎo rán):形容忧愁的样子;形容寂静无声。
- 由衷(yóu zhōng):出于本心。
- 新秀(xīn xiù):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 桅杆(wéi gān):船上挂帆的杆子。
- 浩瀚(hào hàn):水势浩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 娴熟(xián shú):熟练。
- 咆哮(páo xiào):(猛兽)怒吼;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中国诗词大会》一期期节目,热潮汹涌,“文化自信”四个字更是被深深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间。
“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
”这正是《中国诗词大会》创立的(chūzhōng),也是节目秉承的理念。
近年来,“中国式浪漫”频频掀起大众热议。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等诗句,又一次拨动了每一个中国人最温柔的心弦..。
以中国的古典诗词来诠释这一场人类盛会,不但为比赛增添了艺术之美,而且向世界(zhāngxiǎn)了文化自信。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hūzhōng)②(zhāngxiǎn)(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烙印②心弦(3)文段中的“翩”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表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辞”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川不辞盈”的“辞”意思是。
(填序号)(2分)①文辞;言辞。
②告别。
③躲避;推托。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
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
一辈辈匠人,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技艺在手手相传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传承古法,延续文化根脉②掌握精髓,坚持守正创新。
传承,既是要以艺立身,更是要以德树人。
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说③“要是从这代人就开始糊弄,那后代人怎么干呢④抱定一个信念,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承接前代的真传,就有底气给后世一个交代。
(1)在文中对应序号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2分)()A.,。
:”。
B.、;:?”C.,;,”。
D.、。
:?”(2)可以替换画横线句子中关联词语而不改变原句意思的一项是(2分)()A.如果⋯⋯就⋯⋯B.不仅……而且……C.要么……要么……D.只有……才……(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段中第一句的句子主干是“传承是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使至塞上》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使至塞上》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使至塞上》教案知识与技能:积累重要字词。
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过程与方法: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书法作品《使至塞上》导入。
教师配乐朗读。
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
著《王右丞集》。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诗人。
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大屏展示)三、反复诵读,以读促悟(一)解一解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
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
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二)读一读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试读;3、学生个读;4、学生齐读。
(三)释义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
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
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
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学好八年级语文的方法

学好八年级语文的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好八年级语文的方法学好八年级语文的方法大全中考语文占150分,分数比例不小。
第20课《读联之悟》精品实用教案(鄂教版八年级下)doc

[预习导引]1. 目标点击(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精练和审美价值。
2. 学法指导(1)课前搜集一些对联,看看对联有哪些特点。
(2)熟读课文,揣摩文中所举对联的意思。
(3)反复揣摩自己搜集到的对联,看看从中能悟出些什么。
[文题资讯]1. 作者简介于沙,本名王振汉,湖南临澧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系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新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歌词理论集11种。
有近200件作品入选《新中国50年诗选》、《古今中文散文诗精品词典》等180余种选本,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新国风》诗刊常务编委、湖南省诗词协会顾问。
曾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龙文化金奖。
2. 背景资料于沙先当诗人,后当词家,深谙为诗为词二者之佳妙。
写诗时,将词的明朗,溶于诗的含蓄之中。
写词时,将诗的含蓄化于词的明朗之内。
因此,他的歌词既有诗味,又有歌味。
新时期以来,已出版抒情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第一行足迹》《在密密的森林里》《爱的备忘录》《跋涉之歌》《踏看落花归去》《于沙亲情散文》等6部)。
有近200件作品选入《当代短诗选》《恋歌》《关于诗的诗》《献给妻子的情诗》《中国百家讽刺诗选》《当代抒情诗拔萃》《新时期诗萃精评》《小诗点评》《中国当代抒情小诗500首》《新诗三百首》《中国山水诗辞典》《中国当代歌词选》《中国渔歌选》《中国新诗格律诗选》《20世纪散文诗精品赏析》《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及《桂林山水散文诗16家》等近60余种选本。
获国家级和省级奖数十次。
另有作品入选中等专业学校语文课本和《民族音乐教学曲选》。
《诗歌辞典》《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歌词家辞典》《中国文学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当代华人文化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等大型辞书刊登了他的小传和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把对联比喻成“窄窄 的田垄”,“十粒五 双的金穗”比喻对联 的几个、十几个字。 是说对联词雅句丽, 音谐旨远,具有文学 和审美价值,读后能 让人获得极大的精神 享受,就像农民丰收 的喜悦。
•赏
• 买 • 悟
• ——爱
小
•
结
本文以读联——悟联——爱 联为线,,重点写自己对对联 的感悟,以及所获得的美的享 受,表达了对对联的无比喜爱 之情。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读了哪八副对联? 2作者有什么感悟? 3八副对联间有何关系?
“读书、写作、做人、养生” 四类对联的感悟,概括了一个人 的主要精神生活内容。
再读课文,谈理解
• 默读1、2段,说说作 者为什么选择读对联。 • “这窄窄的田垄上, 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 穗来”的含义? • 作者对对联的感情是 什么?从哪些地方可 见?
谢
谢!
读联之悟
目标
• 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 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 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 的精练的审美价值
导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现化文学家郭沫若在儿时曾与同伴一起到寺庙里偷桃子吃。和 尚找到了私塾的先生,向他告了状,于是先生就在孩子中查问究竟是 谁偷吃了桃子,而所有的孩子都不承认自己偷吃了桃子。先生一气之 下,动手写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用以挖苦偷桃的孩子,并说,谁要是 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 郭沫若看了看,只见纸上写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笑了一笑,回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古人把攀桂步 蟾宫用以比喻考中状元,形容大有作为。郭沫若在他对的下联中对自 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未来的前途都充满了自信,因此,他不无诙谐地回 答先生:“昨日偷桃吃有我,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也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