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综合练习(二)(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真正的勇者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真正的勇者

按要求作文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范文:真正的勇者有些人在看清生活的真相过后,感觉万念俱灰,生机俱无,自暴自弃。

而有些人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与痛苦的折磨后,却依然热爱着生活。

这就是生活真正的勇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可能,他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

真正的勇者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但是你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

一个真正的勇者,不仅仅是体力之勇,更是精神与意志的勇者。

他们不论是对待学习、工作、或者创业,都是认真付出,努力进取。

他们不会因为短时间之内没有看到满意的结果就发牢骚或者抱怨。

他们并不奢望每一次付出都会结出累累硕果,而是在不断努力的耕耘中,最终收获与回报。

真正的勇者懂得,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回复,但是你不争取,就放弃了争取公平的权利。

一个真正的勇者明白有些事情必须自己争取,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面对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期待着别人来给你一个公平。

只有心态阳光而积极,不放弃应有的权利与利益,那么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公平待遇。

真正的勇者懂得,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在春天开放,有些花朵迟迟未见花期,即使在盛夏依未绽放花蕾。

春天虽然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然而却未必是每朵鲜花都有盛开的一席之地。

那花期迟迟不开的秋菊,在秋天里同样有它骄傲的芳姿;那寒冬的腊梅,在冰天雪地里,迎着料峭寒风绽放着清香;更有那小草,也许一生也未逢花期,但它依然活得生机勃勃。

生活之事,当你经历的多了,才知道十有八九皆不如意;生活之路,当你行走的多了,才知十条大道九条是坎坷;生活之人,当你阅历的多了,才知十人有一人懂你心已不错。

但这些,都不能阻碍你对生活的热爱。

哪怕春天只有一朵鲜花开放,也要让它高高地绽放在枝头;哪怕十条路只有一条路走得通,那就坚持走下去,走到最后一定是阳关大道;世上之人万万千。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东城二模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共18分)枇杷晚翠①昆明云南大学的教授宿舍区有一处叫“晚翠园”,月亮门的石额上刻着三个字,字是胡小石写的,很苍劲。

我们那时常到云大去拍曲子,常穿过这个园。

为什么叫“晚翠园”呢?是因为园里种了大概有二三十棵大枇杷树。

《千字文》云“枇杷晚翠”,园名用的便是这个典。

这句话最初出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实在是有点惭愧。

不过《千字文》里的许多四个字一句的话不一定都有出处。

比如“海咸河淡”,只是眼前的一句大实话,考查不出来源。

“枇杷晚翠”也可能是这样的。

这也是一句实话,只不过字面上似乎有点诗意,不像“海咸河淡”那样平常得有点令人发笑。

②枇杷的确是晚翠的。

它是常绿的灌木,叶片大而且厚,革质,多大的风也不易把它们吹得掉下来。

不但经冬不落,而且愈是雨余雪后,愈是绿得惊人。

枇杷叶能止咳润肺。

我们那里的中医处方,常用枇杷叶两片(去毛)作药引子。

掐枇杷叶大都是我的事。

我的老家的后园有一棵枇杷树。

它没有结过一粒枇杷,却长得一树浓密的叶子。

不论什么时候,走过去,一伸手,就能得到两片。

回来,用纸媒子的头子,把叶片背面的茸毛搓掉,整片丢进药罐子,完事。

枇杷还有一个特点,是花期极长。

头年的冬天就开始着花。

花冠淡黄白色,外披锈色的长毛,远看只是毛乎乎的一个疙瘩,极不起眼,甚至根本不像是花,不注意是不会发现的,不像桃花李花喊着叫着要人来瞧。

结果也很慢。

不知道什么时候,它的花落了,结了纽子大的绿色的果粒。

你就等吧,要到端午节前它才成熟,变成一串一串淡黄色的圆球。

枇杷呀,你结这么点果子,可真是费劲呀!③把近几年陆续写出的谈文学的短文编为一集,取个什么书名呢?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晚翠文谈》。

这也像《千字文》一样,只是取其字面上有点诗意。

这是“夫子自道”么?也可以说有那么一点。

我自二十岁起,开始弄文学,蹉跎断续,四十余年。

2020年北京门头沟区高三二模语文答案(PDF版)

2020年北京门头沟区高三二模语文答案(PDF版)

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B(3分)2.D(3分)3.A(3分)4.甲:形成管理体系(2分)乙:明确分类责任(2分)(意思对即可)5.(6分)答案提示:(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6分。

意思对即可,其它建设性意见也可给分)①加强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

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③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配套硬件设备,让垃圾分类的设施全面到位,提高其运行效率。

④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

⑤鼓励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成效,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局面。

⑥加强学校教育。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学堂,促进家庭垃圾分类。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6、D(假如没有)(3分)7、C(相,副词,都指动作偏指一方;A,于,介词,分别为表被动和对于;B,乃,副词,分别为才和就;D,而,连词,分别为表修饰和表转折)(3分)8、B(“可见他对故友的欣赏和肯定”错)(3分)9、把官爵视为泥土,天下人有谁比得上(他)呢?(3分)(“泥涂”,意动用法;“轩冕”代官爵;焉,语气词,呢;)10、“光武之大”的“大”体现在光武帝刘秀的以下几方面:礼贤下士,宽宏大量,尊重他人,珍视旧情。

(概括每点1分,满分2分,结合文本简析1分)“先生之高”的“高”体现在严光的以下几方面:有学问,有才干;不慕富贵,不图名利;追求自由,率直随性。

(概括每点1分,满分2分,结合文本简析1分)11、“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会把自己局限于掌握某种技能、具有某种功用上,不要把实用和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作为最终目的;(1分)而应该博学通览,全面发展;(1分)应该“志于道”,讲道义,有信仰,拥有开阔的视角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崇高的境界。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高三语文2020.3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

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是茶的故乡。

智慧的古人从葳蕤草木中选择了茶叶,自此开启世人种茶、制茶、品茶的历史。

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茶叶承载着泱泱中华文明,跨越无尽的山海,推动各个民族以茶会友、因茶结缘。

按照唐代“茶仙”陆羽的说法,中国人吃茶的习俗,可上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

唐代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绝大多数人对茶是陌生的。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得益于漕运改革,产自南方的茶叶沿运河大批北上,北方饮茶风俗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而盛行起来,极大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

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随着茶的广泛普及,唐人制茶、吃茶的方式发生变化。

在唐代以前,人们除了喝茶汁,也将茶当作蔬菜,加盐制成羹状的“茗粥”。

到了唐代,“茶仙”陆羽推崇茶之真味,将茗粥斥为“沟间废水”,但仍保留了在茶汤里加盐的做法。

在今日的缅甸、泰国,人们也还在食用加盐、辣椒等发酵制成的腌茶。

以茶为镜,既能照见各时各地茶文化的多样性,也能洞察人类文明的互通性与和睦性。

以陆羽《茶经》问世为里程碑,不但大江南北掀起了烹茶、品茶、谈茶的热潮,就连西域、中亚一带的回鹘人也深受影响,尚茶成风。

他们对于茶的兴趣,则是由特殊的饮食结构决定的,“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为维持身体健康,他们不惜以良马换茶,自此开启了中外“茶马互市”的历史。

若所换之茶有结余,回鹘人会将它转售到丝路西段的波斯、阿拉伯地区。

茶叶传入后,阿拉伯人多在浓茶中加入糖和薄荷的独特饮法,一天至少三饮,一饮数杯,他们对茶的沉迷,与唐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6月门头沟区高三二模语文】2020年6月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年级高考练习(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6月门头沟区高三二模语文】2020年6月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年级高考练习(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020.6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9页。

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

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人们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

因为树木被砍伐作原料,森林就越来越少;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矿山就越来越荒芜。

使用过的商品最终被永久废弃,为了持续生产,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但是,如果把使用过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变成原料,那么就可以使之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对树木、矿产等资源的依赖。

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有些垃圾还有毒有害:塑料会使土壤板结,焚烧塑料会产生高致癌物二恶英;各类电池中的镉、铅、汞等都是有毒金属,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通过垃圾分类,这些物质可以集中到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北京市2020版高考语文二模试卷(I)卷

北京市2020版高考语文二模试卷(I)卷

北京市2020版高考语文二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三上·杭锦后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禅宗美学是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突出一个“仁”字。

“仁者爱人”,其实就是讲和谐,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思想是“入世”,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禅宗的思想是“遁世”。

我们可以各列举一位唐代的诗人来说明。

儒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道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禅宗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是典型的禅宗思想的代表人物。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

杜甫身上也有道家的东西,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东西,王维身上也有儒家甚至道家的东西。

比如,王维进朝做官肯定要按儒家的方式行事,上朝是儒家,退朝是禅宗。

所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三种美学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更侧重哪一种。

另外,一直讲“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种美学、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特点。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果大家去过青岛崂山,就能发现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是什么教派都能留下来。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分支,但是谁也不占统治地位。

再一个是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尤其是道家和禅宗。

2020届北京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北京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北京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疫至关重要。

在殷商甲骨文中有大扫除的记载。

《礼记》《治家格言》《周书秘奥造册经》中均强调了保持居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同时指出屋宇干净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熏烟蒸洗也是我国古代传统防疫方法。

《周礼·秋官》记载有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

根据出土的竹简我们可以看到,秦时期,凡入城,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

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熏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

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博物志》中特别讲到有一次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汉武帝焚烧弱水西国所贡香丸一枚“以辟疫气”,“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治疗方法,熏香便是其中一种防抗和辅助疗法。

空气消毒药方的出现在晋代。

葛洪认为,通过熏烧药物的方式,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

“其后,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防疫方法。

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

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佩藏口罩能阻挡细菌、病毒、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用丝巾遮盖口鼻。

3至8世纪时流行一种出行帽子,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以避免路人窥视。

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

唐代从或则天时期开始,妇人出行开始使用帷帽。

帷帽具有短小、轻便的特点,长仅至颈部,面部也能稍微显露,帷帽的帽裙由纱网制成,也具有透视的功能。

它们的功能是遮阳蔽沙,也具有一定的卫生防护效果。

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

2020届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乾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更怕看死人的。

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

夜半,即便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

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却诚笃的脸,一个个都像脚跟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着。

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

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

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身体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

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孩子,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他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

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

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的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的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

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来说变了滋味,变成鲜艳颜色。

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了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高三语文2020.6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

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人们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

因为树木被砍伐作原料,森林就越来越少;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矿山就越来越荒芜。

使用过的商品最终被永久废弃,为了持续生产,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但是,如果把使用过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变成原料,那么就可以使之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对树木、矿产等资源的依赖。

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有些垃圾还有毒有害:塑料会使土壤板结,焚烧塑料会产生高致癌物二恶英;各类电池中的镉、铅、汞等都是有毒金属,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通过垃圾分类,这些物质可以集中到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B.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C.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可以把废弃垃圾变为再生资源。

D.垃圾分类,不但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能改变城市形象。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减少垃圾B.节省资源C.避免污染D.创造效益材料二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是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较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

《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

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比较简单,红盖垃圾桶多用来储存送填埋场的垃圾,黄盖垃圾桶装各类可回收干垃圾,绿盖垃圾桶用来装从花园等处产生的有机物垃圾。

该标准全国通行,便于居民在各州流动时也可以容易辨识。

在学校教育方面,澳大利亚各州及市议会都推出了不同的学校教育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美国政府鼓励民众把可回收垃圾分拣出来,为此还发放专门的垃圾桶,而放置生活垃圾的垃圾桶则需要自己购买,或者按照与垃圾公司的合同由垃圾公司提供。

小区或者个人跟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每月支付一定的费用,垃圾由垃圾公司收走。

据了解,经过家庭的分类处理,美国垃圾的最终走向是:回收利用占50%,填埋占40%,焚烧占10%。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

从最初的垃圾不分类,至眼下的5类生活垃圾,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得益于立法,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B.澳大利推行学校教育项目,提高学生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

C.美国政府采用付费制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效果非常显著。

D.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垃圾分类的教育,自觉性专业性强。

材料三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与以往显著不同的是,《条例》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意味着北京的垃圾分类从此步入强制时代。

北京的垃圾分类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发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效果有限;对混装混运现象缺乏严厉惩罚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未能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现有垃圾场严重“超载”,新建垃圾场进展缓慢;快递包装仍需减量,过度包装依然存在;外卖行业成“限塑令”法外之地,集贸市场等仍是“限塑”死角等。

破解垃圾分类痛点难点,本市将推行强制分类,逐步形成一些北京特点。

甲。

除新修订的《条例》外,5月1日同时实施《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逐条明确物业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责任。

市政府还出台了四个配套规定,并研究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标准体系。

乙。

按照《条例》,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

对于个人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先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促进垃圾减量。

5月1日起,北京餐馆依法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勺、刀叉,宾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用品。

发挥强制作用。

建立市民监督投诉机制,由市城管执法局建立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机制。

全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11.3万余组,并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2万余人。

(取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4.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甲:乙:5. 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对北京垃圾分类提出你的建议。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1)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①,遣使聘之。

三反而后至。

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

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②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③。

”霸得书,封奏之。

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车驾即日幸.其馆。

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

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年八十,终于家。

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范晔《后汉书•严光传》)(2)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

相尚以道。

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⑤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在《屯》⑥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节选)注:①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后世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

②君房:侯霸,字君房。

③要领:腰与颈。

④臣妾亿兆:统治天下成千上万的民众。

⑤《蛊》:《周易》卦名,该卦第六爻中的阳爻称“上九”。

⑥《屯》:《周易》卦名,该卦第一爻中的阳爻称“初九”。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车驾即日幸.其馆幸:皇帝到某处B.我竟不能下.汝邪下:使……屈于之下,任用C.除.为谏议大夫,不屈除:授予官职D.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不显露的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是大有功于.名教也B.良久,乃.张目熟视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C.不可相.助为理邪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D.于是升舆叹息而.去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严光有学问,有才干,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

B.面对旧交司徒侯霸,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可见他对故友的欣赏和肯定。

C.对光武帝亲自来访,严光“卧不起”“眠不应”,并且“以足加帝腹上”,表现出对他的依然故我,毫不讳饰。

D.《严先生祠堂记》以先生名篇,文中却不单言严先生一人,而以光武帝与之相对应来写,进而联想到当世之时弊。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3分)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10.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盛赞“光武之大” “先生之高”,请从《严光传》中概括“大”与“高”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6分)(1)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2)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以上几则论语都体现了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请结合具体文句,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