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肝纤维化四项联合检测对410例慢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及 Pl P水平均不 同程度高 于正常对照组( o0 或 P< .1 。结论 : iN l P< .5 o0 ) 上述 四项肝纤 维化血清学指标 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肝纤维
化 的进展情况 , 对慢性 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有 较为 肯定 的临床 应用 价值 ¨ 。本 文通过 联 合 检测 京 源德 JT I J E LA一92化 学发 光 免 疫 分 析 仪 , 学 发 6 化 H L I A、N、 C及 P1 P并与 其病理 分期 进行 对 比分 光 免疫 试剂 盒 为北京 源德生 物 医学工 程 有 限公 司提 V 1N
Ap , r 201 2 Vo . 4 FHM No 7 12 .
第2 4卷
上半月
第 7期
注 : : 00 , : 0O ( △ P< .5 P< . 1 与正 常 对 照 比较 ); P < .1 与 肝 硬化 组 比较 ) #: 0 O ( 。
由表 1可 见 : 慢性 乙肝 患者 血 清 中 H L 各 A、 N、 I V C和 PmN P的水 平 均高 于正 常对照 组 , 果有 显 结
操作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析, 以探讨该 四项指标对肝纤维化 的早期诊断价值 。 供 , 13 统计学 方法 实 验 数 据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 . 1 材料 与 方法 ) 所 P S1. 11 一 般 资料 病例 均系 我 院 2 1 . 0 0年 1 至 2 1 S表 示 , 有 数 据 处 理均 用 S S 10软 件进 行 检 月 01
赵 治凤 , 贾秋 龙
( 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 河南 新乡 430 5 00)
肝纤四项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纤四项的临床应用价值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一直以来依赖于肝活检病理诊断,这种创伤性检查具有许多明显不足,如具有创伤性、难以反复活检、有一定的并发症(1/3的患者有疼痛;0.3%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气胸,结肠和胆囊穿孔等;还有0.03%的死亡率)、病变在肝脏内不均匀、存在观察者自身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标本长度不够(长度<20mm和<10个汇管区)等易出现低估以及标本破碎及肝包膜下纤维化可造成假象。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无创的血清学指标来评估慢性肝病的肝纤维化,包括常规生化、纤维化、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单项指标能足够敏感、准确地反应肝纤维化程度。
调查显示,肝硬化占据国际上疾病死亡病因的第六位,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500万,加上慢性丙肝、脂肪肝、血吸虫病、免疫性肝病等,构成了庞大的潜在的肝纤维化患者群。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各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都可继发肝纤维化形成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其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肝纤维化检测的方法有三种,即病理学检测、影像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目前,病理学检测依然是肝纤维化检测的“金标准”,而影像学和血清学作为辅助诊断的项目。
虽然病理学检测的认可度最高,但是因为具有创伤性,并且技术难度和风险度都很高而致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特别是不能够监测患者的病情。
影像学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诊治非常地有意义,但是存在分辨率普遍偏低的情况,这对早期肝纤维化的发现和诊治失去价值,从而使病人失去肝纤维化治疗的宝贵时间。
血清学检测则是对病理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测最有效的补充,不仅可以监测病人病情,而且对早期肝纤维化的发现和治疗非常有价值。
肝纤维化检测的血清学指标非常多,目前国内多采用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和Ⅳ型胶原联合检测来诊断肝纤维化。
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在慢性乙肝中的临床研究

农
垦
医
学
第3 4卷
血 清 肝 纤 维 化 4项 指 标 在 慢 性 乙肝 中 的 临床 研 究
赵 红光 金 玲
( 新疆 生产 建设兵 团农 一师 医 院检 验科 , 新疆 阿 克苏 ,400 830 )
【 摘要 】 目的: 通过检测 外周 血透 明质 酸( A 、 H )层粘连蛋 白( N 、 型胶 原 ( c 及 Ⅲ型前 胶原 ( c L )1 V Ⅳ一 ) P Ⅲ) 项 4
学意 义。
2 结 果
2 1 正常对 照组 和各 型 乙 肝病 患 者 肝 纤 维化 血 清 . 标志 物检测 结 果 见表 1 。从 表 中 可 以看 出 , A、 N、 C Ⅲ、V— H L P一 I C 4项 指标在 正 常组和 乙肝 轻度 组 间差别 无 显 著性 , 而正 常对 照组 与慢性 乙肝 中度 、 慢性 乙肝 重度 、 肝硬 化 、 癌 4组 P< . 5 表示 均有 显著性 差 异 。 肝 00 ,
指标在慢性 肝病 中的变化 , 探讨其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 、 肝硬化 、 癌诊 断中的价值 。方法 : 化学发光法 检测 1 8 肝 用 4 例慢性肝病患者和 3 O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血透 明质酸 ( A) 层 粘连蛋 白( N) 1 H 、 L 、V型胶原 ( c 及 Ⅲ型 前胶原 Ⅳ一 )
( CⅢ)4项指标 。结果 : A、N、C Ⅲ、 - P H L P 一 I C四项指标在正常组 和乙肝轻 度组 间差 别无显 著性 , V 而正常对 照组 与
慢 性 乙 肝 中度 、 性 乙肝 重 度 、 慢 肝硬 化 、 癌 4组 P< .5 表 示 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结 论 : A、 N、 . P U 平 的 肝 00 , H L I C、CI水 V
血清HA、PCⅢ、ⅣC、LN测定在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6. +60 95 2. 2 4
1 .2 4.0 1 2 ± 26 0
,
82±60 02 12 . .
15 5 4.0 2. ± 1 2 6
.
,
1 .  ̄47 04 2 8 5 1 .
168 ± 12 8. 2. O 0
.
[] 1 章华础 , 萧祥熊 . 血清透明质酸放射 免疫分析 的临床应用 . 放射
的平行关系 , 随着 IC L V 、 N血清含量 的增加 , 提示肝纤维化程
12 1 H P I 、 . . A、 C1 1 L l i由上海海 研 医学研 究所 [ VC、 N I A kt i
提供 , 说明书操 作 , 常参 考 值为 H 7-2 n/ 、 CI 按 正 A 5 i 7 gmlP - I [ <10 g m 、 2 n/ l I VC<6 . n/ lL 4 7【 m 、 N<13 gm 。仪 器采 用 安 g 3 n/ l 徽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 司中佳分公 司提供的 G C一10 7放 50 射免疫计数器检测。 12 2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t 检验 。 所测数 据均 以 ± 表示 , 著性 比较 s 显
例 , ( 6~ 3 岁 , 年龄 2 7 ) 平均 4 . 6 3岁。为我 院感 染科门诊和住 院病人 , 断标 准均符合 19 诊 9 5年 北京全 国病 毒 性肝炎 会议 制定 的诊断标准 。
12 方 法 .
所测结果 : P C H患者 P 1 C1有轻度升高 ,A L I C H、C患者 P cⅢ明 显 升高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 ( P<00 ) 故 P 1 , cⅢ被 认为是一个反映早期肝纤维化有价值的指标 ] 。 IC、N是基底膜骨架的主要胶原成 份,1 V L VC在肝 内合 成 和代谢 , 肝纤 维化 时IC异常增 加 , V 分布 紊乱 , 肝组织 内 使 间隔及 门管 区的基底膜含量明显 增多 , 大量 沉积形成肝爹 毛 细血管化 , 血清 中I VC异 常增多。有报道 I VC合 成增多是肝 纤 维化 的早期表 现 J N在肝组 织含量甚 微 , 。L 肝纤 维化及 肝硬化 时, 肝星状 细胞大量分 泌 L 与 IC形成 肝窦毛细血 N, V 管化 。L N随着肝纤维 化 的进 展而合 成呈 上升趋 势 , 血清 的 L N水平也与肝纤 维化程 度相平 行 J 。本 文 8 1例肝病 患者 中, CL I 、N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 同程度升高 , V 且有较好
慢性乙肝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陈满红【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的临床价值,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身体检查的健康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中型组和轻型组患者间检测值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此外上述两项检测指标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而改变,可以将其作为病情分级和临床疗效的判定指标.【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3(013)009【总页数】2页(P80-81)【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转铁蛋白;铜蓝蛋白;临床价值【作者】陈满红【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景德镇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肝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由于该病的前期诊断与分级存在一定难度,致使不少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逐步发展为重型乙型肝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质量[2]。
对此,如何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随着临床检验水平的不断发展,有关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转铁蛋白(TRF)和铜蓝蛋白(CP)的水平对该病进行诊断与分级[3]。
因此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者各130例,通过检测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48例,年龄31~77岁,平均(48.5±11.6)岁。
5’-核苷酸酶等4项血清酶学指标联合检测对肝胆疾病的诊断价值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淤胆性肝炎组 升幅尤
为 显著 。
作者 单 位 :5 6 2 惠 州市 陈江 医院检 验科 12 9
1 26 6
国 际 医药 卫 生 导 报 2 1 0 0年 第 1 6卷 第 1 3期
I MHGN,J l 0 0 V 11 N .3 uy 2 1 . o.6 0 1
探讨其 临床诊 断价值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11 研究对象 .
28 3 例肝胆疾病患者均为 2 0 年 09
如表 1 所示 ,各 肝胆疾病组患者 血清 5 一 T ’N
3 至21 月 0 0年 1 月期间在本院传染科 门诊及住院 检测结 果明显 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淤胆性肝炎组 的患者 ,其中男 1 1 ,女 17 ,平 均年龄 3 . 和原发性肝癌组升幅最大 ;各组患 者血清 L P检 2例 1例 8 A 3 ( 5 1 ) 按 20 年西安第 十次全 国病毒 测结果也 明显 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淤胆性肝炎组 岁 2 ~7 岁 ; 00 性肝炎及 肝病学术会议 修订 的方 案l 4 l 进行诊 断分 升幅尤为显著 ;血清 G T检测结果除慢性肝炎组 G
表 1 各肝胆疾病组患者J 清 5- T、I P、G T和 AL 】 i 'N L l A G P检测结果
( ±s )
注 :与 正常对 照组 比较 , P< 00 ; a .1 P< O 0 .5
3 讨 论
淤积所致 。有报道认 为l ’N 活性测定对 于诊 l 一T l ,5
血清酶 活性检测在肝 胆疾病 的诊 断治疗 中起 断原发性或 转移性肝癌 、癌性胆道 阻塞 ,鉴别新 着重要 的作用 ,其 中一些 已经成为 临床诊断和 预 生J l 炎或 先天性胆道 闭锁均略优 于 A P ll  ̄C L 、G T G 后判 断中不可缺少的常规 指标。A P L 早在 2 世 纪 测 定 ,如 果 5 一 0 ’NT活 性 正 常 则 可 排 除 肝 胆 疾 病 。
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的肝纤四项及APRI的临床诊断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的肝纤四项及APRI的临床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肝纤四项及APRI与血小板比值(APRI)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采集46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的值,计算APRI值。
结果血清HA、PCⅢ和CⅣ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和病理S2期时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血清肝纤四项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RI值并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纤四项与APRI曲线下面积(AUC),其中HA的AUC最大,血清肝纤四项AUC均>0.5,而APRI0.05)。
从G2级开始肝纤四项(除LN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G4级达到最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G1~G4级APRI值与G0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与血清纤维化4项的比较经统计分析,HA,PCⅢ、CⅣ水平在纤维化S2期明显高于对照组S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S4期达到最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N水平在纤维化分期S1~S3与S0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S4期则明显高于S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S1~S4期,APRI值与S0期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肝纤四项及APRI与肝纤维化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经统计分析,血清纤维化四项中除LN稍差外,均与肝脏纤维化分期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RI与二者相关性均不明显,见表3。
2.4 Cutoff value及其所对应的sensitivity、specificity经统计分析,以1-specificity作为横坐标,sensitivity作为纵坐标绘制ROC 曲线,肝纤维化四项与APR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HA 0.897、LN 0.728、PCⅢ0.768、CⅣ0.828、APRI 0.382,其中HA的AUC最大,血清肝纤维化四项AUC均>0.5,而APRI<0.5。
HA、LN、CⅣ、PCⅢ与HBV-DNA含量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HA、LN、CⅣ、PCⅢ与HBV-DNA含量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唐振华;高勇;张金良【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02(023)006【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四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和Ⅲ型前胶原(PCⅢ)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查中的临床意义,同时初步观察四项肝纤指标与乙肝病毒(HBVDNA)复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0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CⅣ、PCⅢ检测用放免法(RIA);对其中88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分别用荧光定量PCR(FQ-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四项肝纤指标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者及慢性重型肝炎中有依次升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肝硬化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比较,HA、PCⅢ两项略低,而LN、CⅣ明显升高(P<0.05).同时在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cAb(+)、HBV-DNA阳性组中血清四项肝纤指标最低,而在HBsAg(+)、HBeAb(+)、HBcAb(+)、HBV-DNA阴性组中最高,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项肝纤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纤指标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这对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指导抗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总页数】3页(P38-40)【作者】唐振华;高勇;张金良【作者单位】236015,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36015,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36015,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PCⅢ、Ⅳ-C、LN、HA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J], 林城2.血清HA、PCⅢ、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 [J], 陈淑清;罗家齐3.HA,LN,CⅣ,PCⅢ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意义 [J], 张一;余叔侃4.血清HA,PCⅢ,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 [J], 罗家齐;陈淑清;王方5.血清肝纤维化HA、Ⅳ-C、PCⅢ和LN联合检测在布加综合征导致的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J], 王磊;魏宁;徐浩;祖茂衡;肖晋昌;张静;张科;傅宇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湖 北省松 滋 市人 民 医 院, 湖北松 滋 4 3 4 2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 血清透明质酸( HA) 、 层黏连蛋 白( L N) 、 l l I 型前胶 原氨 端肽( PI I I NP ) 和 Ⅳ型胶原 ( I V — C ) 检 测 在 慢 性 肝 病
Hu a n g Li a n g u i , Re n Z h o n g, Re n Li , Zh a o Ch u n y a n, Li Ji e
( Pe o pl e s Ho s pi t a l o f S o n g z i Ci t y, S o n gz i , Hu b e i 4 3 4 2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s e r u m h y a l u r o n i c a c i d , l a mi n i n , N — t e r mi n a l p r o c o l l a g e n H I a n d c o l l a g e n
国际检 验 医学杂志 2 0 1 3 年 1 月第 3 4卷 第 2期
I n t J L a bMe d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2
・
16著 ・
慢 性肝 病 患者 血 清 四项 指 标 联 合检 测 的临床 价 值
t y p eⅣ i n c h r o n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S e r u m HA , LN , Pm NP a n d V— I C o f 1 0 3 c h r o n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d e -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0 2 — 0 1 6 7 一 O 2
Cl i ni c a l v a l u e o f c o mb i ne d d e t e c t i o n o f f o ur s e r u m i n di c a t o r s i n c hr o n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pa t i e nt s
t e c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0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1 . Re s u l t s S e r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HA , LN , P I I I NP, V— I C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p e r s i s t i n g h e p a t i t i s ( C PH ), c h r o n i c a c t i v e h e p a t i t i s ( CA H )a n d l i v e r c i r r h o s i s ( L C)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d , c o mp a r e d wi t h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 0 . 0 1 ) . T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f o u r i n d i c a t o r s we r e r i s i n g i n CPH g r o u p, C A H g r o u p, a n d LC g r o u p . T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HA wa s 9 0 . 0 i n 3 0 l i v e r c i r r h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 wh i l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s e r u m a l b u mi n wa s 5 6 . 6 . Th e r e wa s s i g —
中 的 临床 价 值 。 方 法 对 1 0 3例 慢 性 肝 病 患者 的血 清 HA、 L N、 Pl l I NP和 Ⅳ 一 c 四项 指 标 进 行 检 测 分 析 。 结 果 慢 性 迁 延 性 肝 炎 ( C P H) 组、 慢性活动性肝炎( c AH) 组 和肝 硬 化 ( L C ) 组 的血 清 HA、 L N、 PI I I NP 、 Ⅳ一 C检 测 结 果 均 增 高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1 ) , 且 四项 指标 在 C P H组、 c AH 组 、 L C组 的 浓度 呈上 升趋 势。在 3 O例 L C患者 中, 血 清 HA 的 阳 性 率 达
9 0 . 0 , 远 高 于 清 蛋 白( 5 6 . 6 )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1 ) 。 结 论 血 清 HA、 L N、 PⅢNP、 V— I C 四 项 指 标 是 慢 性 肝 病 向 肝 硬 化 转 变过 程 中反 映肝 纤 维 化 进 展 的 良好 指 标 , 四 项 指 标 联 合 检 测 可 以 为慢 性肝 病 患 者 肝 纤 维 化 早 期 诊 断提 供 依 据 。
关键词 : 透明质酸 ; 层黏 连蛋 白; Ⅲ 型 前胶 原 氨 端 肽 ; I V 型胶 原 ; 慢 性 肝 病
D 0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0 2 . 0 1 8
文献标识码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