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四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四单元知识点班别:姓名:学号: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①小数除以整数,要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竖式过程不能出现小数点。
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在个位上商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
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4、除法用乘法验算:商×除数或者除数×商。
5、若除数不为0,被除数<除数,商<1;被除数>除数,商>1;被除数=除数,商等于1。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①先处理好小数点(关键看除数),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②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③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7、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同向变化)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扩大。
(同向变化)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反向变化)9、除法比较大小中的规律:①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大的数,商比被除数小;②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③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比被除数小。
10、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叫做该物体的⾯积,⾯积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曲⾯的。
平⽅⽶,平⽅分⽶,平⽅厘⽶,是公认的⾯积单位,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积》知识点 1、公式 长⽅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 ⾯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 平⾏四边形:⾯积=底×⾼;字母公式:S=ah 三⾓形:⾯积=底×⾼÷2;字母公式:S=ah÷2 底=⾯积×2÷⾼;⾼=⾯积×2÷底 梯形:⾯积=(上底+下底)×⾼÷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积×2÷⾼-下底;下底=⾯积×2÷⾼-上底;⾼=⾯积×2÷(上底+下底) 2、单位换算的⽅法 ⼤化⼩,乘进率;⼩化⼤,除以进率。
3、常⽤单位间的进率 1千⽶=1000⽶1⽶=10分⽶ 1分⽶=10厘⽶1厘⽶=10毫⽶ 1平⽅千⽶=100公顷1公顷=10000平⽅⽶ 1平⽅⽶=100平⽅分⽶1平⽅分⽶=100平⽅厘⽶ 4、图形之间的关系 (1)、平⾏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个长⽅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形可以拼成⼀个平⾏四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个平⾏四边形。
(2)、等底等⾼的平⾏四边形⾯积相等;等底等⾼的三⾓形⾯积相等。
(3)、等底等⾼的平⾏四边形⾯积是三⾓形⾯积的2倍。
如果⼀个三⾓形和⼀个平⾏四边形等⾯积,等底,则三⾓形的⾼是平⾏四边形的2倍。
如果⼀个三⾓形和⼀个平⾏四边形等⾯积,等⾼,则三⾓形的底是平⾏四边形的2倍。
(4)、把长⽅形框架拉成平⾏四边形,周长不变,⾯积变⼩了。
五年级所有数学公式

一、四则运算公式: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3.乘法公式:a×b=c4.除法公式:a÷b=c二、数的整数公式:1.两个整数相加:a+b=c2.两个整数相减:a-b=c3.两个整数相乘:a×b=c4.两个整数相除:a÷b=c三、数的分数公式:1. 两个分数相加:a/b + c/d = (ad + bc)/bd2. 两个分数相减:a/b - c/d = (ad - bc)/bd3. 两个分数相乘:a/b × c/d = ac/bd4. 两个分数相除:a/b ÷c/d = (a/b) × (d/c) = ad/bc四、数的百分数公式:1.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100=小数2.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100=百分数五、等式公式:1. 二次等式:ax² + bx + c = 0,其中a、b、c为实系数,a ≠ 02.代数等式:a=b,其中a、b为代数式3.几何等式:AB=CD,其中AB为线段,CD为线段4.分数等式:a/b=c/d,其中a、b、c、d为分数六、图形公式:1.长方形面积:面积=长×宽2.正方形面积:面积=边长×边长3.三角形面积:面积=底×高÷24.圆的面积:面积=π×半径×半径5.三角形周长:周长=边1+边2+边36.正方形周长:周长=4×边长7.长方形周长:周长=2×(长+宽)8.圆的周长:周长=2×π×半径七、平均数公式:1.平均数:平均数=总和÷个数2.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数据1×权重1+数据2×权重2+...+数据n×权重n)÷(权重1+权重2+...+权重n)八、比例公式:1.比例关系:a:b=c:d,表示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2.比例求解:已知a:b=c:d,利用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这些是五年级常见的数学公式,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的数学题100道

五年级的数学题100道第一部分:基础运算1.12 + 8 = ___2.35 - 17 = ___3. 6 × 4 = ___4.63 ÷ 9 = ___5.小明有15本书,他送给小红3本,还剩下几本?6.小华有50元,她买了一本价值27元的书,她还剩下多少钱?7.一年有几个月?8.1小时有几分钟?9.一周有几天?10.一天有几个小时?第二部分:数值比较11.68 ___ 8012.243 ___ 24313.54 ___ 1214.96 ___ 9615.8 + 9 ___ 7 + 1216.36 ÷ 6 ___ 9 × 317.3 + 15 ÷ 3 ___ 17 ÷ 4 - 318.5 × 7 + 3 × 9 ___ 8 × 1119.80 ÷ 4 - 18 + 2 × 3 ___ 6 × 720.54 ÷ 9 + 2 × 5 ___ 15 - 7第三部分:填空题21.28 + ___ = 4122.63 - ___ = 3823.15 × ___ = 7524.___ ÷ 8 = 725.前一天是周五,后一天是___26.一小时有___分钟27.一周有___天28.水的沸点是___度29.9 × 9 ÷ 3 + 2 = ___30.24 ÷ (4 + 4) × 2 = ___第四部分:应用题31.小明去超市买了2盒牛奶,每盒牛奶20元。
他还买了一袋饼干,饼干价值15元。
小明付了50元,他应该找回多少钱?32.一个矩形的长是16cm,宽是8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3.如果在4小时内,火车每小时行驶52公里,那么4小时后火车将行驶多少公里?34.小芳用一卷线编织一个环,这个环的周长是20cm。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加法和减法——错中求解

数学五年级(上册)4小数加法和减法——错中求解例1: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分析:我们可以抓住错误的算式5.1-(两位小数)=2.76 利用它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先求出这个两个两位小数,这个两位小数是:5.1-2.76=2.34 因为2.34也是5.1加上的一个两位小数。
所以用5.1加上2.76就可以求出正确的结果。
解:5.1-2.76=2.345.1+2.34=7.44 答:正确的结果是7.44练习1:小冬用竖式计算6.25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3.65,正确的结果是多少?2、小红在计算14.3减去一个数的时候,把减号看成了加号得20.2,正确的差是多少?例2:小明在计算12.7减去一个数的时候,错误地把减号看成加号,结果比正确答案多了4.8,正确的差是多少?分析:因为错误地把减号看成加号,原来要减去一个减数而没有减,结果增加了一个减数,计算时又加上这个减数,结果又增加一个减数,因此增加了两个减数是4.8,因此减数是:4.8÷2=2.4,然后求出正确的差。
解:4.8÷2=2.412.7-2.4=10.3 答:正确的差是10.3练习1:小勇在计算16.8加上一个数的时候,错把加号看成减号,结果比正确答案少了5.6,正确的和是多少?2、小芳在计算106.5减去一个两位小数时,错把减号看成加号,结果比正确答案多了77.62,正确的差是多少?例3:小兰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分析:抓住错误的式子 1.39+(错误的加数)=1.84,求出错误的加数为1.84-1.39=0.45,由正确的加数是一位小数,因此正确的加数是0.45×10=4.5,正确的得数就容易求了。
解:1.84-1.39=0.450.45×10=4.51.39+4.5=5.89 答:正确的得数是5.89练习1: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2、某人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了,这件物品的标价是多少元?例4: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分析: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被减数减少了0.8-0.3=0.5,差就减少了0.5,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减数增加了0.07-0.01=0.06,差反而减少了0.06,因此差一共减少了0.5+0.06=0.56解:0.8-0.3=0.50.07-0.01=0.060.5+0.06=0.56 答: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0.56练习1:强强在计算一道小数加法时,把第一个加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把第二个加数十分位上的3看成了8,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2、小君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由于粗心,错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6写成了8,把减数个位上的9写成了6,这样计算出的差是17.35,正确的差是多少?3、小林做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百分位上的3写成8,把减数十分位上的0错写成6,这样算得的差是19.9,正确的差是多少?4、小荣在做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百分位上的7看成了1,减数十分位上的9看成了6,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5、小王把200-56.3+43.7错算成200-(56.3+43.7),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得数相差多少?6、小李把100-△+6.52错算成100-(△+6.52),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得数相差多少?7、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五年级数学(上册)4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15.8+18.28+1.72 1.27+3.9+0.73+16.12、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5.52-0.55-0.45 34.82-(25.2+4.82)3、根据加减法的交换性进行简算27.6-(8.23+7.6)-1.779.57-2.6+5.43-6.4 85.84+17.72-3.72-1.84 11.46+8.2-5.46+12.810.37+2.43+1.57-6.37 3.8+5.9+6.2-3.9 228.36-5.62-28.36-4.384 、易错题100-3.48+6.52 38.72-(19-8.72) 5.6+4.4-5.6+4.4。
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相关推荐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组有不同的图形一套,想想做做2所要求的字母一套,小剪刀,彩纸,水彩画颜料,钉子板等等一、猜一猜——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体,不过只有一部分,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枫叶、蜻蜓、天平等物体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猜中就出示物体的全幅图)师:是啊,这些物体可真有趣,你知道它们有趣在哪里吗?(让学生自由说)小结:是的,它们可以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设计意图:有趣的“猜一猜”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而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有些物体可以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同时也为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作了铺垫。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1、观察,初步感知师:老师还带来了一组物体的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个物体,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特征的吗?(多媒体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师:(小结)是的,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怎么写?⽆忧考⼩编整理了⼩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数乘整数本节是⼩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第⼀节的知识,使学⽣理解⼩数乘⼩数的算理,掌握⼩数乘整数的计算⽅法会⽐较熟练的进⾏笔算。
⼩数的乘法在实际⽣活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泛的应⽤是⼩学⽣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刚才我说了第⼀单元知识在教材中地位。
⼀、说教学⽬标通过学习教科书第⼆页和第三页例1和例2 及做⼀做、练习⼀中1~3题达到以下三个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理解⼩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法:应⽤积的变化规律进⾏⼩数乘整数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感受⼩数乘法在⽣活中的应⽤。
⼆、说教学重点正确的进⾏⼩数乘整数的笔算,通过利⽤圆⾓分之间的关系将⼩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还可以运⽤积的变化规律进⾏⼩数乘整数的计算。
三、说教学难点1、理解⼀个⼩数乘整数的意义。
2、积的⼩数位数和因数中⼩数的位数关系,掌握⼩数乘整数的计算⽅法。
3、在理解⼩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数乘法中积的⼩数点位置。
四、学情分析1.在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学⽣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和计算⽅法,但因班额⼤,教师未能及时辅导学困⽣,学⽣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因此将本节课时,设计了复习整数乘法这⼀环节。
2.五年级的学⽣求知的欲望和能⼒,好奇⼼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实物作⽀持。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是学习的主体,我准备采⽤以下⼏种教法和学法:1.教学中,我将通过卖风筝的⽣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主动地探索。
2.动⼿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学习数学的重要⽅式。
通过动⼿操作,讨论了⼩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因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因数》小学数学五年级《找因数》1设计理念: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
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
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学者分析: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
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
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因数,(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列竖式计算
2.05×4= 12.4×7= 2.3×12=
二、小数乘小数列竖式计算
0.56×0.04= 2.4×6.2= 0.56×0.04=
0.29×0.07= 3.7×4.6=
三、列竖式计算求积的近似值
0.8×0.9≈ 1.7×0.45≈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数除法
一、小数除以整数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1.8÷12= 1.26÷18= 20.4÷24=
二、一个数除以小数列竖式计算
7.65÷0.85= 12.6÷0.28=
三、商的近似值
19.4÷12≈45.5÷38≈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一/两/三位小数)
40÷1.4≈26.37÷3.1≈
(保留一/两/三位小数)(保留一/两/三位小数)
小数乘除法&循环小数
一、判断
1. 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
2. 无限小数都大于有限小数。
()
3. 16.97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6.0,也可以写成16。
()
4. 无限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
5.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
二、填空
6. 10.727272……它的循环节(),用简便方法写作()
7. 1.3232,1.6777, 3.141592……,8.92……,0.23535……
有限小数是
无限小数是
8.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9. 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