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基础知识新旧大纲对比

合集下载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考试范围
出版发行基础知识
图书出版流程与管理
图书装帧设计
数字出版技术
编辑与校对
2. 考试方式:笔试
3. 考试时间:三个小时
4. 考试分值:100分
5. 考试内容
出版发行基础知识:包括出版业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特征,图书市场的形
势分析等。

图书出版流程与管理:涉及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刷、装
订等环节的知识和技能。

图书装帧设计:包括版式设计、封面设计、插图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数字出版技术:包括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技术手段、制作流程等方面的
知识和技能。

编辑与校对:包括文字处理、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请注意,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级别和地区有所差异,建议查阅当地或国家级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学习资料:《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

学习资料:《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
3.了解本量利分析的作用和要求。
4.掌握出版物固定成本的特性以及固定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
5.掌握出版物变动成本的特性以及变动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
6.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7.熟悉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
8.了解出版物的定价目标。
9.掌握成本定价法与印张定价法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10.了解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与随行旧市定价法的概念。
10.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与随行旧市定价法的概念。
六、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
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著作权的内容、归属、保护期和限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出版单位著作权管理的要点;著作权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
11.关于出版单位岗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知识。
五、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内容包括:出版物成本结构的基本知识;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及其在出版物经济效益预测中的应用。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和定价目标。出版物定价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要求
1.熟悉出版物成本的总体构成。
2.了解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生产和字体的演变。
2.了解我国早期的文献载体。
3.了解纸的发明以及影响。
4.熟悉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5.熟悉我国古代的刻书业。
6.了解我国古代的图书贸易。
7.了解我国近代出版机构种类。
8.了解我国近代出版物概况。
9.了解我国近现代印刷也的发展概况。
10.熟悉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5.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及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动揭秘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动揭秘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动揭秘
2013年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教材正式亮相!动感了,“洋气”了不少,纸质似乎也比去年更好一些。

教材的编写人员也有些变动,王朝旭成为主编了,总体编辑人员也少了一名。

翻到前言,不难发现,考试中心强调加入了【“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和内容】。

1 2、13版教材的目录对比。

从书的目录来看,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二部分财政、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章节内容上都没有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整章删除,增加了第二十三章相关与回归分析,其它几章的具体小节的内容也都有不小的变动。

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具体的小节内容全部都变了。

第五部分会计,增加了一个章节,第二十八章会计报表。

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四章公司法律制度,变动较大,除了第一小节其余小节的内容都变了。

第三十五章其他法律制度,增加了第四节反垄断法律制度。

13版的教材最后依然是一套模拟试题,本套题部分题和12年的模拟题是一样的题目。

2013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14页精选文档

2013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14页精选文档

2013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出版专业技术职务中,属于中级职务的是()。

A. 一级校对B. 技术设计员C. 二级校对D. 三级校对2. 关于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说法正确的是()。

A. 流通阶段的劳动可增加出版物的使用价值B. 流通阶段的劳动可以增加并实现出版物的价值C. 流通阶段的劳动可实现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D. 流通阶段的劳动与精神生产阶段的劳动具有基本相同的性质3. 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是其使用价值()。

A. 与社会效益相对立B. 能产生利润,避免亏损C. 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社会效用D. 与社会效益相一致4. 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 加快推进现代出版市场体系建设B. 积极扩大出版单位的数量C. 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D. 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5. 关于元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元数据查询数据,查全率很高,但查准率较低B. 元数据规范较好地解决了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的发现、存储、管理和利用C. 元数据用于对信息内容的结构进行描述D. 元数据用于对信息内容的主题进行描述6. 电子书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阅读软件B. 数字化内容C. 电子商务D. 阅读设备A. 政治认知能力B. 信息感知能力C. 技术开发能力D. 社会活动能力A. 组织作者进行创作的能力B. 与作者共同创作的能力C. 协助作者编制学术著作索引的能力D. 撰写书刊评论的能力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日本10. 15世纪,()的约翰?谷登堡发明了一整套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A. 德国B. 英国C. 美国D. 法国11. 我国近代三大民营出版机构是()。

A.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大东书局B.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C. 商务印书馆、大东书局、开明书店D.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12. 关于出版单位注销登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2016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2016年出版资格职业考试的考试大纲还未公布,大家可以参考2015年的大纲,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一、出版概论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知识;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要素、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和结构组成;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级别、任职资格以及相应的职责;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1.掌握“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2.掌握出版活动和社会的关系。

3.掌握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根据总体特征划分的出版物种类。

5.掌握出版物的特殊性。

6.了解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知识。

8.了解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及结构组成。

9.熟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和技术职务级别。

10.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及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11.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

12.了解出版学的相关学科以及出版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概况。

(二)考试内容1.“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2.出版活动和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出版物的要素和种类和特殊性。

5.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7.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及结构组成。

8.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技术职务级别、职业资格要求和主要职责。

9.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和相关学科。

10.出版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二、编辑概论内容包括:关于编辑与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编辑人员基本素质、能力和责任的要求;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应该做好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关于编辑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对比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对比
5.中国古代的刻书业及其编辑工作。
6.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
内容包括:各民族文字与主要文献载体。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古代图书的生产。古代图书的流通。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演变和中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
2.了解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几种主要文献载体。
3.了解纸的发明及影响。
4.熟悉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10.熟悉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的知识。
11.掌握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12.熟悉编辑过程的一些特殊情况。
13.掌握对编辑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14.熟悉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
2.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
3.出版物的概念、属性、种类和标志。
4.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5.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和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6.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7.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8.编辑人员基本素质。
9.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三、出版业及出版行政管理
三、出版业及出版行政管理
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出版业的构成。有关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知识。国家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对出版物的管理。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形成和发展。
2.熟悉中国出版业的构成。
3.了解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级别。
4.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
5.掌握出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6.熟悉出版专业中级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2013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出版专业技术职务中,属于中级职务的是()。

A.一级校对B.技术设计员C.二级校对D.三级校对【答案】A【考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级别划分【解析】编辑类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种,即助理编辑(初级)、编辑(中级)、副编审(高级)、编审(高级)。

技术编辑类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种。

其中,技术设计员和助理技术编辑为初级,技术编辑为中级,技术副编审为高级。

校对类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种。

其中,三级校对和二级校对为初级,一级校对为中级,高级校对为高级。

2.[已过时]关于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说法正确的是()。

A.流通阶段的劳动可增加出版物的使用价值B.流通阶段的劳动可以增加并实现出版物的价值C.流通阶段的劳动可实现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D.流通阶段的劳动与精神生产阶段的劳动具有基本相同的性质【答案】C【考点】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

劳动者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方式把出版物输送给消费者,既是为了将出版物载有的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也是为了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

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但不能实现价值。

要使出版物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必须依靠商业劳动。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3.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是其使用价值()。

A.与社会效益相对立B.能产生利润,避免亏损C.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社会效用D.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答案】C【考点】出版物的特殊性【解析】在一般情况下,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通常都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

出版物则不然。

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用。

出版中级考试大纲

出版中级考试大纲

出版中级考试大纲
出版中级考试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出版基础知识:包括出版概念、出版流程、出版环节、出版产业结构等基本知识。

2. 图书出版:包括图书出版的流程、组织策划、编辑、审校、排版设计、制版印刷等方面的知识。

3. 期刊出版:包括期刊出版的流程、组织策划、审稿、编校、排版印制等方面的知识。

4. 数字出版:包括电子出版的流程、数字化转型、电子书制作、电子期刊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5. 版权管理:包括著作权法基础知识、版权保护与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6. 电商出版:包括电子商务与出版、电商渠道开发、社交媒体与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7. 国际出版:包括国际出版市场、国际图书及版权交易、海外影响力等方面的知识。

8. 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图书版权保护、网络版权保护、盗版与打假等方面的知识。

9. 出版市场营销:包括市场调研与分析、市场定位、品牌策划、新媒体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10. 出版政策与法规:包括出版管理政策、国内外出版法律法
规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仅是出版中级考试大纲的一般内容,具体内容可能根据考试机构和地区的要求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lO.熟悉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前提和特征。
2.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了解数字出版相关技术。
5.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
6.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
(二)考试内容
1.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
2.数字出版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3.数字出版的发展。
4.数字出版相关技术。
5.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和种类。
三、编辑概论
三、编辑概论
内容包括:编辑与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编辑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关于编辑学及其研究的基础加识。
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lO.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前提和特征。
2.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
2.熟悉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
3.了解国家关于出版单位的变更与注销登记的管理规定。
4.了解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掌握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了解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熟悉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
8.熟悉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9.掌握重大选题备案的手续。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印刷业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应用与行业的引进、应用与行业的发展。
2.熟悉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3.了解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4.熟悉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
5.了解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概况。
6.掌握关于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的知识。
7.熟悉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营模式。
8.熟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
9.了解国民党办的近代出版机构。
10.掌握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品种和图书种类。.
11.了解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及出版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二)考试内容
1.近代中国印刷业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应用与行业的发展。
2.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3.中国近代的出版机构。
4.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品种和图书种类。
5.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及出版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五、出版行政管理
五、出版行政管理
内容包括:出版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国家对出版单位以及出版单位业务活动的管理,国家对出版物印刷复制活动的管理,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国家对出版活动的保障及有关的奖惩措施。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编辑”的概念。
2.熟悉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掌握编辑工作的特点。
4.熟悉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5.掌握对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6.掌握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了解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了解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二)考试内容
1.“编辑”的概念。
2013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基础知识新旧大纲对
2012版教材
2013版教材
一、出版概论
一、出版概论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知识: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要素、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节和山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英、美、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掌握出版社经营的目标。
3.了解出版社经营的决策。
4.了解出版社管理的职能、种类。
5.熟悉出版社的目标管理、岗位责任管理和项目管理。
1.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
2.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
3.出版单位的变更与注销登记。
4.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
8.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9.重大选题备案的的手续。
10.对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1.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内容包括:“出版”的前提、特征及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既况。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的前提和特征。
2.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掌握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从各角度作的分类。
5.掌握出版物的特殊性
6.了解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护的知识。
8.熟悉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9.掌握重大选题备案的手续。
10.掌握国家对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1.掌握国家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12.了解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13.掌握国家对书刊印刷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的管理规定。(合并)
14.熟悉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规定。
15.熟悉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16.熟悉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施。
10.掌握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1.掌握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12.了解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13.掌握国家对书刊印刷的管理规定。
14.掌握国家对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活动的管理。
15.熟悉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
16.熟悉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17.熟悉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施。
(二)考试内容
4·出版物的要素、特殊性和从各种角度作的分类。(合并)
5.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
7.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8·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9·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0.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11.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编辑”的概念。
2.熟悉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掌握编辑工作的特点。
4.熟悉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5.掌握对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6.掌握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了解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了解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二)考试内容
1.“编辑”的概念。
8.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营模式。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
10.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图书种类。
11.近代著作权法颁布、修订与实施。
内容包括: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地方官书局和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近代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营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近代出版的一些重要出版物。近代的著作权法颁布、修订与实施。
11.国家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12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13.国家对书刊印刷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的管理规定。
14.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规定。
15.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16.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
六、出版社经营管理
六、出版社经营管理
内容包括:出版社精英管理的基本知识。出版社计划管理,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出版社财务管理常识和纳税管理。出版社对发行的管理。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常识。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2.熟悉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3.掌握中国近代出版机构的种类。
4.掌握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5.熟悉地方官书局和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
6.了解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概况。
7.掌握关于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的知识。
8.熟悉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营模式。
(二)考试内容
1.出版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和管理对象。
2.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
出版单位的变更与注销登记。
4.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
8.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9.重大选题备案的的手续。
10.国家对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二、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产品
二、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产品
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概念和特征,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出版相关技术。数字出版产品。
(一)基本要求
1.熟悉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
2.掌握数字出版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3.了解数字出版的发展。
4.了解数字出版相关技术。
5.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
6.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的前提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