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2014上海黄浦区高考历史一模试题(附答案)_2014011714011921_891

黄浦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卷2014.1.8下午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第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与此相关,阐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 B.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C.三大宗教均起源于非洲 D.基督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2.下列图片与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集体执政 B.直接民主,陶片放逐C.人民主权,抽签选举 D.公推直选,轮番而治3. 某历史学家认为:“□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从小亚细亚的一块附庸领地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应该指的是:A.罗马帝国 B.蒙古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4.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破坏 B.已经进入战国时期C.郡县制的出现 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5.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应该出现在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6.《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A.《诗经》 B.《春秋》 C.《礼记》 D.《四书集注》7.右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
上海市黄浦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黄浦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2014年1月8日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用设计去改变生活冯骥才①在哥本哈根,几次听丹麦人说这么一句话:“生活的一切都是设计出来的。
”这句话细琢磨很有道理,只要是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哪样没有设计?然而,为什么以前没听过这种说法?这不是一般的话,里边包含着一种新观念,就是要自觉和主动地用设计去改变生活。
②由此,我注意到在丹麦大大小小的城市,包括机场都可以看到一种新颖独特的商店,叫做新设计品商店。
走进商店,眼前一亮,一方面所有商品都是我们日常身边的生活用品,家具、餐具、灯具、厨具、洁具、玩具,还有居室的、园艺的、电器的等等无所不包;但另一方面,它不是一般的百货商场或家居超市,这里一切物品一概是新颖的、没见过的、创新的。
无论是颜色、造型、理念、使用方法,全都充满了设计师独特的创意,更漂亮更现代更便捷,有的还有新的科技含量。
比如刚刚摆到店中的一把雨伞,形状很怪,前尖后圆——这种伞的奇妙之处是在很大的风雨中都不会翻过去。
柜台前有一台小电视,播放着这种雨伞“风雨不怕”的神奇效果。
③我忽想到,这数千种全新并不断更新的产品,需要多么巨大的设计创意与能力来支持?不只是丹麦,整个北欧都看重现代生活离不开的至关重要的两个字——设计。
□。
哥本哈根有一座新设计博物馆,展示了人类生活一些方面设计的历史,以及设计与发明、材料、科技及文化的关系;其中几座世界上最现代的音乐厅与歌剧院的设计所体现出的新科技、新理念、新思想、新的审美精神以及超前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博物馆骄傲地展示着设计创新与生活进步的关系。
2014年黄浦区高三数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理科)综述

黄浦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数学试卷(理科)2014.1.9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写上姓名、考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2.本试卷共有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5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答案】(1,+cQ ) 【睥析】试题分析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集函数式有意义的自变童的取值集合,如分母,偶泱根武的被开方数,塞次 矗的底数等等,此外还有基本初等函数:車身定义域的要求,如本题中解得^>1.x + 2 0考点;函数的定义域.2.己知全集 U =R ,集合 A=| x + 1| a 2,x^ R , B = ;x|X —2 <0,^ Rix则 C U A B 【答案】(0,1]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苜先求出集合血B,再求它们的运算,遠两个集合都是不尊式的解集,故解得A = {^\x<-3^>\}r 5 =因此(0占)门3=(0,1]・看点;集合的运算.3.已知幕函数f (X )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 f 九X )过点(2, 4),则f (X )的解析式是 ________.【答案】f (x ) = . x (x? 0)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弄清幕函数的形式,其次要弄懂反函数的性质,反函数图象过点(2,4),说明原函数图象过点(4, 2),设 f (x ) =x a ,则 4a =2,则 a =~,故 f (x )二、.x (x 一 0).1.函数log ? x -1的定义域是 x 22 考点:幕函数,反函数的性质4. 方程7 3 =2的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 .9X —2【答案】"21惕2 【解析】试题分析:解这类方程,苜先要把3“作为整体着虑,方程可化为2 9^4=7.3\即2◎『-"-4 = 0,(2歹+1)(歹-4) = 0,其袂要知道>0>因此收方程有于=4, “1强4 =刀爼昇・考点;鹼礒方程・5. 己知数列{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若 a 6是a 7和乱的等比中项,则 a n = _______________ .【答案】亦理 3【解析】试题分析】可以利用驱数列的通皿公式来解决,伽=引-2皿"7+2・检杲鸽和瞩的等比中项■ 则 = OjOg i 即(旳-2尸=牛(的 + 2),解得cij = — r 于是a, = aj + 2(ft- 7) = 2f >——- 君点士等差数列的通项公5t一-4 4 -6. 已知向量a= cos^sin 二,b = 1,-2 ,若a // b ,则代数式2sin ^ _ co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 。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物理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试题

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考试物理试卷(本卷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2.第I卷(1-2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3.第II卷(21-33题)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I卷(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B)在探究平均速度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2.若一匹马拉一辆车,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拉车的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两点的场强相等(B)1、2两点的电势相等(C)2、3两点的场强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5.某单摆由1m长的摆线连接一个直径2cm的铁球组成,关于单摆周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大球替代小球,单摆的周期不变(B )摆角从5°改为3°,单摆的周期会变小 (C )用等大的铜球替代铁球,单摆的周期不变 (D )将单摆从赤道移到北极,单摆的周期会变大6.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实际存在于磁场中的线 (B )磁感线是一条条不闭合的曲线 (C )磁感线有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D )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7.通电直导线旁放一个金属线框,线框和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
上海市黄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海2014黄浦区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14.1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Mg-24;Al-27;Si-28;S-32;Cl-35.5;Ca-40;Fe-56;Cu-64;Ba-137第I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
关于化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保证人类的生存:诸如在解决人类粮食、能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诸如合成新的材料,物质的净化和纯化等,均使人类衣、食、住、行的条件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③延长人类的寿命:诸如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奥秘,合成新的药物等。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2.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就越长,共价化合物也就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3.某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C.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反应历程D.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4.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化工生产原理是A.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上氨的产率很高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C.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产生NaOHD.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5.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A.2Na218O2+2H2O→4Na18OH+O2↑B.2KMnO4+ SH218O2+ 3H2SO4→2MnSO4+ 518O2↑+ K2SO4+ 8H2OC.NH4C1+2H2O NH3•2H2O+ HC1D.K37ClO3+ 6HCl→K37Cl+3Cl2↑+3H2O7.物质问常常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着,微粒也不例外。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一模)试题

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第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下四张图片都是位于黄浦区的宗教场所,其中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A.白云道观 B. 董家渡天主堂 C. 小桃园清真寺 D. 沉香阁之大雄宝殿2.米辰峰主编的《古代世界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些袖珍国家的规模还不如中国的一个中等乡镇。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不得不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4.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商的妇好墓出土了几千件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此外还出土了6800多枚海贝,同期的一些中小型墓,虽然没有青铜器随葬,却有海贝随葬,有的墓随葬的海贝也有数百枚。
这些海贝可以印证,商朝时:A.贝是当时普遍使用的装饰品B.海产品在商朝消费量比较大C.贝是当时体现社会等级差别的象征D.贝可能是流通货币或个人财富的象征5.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董仲舒D.朱熹6.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右图中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8.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年曹丕书房的场景。
2015届上海市黄浦区一模

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2015.1.7考生注意: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 6题。
(17分)修养高于知识①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经常听到有人讲,现在中国人的国学修养如何如何差,不会作诗,不会写字等等。
保卫汉字、保卫中国文化的说辞也时有出现。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②社会生活有一则铁律:由繁向简。
由繁向简中又包含一个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审美要求是在满足功能后衍生出来的。
白话文普遍流行后,中国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单就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言,白话的短处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话打败文言?道理很简单,由繁向简。
简则文化不易垄断,不易只成为少数人的事,这与公平和正义相关。
另外,现代社会到来,科学交流中,比如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白话比文言便捷,便捷的东西才能普及。
人是趋利避害的,有些选择看似偶然,比如胡适提倡白话,其实他的提倡只是适时顺应了人天性中的某种追求,不然声音再大,也不会有回声。
③严格讲,今天已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写字。
单以审美论,毛笔一定高过硬笔,硬笔高过电脑。
但何以毛笔会衰落?答案也非常简单,毛笔麻烦,难学,又没有效率,使用还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比如温度,在冬天旅行中使用毛笔很不方便。
毛笔先被钢笔取代,而现在则是无笔的电脑时代了。
任何事物,当实用功能可以完全被取代后,它原有的地位一定是下降的,它必然会成为专门技艺,比如今天提倡写毛笔字,提倡书法,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专门技艺,而专门技艺没有普遍性。
④中国古书,由简牍向雕版发展,也是由繁向简。
上海版(第03期)-2014届高三名校数学(理)_专题05_数列、数学归纳法与极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题组1. 【上海市黄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即一模)数学(理)试题】已知数列{}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若6a 是7a 和8a 的等比中项,则n a =________.2. 【上海市嘉定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一模)数学(理)试卷】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n S n =(*N ∈n ),则8a 的值是__________.3. 【上海市嘉定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一模)数学(理)试卷】若nn r r ⎪⎭⎫ ⎝⎛+∞→12lim 存在,则实数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4.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在n n n C B A ∆中,记角n A 、n B 、n C 所对的边分别为n a 、n b 、n c ,且这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若最小边1+=n a n ,则=∞→n n C lim ( )..A 2π .B 3π .C 4π .D 6π5.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数学试卷(理卷)】221lim 2n n n n→∞+=-___________. 6. 【上海市普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数学(理)试题】若圆1)1(22=-+y x 的圆心到直线:n l 0=+ny x (*N n ∈)的距离为n d ,则=∞→n n d lim .【答案】1 【解析】试题分析:圆心为(0,1),21n n d n =+,221limlim1111n n n n n→∞→∞==++. 考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极限.7. 【2013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数学(理)考试试卷】计算:2(1)(13)lim(2)(1)n n n n n n →∞+-=-++________.8.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数学试卷(理卷)】已知数列{}n a 中,11a =,*13,(2,)n n a a n n N -=+≥∈,则n a =___________.9. 【2013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数学(理)考试试卷】设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是n S ,若}{n a 和}{n S 都是等差数列,且公差相等,则1a =_______________. 【答案】14【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21()22n d dS n a n =+-,21()22n d dS n a n =+-,数列}{n S 是等差数列,则n S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或者是常函数),则102d a -=,2n d S n =,从而数列}{n S 的公差是2d,那么有2d d =,0d =(舍去)或12d =,114a =.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0. 【上海市十三校2013年高三调研考数学试卷(理科)】计算:2211lim[()]12n n n n n →+∞--++=_________.11. 【上海市十三校2013年高三调研考数学试卷(理科)】设正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是n S ,若{}n a 和{n S }都是等差数列,且公差相等,则=+d a 1__ _.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年级数学学科(理科)】计算:210lim323x n n →∞++= .【答案】23【解析】试题分析:这属于“∞∞”型极限问题,求极限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n (n 的最高次幂),化为一般可求极限型,即210lim 323x n n →∞++1022lim 2333n n n→∞+==+. 考点:“∞∞”型极限13.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年级数学学科(理科)】如果()1111112312n f n n n =++++++++(*n N ∈)那么()()1f k f k +-共有 项. 14. 【上海市杨浦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数学试卷(理科)】计算:=+∞→133lim nnn . 15.【上海市长宁区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理科)】已知数列{}{}n n b a ,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首项分别为11,b a ,且,511=+b a,,11N b a ∈设),(N n a c n b n ∈=则数列{}n c 的前10项和等于______.【答案】85 【解析】试题分析:数列{}n c 到底是什么暂时不知,因此我们试着把其前10项的和10S 表示出来,1210b b S a a =++10b a +11121[(1)][(1)][(1)]n a b a b a b =+-++-+++-1121010()10a b b b =++++-=111091010102a b ⨯++-1110()451085a b =++-=.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和公式.二.能力题组1. 【上海市黄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即一模)数学(理)试题】已知数列{}na 满足()()*+∈=-+N n n a a n nn ,11,则数列{}na 的前2016项的和2016S 的值是___________.可行,由此我们可得2016S =12344342414()()k k k k a a a a a a a a ---+++++++++20132014(a a ++2015a +2016)a +(222)(226)(22(42))(222014)k =+⨯++⨯+++⨯-+++⨯25044(13=⨯+⨯++5+1007)+=1017072.考点:分组求和.2. 【上海市嘉定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一模)数学(理)试卷】某种平面分形图如下图所示,一级分形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图(1));二级分形图是将一级分形图的每条线段三等分,并以中间的那一条线段为一底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底边(图(2));将二级分形图的每条线段三等边,重复上述的作图方法,得到三级分形图(图(3));…;重复上述作图方法,依次得到四级、五级、…、n 级分形图.则n 级分形图的周长为__________.3.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已知函数2sin)(2πn n n f =,且)1()(++=n f n f a n ,则=++++2014321a a a a . 【答案】4032- 【解析】试题分析:考虑到sin2n π是呈周期性的数列,依次取值1,0,1,0,-,故在122014a a a +++时要分组求和,又由n a 的定义,知1352013a a a a ++++(1)(2)(3)(4)(2013)(2014)f f f f f f =++++++2222221357200920112013=-+-++-+1(53)(53)(97)(97)=+-++-++(20132011)+-⋅(20132011)+12(357920112013)=+++++++110062016=+⨯,242014a a a +++(2)(3)(4)f f f =+++(5)(2014)(2015)f f f +++22223520132015=-+++-22(352013)2015=+++-2100620062015=⨯-,从而122014a a a +++1210062016=+⨯⨯图(1)图(2)图(3)……22015-4032=-.考点:周期数列,分组求和.4.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a 与5a 的等比中项为2,则42a a +的最小值等于 .5. 【上海市长宁区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理科)】数列{}n a 满足*,5221...2121221N n n a a a n n ∈+=+++,则=n a . 6.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数学试卷(理卷)】已知函数,1)(22+=x x x f 则 ()()()111112(2013)20142320132014f f f f f f f f ⎛⎫⎛⎫⎛⎫⎛⎫+++++++++= ⎪ ⎪ ⎪ ⎪⎝⎭⎝⎭⎝⎭⎝⎭( )(A) 201021 (B) 201121 (C) 201221 (D) 201321 7. 【上海市普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数学(理)试题】数列}{n a 中,若11=a ,n n n a a 211=++(*N n ∈),则=+++∞→)(lim 221n n a a a . 8. 【上海市普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数学(理)试题】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cos 1πn n a n +=(*N n ∈),则=2014S . 【答案】1006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本题数列的通项公式中,有式子cos2n π,它是呈周期性的,周期为4,因此在求和2014S 时,想象应该分组,依次4个为一组,12341(12)1(14)a a a a +++=+-+++6=,56781(16)1(18)6a a a a +++=+-+++=,43424141[1(42)]1(14)k k k k a a a a k k ---+++=+--+++6=,最后还剩下20131a =,2014120142013a =-=-,所以20146503120131006S =⨯+-=.考点:分组求和.9. 【2013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数学(理)考试试卷】若数列{}n a 满足:111,2()n n a a a n N *+==∈,则前6项的和6S = .(用数字作答)10. 【上海市十三校2013年高三调研考数学试卷(理科)】等差数列{}n a 中,1102,15a S ==,记2482n n B a a a a =++++,则当n =____时,n B 取得最大值.11. 【上海市十三校2013年高三调研考数学试卷(理科)】已知函数()(2318,3133,3x tx x f x t x x ⎧-+≤⎪=⎨-->⎪⎩,记()()*n a f n n N =∈,若{}n a 是递减数列,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2. 【上海市十三校2013年高三调研考数学试卷(理科)】已知无穷数列{}n a 具有如下性质:①1a 为正整数;②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当n a 为偶数时,12nn a a +=;当n a 为奇数时,112n n a a ++=.在数列{}n a 中,若当n k ≥时,1n a =,当1n k ≤<时,1n a >(2k ≥,*k N ∈),则首项1a 可取数值的个数为 (用k 表示)三.拔高题组1.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数列{}n a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且661-=+a a ,843=⋅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 (3)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答案】(1) 210n a n =-;(2)20-;(3)229,15,*,940,6,*,n n n n n N T n n n n N ⎧-+≤≤∈⎪=⎨-+≥∈⎪⎩.【解析】2.【上海市普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数学(理)试题】已知数列{}a中,n13a =,132n n n a a ++=⋅,*n N ∈.(1)证明数列{}2n n a -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在数列{}n a 中,是否存在连续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1r s <<且r ,*s N ∈,求证:使得1a ,r a ,s a 成等差数列的点列(),r s 在某一直线上.(2)假设在数列{}n a 中存在连续三项成等差数列,不妨设连续的三项依次为1k a -,k a ,1k a +(2k ≥,*k N ∈),由题意得,112+-+=k k k a a a ,将1)1(2--+=k k k a ,211)1(2----+=k k k a ,kk k a )1(211-+=++代入上式得……7分])1(2[])1(2[])1(2[21211k k k k k k -++-+=-++---………………8分化简得,21)1(42---⋅=-k k ,即11)1(42---⋅=k k ,得4)2(1=--k ,解得3=k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连续三项为2a ,3a ,4a 成等比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2015.1.7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一6题。
(17分)修养高于知识①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经常听到有人讲,现在中国人的国学修养如何如何差,不会作诗,不会写字等等。
保卫汉字、保卫中国文化的说辞也时有出现。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②社会生活有一则铁律:由繁向简。
由繁向简中又包含一个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审美要求是在满足功能后衍生出来的。
白话文普遍流行后,中国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单就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言,白话的短处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话打败文言?道理很简单,由繁向简。
简则文化不易垄断,不易只成为少数人的事,这与公平和正义相关。
另外,现代社会到来,科学交流中,比如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白话比文言便捷,便捷的东西才能普及。
人是趋利避害的,有些选择看似偶然,比如胡适提倡白话,其实他的提倡只是适时顺应了人天性中的某种追求,不然,声音再大,也不会有回声。
③严格讲,今天已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写字。
单以审美论,毛笔一定高过硬笔,硬笔高过电脑。
但何以毛笔会衰落?答案也非常简单,毛笔麻烦、难学,又没有效率,使用还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比如温度,在冬天旅行中使用毛笔就很不方便。
毛笔先被钢笔取代,钢笔后被圆珠笔取代,而现在则是无笔的电脑时代了。
任何事物,当实用功能可以完全被取代时,它原有的地位一定是下降的,它必然会成为专门技艺,比如今天提倡写毛笔字、提倡书法,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专门技艺,而专门技艺没有普遍性。
④中国古书,由简牍向雕版发展,也是由繁向简。
❤因为工业时代,手工一定是专门技艺,没有普及的意义了。
⑤网络时代,对知识价值的判断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应当牢记,如果单纯的知识不能作为创新的基础,则这种知识的意义非常有限,创新是一切知识的意义的最后结局,如果不能创新,则知识就是一个单纯的储备和保存问题了,而储备保存,人永远比不过电脑。
一般说来,在网络时代,单纯知识的地位是下降的,创新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⑥今天,我们获得一般准确稳定知识的方式已极为便捷,一部手机在手,则人人无所不知了。
那么人是不是不需再学习?当然不是,人们更需要学习,不过这种学习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知识与修养的关系。
中国旧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它主要指的不是储备了多少知识,而是能不能把知识升华到精神层面。
网络时代,如果知识不向精神层面升华,或者我们学习知识而不追求修养,则一切知识的意义也就显示不出来。
⑦今后,网络时代的读书可能会成为一种专门的修身方法,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达到精神的满足。
网络时代,那种单纯考查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记忆再好,也只是一种奇特现象,令人尊敬,但不足以让人崇敬了。
因为这种单纯的记忆有了更便捷的替代品,而个人修养才是获取知识后达到的别一重境界,这是机器不可能替代的,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无比独特而丰富。
⑧因而,网络时代,我们追求知识的目标主要在于显示个人修养,读书更多时候是专门陶冶情操的方式,这时候有电脑,但我们也还是要捧起书本来,因为这样才有仪式感。
电脑时代,单纯炫耀知识的时代已经远去,考验修养的时代到来了。
1.第①段中加点词“根本”,能否换成“巨大”?请简析。
(3分)2.第②段从□□和□□两方面对“由繁向简”这一社会生活铁律进行了阐释。
(2分)3.下列有关网络时代对知识价值的判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不以单纯知识积累为目的。
B、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极为便捷,对学习行为赋予了新的内涵。
C、读书将成为一种专门的修身方法,不是为了单纯的知识考查。
D、人们追求知识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主要在于显现个人的修养。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第④段❤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①中国古书传统的装订形式也极度完美,②中国雕版印刷何等精美,③但人类书籍的最后装订形式还是走向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洋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④但最终人类的印刷方式没有止步于雕版而是走向了双面机械印刷,⑤因为雕版属于手工,而双面轮转技术出现则是工业时代的标志。
A.②③①④⑤B.②④⑤①③C.①④⑤②③D.①③②④⑤5.第⑥段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用意是。
(2分)6.第⑤段与第⑧段中的画线句是否矛盾?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一12题。
(20分)一⑴我很幸运,我的楼下就有一片森林。
⑵一天早晨,我去林子里散步,阳光柔和而温暖。
忽然,我看到树枝上有几只鸟儿在叽叽喳喳歌唱。
它们面朝太阳,昂头挺胸,唱得是那样响亮投入,那样虔诚真情,那样痴迷陶醉……很显然,它们是在迎接太阳,感谢太阳;是在早晨向太阳问好呢!⑶这样的情形,只要你留意,在有阳光的森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阳光是鸟儿生命的希望。
据说,夜莺非常需要从阳光中获得灵感,只要有阳光,就足以使它不断鸣唱。
如果把它关在暗处,一旦让它重返阳光,它会欣喜若狂地大唱特唱。
而云雀看到太阳升起,更会激动得冲出森林,唱着飞向太阳,把快乐带上蓝天。
⑷“鸟如此,人亦如此,这是万物的感受。
”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学家米什莱在《大自然的诗》里说得好,“印度古老的吠陀的每一行都是在歌颂阳光。
”“印度人以为,凡是动物,尤其是最有智慧的,比如大象在创造生命时,会向太阳致敬,会在晨曦微露时向它致谢,它们会在内心唱一首感恩歌。
”⑸大象们在内心默默感恩,而鸟儿们是唱出来的。
所以那几只鸟儿唱得如此热情洋溢;所以每天晨曦微露时,我都能听到森林里的鸟儿开始集体大合唱,那是迎接太阳的隆重仪式;千百只鸟儿,面向东方,此起彼伏地歌唱,唱得轰轰烈烈,唱得森林震动,唱得阳光摇晃……⑹于是,森林歌唱起来,森林的阳光也歌唱起来……二⑺我喜欢幽深茂密的森林,喜欢绿意葱茏的森林,但我更喜欢阳光中的森林!⑻阳光中的森林更通透更明亮,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森林中的阳光更温柔更多情,不温不火,恰如其分。
我说不清是森林成就了阳光,还是阳光成就了森林。
但我知道,森林里的阳光是经森林滤过的;经森林滤过的阳光,变无形为有形,一缕缕,一丝丝,像姑娘长长的金发,更像一张金色的网,倾泻而下,触手可及……⑼几个小孩在森林里玩,他们肯定是被这美妙的阳光迷住了,忍不住纷纷伸手去抓,去捕捉;嘻嘻哈哈,又蹦又跳。
他们捉住了阳光,捏在手心里,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松开手指瞧:啊,阳光逃走啦!于是再伸手去抓,去捕捉……⑽一群鸟儿羡慕地看着孩子们,似乎有点不服气。
它们突然从树枝上飞下来,在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里穿梭往来,是在向孩子们宣战:看谁能把阳光剪断?可它们剪来剪去剪不断,阳光依然一缕缕一丝丝,引来孩子们一阵嘲笑……⑾捕捉也好,剪断也好,那都是游戏,不必计较。
值得高兴的是,森林的阳光里,回荡着鸟儿的叽叽喳喳、孩子们的欢笑……三⑿森林的阳光是魔术师,那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就像一支支法力无边的魔杖,会指挥森林表演各种各样琳琅满目让人目瞪口呆的魔术——⒀魔杖点到绿叶,绿叶更绿;点到黄叶,黄叶更黄。
魔杖点到花朵,花朵开得格外娇艳芳香。
魔杖点到树干,树干的一面亮,另一面却暗,就像一张反差强烈的阴阳脸。
许多不显眼的地方,比如墙角、路边、草丛、树下……只要魔杖出现,那里就成了迷人的风景;即便是一棵小草,也会有精彩表现;就连一块晒热的石头,也变得热情洋溢、笑容可掬……⒁有一次,我走过林间的大草坪,看见大树的影子,映在青草地上,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巫婆,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美人鱼……风一吹,一幕幕有趣的童话剧就开场了——森林的阳光,这支魔杖,就是它们的总导演。
⒂还有一次,我走过一棵枫树,看到两片枫叶被魔杖点得玲珑剔透、鲜红透亮。
我喜不自禁,看了又看。
待我不舍地走了几步,回头再去看时,那两片红叶却已经不见踪影。
我知道,魔杖又把它们变回了原形,它们正掩藏在叶丛里,笑我呢……⒃那一支支魔杖,让森林变化无穷、精彩纷呈;让森林生动起来,热闹起来。
森林于是就有了灵气,有了变化,有了丰富想象……在这样的森林里散步,实在是无比惬意,心情大好;如果端起相机,还能把这些稍纵即逝、不可多得的变幻,定格成永久的图画!四⒄这时天色已晚,太阳落到森林边缘的时候,越来越大,越来越红,很快地,给森林镶上了一道金边;渐渐地,又把整个森林染红。
它用红光在青草地上写字:生命——成长。
啊,生命靠太阳,成长靠太阳,难怪歌德在临终时还呼喊:“阳光!再来点阳光!”⒅而这时,太阳即将离去……⒆我看到鸟儿们都齐刷刷飞到了树枝最高处,静静地,深情不舍地看着夕阳……它们肯定是希望夕阳慢点走,再多待一会儿吧。
那只黑猫已经躺着晒了很久的太阳,这时突然站立,面朝夕阳,痴痴相望。
它是在内心默默感恩呢?还是在默念:亲爱的太阳,请明天再来此地,我会等你……7、第⑻段画线句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请对此加以分析。
(3分)8、根据文意,在方框内填入小标题,并简述理由。
(4分)段落一二三四小标题游戏魔术师呼喊与默念9、对第⑽段的描写加以赏析。
(3分)黄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2015.1.7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一6题。
(17分)修养高于知识①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经常听到有人讲,现在中国人的国学修养如何如何差,不会作诗,不会写字等等。
保卫汉字、保卫中国文化的说辞也时有出现。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②社会生活有一则铁律:由繁向简。
由繁向简中又包含一个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审美要求是在满足功能后衍生出来的。
白话文普遍流行后,中国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单就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言,白话的短处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话打败文言?道理很简单,由繁向简。
简则文化不易垄断,不易只成为少数人的事,这与公平和正义相关。
另外,现代社会到来,科学交流中,比如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白话比文言便捷,便捷的东西才能普及。
人是趋利避害的,有些选择看似偶然,比如胡适提倡白话,其实他的提倡只是适时顺应了人天性中的某种追求,不然,声音再大,也不会有回声。
③严格讲,今天已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写字。
单以审美论,毛笔一定高过硬笔,硬笔高过电脑。
但何以毛笔会衰落?答案也非常简单,毛笔麻烦、难学,又没有效率,使用还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比如温度,在冬天旅行中使用毛笔就很不方便。
毛笔先被钢笔取代,钢笔后被圆珠笔取代,而现在则是无笔的电脑时代了。
任何事物,当实用功能可以完全被取代时,它原有的地位一定是下降的,它必然会成为专门技艺,比如今天提倡写毛笔字、提倡书法,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专门技艺,而专门技艺没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