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普查及设计陈晨样本

合集下载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坑涌水量预测王俊杰【摘要】科克火热金矿位于哈图山的东段,在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大井法对矿区矿坑的涌水量进行预测,为后续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150,152)【关键词】科克火热金矿;水文地质特征;矿坑涌水量预测【作者】王俊杰【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 0 一队,新疆昌吉 83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4;TD742.11 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科克火热金矿区位于艾里克湖流域支流阔克塔勒河地下水山间补给~迳流区。

矿区整体地势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间沟谷第四系凹陷处季节性有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

矿区中部有一条近东西向的地表分水岭,分水岭西段为矿体主要赋存地段,西段泉水出露最低点高程为1125m,为矿区侵蚀基准面。

2 矿区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1)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

矿区第四系发育较少,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向条带状山间凹陷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水的补给源有限,受地形坡度影响,蓄水能力较弱,泉水流量为0.31L/s~0.69 L/s,富水性弱。

(2)风化裂隙含水层(带)。

依照地质钻探与水文勘查结果分析,研究区域矿层受侵蚀厚度通常为40m以内,矿层受风化破坏后其完整性会变差。

由于部分钻孔地下水位在风化层内,故赋存风化裂隙水,但风化裂隙含水层分布不连续,厚度相对较小,其富水性弱。

(3)构造裂隙含水带。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形态,由十余条次级断裂与五条主断裂构成,依据矿山地质构造走向可划分为北北东和北东东向。

据钻孔揭露,单孔分布密度一般为3处~5处,矿区矿层走向与裂隙走向大致相同,发生断裂概率较低,出现一些地下水侵蚀迹象,地质构造裂隙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3 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及排泄矿区西部的中低山区为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矿区东部为汇流迳流区,阔克塔勒河为本区水文地质单元的排泄区。

西部黄金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有限责任公司浮选尾矿库技改工程

西部黄金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有限责任公司浮选尾矿库技改工程

西部黄金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有限责任公司浮选尾矿库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单位:乌鲁木齐天助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西部黄金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九年九月目录1 概述 (1)1.1 建设项目特点 (1)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3 分析判定过程 (3)1.4 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 (4)1.5 结论 (4)2 总论 (6)2.1 编制依据 (6)2.2 评价总体构思 (9)2.3 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 (10)2.4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11)2.5 评价等级 (17)2.6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 (24)3 原有工程概况 (27)3.1 企业简介 (27)3.2 原有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27)3.3 原有工程公用工程 (29)3.4 原有工程环保手续执行情况 (30)3.5 原有工程存在的问题 (30)4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31)4.1 工程概况 (31)4.2 选矿厂概况 (33)4.3 主体工程 (35)4.4 公用工程 (48)4.5 依托工程 (48)4.6 工程分析 (48)4.7 产业政策符合性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57)5 环境现状质量调查与评价 (64)5.2 自然环境 (64)5.3 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66)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0)6.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0)6.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4)6.3 退役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3)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14)7.1 大气环境保护与防治措施 (114)7.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15)7.3 水污染防治措施 (116)7.4 生态恢复及治理措施 (117)7.5 尾矿库闭库及生态恢复措施 (118)7.6 环境风险防护措施 (120)7.7 治理措施分析 (124)7.8 事故应急预案 (126)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0)8.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0)8.2 环保投资概算 (131)8.3 环境效益分析结论 (131)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33)9.1 环境管理计划 (133)9.2 环境监测计划 (135)9.3 施工期环境监理 (136)9.4 污染物排放口(源)的管理 (138)9.5 工程竣工验收 (138)10 评价结论 (141)10.1 项目概况 (141)10.2 环境质量现状 (141)10.4 环境影响预测 (142)10.5 公众参与 (143)10.6 环境保护措施 (143)10.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4)10.8 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144)10.9 总体结论 (145)附件1:委托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7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哈图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黎智云(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哈图金矿是新疆地区发现的一重要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西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北翼东侧区段上,该区主构造线呈NE 向,安齐大断裂对该矿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石炭系是该矿的主要赋矿地层,安齐断裂还是重要的导矿构造,破火山口断裂以及安齐断裂次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和配矿构造。

安齐断裂上盘是金矿的主要分布地带,Au、As、Cu、Zn、Cr、Ni、Co 是区内主要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具有较高的背景值,和玄武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蚀变岩夹石英岩脉是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早石炭世是成矿的最有利时间,同期侵入酸性岩体,区内构造对其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综合研究认为该矿成因类型为基性玄武岩、酸性玄武岩密切相关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关键词:哈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新疆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0-0076-2收稿日期:2020-05作者简介:黎智云,男,生于1975年,汉族,新疆昌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察、地质勘查、固体矿产。

1 区域地质背景哈图金矿分布于新疆托里县管辖范围,西准噶尔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北翼东侧区段,是该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主构造线为NE 向,斜交天山褶皱系与阿尔泰褶皱系,上古生界是该区的主要地层,中生界相对次之,山麓边缘与河谷中零星分布新生界。

区内频繁分布岩浆活动,主要为花岗岩,中酸性岩次之。

依照相互侵入特征进行分析,早石炭纪是侵入时代下限,主要为华力西中期或更晚些。

该区发育断裂构造,主要的断裂为安齐断裂、哈图断裂与达拉布特大断裂等,展布方向为NE 向,对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见图1。

受该区构造应力作用因素影响,后期阶段岩浆热液作用,导致该区发育明显的变质作用,促进该矿成矿。

新疆托里县别鲁阿嘎希金矿区构造与成矿之间关系初探

新疆托里县别鲁阿嘎希金矿区构造与成矿之间关系初探

新疆托里县别鲁阿嘎希金矿区构造与成矿之间关系初探新疆托里县别鲁阿嘎希金矿区构造与成矿之间关系初探发表时间:2016-06-13T15:27:17.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4期作者:王彦新[导读] 别鲁阿嘎希断裂是该矿区的主干断裂,长度和延伸均较大,该断裂贯穿整个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三队伊宁 835000摘要:别鲁阿嘎希断裂是该矿区的主干断裂,长度和延伸均较大,该断裂贯穿整个矿区,为该矿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导矿、配矿、容矿的地质环境。

该断裂上盘发育有派生的近东西向、北北东向二组断裂、裂隙构造。

主干断裂和多组次级断裂构成了“入”字形,构造格架。

关键词:别鲁阿嘎希断裂;构造破碎带;黄铁矿;复背斜目录1 前言1.1 区域地质概况1.1.1 大地构造位置本区大地构造处于海西期弧后海盆快速拉张环境。

构造位置位于准噶尔界山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尔布特复向斜东段南翼。

(见图1)。

1.2 区域地层区内主要地层为石炭系和泥盆系地层,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出现于山前及沟谷中。

1.2.1 泥盆系(D)分布于哈图山地区及黑苏断裂一带。

在图幅内仅见中泥盆统巴尔雷克组(D2b)及库鲁木迪组(D2k)分别出露于图幅的西北及东北角。

为一套巨厚的火山碎屑沉积复理石建造。

1.2.2石炭系(C)主要分布于哈图山以南广大地区,是组成扎依尔复向斜的主要地层。

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C1x):分布于哈图断裂之北。

1.2.3 第三系上新统昌吉河组(N2ch)分布于哈图山南麓个别地段,出露面积不大,岩性主要为褐红色砾岩、细—中粒泥质砂岩、粉砂岩夹石膏。

1.2.4 第四系(Q)分布于哈图山南麓及山前地段。

在丘岭低凹处亦有分布。

主要有:下更新统砾石层(Q1l),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0上更新统—全新统(Q3-4pl)。

其中以(Q3-4pl)分布比较广泛,以砂、砾石、碎石、厘米砂质粘土为主,视厚0.5-3米,个别达6米以上。

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齐Ⅰ金矿深部矿体特征及勘查方法的选择

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齐Ⅰ金矿深部矿体特征及勘查方法的选择

区域 地 层 以上 古 生 界石 炭 系 为 主 ,为 一 套火 山 分 为 上 、下 两个 亚组 ,下 亚组 为 一 套 海底 喷 发 的玄

沉 积 建 造 ,主要 为包 古 图 组 、太 勒 古 拉 组 地 层 。 武 质熔 岩 、凝灰 岩 、角砾 岩 、安 山质熔 岩 ,流 纹质
而哈图地层 出露 比较简单 ,主要为下石炭统太勒古 熔 岩 和硅 质 岩 ;上 亚组 为 一套 浊 流 沉 积岩 , 由层 理 拉 组 火 山沉 积 岩 。太 勒 古拉 组 根 据 岩性 组 合 可 以划 不 发育 的硅 质粉 砂 岩 、凝 灰 质粉 砂 岩 、硅 质 泥 岩和
可 以看 出 , 在 不 同部 位 ( Hg * B ) / 地层走 向为 2 7 0 。~ 2 8 0 。, 南倾, 倾角为 4 5 。~ 6 6 。。 化学 找矿评 价指 标,
太勒古 拉 组上 亚组 为矿 区主要 地层 , 亦为 基性 玄武 岩 ( B i * M o ) 1  ̄ 2 及( A g H g B ) / ( B i M o 1 0 0 ) 的累乘 比值 明显 累乘 比值 以每 体之 主要 围岩 , 部 分地 层分 布 于玄武 岩体 内呈 顶 、悬 的差 异 。 自矿 上 一矿头 部 一矿 中下 部,
l 2
王永 :新疆 托里 县哈 图金矿 齐 I 金 矿深 部矿体 特征 及勘查 方法 的选择
第 5期
粉 砂质 泥岩 组成 ,局 部含 硅质 条带 ( 新 疆 维吾 尔 自治
岩浆 岩 以基 性 玄 武 岩 为 主 ,兼 有 少 量 辉 绿 岩 、
区地 质 矿 产 局 , 1 9 9 3 ) 。太 勒 古 拉 组 下 亚 组 的玄 武 辉长 岩分布 ,此外 ,在 地下深 部存在 斜长 花 岗斑岩 。 岩 、凝 灰 岩 、安 山岩 以及 流 纹 岩是 区内金 矿 体 的 主 基性 玄 武岩 、辉 绿 岩 、辉 长岩 三种 岩 石均 呈 相 变过

新疆托里县铬门沟金矿容矿构造及找矿方向

新疆托里县铬门沟金矿容矿构造及找矿方向
山-沉积建造, 地层总体走向与矿区主要构造线方向 倾角 54ʎ-73ʎ, 由南向北逐渐变缓。根据其岩性组合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部以凝灰岩、 晶屑 灰岩; 上部以玄武岩、 凝灰岩、 流纹质凝灰岩为主, 玄 武岩分布于该岩性段底部。第二岩性段分布于矿区 性段中, 是铬门沟金矿的主要赋矿层位 (图 2) 。 中部, 占矿区总面积的 20%, 基性岩浆岩就位于该岩 矿区内断裂较为发育, 矿区构造格架主要受断 矿区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古拉勒组一套火 一致, 呈近北东 - 北东东向展布, 单斜产出, 倾向北,
2017 年
新疆有色金属
23
DOI:10.16206/ki.65-1136/tg.2017.0矿方向
郭 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哈密 839000)
产于与深大断裂呈锐角斜交的次级断裂中, 多成群成带出现。同时, 该带内金矿与基性-超基性火山岩 (或岩浆岩) 关系明显, 玄武岩及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中金的丰度值较高, 是金矿的主要物质来源, 并以此建立了达拉布特次级金矿带金矿床的成矿 模式。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以铬门沟金矿为例, 将区内构造划分为三个序次, 其中第三序次即北西向构造, 与区内 成岩、 成矿的关系, 同时总结矿区内的找矿标志, 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容矿构造 金矿 蚀变基性岩 铬门沟 摘 要 达拉布特次级金矿带位于新疆托里县境内, 受哈图断裂、 安齐断裂、 达拉布特断裂三条深大断裂控制, 金矿主要
图 1 达拉布特次级金矿带区域地质图
裂构造控制, 萨尔托海断裂、 达尔布特断裂是区域上 最大规模的断裂, 为主干断裂。矿区内的主要构造 与区域构造基本一致, 岩层受断裂影响发生强烈的 片理化、 糜棱岩化, 形成一较大的挤压破碎带。在其 派生的次一级北西向断裂中发育着一系列含金石英 脉及金矿体。 若将萨尔托海断裂、 达尔布特等区域性深大断 裂作为第一序次, 则矿区内可按照断裂先后顺序划 分为三个序次。第二序次为北东-北东东向断裂, 如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

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周权【摘要】新疆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区域内地层有多种,从老到新出露地层可以分为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D2k)、中泥盆统巴尔雷克组(D2b)等七层.区域内部主要是由酸性-中酸性岩浆岩组成的,还有少部分是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岩石,岩浆岩侵位的最高层位是石炭系.此外,此区域是北东向的构造,另外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是由自南向北发育的达尔布特断裂、安齐断裂、哈图断裂和别]鲁阿嘎希断裂构成的.本文还将介绍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希望对勘查人员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2页(P131,133)【关键词】托里县;科克火热金矿区;地质特征【作者】周权【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新疆昌吉83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科克火热金矿区位于哈图金矿带的次级成矿带,整个勘查区被别鲁阿嘎希断裂横贯,上古生界中泥盆统地层是勘查区出露地层的主要部分。

出露于勘查区北部的是中泥盆统第一组(D2a);出露于测区北东部的是中泥盆统第二组(D2b);出露于勘查区东南部的是中泥盆统第三组(D2c)。

勘查区构造分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其中褶皱构造分布于中泥盆统第一组在位于勘查区西部,哈图断裂以北的勘查区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勘查区内所见侵入岩主要为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

本文还将简介围岩溶蚀,以及含矿层以及矿化带的特征。

1.1 地层首先介绍泥盆系,它主要分布于哈图山地区及黑苏断裂一带,以岩性组合特性差异为分类依据,可以将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D2k)分为上亚组和下亚组;其次介绍石炭系,它主要分布于哈图山以南广大地区,是扎依尔复向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分布于哈图断裂之北的是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C1x),在这一组中同样也是分为两个亚组。

分布较广的是中石炭统,在细分可以将其分为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这两组又可以分为上下两组;接下来介绍三叠系,中三叠统小泉沟组(T2-3xq),岩性多为泥质粉砂岩,出露面积较小;在铁木尔塔木和阿克塔木以北等地分布的是侏罗系,又可以分为中侏罗统西山窖组(J2x)、上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上侏罗统三工河组(J1s)。

新疆西准噶尔哈西金矿矿石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新疆西准噶尔哈西金矿矿石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新疆西准噶尔哈西金矿矿石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蒋磊;汪滢;曾祥武;聂晓勇【摘要】哈西金矿位于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的西南部,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金矿.矿体受北东向安齐断裂控制,长短不一,厚度为0.10 ~3.42 m,Au 品位为0.17~64.60 g/t,主要赋存在石炭系太勒古拉组中,且与玄武岩关系密切.原生矿石可分为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两种,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辉砷镍矿和自然金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可将金矿形成的过程划分为2个成矿期次(热液期、表生期)和4个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自然金阶段、碳酸盐阶段、氧化阶段).自然金主要赋存形式为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其成色平均为954.19‰,粒径主要集中在20~50 μm之间,属于显微金.【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19(038)004【总页数】9页(P498-506)【关键词】自然金;赋存状态;哈西金矿;新疆【作者】蒋磊;汪滢;曾祥武;聂晓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7;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7;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8.1+1;P575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是金矿床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其结果可以为金矿床的“源、运、储”研究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比如郑仲(2016)相关研究发现,从载金矿物类型来看,不论何种金矿,主要载金矿物均为含硫矿物,次要载金矿物在造山型金矿床中主要为硅酸盐岩类,在卡林型金矿床中主要为碳酸盐岩类;从金的赋存形式来看,造山型金矿以裂隙金、包裹金为主,低温热液型金矿以粒间金为主,卡林型金矿则以晶格金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普查及设计陈晨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普查设计资源11-3班陈晨二○一五年四月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普查设计提交单位:资源11-3班法定代表人:编写单位:单位负责:总工程师:项目负责:编写人员:陈晨提交日期:二○一五年四月勘查单位对设计的初审意见目录第一章前言 (1)....................................................... - 0 - 、交通 ................................................. - 0 - 、经济概况 ............................................. - 1 -....................................................... - 1 -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 3 - ....................................................... - 3 -....................................................... - 3 -....................................................... - 3 -....................................................... - 3 -....................................................... - 4 -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 - 5 - ....................................................... - 5 -....................................................... - 6 - 第四章工作部署............................................... - 7 - ....................................................... - 8 -....................................................... - 8 -....................................................... - 8 - 第五章工作安排及实物工作量.................................. - 15 - ...................................................... - 15 -...................................................... - 16 - 第六章预期成果及资源储量估算 ................................ - 16 - ...................................................... - 16 - 、附图、附件、目录..................................... - 17 -...................................................... - 17 -...................................................... - 17 -第一章前言本次拟对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进行普查设计。

任务来源是根据新疆大学对本科生所做的课程设计要求实行的。

通过(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物探、化探等方法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区内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

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或可选性试验研究。

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概略研究,为是否转入详查提供依据,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预计本次工作时间为2013年2月-2013年3月,工作周期为1个月。

成果将于2013年3月22日提交。

、交通哈图金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西准噶尔哈图山的南麓,包括齐求Ⅰ和齐求Ⅱ两个相邻的金矿,齐求Ⅰ,;齐求Ⅱ金矿床位于齐求Ⅰ。

哈图金矿隶属托里县管辖,距离县城直线距离90千米,距离克拉玛依市65千米。

地理座标:东经:84°17′53″~84°20′11″;北纬:45°53′30″~45°54′53″。

矿区交通比较方便,至周围的克拉玛依市和托里县有公路相通,同时与乌鲁木齐、奎屯、塔城、阿勒泰等城市都有省道、国道相连。

勘查区交通位置图、经济概况该地区地形属于干旱半干旱北温带戈壁缓丘,海拔在1300-1350m,沟谷不发育。

气候条件较差。

,电力由铁厂沟电厂提供。

该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牧业为主,属国家扶贫地区,但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业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黄金产业。

新设探矿权,拟申请探矿权勘查区块编号:× ×× × ××× ×××。

拐点坐标:拐点东经北纬1 xx°xx′xx″xx°xx′xx″2 xx°xx′xx″xx°xx′xx″勘查区面积为xx平方千米。

有效期限为20xx年x月xx日至20xx 年x月xx日。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区内自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就开始有金的开采活动。

解放后多次进行了地质调查。

19世纪末少数俄国地质学家就行了粗线条的地质路线调查。

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地质工作。

新疆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第七地质大队、中国地质科学研宄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在该区的地质调査及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深入研究西准噶尔地区的沉积环境、构造格局、矿产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后期人们的采金活动指明了方向。

哈图金矿区系统的地质工作是在1958年以后正式开始的。

1959-1960年对该地区进行1:20万、1:5万的区测工作,1981-1986年,地矿局物探队在哈图山的达尔布特地区进行了1:5万的综合物化探调查。

1988-1989年,新疆地矿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和第七地质大队对该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工作。

该地区为探矿权的新增项目。

19世纪末,当时主要为少数的俄国地质学家进行了粗线条的地址路线调查。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多次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

新疆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第七地质大队、中国地质科学研究科学院在该地区的地质调查及科研工作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综上所述,前人对测区进行过多方面的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为本次设计技术方案的编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次工作,进一步扩大该区的找矿远景,圈定处有价值的详查区范围。

在以往对该区的地质研究中,前人总结出了多种关于哈图金矿的成因的观点,但未得到统一的成矿观点。

倘若找到金矿床成因类型的地质特征就可以确定出哈图金矿的成因类型。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区域地层:该区域处于新疆北部西准噶尔,大面积的出露古生代地层,物质组成主要以火山碎屑沉积岩,并且含有大量的正常沉积-火山夹层。

地层划分为:下古生界奧陶-志留系含蛇绿岩残块的变质杂岩;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火山-正常海相沉积,二叠系陆相火山-磨拉石建造。

下古生界主要出露于本区南部拉巴-唐巴勒-石奶闸一带,主要为板岩、千枚岩、片岩构成的绿片岩相变质岩系;上古生界泥盆系主要分布在巴尔雷克山和哈图山区,石炭系主要分布在达拉布特河两岸的广大地区,为本区分布最厂的地层:二叠系主要分布在艾比湖以北,托里县城一带以及柳树沟等地,其在西准地区分布面积很少且岩相变化较大。

构造:测区内最显著的断裂带有NE及近EW向两组。

前者控制全区现代堑-垒地貌,切穿并错断中生代以前地层。

沿断裂带普遍发育断层角砾及构造碎裂岩。

断裂性质表现为逆冲-走滑-掀斜垮塌过程。

近EW向断裂带主要表现为早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后期叠加了韧-脆性走滑剪切带。

变质岩出露区发育东西向紧闭-同斜褶皱伴随普遍推覆-滑脱构造,岩石变形强烈,变质矿物显示低、中温-中、高压相;区域性矿物拉伸线理方向近SN向,在NE向中生代逆冲-走滑断裂带附近偏转为NW-SE向。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颇为发育。

岩石种类繁多,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均有分布,属华力西中晚期产物。

其中以花岗岩为主,超基性岩次之,基性岩仅有零星出露。

矿产分布:区域图幅内矿产比较单一,主要为岩金及少量砂金。

此外分布有少量煤、石棉、水晶、石灰石矿等。

金矿分布特征为东起木哈塔依西至庙尔沟,南起克拉玛依北到别鲁阿嘎希的广大区域范围内。

哈图金矿位于哈图金矿带的中部。

:区内自北向南分布着哈图、安齐、达拉布特三条走向綑且大致平行的区域性断裂。

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以中-浅海浊流沉积为主-岩浆岩主要在研宄区东南部出露。

矿区地层出露比较简单,主要为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浊流沉积为主的岩石,北端可见中泥盆统巴尔雷克组的一套灰绿色凝灰质粉砂岩、细砂岩、砂岩、砾岩等粗细相间的复理石建造和灰-深灰色凝灰质粉砂岩为主夹少量凝灰岩、硅质岩、角砾岩等。

这套中泥盆统地层中发育大量劈理,表现出仅受到脆性变形作用影响的特点。

区域内构造总体方向为NE向。

晚古生代地层在区内呈NE向延展;安齐断裂及哈图断裂亦呈NE走向,构成了目前区内基本构造格架。

该区地层总体向SSE向陡倾斜,岩层劈理化强烈,劈理走向80-110°。

褶皱构造在区内表现不明显。

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表现为酸性岩浆侵入。

在岩体内部或围岩中均可见后期伟晶岩、石英脉等产出。

阿克巴斯套花岗岩为区内最大的侵入体,其边部含有大量围岩捕虏体,并己发生片理化。

在岩体外部,因热变质作用形成的角岩化带宽近1km。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 黄铁矿化, 毒砂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绿岩)等,这些矿化与成矿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