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的企业资源成本模型研究
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初探

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初探摘要:为了实现企业的精细化成本核算与管理,在分析作业成本法原理和已有作业成本核算典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及其生产成本构成特点,提出了企业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并对其成本核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现以某公司实际需求为背景,运用所述的模型和方法,设计和开发了该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并对系统的集成环境、体系结构及其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进行了详细说明,结果验证了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finement cost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principles and on existing job costing typical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its production costs constitut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 the job cost accounting model was proposed and research and its cost accounting process and methods were studied. taking the actual needs of a company as the background, using above model this paper mad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job cost accounting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and carried out detailed exploration to system’s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th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model and information model, the results verify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job-costing model.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模型key 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ctivity-based costing;operating cost model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113-031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背景1.1 传统成本管理的不适应性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类企业蜂拥而起,并且竞争激烈,不能适应新的、动态的、不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关于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运用的探讨

另外 ,叮以根据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运用的原 国的库柏和卡普兰于 18 98年提出,其产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准 理来建立数学矩阵模型。此模型可以计算出物流成本的标准值和 确的产品或产品线成本。作业成本法又 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 实际值,进而根据所得差异进行评价和考核。 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 ( t i — a Ot g B 法),是 Ac t b s cSn ,A C j y si i v 作 者单 位 :福建农林 大 学资 源与环 觉学院 参考文献 : 以作业 (c i iy a tv t )为核心 ,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
等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管理费用统一核算 ,很少注意显性物流 因素 。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成本只是其 中的一个小份额。 ( 二)核算标准不统一。由于企业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进行核算的具体的步骤如下: 缺乏统一的物流计算标准 ,计算物流成本的方法也不相同 ,各 首先 ,界 定 物 流 系统 涉 及 的 各 项 作 业 。 主 要 包括 包 装 、保 物流企 业对 物流 成本 的核算 和控 制 ,只是 根据 本企业 对成 本的 不 同理解 和认 识来把 握 ,企业 间还 暂时 无法达 成对 物流 成本进 行 比 管、运输、装卸、送货等多个环节。通过正确界定各项作业,减 较 、分析,导致很难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 ( 三)成本缺乏真 少工作量,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陛。第二 ,确认物流企业中涉及 实性。在现代的生产特点下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缺 的资源。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物流活动消 乏真实性 ,不利于成本控制。对于现代企业 ,生产活动越复杂, 耗的直接资源包括直接人工、设施设备、包装材料等 ,还包括间 提 供的产 品品 种结 构多样 化 ,加之 产 品生产 工艺 的易变性 ,使得 接材料、人工、资产折 旧等间接资源 ,剔除与作业无关的资源。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
•
国内在应用斱面:潘飞教授(2008)在兵所著的一篇报告中提出:采用现 场实地研究的斱法,淘汰掉传统成本核算系统而采用新型的作业成本核算 系统,同时设立不乊相对应的一些管理控制斱法,如作业预算制度和绩效 考评系统等,以使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得到提高,丌仅能提供相兲的 、比较完整的成本信息给我国的企业管理决策层,同时大大地进一步促进 提升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当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 企业中,已经分部门的采用了作业成本法,如许继电器、科龙集团、东风 汽车、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康佳集团等,幵取得了良好效果。总体来看 ,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是,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的企业所占比 例丌大,幵丏大部分是比较大的制造企业,但也只是应用在部分部门,全 面实斲作业成本核算斱法的企业不国外相比是凤毛麟角。 潘飞. 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企业成本管理的模式转换.审计不经济研究, 2008,1:111~113
• 1992年,库珀和卡普兰教授、劳伦斯.梅塞尔(Lawrence Maisel) 艾琳.莫里西(Eileen Morrissey)和罗纳德.奥姆( Ronaed.M.Oehm)等,甄选了八个大型优秀公司,运用作业成本 法开展试点巟作,幵丏以实践为根基著作出了《推行作业基础的成 本管理:仍分析到行劢》(Implementing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Moving From Analysis to Action),该书详细回答 了:“推行ABC要经过哪些程序”、“设计ABC系统是最兲键的决 策是什么?”、“设计和实行ABC系统时,会有哪些风险是潜在的 戒者没有被人们所预料到的?”、“ABC的真正价值表现在哪 ?”“ABC对股东的价值是什么?”等问题。 • Cooper R., Kaplan R.S., Maisel L.S.,Morrissey. E., Oehm.R.M. From ABC to ABM.Management Accounting, November 1992 p: 54~57
作业成本法总结

1.作业成本管理的概述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ABCM)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一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即开展作业成本管理。
许多国际性的大型制造和IT企业如惠普公司都已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中国的一些领先型制造企业如许继电气有限公司等也在尝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作业精简和效能提高的作用十分明显。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它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2.作业成本法的特点1.以制造费用发生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立作业中心,按作业中心建立制造费用成本库。
最主要的特点 2.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由单标准改为多标准,提高了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项目的准确性。
在作业成本法下,一个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细分为各个成本动因的费用,各个成本动因就按各自的标准进行分配。
如质量检验费以送检数量和次数为标准分配;设备调整、维修费用按调整、维修的工时,设备耗用电费、机油等则按机器工时为标准分配。
3.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并且在这种方法下,所有的成本均是变动的。
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营销、产品设计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与特定产品相关就可通过有作业分配至有关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中,而不同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将其列为期间费用,一次性扣除。
同时,某些原先被视为变动成本的成本在作业成本法的观点下,它们虽然不随产量增加而增加,但却会随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均被视为变动成本。
4.根据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不同特点,在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时结合使用作业成本法。
由于作业成本法仅仅是更准确的分配制造费用,对于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项目仍要按产品为对象归集。
对于多步骤生产,仍要在全厂范围内采用其他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基于作业成本法(ABC)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作业成本计量,开展成本链分析,指导企业有效执行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一、作业成本管理(ABCM):精简作业、提高效能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基于作业成本法(ABC)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作业成本计量,开展成本链分析,指导企业有效执行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一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即开展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ABCM)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许多国际性的大型制造和IT企业如惠普公司都已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中国的一些领先型制造企业如许继电气集团等也在尝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作业精简和效能提高的作用十分明显。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而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本期讲座就重点介绍作业成本管理中的核算要素及实施的主要方法。
二、ABCM的核算要素体系作业成本管理涉及的四大核算要素是: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见图1)。
其中前三个要素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动因则是导致生产中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只要能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就是成本动因。
资源作业成本管理中的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换言之,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或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如果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资源配置是各个领域关注的重点。
在企业管理、公共政策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公平分配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一、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概念和构成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是指通过建立模型来统计和分析资源使用情况,然后对其进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效益。
其构成包括了数据采集,数学建模和优化求解三个环节。
数据采集是指对需要优化的资源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和收集,明确其特征和使用情况。
数学建模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与数学方法相结合,构建出适合于资源优化的模型。
而优化求解则是指运用数学工具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方案。
二、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法优化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最优化资源配置而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具体实施行动。
这些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模拟仿真、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等。
1.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指将资源配置问题转化为一组线性关系问题,然后运用线性规划工具对其进行求解的过程。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求解问题的最优解,并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指将资源配置问题分解为一组小的子问题,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以得到整体上的最优解。
它的优点在于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但是有限制是不支持非线性。
3. 模拟法模拟法是指模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情况,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的方法。
它的优点在于能模仿实际场景进行分析,但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知识作为支撑。
4.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生物仿真算法,运用进化思想来进行资源配置优化。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但是求解时间长,难以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
5.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模仿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一类模型,能够处理复杂、动态和非线性的问题。
ABC作业成本法原理与应用模型

ABC作业成本法原理与应用模型ABC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它基于活动分析,将企业的资源消耗与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成本相关联。
其原理是将企业的资源消耗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再通过活动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从而更准确地衡量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ABC的应用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活动: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活动是企业资源消耗的基本单位。
2.确定活动成本:对每个活动进行成本的收集和记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具体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如人工工资、原材料等;间接成本是与多个活动相关的费用,如厂房折旧、管理费用等。
3.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活动成本驱动因素反映了不同活动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可以是数量、时间、人力等。
通过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将活动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中。
4.分配活动成本:根据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的大小,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中。
可以采用各种分配方法,如人工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
5.分配产品或服务成本:将各个活动的成本按照其驱动因素的使用情况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这样可以准确地衡量每个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成本。
ABC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有利于提高成本管理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资源消耗和浪费,并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同时,通过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企业可以更加合理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改善利润状况。
然而,ABC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较为繁琐,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对企业信息系统要求较高。
其次,由于活动的确定和成本的分配是主观的,因此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ABC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特定行业,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成本计算复杂度较高,实际应用难度增加。
综上所述,ABC作业成本法以其准确性和可行性在成本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
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
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
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
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斌等 . 相信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采用 5@ & / / / . ! " " & 2 ! " " & , 0 中国加入 I‘ p q 之后 . F 5@ G0 改变 了传统 以 职能 为 中 心的 管 理 理 论 提 出 了 以 过 程 和 作 业 为 中 心 的 理 论 基 础. 通 p m o . m o 5@ F 5@ G 过 成 本 动 因 确 认 资 源1 作 业 和 成 本 标 的 之 间 存 在 的 因 果 关 系0目 前. 理 论 界 和 实 务 界 阐 述 的 有 关 5@ p F 项目提出的概念形成的 0这个概念的核心是简单的 m 二维成本模型 o . 5Ghr 5@ G 的方法大多都是源于 F 它将全部的资源成本根据资源动因追溯或分配到作业上 0 在实务操作中 . 模型的主要缺陷是 % 假设作业消 耗了组织提供的所有资源 .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 . 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供给观 0 资源供给往往不同于资源需求 . 有时差别相当大 . 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的平衡资源供求
’ 6 7 8 9 :; <5= 7 > ? > 7 : @ A B C 9D C B ; 8 E = CF ; B 7 G; 9 C H
’ I5JK 3 A < L M 8 <
+ .P .P & " " # / .F , GA < A L C NC < 7 6 = O ; ; H > Q A <R > A ; 7 ; < LS< > ? C E B > 7 : > A <) O > < A % ICA .A T U V W X Y Z W < A H : [ C7 O CE C B ; 8 E = C9 C \ > < > 7 > ; <; <7 O C] A B > B; \ E C B ; 8 E = C\ H ; ^> < L= O A E 7 < 9= H A B B > \ :E C ’ .E B ; 8 E = C BA = = ; E 9 > < L7 ;> < 7 C E < A H= O A E A = 7 C E > B 7 > = B; \E C B ; 8 E = C; <7 O CA B B 8 N_ 7 > ; <; \_ E ; _ ; B C 9A = 7 > ; < C ’ .E .C 4‘ .7 B ; 8 E = C B C B ; 8 E = C= ; B 7 B 7 = O C < O C= ; B 7 N; 9 C H B; \ \ H C a > ] H CA < 9= ; NN> 7 7 C 9E C B ; 8 E = C BA E CC B 7 A ] H > B O C 9 43 .C 4 E C B _ C = 7 > ? C H : > < A H H : a _ H A < A 7 > ; < BA E C_ E C B C < 7 C 9] := A B CB 7 8 9 : % 5@ 2= 2E 2= ; B 7 N; 9 C H bc de f X g V F ; B 7 NA < A L C NC < 7 C B ; 8 E = CB 8 _ _ H :A < 99 C NA < 9
采 用0从 & 许 多 日 本 制 造 企 业1 银 行1 电 力 公 司1 煤 气 公 司 和 政 府 部 门 开 始 接 受 5@ / / !年 年 末 开 始 . p F k ! l k l 有些企业在局部性或专门性管理中不自觉地运用了 5@ 胡奕明 . 有些 p ! " " & , . F 5@ G + 5@ G 0 在我国 .
= 资源流动过程图与资源分类
一般意义上的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对人类有用的资财 # 企业的经济资源则主要是有形 资源 > 无形资源 > 人力资源 > 货币资源和组织资源 # 本文探讨的资源成本是针对企业拥有的可计量的资源而 言的 " 因此 " 资源就可以解释为支持作业和成本标的的成本 > 费用来源 " 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 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 > 费用项目 # 资源流动过程图 ? 见图 @ 反映了企业投入 > 消耗资源到实现资源转移的全部过程 #基于作业的资源流 A 动有两种形式 B 从资源到作业 " 以及从资源到成本标的 # 为了便于研究 " 我们在从资源直接到成本标的的路 径 中设置了 C 虚拟作业 ! 图中用虚线框表示的部分 A 这样资源成本模型就只需要研究 资源 和作业 之间的 ? "
i 引言
k & l 一书中系统 %‘ o D C H C ? A < = Cn ; B 7 O CD > B CA < 93 A H H ; \ GA < A L C NC < 7 5= = ; 8 < 7 > < L R ; O < B ; <和 jA _ H A < 在m 分析了传统 管 理 会 计 的 缺 陷 . 并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 简 称 5@ 和作业管理 ’ . , 5= 7 > ? > 7 : @ A B C 9F ; B 7 > < L F 简称 5@ + ’ . 0 十五年来 . p 5= 7 > ? > 7 : @ A B C 9GA < A L C NC < 7 5@ F 5@ G 被欧美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公司所 G,
k ( . ) l 差异 . 尽量降低剩余资源引致的过剩能力 . 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0 在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 . jA _ H A <
在 5@ 提出基于单一的资源供给模型和单一的资源需求模 F系统中开始认定资源供给和资源需求的概念 . 型都是不充分的 . 并且给出了简单的资源成本方程 . 即供给资源 s 已使用资源 t 未使用能力 0 然而 m 长期变
基于作业的企业资源成本模型研究
汪方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 + & " " # / , 摘要% 基于资源流动过程 图 的 基 础 上 深 入 分 析 了 资 源 的 涵 义. 根 据 资 源 的 内 在 属 性 对 其 进 行 了 分 类0 根据既定决策行动 1 资源 1 资源成本等假 设 条 件 . 分别就弹性资源和约束性资源建立了资源成本模型. 为 企业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0 最后通过案例对该模型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0 关键词 % 作业成本法 2成本管理 2资源供给与需求 2成本模型 中图分类号 % 3 文献标识码 % 5 ! ) $ 4 -
M L
动成本 ! 的概念掩盖了长期资源短期内的可变性 " 不仅抹杀了资源成本预测的 必要性 和可 行性 " 还 忽略 了 短期内对企业资源变动的管理这一现实问题 # 究其原因 " 还种弱化认识的后果就是导致实务界在推行或实施 $% &过程中难以深入到资源层次 " 对引起作业消耗资源的真正原因 ’’ 资源动因加以分析 " 从而难以揭示哪些资源需要减少 " 哪些资源有待 重 新 配 置" 不 利 于 企 业 管 理 者 据 此 进 行 资 源 优 化 和 经 营 控 制" 进 而 影 响 企 业 的 成 本 控 制 效 果" 甚至导致 ( $% & $% ) 项目失败 # * 6 ,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 构建了资源供求模型 " 说明以作业为基础建立资 . / . 0 . 1 2 3 4 5 以成本动因为基础 "
* + ,
源相关模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但是 " 资源供求模型没有说明模型成立的各种假设 7 忽略了资源 价值和资源成本的区别 " 即长期资源的价值应当分摊到各个期间作为资源成本 7 并且资源函数存在明显的 错误 # 本 文在 8. 等人 的 研 究 成 果 基 础 上 " 试图建立一个能够满足 : 可以 9 / . 3和 . / . 0 . 1 2 3 4 5 ; <模 型 需 求 " 解释组织决策行动影响资源变动的资源成本模型 # 首先剖析了有关资源的相关概念 7 阐述了建立资源成本 模型的有关假设 7 分析了整个组织内部资源与作业之间的关系 " 并得到相应的模型 7 将模型运用于预测 " 并 分析既定短期决策行为对资源供求状况的影响 7 最后针对资源成本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 #
D , 关系 " 而无需考虑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分类 * 以及多层次成本标的产生的复杂影响 " 同时短期内也不需要
考虑成本标的投入市场之后产生的资源补偿和增值问题 #
@ E , 资源成本是由企业获得和使用资源而产生的 " 是资源的一种损失 * 也就是作业执行 ? " @ 6 6 I A " ). 1 F G H
收稿日期 % ! " " ’ " # ’ !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 ) ! " & " ,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 ) " " ) & , 作者简介 % 汪方军 + 男. 浙江衢州人 .管理学博士 & / )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