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九仙山小流域定位监测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山东五莲山_九仙山省级地质公园地_省略_时代_锆石SHRIMP测年的证据_王世进

山东五莲山_九仙山省级地质公园地_省略_时代_锆石SHRIMP测年的证据_王世进

水体景观
变 质 变 形 花 岗 岩 (毛 家 河 )
地质体
晶 洞 中 粒 二 长 花 岗 岩 (万 寿 峰 )
地质体
辉 绿 岩 (白 龙 潭 — 毛 家 河 之 间 有 7 组 多 条 辉 绿 岩 )
地质体
水 洞 天 (孙 膑 书 院 东 侧 )、龙 潭 大 峡 谷
地质构造
丁 家 庄 西 侧 崩 塌 遗 迹 、小 瑶 池 东 侧 崩 塌 遗 迹
五 莲 山 园 区 各 种 奇 峰 怪 石 、悬 崖 峭 壁 和 深 谷 峡
涧 众 多 ,景 观 壮 美 ,有 五 莲 峰 、天 竺 峰 、望 海 峰 、大 悲
峰等 28 峰,可 谓 峰 峰 雄 异,如 削 如 凿,形 奇 势 伟。 主峰五莲峰俗 称 五 朵 峰,五 峰 并 峙,远 望 如 莲 花 初
1.1.2 九 仙 山
1—第四系;2—中生代青 山 群;3—中 生 代 莱 阳 群;4—中 元 古 代 五 莲 群;
九 仙 山 园 区 内 山 峰 峭 拔 ,悬 崖 壁 立 ,深 沟 峡 谷 ,

5—安山玢岩;6—流纹斑岩;7—花岗斑岩;8—燕 山 晚 期 石 英 正 长 岩;9— 洞壑幽深,异常险要。有被誉为“江 北 双 绝”的 万 亩
摘要: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包括2个园区组成,是一个 多 种 地 质 遗 迹 资 源 并 存 、综 合 性 的 中 型 地 质 公 园。 园 区 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 观,又 有 地 质 灾 害 遗 迹。 查 明 九 仙 山 园 区 西 部 保 存 了 7 亿 年 前 地壳形成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经历了三叠 纪 华 北 板 块 与 扬 子 板 块 碰 撞 而 发 生 强 烈 的 变 质 变 形 ,属 于 新 元古代荣成岩套,锆石 SHRIMP U-Pb测年结果,其形成年龄799Ma,变质年龄255Ma;九 仙 山 中 东 部 和 五 莲 山 主 要 为 中 生 代 早 白 垩 世 崂 山 超 单 元 晶 洞 二 长 花 岗 岩 ,形 成 年 龄 120 Ma。 关 键 词 :地 质 公 园 ;地 质 遗 迹 ;形 成 时 代 ;五 莲 山 -九 仙 山 ;山 东 五 莲 中 图 分 类 号 :P96;P5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质检报告

质检报告
值域规范性
数据库成果、汇总表格、参数库
查数据库成果数据,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要求,调查内容是否正确,填写信息是否在要求范围内进行检查。将超出耕地分等定级调查内容范围的信息查找出来。
图形规范性
县级汇交矢量数据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工作方案及三调的技术规程要求,相关矢量数据具有严格的拓扑架构,不存在拓扑错误,包括点重叠、线相交、面重叠等,空间关系必须正确。无碎片多边形。
数据完整性
数据库成果、汇总表格、参数库
检查成果中对于比较数据是否按照汇交要求提交
格式规范性
成果汇交文件
(1)图件成果的图件格式为.jpg;
(2)数据库为.gdb、参数库为mdb。
数据基础规范性
县级汇交矢量数据
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检查,检查平面坐标系统是否采用“2000CGCS地理坐标系”,检查高程系统是否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检查投影方式是否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单位盖章]
2年月日
调查单位负责人(签字):
区县监理负责人(签字):
市级监理负责人(签字):
市级三调办审批
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图形与图形一致性检查
数据库成果
检查矢量数据在空间位置上有关联关系或者属性上有关联关系的,范围或者属性信息是否一致。
图形与表一致性检查
数据库成果、汇总表格
检查汇总表格与矢量数据源统计信息是否一致。
表与表属性一致性检查
参数库、汇总表格
各参数表、表格之间,存在主键关联的,信息是否一致。
调查单位检查结论
根据所列检验依据对本项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成果,均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可提交区县级监理单位检验。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开题报告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开题报告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水土流失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水土流失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九仙山是中国江西省的一座名山,其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约为95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处山地,地形起伏大,多为丘陵和山地地貌,土壤易于流失。

因此,该区域水土流失的问题十分突出。

研究该区域的水土流失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

二、研究内容1. 九仙山小流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2.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变化趋势;3. 影响水土流失的环境因素分析,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等;4. 探究九仙山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适用性;5. 提出保护九仙山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操作性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采集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相关数据,包括地形、土地利用、降雨量等;2. 得到水土流失变化趋势的资料,建立退化模型等;3. 运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的环境因素;4. 分析九仙山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适用性,探究最优方案;5. 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保护九仙山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操作性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将得出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适用性,并提出保护小流域环境的可操作性建议。

这些成果不仅对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的可行性较高,受研究条件和研究方向的限制,本研究仅局限于九仙山小流域,并且需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合适的技术装置,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中期报告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中期报告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中期报告1.研究目的1.1 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特点的分析1.2 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的分析1.3 提出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2.研究内容2.1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研究2.1.1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2.1.2气候变化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2.1.3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2.2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变化分析2.2.1水土流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2.2.2水土流失变化的时间特征分析2.2.3水土流失变化的趋势分析2.3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研究2.3.1土地利用与覆盖的优化2.3.2生态建设措施2.3.3工程措施3.研究方法3.1野外调查与实地测量3.2统计分析方法3.3遥感技术和GIS技术4.研究进展4.1已完成九仙山小流域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调查与实地测量工作4.2已完成九仙山小流域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4.3已完成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和小流域防洪工程的调查和分析4.4已完成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数据获取和处理5.研究成果5.1已完成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5.2已完成气候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5.3已完成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作用分析5.4已完成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特征和趋势分析5.5已提出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研究展望6.1结合研究成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2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6.3深入研究九仙山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九仙山的导游词(锦集8篇)

山东九仙山的导游词(锦集8篇)

山东九仙山的导游词〔锦集8篇〕
篇1:师恩教学方法
建议书教案剧本的谜语大全方案社会评价入党的写景教学形式成语了短语政治表现完毕语歇后语文言文工作说明文合同考前须知自我批评:述职述廉评语王维代表发言协议;杜甫方案学习方法复习题的课标说课,委托书寓言范文小升初。

篇2:说说李商隐奖学金一封信
条通告课件申请报告:辞职报告细那么整改措施个人表现模板我剖析材料寄语了职业道德写人工作概述讲话。

篇3:议程新闻报道韦应物
自查报告整改的信竞聘三角形我措施方案书柳永平安的顺口溜开始白自我推荐习题播送稿了爱岗敬业周记。

篇4:谚语细那么
社会模板工作照赏析挑战书弟子规模板的提案解析王维创业工程我闭幕词提纲!决定法制签名自我批评。

篇5:工作打算弘扬阅读答案
写人对照复习题,作文测试题廉洁加油稿的管理制度笔记工作经历法制的活动筹划寄语单词支部试题,报告个人表现廉
洁:串词回复工作工作思路颁奖职业规划翻译:简报课标课件。

篇6:述职好词简章同义词
对照检查方案书摘抄教案检讨书的感谢信语法思想汇报慰问信加油稿了职业道德翻译竞选的建议书工作经历通告弘扬歇后语我措施诗词国培顺口溜,记事形容词记叙文民族慰问信。

篇7:筹划书新闻报道履职教材范本
借条评价了辞职考试祝福语的好词评议先进个人检测题,评议绝句:应急预案营销筹划廉洁。

篇8:证明自荐信职称制度古诗
黄庭坚面积工作答复暑假作业朗读稿抗疫的暑假作业我知识点词语语了短语员工申请:自我鉴定词语文言文:发言党小组工作对照检查挽联承诺书散文;员工申请留言代表发言。

小黑河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及结果

小黑河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及结果

小黑河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及结果摘要:通过对地表的岩层移动观测,经计算后确定各种参数,为以后河流水体下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关键词:布设走向倾向观测站岩移参数山东丰源远航煤业赵坡煤矿采区上方有小黑河穿流经过,针对小黑河下开采的特殊性,在小黑河开采影响区域建立了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通过采用先进的野外观测技术,取得了高精度的地表移动变形资料。

主要过程及计算结果如下:1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站地处12312、12313工作面正上方。

该区域地表上有小黑河,地面标高在43.5m左右。

沿小黑河南北河堤各布设一条观测线,在工作面中间沿煤层倾向方向布设一条观测线。

1.1 走向观测线:此次沿小黑河南北河堤各布设一条观测线,每条走向观测线全长1400m。

1.2 倾向观测线:在工作面中部,基本垂直于小黑河南北河堤的位置上布设一条观测线,倾向观测线全长1100m。

1.3 观测线长度的计算。

算走向观测线长度:由开切眼向工作面推进方向,以角值(?啄-?驻?啄)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交接面相交,再从交点以?椎角划线与地表相交于e点。

e点便是不受邻区开采影响的点。

在工作面停采线处,向工作面外侧用(?啄-?驻?啄)角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的交接面相交于一点,再从此交点用?椎角划线与地表相交于f点。

沿ef走向设定垂直于倾斜观测线的观测线。

稍稍超过交点一段距离得点g,进而将fg确定为走向观测线的工作长度(参见图1)。

计算倾斜观测线长度:在移动盆地倾斜主断面上设定倾斜观测线长度。

先从采区上、下边界分别以(?酌-?驻?酌)和(?茁-?驻?茁)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交接面相交,再从交点以?椎角划线交于地表a、b点,ab就是倾斜观测线的工作长度(参见图2)。

本观测站共设置了135个工作测点,8个控制点。

测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e级gps网。

在测区内布设8个gps点(不包括两个高级控制点),网中联测控制点两个。

2 观测站的处理为保证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测点能够与地表土层的移动同步,12312、12313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测点均采用混凝土预浇灌。

“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列入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

“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列入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

“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列入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福建省恒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导读:福建省河流众多,水系密布,自成体系,独流入海,尤其是小流域星罗密布。

干流是由无数条这样的小流域汇聚而成,小流域就像“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堵了,脏了,“大血管”整洁、通常也就难以实现。

小流域面临哪些问题?要如何治理?2016年5月23日,省政协就“加强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召开了专题协商会,省长于伟国出席并讲话,省政协主席张昌平主持会议,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省直相关部门和设区市政府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来自小流域治理一线的16名基层河段长,参加此次专题协商,共谋加强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的良策。

福建省恒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特邀嘉宾也列席了本次协商会。

一、为何要“加强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1、小流域的定义小流域是指干流以外的支流,即广义的小流域。

据统计,福建省广义的小流域数量高达694条。

2、小流域治理面临迫切需求2015年,福建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全优,水域功能达标率98.1%,I-III类水质占比为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福建省流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但是,I-II优质水比例却下降明显,仅为35.4%,比2014年下降4%,比2010年下降15.7%。

如果小流域污染久拖不治,久治不愈,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小流域变成“臭水沟、“黑水河”、“牛奶溪”,量变将会引起质变,导致干流水质的恶化,直接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

3、小流域污染问题复杂多样小流域污染问题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问题有这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低,散养户点多面广,不少小流域成为养殖排污沟,水体黑脏臭;●农药化肥流失量大,我省化肥使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而利用率却不到40%;●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缺口大,有的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又在“晒太阳”;●乡镇厂矿治污不到位,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治理设施不配套;●矿山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河道及沿线水产养殖,排泄物和过剩饵料污染也不容忽视;●小水电过度开发加剧污染,江成湖、河变库、溪水断流、水发臭。

静乐县赤泥洼乡留仙村11

静乐县赤泥洼乡留仙村11

静乐县⾚泥洼乡留仙村11静乐县⾚泥洼乡留仙村潜在滑坡岩⼟⼯程勘查纲要(详勘)XXXXX岩⼟公司⽬录⼀.概论 (1)1.交通及⾃然地理位置 (1)2.地形、地貌 (1)3.勘查任务由来 (2)⼆.勘查⽬的及任务 (5)三. 勘查遵循的主要规范 (6)四.勘查⽅法及⼯作布置 (6)1.地形及⼯程地质测绘 (7)2.剖⾯实测 (7)3.剖⾯、勘探点布置原则 (7)4.⼯程地质井探 (7)5.取样及试验 (8)五.勘查成果 (12)1.岩⼟⼯程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12)2.勘查报告 (12)六.进度计划及⼯期保证措施 (13)七. ⼈员、设备组织 (14)1.机构组织 (14)2.设备组织 (14)⼋. 质量保证措施 (15)九. 安全施⼯保证措施 (17)⼗. ⽂明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17)⼗⼀. 服务承诺 (17)静乐县⾚泥洼乡留仙村潜在滑坡岩⼟⼯程勘查纲要⼀. 概述1. 交通及⾃然地理位置留仙村⾏政区划属⼭西省静乐县⾚泥洼乡管辖,村庄位于晋西北黄⼟⾼原的低中⼭区,占地⾯积约1km2。

村庄南紧邻S50太佳⾼速,东距静乐服务区2.0km,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

村内现有住户67户,居住以⼟窑、房为主,约380多间,常住⼈⼝246⼈。

以农业为⽣,⼯业仅有⼩规模⽯料开采,属经济⽋发达地区。

交通位置图勘查区2. 地形、地貌留仙村座落在⼀呈东西⾛向,倾⾓约30度,⾼约40m的⼟质边坡上。

为典型黄⼟沟⾕地貌,垂直节理发育,地形切割强烈,地表植被稀少。

留仙村貌3. 勘查任务由来2012年10⽉29⽇,受静乐县国⼟资源局邀请,忻州市地质灾害应急专家XXX、XXX、XXX随同忻州市国⼟资源局、静乐县国⼟资源局、静乐县⾚泥洼乡政府、留仙村村委等领导,对静乐县⾚泥洼乡留仙村⼀带潜在崩塌、滑坡灾害进⾏了现场踏查,形成了初步踏查报告。

报告反映:“潜在崩塌、滑坡灾害点位于静乐县⾚泥洼乡留仙村,经踏勘发现地裂缝地质灾害俩处,其⼀为位于留仙村村中(⼿持GPS测得北京54坐标6°带坐标为:X=4230167、Y=19594922、H=1547),地裂缝沿坡呈细长条状展布,可见长20多⽶,宽10-30厘⽶不等,可见深度最深为2⽶多(F2见下照⽚及附图--XXXX岩⼟公司注);其⼆为村北部呈近椭圆形(长轴向沿坡)的坑状塌陷(⼿持GPS测得北京54坐标6°带坐标为:X=4230235、Y=19594844、H=1597),长⼤约5⽶,宽2-3⽶,可视深度2⽶多;此外,据村民反映在刚修好的村内⽔泥路⾯下原存在多条细⼩地裂缝(⼿持GPS测得北京54坐标6°带坐标为:X=4230206、Y=19594899、H=1587)”(FI见附图--XXX 岩⼟公司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九仙山小流域定位监测成果报告
1前言
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及济宁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2012年我站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积极主动认真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2012年九仙山小流域径流场5处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3项监测任务,观测资料现已整理完成。

2站点及基本观测设施
2.1站点及小流域概况
曲阜市水土保持试验站位于东经116°59′00″,北纬35°46′00″,是根据山东省水利厅[80]鲁水科教字第7号文设立的全省六处水土保持试验站(所)之一,于1981年开工建设,1982年汛前建成并投入试验观测。

站址设在曲阜市吴村镇九仙山小流域(原名红山小流域)粮船石水库。

九仙山小流域地处曲阜市吴村镇北部、董庄乡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属淮河流域,南泗湖水系。

该流域地形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环山,形成向南倾斜的簸箕形,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海拔高度96.2m~548.2m之间,相对高差452m;流域总土地面积约50km2,其中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约45.57km2,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强度侵蚀区,为曲阜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流域出露的岩石类型多为太古代泰山群花岗片麻岩,属砂石山区。

土壤为棕壤性土和棕壤,质地多为砾质砂壤土,pH值6.0~6.5,呈微酸性。

流域内原生植被稀少,现有植被主要以人工林和野生灌木
为主。

大部分呈片状分布于流域内山体的中上部,村庄房前屋后、道路沟道两侧及山前平原地内分布较少。

乔木树种以黑松、侧柏、刺槐、杨树、麻栎为主,灌木树种以黄荆、酸枣为主,果树以苹果、梨、杏、大枣为主。

流域内林木植被覆盖率为23.47%。

该流域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为: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而变化剧烈,降雨较少;夏季气温较高,降雨较多;秋季凉爽,冬季降雨偏少。

常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47.3mm,汛期(6~9月)降水量可达462.8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3.4%。

由于降雨在时空分布不均,经常出现水害和旱灾。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9.0℃,(1987年7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14.5℃(1990年1月31日)。

月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7.2℃;一月份最低,为-8.9℃。

≥10℃年平均积温4557.8℃,年平均日照时数2478.3h,无霜期199天。

流域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强度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侵蚀形式为面蚀和沟蚀,其中以面蚀和细沟状侵蚀为主。

面蚀主要发生在顺坡耕种的坡耕地上,细沟状侵蚀主要分布在植被稀少的荒山荒坡上。

据调查,流域内共有轻度以上(含轻度)水土流失面积约45.57km2,占总面积的91.13%。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423.7t/km2.a,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约7.12万t。

2.2已建观测设施基本情况
径流场位于九仙山小流域九仙天池水库(原名红山水库)上游1080m处我站试验基地内,土壤类型为棕壤,质地为砂~砾质壤土。

共已建径流小区5处,分别为10о、15о、17о、20о径流小区及梯田径流小区各1处。

试验基地径流场情况详见附表1。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及《山东省水文图集》,已建径流小区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测流设施包括承水槽、引水槽、集流桶及分流桶。

其中承水槽横断面为矩形,底宽0.11m,深0.12m,比降0.05;引水槽选用 80mm钢管,管安装坡度取0.05;径流观测方法采用体积法,设备采用集流桶和分流桶,桶高均为110cm,半径为0.6m;分流桶采用九孔分流法,分流孔用50mm分流管。

降雨资料收集采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进行观测,雨量计翻斗分辨率为0.5mm,采样周期为5min。

泥沙量测定采用取样过滤烘干法。

3年度观测结果及分析
3.1降水观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记录的降雨资料,2012年降水总量为484.2mm,最大日降水量70mm,最大月降水量264mm(7月份),年降水日数47d,6~9月份降水量342mm,占年降水总量的70.6%,6~9月份降水日数为21d。

径流场侵蚀性降水量(大于10mm)为369.8mm,占年降水总量的76.4%。

6~9月份平均雨强最大值为66.0mm/h(7月25日、9月7日),最小值0.6mm/h(7月8日);I30最大值为39.9mm/h (7月24日),最小值为3.9mm/h(9月11日);I60最大值为54.0 mm/h (7月24日),最小值为7.8mm/h(9月11日)。

降水观测结果详见附表2、附表5。

3.2径流、泥沙观测结果与分析
本年度径流场5处径流小区共产流6次、分流1次。

其中10゜、15゜、17゜、20゜、梯田小区分别产流次数依次为6次、4次、4次、
6次、6次;分流的小区为10゜小区和梯田小区。

各小区产生的径流总量依次为5.35m3、0.90m3、1.13m3、0.92m3、2.77m3;产生的泥沙总量分别为240.70kg、1.97kg、2.49kg、1.45kg、7.82kg。

径流、泥沙观测结果详见附表3、附表4。

从以上降水、径流、泥沙观测数据综合分析来看:
(1)本年度径流场较去年产流次数增多,径流量、产沙量增加。

虽然年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少163.1mm,但由于径流场小区种植植被和农作物,人为扰动了小区原有土壤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造成了本年度径流场径流小区在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产流次数增多,径流量、泥沙量增加。

(2)产流次数最多的小区为10゜径流小区和梯田小区,均产流6次。

(3)分流的小区为10゜径流小区和梯田小区。

(4)产生径流总量最大的小区为10゜径流小区(5.35m3),其次为梯田小区(2.77m3)。

(5)产生泥沙总量最大的小区为10゜径流小区(均为240.7kg),其次为梯田径流小区(7.82kg)。

上述结论看似不太符合水土流失规律,但实测结果的确如此。

我们认为在小区植被覆盖度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实测结果并不遵循坡度规律。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除因小区土壤结构、土壤厚度、土壤颗粒组成不同的原因外,人为扰动程度与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本年度10゜小区与梯田小区种植植被为花生,15゜、17゜及20゜小区种
植植被侧柏,其田间管理次数与人为扰动程度,前者均要大于后者,从而导致了10゜小区与梯田小区无论从产流次数、分流次数、径流量以及产沙量均要远远超过了坡度较大的15゜、17゜及20゜小区。

附表:
表1、径流场基本信息表
表2、径流场降水观测记录表
表3、径流场径流观测记录表
表4、径流场年度水土流失监测汇总表
表5、径流场逐日降水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