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分解教学

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分解教学1. 介绍陈氏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其套路包括了手、身法、步法及站桩等内容,其中竞赛套路56式更是融合了太极拳的精髓,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律、力道和技术含量。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多年学习和教学经验,对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进行深入分解,并带你逐一解读每一个动作的内涵和细节。
2. 分解与解读2.1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个动作,也是整个套路的开始。
起势时,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自然下垂,身体自然挺直,呼吸自然平稳。
起势的关键在于用意引导动作,通过领先与转折,让身体逐渐进入动作状态,同时提高自身内劲的积累与厚度。
2.2 左右野马分鬃左右野马分鬃动作中,身体的转动和手臂的伸展是关键。
左右野马分鬃的动作要求整个身体要自然地配合,左腿虚右腿实,同时左手往前推的右手往后拉,呈现出扬手走路的感觉。
这个动作的要领在于身体的灵活性和力度的控制,需要耐心的练习和体会,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
2.3 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一个动作要求较高的动作,整个动作要求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时还需要内劲的运用。
在白鹤亮翅中,起势要自然而且要有力度,双臂的伸展要均匀,领先的控制要到位,步法转移要稳健有力。
这个动作在整个太极拳套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学习者要对太极拳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内劲的运用和力度的掌握。
3.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的分解和解读,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太极拳这一我国传统武术的精髓。
太极拳套路虽然看似柔和缓慢,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技术含量却是非常丰富的。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会,我们可以逐渐领会其中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身法和步法,达到心意身法合一的境界。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帮助更多的太极拳学习者深入理解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4.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是一种融合了太极拳精髓的套路,其动作包含了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经典动作。
太极王壕坤--陈式精选四十八式太极拳

陈式精选四十八太极拳【四十课时】第一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正面缠丝右正面缠丝】【左横开步缠丝右横开步缠丝】【左单腿缠丝右单腿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云手】【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二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侧双手缠丝右侧双手缠丝】【左侧前进步双手缠丝右侧前进步双手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虚步变弓步、单推掌】【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六式:云手第七式:高探马】第三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后退步缠丝】【左穿掌缠丝右穿掌缠丝】【左侧面缠丝右侧面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坐盘步、蹬腿】【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八式:右左擦脚第九式:转身左蹬一根】第四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手正转小缠丝右手正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坐盘步、蹬腿】【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十式:前蹚拗步第十一式:击地捶】第五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手逆转小缠丝右手逆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二起脚、马步抖拳】【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十二式:翻身二起脚第十三式:护心捶(兽头势)】第六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双手正转小缠丝双手逆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里合外摆腿、蹬脚】【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十四式:旋风脚第十五式:右蹬一根】【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正面缠丝右正面缠丝】【左横开步缠丝右横开步缠丝】【左单腿缠丝右单腿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海底翻花、转身震脚合臂、侧弓步冲拳】【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十六式:海底翻花第十七式:掩手肱拳】第八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侧双手缠丝右侧双手缠丝】【左侧前进步双手缠丝右侧前进步双手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仆步、弓步、转身虚步】【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十八式:小擒打第十九式:抱头推山】第九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后退步缠丝】【左穿掌缠丝右穿掌缠丝】【左侧面缠丝右侧面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三换掌、肘底捶、摆莲脚、跌叉】【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式:三换掌(含肘底捶)第二十一式:摆莲跌叉】【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手正转小缠丝右手正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金鸡独立、退步】【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二式:左右金鸡独立第二十三式:倒卷肱】第十一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手逆转小缠丝右手逆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金鸡独立、退步】【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二式:左右金鸡独立第二十三式:倒卷肱】第十二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双手正转小缠丝双手逆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退步压肘、提膝震脚】【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四式:退步压肘第二十五式:中盘】【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正面缠丝右正面缠丝】【左横开步缠丝右横开步缠丝】【左单腿缠丝右单腿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仆步、顶肘、弓步穿掌、弓步劈掌】【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六式:白鹤亮翅第二十七式:斜行拗步第二十八式:闪通背】第十四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侧双手缠丝右侧双手缠丝】【左侧前进步双手缠丝右侧前进步双手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十字摆莲脚、弓步冲拳、仆步变独立步】【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九式:十字摆莲脚第三十式:指裆捶、第三十一式:白猿献果、第三十二式:小六封四闭、第三十三式:单鞭】第十五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后退步缠丝】【左穿掌缠丝右穿掌缠丝】【左侧面缠丝右侧面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十字摆莲脚、弓步冲拳、仆步变独立步】【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二十九式:十字摆莲脚第三十式:指裆捶、第三十一式:白猿献果、第三十二式:小六封四闭、第三十三式:单鞭】【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手正转小缠丝右手正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无】【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三十四式:前招第三十五式:后招第三十六野马分鬃式】第十七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手逆转小缠丝右手逆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双震脚、跳插步】【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三十七式双震脚第三十八式玉女穿梭第三十九金刚捣碓】第十八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双手正转小缠丝双手逆转小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披身捶(含背折靠)、青龙出水】【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四十式披身捶(含背折靠)第四十一式青龙出水第四十二九雀地龙第四十三:上步七星】第十九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虚步、独立步、马步、松沉步、弓步、仆步】【缠丝功法】【左正面缠丝右正面缠丝】【左横开步缠丝右横开步缠丝】【左单腿缠丝右单腿缠丝】【综合基本功】【砸拳、铲脚、展翅、侧弓步冲拳、右弓步穿掌、栽拳、双按掌、仆步】【新综合基本功】【虚步、转身摆莲】【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第四十四式退步跨虎第四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四十六当头炮第四十七:金刚捣碓第四十八式收势】第二十堂课【行礼】【抱拳礼】【步型】【无】【缠丝功法】【无】【综合基本功】【无】【新综合基本功】【无】【陈式太极精选四十八式】【综合复习】。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这个势子的最后一着虽然同是一挤一按,但上挤下按的劲分两截,较为厉害。因为对方只顾注意我的左手。而用右手向上掤挤,我以左手贴胸部也向上掤挤,对方的气都集中在上盘,对方的右腿在我左腿里侧,他的劲难以下塌,因而不免下盘空虚。而且未防我同时以在后方的右手攻到小腹报海,我虽用暗劲发出,但劲向下按,可使对方的气突然成为上下两截断开,而致气脱休克,在互相试验时,必须注意右手按劲,不可真的按在对方气海穴。所以陈发科师爷常常教导:
歌诀:
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第四势单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势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鞭似的。陈氏一路有7个单鞭,二路(炮捶)只有1个。陈鑫先生在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
“左转身蹬一根一势也名为中单鞭,并说明作用为手脚齐用法。“今已无人知晓。各式太极拳名均相同。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合陈鑫先生咏再收七言俚语:
“初收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
要领:
初收、再收都是两个动作。眼法都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初收右转,再收则左转变右转;步法初收以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再收是从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前者为左掤,收掤,后者为进左步挤,变右转身退步捋。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一、起势1. 起式:右脚迈开一步,成马步,右手握拳于右胸前,左手虚抱拳于左侧腰部,双目平视前方。
二、伸缩2. 左右分脚:右脚着力踏地,同时左腿向后蹬出,成左分脚步势,上身保持端正。
3. 进退:右脚着力迈进,左脚随之跟进,成右分脚步势,始终保持身体平衡。
三、挤按4. 双崩拳:右拳向前挥出,同时左拳向后缩回,形成一前一后的夹击动作。
5. 劈拳:右手成掌,向前劈出,左手收回左侧腰部,提高身体柔韧性。
四、擦拿6. 抱虎归山:右手缓缓向下蓦然收回至胸前,同时左手向左侧伸展,仿佛抱虎归山般的动作。
7. 千斤捶:双手收于胸前,然后向前推出,如千斤捶一般的力道。
五、上下8. 白鹤亮翅:右手向上推出,左手左侧准备劈下,如白鹤亮翅展展然的状态。
9. 提手上势:右手向上抬起,左手向下伸展,形成上下相承的动势。
六、进退10. 如封似闭:双手向前怀抱,微微收敛,宛如门户如封似闭。
11. 双飞勾:右手向左侧挥出,左手向右侧收回,呈现出一种双飞勾的动作。
七、抬托12. 手挥琵琶:左手向上举起,右手向下收敛,仿佛手挥琵琶般的舒展。
13. 金刚捣碓:双手向前伸出,如同金刚捣碓虬实有力。
八、抱卧14. 左摟膝抽:右手向前突出,左手向后拉回,形成一种左摟膝抽的姿态。
15. 右摟膝抽: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收回,构成一种右摟膝抽的形态。
九、混沌16. 左倒转抽:右手向左侧转抽,左手伸展向右侧,如同左倒转抽的飘逸。
17. 右倒转抽:左手向右侧转抽,右手伸展向左侧,如同右倒转抽的轻盈。
十、收势18. 双摟膝抽:双手同时向内紧抱,形成一种双摟膝抽的姿态,标志着动作结束。
以上即为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深厚的太极拳理念和功力,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领悟,方能领悟其中精髓,体悟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领略太极拳的无穷魅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需要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详细的解读和练习。
5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 56 式太极拳分解拳谱套路: 第一组:1. 起势 (分脚开立)2. 右金刚捣碓 ( 1. 转腰摆手 2. 转身右平捋3.插步推掌 (插步的方向向左前方,推掌的方向向右侧后方。
) 4.躬腿前棚 (方向仍然是正南) 5. 虚步撩掌 6. 震脚砸拳)3. 揽扎衣 ( 1. 转腰托拳 2. 转腰分掌 3.提脚插步合臂 (插步的方向正西) 4. 马步立掌)4. 右六封四闭 ( 1. 转腕旋掌 2. 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 4. 虚步按掌 (收脚成丁虚步,按掌的方向西南) ) 5. 左单鞭 ( 1. 左推右提 2. 提脚插步 (方向正东) 3. 转腰托掌 4. 马步立掌 重心略偏于右侧 )6. 搬拦捶 ( 1. 转腰摆拳 2. 马步横打 3. 转腰翻拳 4.马步横击)7. 护心捶 ( 1. 转腰塞拳 2. 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8. 白鹤亮翅 ( 1. 插步插掌 (插步的方向东南、东北) 2.虚步分掌 方向正东、步型丁虚步。
)9. 斜行拗步 ( 1. 转腰绕臂 2. 踏脚插步 出脚的方向东北3. 收掌(扭腰)搂膝提勾 4. 弓步展臂)10. 提收 ( 1. 扣脚合手 2. 收脚收手 3. 提膝推按 方向正东)11. 前趟 ( 1. 落脚插步下捋 2. 转体搭手 两手在胸前相合3. 转腰翻掌4. 提腿插步5. 马步分掌)第二组:12. 左掩手肱拳 ( 1. 提膝刁收 2. 震脚插步 3.马步掩手 4. 弓步冲拳 . )13. 披身捶 ( 1. 右转腰掩肘 2. 左转腰掩肘)14. 背折靠 ( 1. 折叠缠臂 2. 拧腰折靠 步型是侧弓步)15. 青龙出水 ( 1. 转体绕臂 2. 转腰缠臂 3. 马步撩弹4. 马步迸拳)16. 斩手 ( 1. (提)摆脚翻掌 2. 震脚切掌)17. 翻花舞袖 ( 1. 旋臂伸掌 2. 挑掌抡劈 方向正东 )18. 海底翻花 ( 1. 转腰摆臂 2. 提膝翻抖)19. 右掩手肱捶( 1. 震脚收拳 2. 插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 弓步冲拳 弓步的方向东南、冲拳的方向东北。
段位制陈式太极拳初级和高级套路及分解教学

段位制陈式太极拳初级和高级套路及分解
教学
陈式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广泛流传于中国。
本文主要介绍段位制陈式太极拳初级和高级套路及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包括“老架一路”和“新架一路”,其中分别有18个和23个套路。
陈式太极拳以慢为快、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圆化方为特点。
通过练陈式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同时也有助于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初级套路包括“黄蜂出洞”、“搂膝拗步”、“白鹤亮翅”等。
在练这些套路时,需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和呼吸方法,并且要慢慢地练,不可急躁。
高级套路包括“拦雀尾”、“单鞭”、“肘底看捶”等。
高级套路的动作更为复杂,需要更高的技巧和经验,练起来相对较为困难。
分解教学是指将整个套路分解成若干个动作,以便练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分解教学需要一名有经验的教练,通过肢体语言和口头解释来帮助练者逐步研究套路。
综上所述,段位制陈式太极拳初级和高级套路及分解教学是陈式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认真研究和练。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42.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1.金刚捣锥
2.懒扎衣
3.六封四闭
4.单鞭
5.金刚捣锥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初收
9.上三步
10.斜行拗步
11.再收
12.上三步
13.掩手肱拳
14.金刚捣锥
15.撇身拳
16.青龙出水(出手花)
17.肘底看拳(叶底花)
18.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19.白鹤亮翅
11.金鸡独立(金鸡独立且留情)
12.护心拳(护心拳八面玲珑)
13.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势难容)
14.纵横劈击(转身拳劈打纵横)
15.耳环跟打(上一步耳环跟打)
16.倒转左右七星(倒回来左右七星)
17.翻花炮孤雁出群(翻花炮打一个孤雁出群)
18.下扎势(下扎势谁敢来攻)
19.翻花舞袖(翻花舞袖拔长虫)
17.小肱锤
18.玉女穿梭
19.回身倒骑龙
20.右倒骑龙
21.转身掩身锤
22.左裹鞭炮
23.右裹鞭炮
24.兽头势
25.劈架子
26.上步舞袖
27.转身掩手锤
28.上步伏虎势
29.上右步黄龙三搅水
30.退步黄龙三搅水
31.左蹬脚
32.右蹬脚
33.转身掩手锤
34.上右步右冲拳
35.左冲拳
36.翻身掩手锤
37.回身扫蹚腿
16.连珠炮(连珠炮打的是猛将雄兵)
17.猿猴看果(猿猴看果谁敢偷铁甲将军也要走)
18.高四平(高四平)
19.迎风脚(迎风脚跺子)
20.小肱拳(小红拳火焰攒心)
21.斩手炮凤鸾藏肘(斩手炮打一个凤鸾藏肘)
李恩久老师陈式洪派太极拳基本功

李恩久老师陈式洪派太极拳基本功李恩久老师陈式洪派太极拳基本功(缠丝功)右式正旋圈1、正马步站立,目视前方。
右脚向右侧跨一步,右脚尖朝右侧前方。
成右侧马步;左手按于腰侧。
腰微左转,右手顺缠屈小臂转至胸前,手指上扬朝右前斜方,形成上掤之法2、眼看右侧斜方,腰右转,随之右手逆缠向右上侧45度方向展开,手指与眼高3、转至右侧45度,臂保持微曲,手腕下榻,手指上扬松肩坠肘,眼注视右手指尖4、右手顺缠,沉右肩,肘收右肋侧,相距十公分左右,手腕手指下塌,走下弧线收至胸前,手指仍扬向右前斜上方动作要点:以练习右手顺缠下收,逆缠上开的单正旋法为主,眼转向前斜角,身左右回转,步行为侧马步;出手的角度右侧前45度;出手的高度不过眼,收手低不过肚脐;出手的顺序是手领肘,肘领肩,收手的顺序是沉肩收肘再收手;出手走逆缠上开,收手变顺缠收掤的挤采正旋。
练习时注意:要达到各关节要相连、相随、相催。
劲力要始于足、发于腿、传于腰、达于梢。
只有这样不断地坚持练习才能达到外形松柔内里刚的刚柔相济的效果。
右式反旋圈1、成右侧马步,腰微左转,右手顺缠曲小臂至胸前。
手指上扬,朝右前斜方。
形成上掤之法。
2、眼看右侧斜方,腰微右转,随之右手逆缠向下、上45度方向展开,手指与眼高。
3、手转致右侧45度,臂保持微曲,手腕下榻,手指向上碾转,走上弓弦线,松肩坠肘,眼注释右手指尖。
4、右手顺缠,沉右肩,肘收至右胸下方(乳头下方),手指仍上扬至右前斜上方,然后右手逆缠落至胸前动作要领:以练习右手逆缠下开,顺缠上收的单反旋法为主。
眼转向右前斜角,身左右左右回转,步型为右侧马步。
出手的角度、高度、顺序,顺逆缠法相同。
唯独正旋不同之处,反旋圈是由下出手由上收手。
练习时注意事项与正手圈相同。
前后云手1、成马步,左手成前掤,右手成上掤,左手顺缠回收,右手逆缠由胸前向上至左肘弯处,贴左手小臂向前与左手交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形成左手采法,右手平列法2、左手继续顺缠回收,右手向前挤出3、右手顺缠塌腕碾指沉肩收肘,左手顺缠收转至肚脐前,变逆缠继续向左后下旋转4、左手由左后下旋转,收肘成反旋圈,手收到左下颌骨,然后于右手交叉相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陈式太极拳的步型多变。
共分六大类。
即马、虚、扑、弓、盘、独。
其每一类中,又有左、右、大、小、侧、半之分。
兹详细介绍如下:
马步:称作“马步”,系骑马蹲裆之简称。
内分小正马步、大正马步、左侧马步、右侧马步、半马步及内外八字马步。
1、马步:两足横开一肩宽,足尖向正前方,两膝略内扣,裆略高于膝。
蹲时尾骨长强穴(在尾骨下端,略向后翻15°)。
裆应略高于膝,蹲裆与膝平则劲不活,低于膝则劲散。
如金刚捣碓末一动作。
2、大正马步:两足相距两肩宽。
余同小正马步。
3、左侧马步:将大正马步的两足尖,随身的左转,左足尖外摆45°,右足尖内扣45°。
如小擒打末一动作。
4、右侧马步:大正马步随身之右转,将右足尖外摆45°,左足尖内扣45°。
如抱头推山末一动作。
5、半马步:将左(右)侧马步的前足、膝略放松半弓。
如当门炮第二动作,为左半马步;前膛拗步第三动作,为右半马步。
此种步法系对方将腿插进我方裆内,或我将前腿插进对方裆内之用。
这是由于对方相距过近。
如用侧马步化劲或发劲时转换不灵。
6、内八字马步:从侧马步将前足内扣。
如闪通背第六动作的左足内扣,足尖向内。
7、外八字马步:将马步两均向外摆一些。
如六封四闭第四动作。
虚步:分左前、右前及左后,右后四种。
陈式的虚步,只有轻重的区别,没有纯虚、纯实的。
拳论有:“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之说。
陈鑫也说:“虚足要足大指用力,如扎入地中。
”但陈发科师教导的前虚步是足底全部着地,而不是足尖点地;后虚步可以用足尖虚虚点地。
我在练习中体会出,从小正马步将两足尖外摆,即前虚步。
后虚步则是从别的步型前足前进,后足跟进,尚未落定之姿势。
8、左前虚步:右足实而左足轻。
如白鹤亮翅第二动作。
9、右前虚步:左足实而右足轻。
如金刚捣碓第五动作。
10、左后虚步:右足在前踏实,左足在后较轻。
如六封四闭末一动作。
11、右后虚步:左足在前踏实,右足在后点住。
如再收第一动作,云手的最后一动。
扑步:陈式太极拳凡前进步法,必是后膝塌好,前足尖斜向内扣,以足踵贴地前进。
进到适当部位,踏落足尖。
裆劲走下弧线随身转进。
但扑步有大、中、小之分。
进尺许之步,后腿踏好,前腿可走高架;走二尺宽之步,则扑中型;走三尺宽之步,则扑大型。
其法使腿肚贴地而进。
如跌岔的步法即是。
陈发科师教导我说:从前正规练法,不论什么步,都要求腿肚贴地而进。
12、大型扑步:为三尺宽。
先后膝屈住,塌好裆劲,足尖外摆90°,前足以足踵贴地向正前方迈进。
进到一半,即以腿肚贴地而进。
进到适当部位,即将后膝向内塌下,离地寸许。
臀部似欲坐地,离地约二寸许而住。
如跌岔第二动作。
13、中型左扑步:约二尺宽。
右膝弓住塌劲,前足踵贴地前进如上,只是腿肚不贴地。
如金刚捣碓第三动作。
14、中型右扑步:约二尺宽。
左膝弓住塌劲,右足踵贴地前进。
如揽扎衣第三动作。
盘步:
是步法转换时的衔接动作。
所谓“进退必须转换”的换劲前改变方向的过程必须有左、右、大、小之分。
小盘步的练法,系先将前足尖外摆,后足以足尖为轴,将足踵向外拧转。
大盘步则后足踏地,松沉裆劲。
15、左小盘步:左足在前,后足相距一肩宽。
如搂膝拗步第二动作。
16、右小盘步:右足在前,两足相距一肩宽,如金刚捣碓第二动作。
17、左大盘步:左足在前,两足相距二尺余宽,如左转身捣碓第三动作。
18、右大盘步:右足在前,如斜行拗步第四动作。
弓蹬步:因前膝弓住,后腿蹬开,故名“弓蹬步”。
也有人叫作“弓箭步”。
陈式的弓蹬步,前膝应与足踵略齐而向内略扣。
因为不是直线前进,而是随身之左右旋转而带动后足尖转向跟前足成为45°的方向。
但陈式弓步要求后腿弯略松,不许绷直,裆内大筋更须松开,才能易于转换。
弓步分左、右两式。
但在推手时不用这种步法,因易犯双重之病。
19、左弓蹬步:左膝弓而右腿蹬。
如单鞭末一动作。
20、右弓蹬步:右膝弓而左腿蹬。
如拦擦衣末一动作。
独立步:一足下踏,一足提膝,高与裆平为独立步。
分左右两式。
金刚捣碓震脚前、左右插脚前、左右蹬脚及旋风脚前都有独立姿式。
惟金鸡独立为左右独立步标准,今天介绍如下: 21、左金鸡独立:左足下踏,膝略屈。
右膝提与裆平,小腿垂直向下,足掌要平伸,如金鸡独立式。
陈式太极拳的步法变化非常复杂,也十分重要。
所以陈鑫有:“手到腿不到,发人不巧妙”之句。
步法的变化是互相连贯的。
如正小马步,前足尖外摆,即成前虚步;将步放大前进,即成扑步,落下足尖,便成马步;蹬开后腿,便成了蹬步;改变方向,又必须采用盘步。
武术界流传的“手眼身法步”,实即“手眼身步法”。
不过造句奇特,独立将“步”字置于后面,可能是欲使学者知道手眼身法,均以步法的适当与否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