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问题之中国古代官职二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文学常识之古代官职大全

文言文文学常识之古代官职大全

文言文文学常识之古代官职大全文言文文学常识之古代官职大全【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尹史卿宰尉令丞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职方太师太傅大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封人工正相国庶长令尹柱国公主驸马三公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将军洗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议郎令史尚书六曹合阁仆射侍中内史刺史州牧别驾主薄郡守太守长史从事督邮县令县尉三老亭长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录事护军可汗六部三馆学士总管元帅留守判官巡检提刑提辖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厂卫太监都司知府亲王总督巡抚监司州判知县提督总兵参将散官流内流外贝勒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大司马郎中令大司农大将军执金吾中郎将尚书省尚书令结事中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关内侯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秘书省枢密使员外郎著作郎国子监节度使招讨使都点检观察使按察使衍圣公大学土宣政院集贤院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税务司资政院咨议局国务院枢密院三闾大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将作大匠谏议大夫光禄大夫绣衣直指监察御史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翰林学土中书舍人都指挥使钦差大臣牛录额真参赞大臣总税务司海军衙门典农中郎将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古代秘书官制简介主书:占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

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

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

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

”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

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

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

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

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官职知识汇总

官职知识一、表示官职的征调、荐举:举:举荐,选拔。

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辟(bì):召,征召。

例:连辟公府,不就。

(同上)征:召,征召。

例: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同上)召:征召,召请。

例:累召不应。

(同上)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吴主传》)引:引进,荐举。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进:推荐。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铨:量才授官。

“适有王进士者,方候铨于家。

”(《聊斋·青梅》)【铨叙】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也作“铨序”。

选:选举,古代通过推选或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

“龚胜为司直,郡国皆慎选举。

”(《汉书·鲍宣传》)二、表示授予官职:拜:授予官职、任命。

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蔺列传》)除:授予官职、任命。

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授:授予官职、任命。

例:顷之,拜受(通“授”)为少傅。

(《汉书疏广传》)补:任官,补缺。

例:召补记室,甚亲敬之。

(《裴矩传》)封:帝王以土地、封号、爵位赐人。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起:起用。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市。

(《元史贾鲁传》)三、表示官职的调动:调:调动。

例: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转:调动。

例:再转为太史令。

(《张衡传》)徙:调动。

例:所居之官,辄数年不徙。

(同上)迁调:调动。

例:凡迁调闽广,川蜀、云南官员,每三岁,遣使与行省铨注。

(意:所有调动到闽广、川蜀、云南的官员,每三年都会派遣使者与行省进行铨注<核查>)(《元史》)放:京官外调。

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出:京官外调。

例: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四、表示升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有三种情况:一是改任相当原职品级的官职。

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二是升官,即升迁。

2014河北省公务员常识 (绝对全)(必备资料)

2014河北省公务员常识 (绝对全)(必备资料)

1、云南的“普洱茶”缘于:地名2、岩石是指:矿物组成的集合体3、以下哪项不是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气象4、第一个实施三权分立的国家是:美国5、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哪个州?安大略6、世界上最早发行金属邮票的是哪一国家?匈牙利7、国家图书馆线装书库,为什么没搬进新馆?控制温度8、世界上昏迷时间最长的人,大约昏迷了(37年)9、中亚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10、“作怀不乱”说的是:柳下惠11、列国家,煤、石油和铁矿都很丰富的是:中国12、王重阳的成名绝技是:一阳指13、“息壤”是谁用来治水的法宝?鲧14、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法国巴黎15、成都又被称为:蓉城16、故宫是哪一年建成的? 1420年17、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前秦18、滦河不流经:山东19、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距城约25公里,洞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东晋20、植物生长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如骆驼现时的生长能指示:干旱环境21、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界河是:鸭绿江22、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成功几次? 6次23、香港的面积大约为: 1024、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25、以色列国于哪一年建立?1948年26、.“麦加”是什么宗教的圣地?伊斯兰教27、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西部28、.《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在哪里?新疆29、下列丐帮帮主,最早的是谁?萧峰30、三星堆位于:四川31、西晋灭吴,结束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是在: 280年32、解放后,我能能源增长倍数最多的是:天然气33、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哪一天? 6月30日34、东汉时的东京是指:洛阳35、以下哪个省处于青藏、黄土、内蒙古高原的接触地带?甘肃36、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单于冒顿举兵攻月氏,迫使其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37、下列国家中,粮食产量在一亿吨以上,又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美国38、光波最长的是:红39、.“作怀不乱”说的是:柳下惠40、《论组合的艺术》是哪位科学家的论文?莱布尼兹41、从攻占巴士底狱到处死路易十六相差几年? 4年42、亚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一省份?黑龙江43、第一次登陆月球,登月舱停留月面时间有多长? 21小时多44、哪里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道观?北京东岳庙45、古玛雅人流传于世的水晶头骨共有?1346、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哪一天? 6月30日47、宜建磷矿基地的是:湖北48、人全身共有几块骨头?206块49、广西郁江是通过广东的哪条江注入南海的?西江50、把地图着色,使得邻国有不同的颜色,至少需要几种颜色? 4种颜色51、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毗临的省区最多?江西省5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南洋群岛53、系列矿产地中,矿种伴生现象比较明显的是:金昌54、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总长度约为? 110米55、可以看到的月亮最多占月亮表面积的多少? 59%56、戚继光驱逐的是哪国侵略者?日本57、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督以前58、瑞士首都是:苏黎世59、复活节岛地处:南太平洋60、最早公开发表“地球”概念的是:柏拉图61、非洲的第一大河是:尼罗河62、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单于冒顿举兵攻月氏,迫使其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63、解放后,我能能源增长倍数最多的是:天然气64、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实际上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上面一共有几顶钟? 7顶65、构成地壳的九十多种元素中,含苞欲放量最多的三种是:氧,硅,铝66、芙蓉石的矿物名称叫做:蔷薇石英67、太阳系中行星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68、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哪一年: 189469、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勃朗峰70、北京的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陵墓?明71、“刘三姐”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壮族72、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成功几次? 6次73、发明电话的科学家: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英国爱丁堡;后移居美国),1876年6月2日(发明)74、钥匙是那国人发明的?罗马75、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76、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77、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辽宁、山西78、亚洲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洲,它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30%79、琥珀属于:有机宝石80、大月氏王国在5世纪后半叶亡于:厳哒81、《风俗论》的作者是:伏尔泰82、“四大人种”中的黄种又做:蒙古人种83、华夏民族是在哪诞生的?黄河流域84、泼水节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傣族85、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什么时间举行?六月二十四日86、我国著名的赵洲桥建于哪个朝代?明87、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多少?88、关于九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有固体外壳89、现存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不包括:艾菲尔金字塔90、亚洲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洲,它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30%91、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是:王安石92、胡逸之跟随陈圆圆二十三年之中,跟她说过几句话? 39句93、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94、《古今图书集成》的书名是谁定的?康熙95、UFO的具体涵义是:不明飞行物96、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97、梁启超和梁思成是什么关系?父子98、死海位于哪个国家?约旦99、一战后的法西斯党在哪里出现?意大利100、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101、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辽宁、山西。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二):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二):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二)——古代官职(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1.中央官制。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行政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侍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尚书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2.地方官职。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官职变动词语集释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古代官职详解

古代官职详解

古代官职详解一、官职分类在古代,官职通常按照其职能和地位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文官、武官、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等。

文官主要负责行政和司法事务,而武官则负责军事和治安。

中央官职处理国家层面的事务,而地方官职则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二、官职等级古代官职等级森严,按照官员的职位高低、权力大小进行划分。

通常分为若干品级,如九品、十八品等。

每个品级都有相应的官员名称和标志,如“三公”、“九卿”等。

三、官职职责不同官职的职责各不相同。

以地方官职为例,县令或县长负责管理县域内的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而巡抚则负责巡查地方,监督和指导地方官员的工作。

四、官职任免古代官职的任免通常由皇帝或上级官员决定。

一般而言,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科举考试、举荐、考绩等多种途径。

被任命的官员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和实习,以适应其新职位。

五、官职升降官职升降是古代官僚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升迁通常基于官员的政绩、才能、品德等多种因素。

降职或免职则可能是因为官员犯错、失职或其他原因。

六、官职俸禄古代官职通常有相应的俸禄制度,以确保官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俸禄的多少与官职等级、地位和职责密切相关。

俸禄形式多样,包括土地、金银、绸缎等。

七、官职监察为了确保官员廉洁奉公,古代设立了监察机构对官职进行监督。

这些机构通常由皇帝直接领导,负责对官员进行监察、审查和惩处。

监察官员通常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

八、官职特权在古代,官职享有诸多特权,如豁免权、优先权等。

这些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员的地位和利益,但也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滥用等问题。

因此,监察机构通常会对官员的特权进行限制和监管,以确保其合理使用。

中国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1、远古尧时期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虞掌管山泽的官员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2、秦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秦)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3、汉、三国时期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一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长史大将军的秘书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国相相当于太守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

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4、唐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尚书右仆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

中国历代官职及历代官职解释

中国历代官职及历代官职解释

中国历代官职及历代官职解释中央职官:商王廷设有百官,辅佐商王治理国家。

百官之中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务官三类。

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

周朝的官制在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僚组织和较完整的官僚制度。

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有太师、太傅、太保),其权力很大,是国家的总管。

协助周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太宰是朝廷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宗庙谱系,太史管起草文告、编写史书,太祝是最大祭祀官,太卜是占筮官,太士是神职官吏。

此外,周朝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司,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强凌弱,大并小,互相间进行无休止的兼并争霸,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力,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也因而发生了变化。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r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r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r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r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r卫尉,掌管宫廷警卫?r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亦称“三公”(又称“三司”)。

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

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三公的权力削弱,只能办理一些例行公事。

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河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问题之中国古代官
职二
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问题是必考试题之一。

这一部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

因此,中公教育团队条分缕析的归纳出常识问题的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

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

”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

“子非三阊大夫欤 ? ”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

”《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

”《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长史”指张裔。

《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

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 ( 中书、门下、尚书 ) 各部长官 ( 尚书 ) 的副职 ( 详见“三省六部”条 ) 。

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
兵部、吏部的侍郎。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

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此指宫廷侍卫。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

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

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隋唐时是州郡太守 ( 刺史 ) 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

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范晔曾任宣城太守。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重点推荐:
201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专题
2014年河北公务员面试免费测评
河北站/?wt.mc_id=bk10887
保定站/?wt.mc_id=bk108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