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教案第八章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 教案 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和特点。
3. 学会计算和分析流动负债的财务指标。
4. 能够正确应用流动负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流动负债的定义和概念2. 流动负债的分类a) 短期借款b) 应付账款c) 应付工资d) 应交税费e) 应付利息f) 其他应付款3. 流动负债的特点4. 流动负债的计算和分析方法a) 流动负债比率b) 应付账款周转率c) 应付工资周转率d) 应交税费周转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动负债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流动负债的计算和分析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流动负债的相关PPT,展示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计算器:为学生提供计算器,方便计算流动负债指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企业的负债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流动负债的重要性。
2. 讲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流动负债的定义,介绍各类流动负债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在企业中的应用。
4. 计算和分析流动负债指标:讲解流动负债比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流动负债指标的分析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6. 总结和点评:总结流动负债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流动负债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流动负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流动负债知识。
财务会计 教案 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教学目标:1. 理解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和计算方法;3. 能够分析企业的流动负债状况,评估其偿债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流动负债概述1.1 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1.2 流动负债的作用和风险第二章:流动负债的分类2.1 短期借款2.2 应付账款2.3 应付工资2.4 应交税费2.5 其他流动负债第三章: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3.1 短期借款的计算3.2 应付账款的计算3.3 应付工资的计算3.4 应交税费的计算3.5 其他流动负债的计算第四章:流动负债的分析4.1 流动负债的结构分析4.2 流动负债的比率分析4.3 流动负债的风险评估第五章:流动负债管理5.1 流动负债的控制策略5.2 流动负债的优化配置5.3 流动负债的偿债计划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分类、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的流动负债状况,加深学生对流动负债管理的理解;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流动负债管理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流动负债基本概念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流动负债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流动负债管理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财务会计相关教材;2. 案例资料:企业流动负债状况的相关案例;3. 网络资源:相关财务会计网站和数据库,用于查找和分析实际企业的流动负债数据。
第六章: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6.1 流动负债的会计确认6.2 流动负债的计量6.3 流动负债的披露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原则和规定;实务操作法:通过会计分录示例,让学生理解流动负债的实际会计处理过程。
教学评估:会计分录练习:评估学生对流动负债会计处理的掌握;会计报表分析:分析会计报表中流动负债的披露是否准确。
第七章:流动负债的风险控制内容概述:7.1 流动负债风险的识别7.2 流动负债风险的评估7.3 流动负债风险的控制策略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企业因流动负债风险控制的不足而引发的财务危机案例;讨论法:讨论流动负债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财务会计》王宗江课程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王宗江课程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流动负债第八章流动负债模拟实训一、填空题1.企业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类。
2.流动负债按照偿付手段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按流动负债形成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按流动负债的应付金额是否确定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流动负债按_______________计量。
4. 如果短期借款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度),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较大,可以采用_______办法按月计算已发生的利息费用5. 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报经批准后记入___________账户。
6. 在购货条件带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一般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做法,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__________。
7. 票据到期不能偿付票款时,按应付票据票面金额借记“应付票据”账户,如果是商业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贷记_______账户,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则贷记__________账户。
8. 目前,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几个部分组成。
9. 按照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_________,以保证应付福利费的足额计提。
10.应交税费除指企业应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金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增值税的纳税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12.一般纳税企业应纳增值税的基本计税方法是,以企业当期_______抵扣当期______后的余额,即为企业当期应纳的增值税。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企业的流动负债状况,评估其短期偿债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2. 流动负债的分类a) 短期借款b) 应付账款c) 应付工资d) 应交税费e) 其他应付款3. 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4. 流动负债的分析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流动负债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流动负债分析方法,分享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财务会计》相关章节。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重点内容。
3. 案例资料:选取几个企业的流动负债数据进行分析。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流动负债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讲解流动负债的分类,并通过示例解释各种流动负债的含义。
4. 讲解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分析流动负债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流动负债分析方法的理解。
7. 选取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8.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流动负债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
9.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案例,编写一份流动负债分析报告。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流动负债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流动负债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流动负债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2. 实际案例研究:选取不同行业的案例,分析其流动负债管理的特点。
八、教学互动1.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加深学生对流动负债的理解。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及其在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及其特点。
3. 让学生学会计算和分析流动负债的金额。
4. 培养学生运用流动负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动负债的概念与特点2. 流动负债的分类3. 流动负债的计算与分析4. 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和分析流动负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实际企业财务报表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负债?负债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流动负债。
2. 讲解流动负债的概念与特点(10分钟)讲解流动负债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到期或经营周期内需偿还的债务。
并解释流动负债的特点,如短期性、波动性等。
3. 流动负债的分类(10分钟)讲解流动负债的分类,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并分析各类流动负债的特点和应用。
4. 流动负债的计算与分析(10分钟)讲解如何计算流动负债的金额,以及如何分析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和分析流动负债。
5. 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10分钟)讲解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6.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流动负债在实际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7.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分析一份企业财务报表,找出其中的流动负债项目,并计算其金额。
财务会计 教案 流动负债

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教学目标:1. 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和计算方法;3. 能够分析企业的流动负债状况,评估其短期偿债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流动负债概述1.1 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1.2 流动负债的分类1.3 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第二章:短期借款2.1 短期借款的概念和特点2.2 短期借款的计算方法2.3 短期借款的利息计算和偿还方式第三章: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3.1 应付账款的定义和特点3.2 应付账款的计算方法3.3 应付票据的定义和特点3.4 应付票据的计算方法第四章: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4.1 预收账款的定义和特点4.2 预收账款的计算方法4.3 预付账款的定义和特点4.4 预付账款的计算方法第五章: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流动负债5.1 应付职工薪酬的定义和特点5.2 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算方法5.3 其他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5.4 其他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动负债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流动负债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流动负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2.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流动负债,检查其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提高其分析能力。
第六章: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6.1 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6.2 流动负债的披露与列报6.3 流动负债的会计分录与处理第七章:流动负债管理7.1 流动负债的风险与管理策略7.2 短期资金筹集与流动负债优化7.3 流动负债与营运资本管理第八章:流动负债案例分析8.1 企业流动负债案例分析8.2 流动负债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8.3 流动负债管理案例讨论第九章:流动负债的审计9.1 流动负债的审计目标与程序9.2 流动负债的审计风险与应对措施9.3 流动负债的审计证据与报告第十章:流动负债的税务考虑10.1 流动负债的税务影响10.2 流动负债的税务规划与策略10.3 流动负债税务合规与风险管理教学方法与评估:第六章:讲授法结合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理解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流程。
流动负债的核算教案

流动负债的核算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和核算方法;•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和科目;•理解流动负债的计量和报告准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1. 流动负债的概念和核算方法1.1 流动负债的定义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或一经营周期,以较长者为准)内到期支付或按照经营活动需要付出的、预期会减少企业资产的债务,包括到期的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1.2 流动负债的核算方法流动负债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计量、分类和报告准则。
1.2.1 计量方法: - 债务计量:企业应按合同约定或协议确定债务金额; - 应付账款计量:按照应付账款的交易金额计量; - 应付职工薪酬计量:根据员工工资水平和工作时间计量。
1.2.2 分类方法: - 按到期期限划分: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 按权益性负债划分:非权益性流动负债、权益性流动负债等。
1.2.3 报告准则: - 按照流动负债的性质和行业规定分类报告; - 按照流动负债的到期期限分类报告。
2. 流动负债的分类和科目2.1 流动负债的分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2.2 流动负债的科目科目代码科目名称2201 短期借款2202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203 预收款项2204 应付职工薪酬2205 应交税费3. 流动负债的计量和报告准则3.1 流动负债的计量•债务计量:根据合同约定确定;•应付账款计量:按交易金额计量;•预收款项计量:根据合同约定或协议确定;•应付职工薪酬计量:根据员工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确定;•应交税费计量:根据法律法规和税务规定确定。
3.2 流动负债的报告准则•按流动负债的性质和行业规定分类报告;•按照流动负债的到期期限分类报告。
三、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流动负债的概念、核算方法、分类和科目;•实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运用流动负债核算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财务会计 教案 流动负债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财务会计教案-流动负债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2. 让学生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和计算方法;3. 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和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动负债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计算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和分析;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流动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2. 流动负债的分类(20分钟)3. 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25分钟)4. 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20分钟)5. 流动负债的分析(15分钟)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流动负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流动负债计算和分析的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流动负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流动负债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流动负债的概念;流动负债的特点:偿还期限短、偿付能力强、来源多样。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2. 流动负债的分类(20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3. 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25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各项流动负债的计算公式;流动负债总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三、第二课时教学内容4. 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20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流动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流动负债在附注中的披露。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5. 流动负债的分析(15分钟)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流动负债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内容:流动负债比例分析;流动负债趋势分析;流动负债结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流动负债第一节流动负债概述教学内容:1、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2、流动负债的特点。
3、流动负债的初始计量。
教学目标:1、明确流动负债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流动负债特点和初始计量。
教学重点:1、流动负债的概念。
2、流动负债的特点。
教学难点:无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第一节流动负债概述一、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一)负债的概念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准则》,负债的定义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定义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负债产生的原因:过去的交易、事项;第二,负债的表现形式:现时应承担的义务;第三,负债解除的结果: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是指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负债只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而与尚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无关。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它意味着负债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负债的清偿就是企业履行其经济责任,一般是以向债权人支付资产或提供劳务方式,解除企业对债权人的经济责任。
不论是哪种方式都表明负债的偿还是以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通常以1年为限,但不是必须。
负债还可按其偿还方式的不同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或有负债包括: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讼诉和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一)偿还期短。
这是与长期负债最主要的区别。
(二)未来主要以流动资产、提供劳务或举借新流动负债偿还。
三、流动负债的初始计量各项流动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其余额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
在确定入账金额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按合同、协议上规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付账款;二是期末按经营情况确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交税费;三是需运用职业判断估计的金额入账,例如预计负债。
教学后记:概念讲解比较枯燥,结合实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节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教学内容:1、短期借款。
2、应付账款。
3、预收账款。
4、应付票据。
5、其他应付款。
教学目标:1、明确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
3、掌握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的核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的核算。
2、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贴现。
3、典型分录的分析。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稿:第二节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一、短期借款(一)短期借款的内容短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本金和利息。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本金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利息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支付的利息,应按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数额,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
1、取得借款典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例8-1】讲解2、计付利息(1)按月付息典型分录: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2)按季付息典型分录: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借:应付利息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预提利息同按季付息方式。
3、偿还借款典型分录:借:短期借款贷:财务费用银行存款二、应付账款企业在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时,由于未及时付款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按发票价格确定。
但是如果购货条件包括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会计上入账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总价法和净价法。
我国采用总价法。
(二)应付账款的核算应付账款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应付账款”是用来核算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偿还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典型分录1: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典型分录2: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账款三、预付账款(一)预收账款概述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二)预收账款的核算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核算。
收到预收的款项时记该账户的贷方;提供商品或劳务,实现销售或退回多收的款项时记借方;期末贷方余额表明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表明企业应补收的款项。
典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四、应付票据(一)应付票据概述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应付票据按面值入账。
应设置“应付票据”账户核算。
“应付票据”是用来核算应付票据的签发、到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到期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除此之外,还需设置“应付票据登记簿”详细记录应付票据的内容。
1、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典型分录1: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典型分录2: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账款2、商业汇票到期付款典型分录:借: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3、商业汇票到期无力支付典型分录1:借:应付票据贷:短期借款典型分录2:借:应付票据贷:应付账款教学后记: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和贴现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加强之。
布置作业:1、思考应收款项核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一)教学内容:1、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
2、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
教学目标:1、理解相关概念。
2、确认和计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认和计量。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
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
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二、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
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教学后记: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
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二)教学内容:3、工资的核算。
4、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5、非货币福利的核算。
1、理解相关科目和概念。
2、科目核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核算。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二)三、工资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
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
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四、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
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五、非货币福利的核算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
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三)教学内容:6、社会保险费的核算。
7、住房公积金的核算。
8、工会经费的核算。
教学目标:1、理解相关科目和概念。
2、科目核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核算。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三)六、应付职工薪酬概述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