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业遭遇年龄尴尬

合集下载

尴尬年纪不能闲着也不能输文案

尴尬年纪不能闲着也不能输文案

尴尬年纪不能闲着也不能输文案
1、九零后不是怂了,不是怕了,只是知道顾家了,不是累了,不是够了,是知道父母不容易了,90后终于老了!这个尴尬的年龄,谈爱情已老,谈玩太绕,和年轻人谈经历幼稚,和老人谈故事又太小!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风雨都要自己挡,无助的时候别回头!身后万家灯火!都不是你的归宿!
2、这是个尴尬的年龄,给不了,也要不起。

3、哎,90后终于老了!尴尬的年龄,尴尬的现状,莫名的心慌慌周围还有人一直在提醒你,已不年轻
4、如果继续打工,或者继续寻找工作,与你抢饭碗的就不只是90后,还有00后,他们的资本不是经验而是年轻,现在的单位,大的单位条件好,要求也高,小的单位一个2年经验的和10年经验的都差不多,但薪水差别大,所以90后或者00后更受欢迎。

5、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伤害。

有些人,留与不留,都会离开。

6、你人再好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有人羡慕你也有人讨厌你有人嫉妒你也有人看不起你,生活就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丢失自己的本性,因为每个人都有原则和自尊。

暴露年龄的幽默回复

暴露年龄的幽默回复

暴露年龄的幽默回复
暴露年龄是一件让人感到尴尬的事情,但有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幽默的回复来缓解尴尬的气氛。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回答:
1. “我年龄就像我的银行账户一样,越来越高。


2.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我的体魄和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3. “我永远18岁,只是经验丰富了而已。


4. “我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因为我已经停止数数了。


5. “我是一个时间旅行者,所以我的年龄是相对的。


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回答,都可以轻松地化解尴尬的局面,展现出你幽默的一面。

记住,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我们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取决于它。

- 1 -。

遭遇鸡肋白领的尴尬

遭遇鸡肋白领的尴尬

遭遇鸡肋白领的尴尬出入豪华商务中心,可还是隔着橱窗与世界名牌遥遥相望;公司一有风吹草动,第一个被“炒鱿鱼”的可能就是你;假如你主动离职,老板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上百个比你更优秀的;复印、打字、倒水、跑腿……所有同事不想干的事儿统统由你包揽;虽然你已经足够努力,可是升职、出国培训的好机会总也轮不到你;你很迷茫,不知道将来路在何方;……这是职场上一些小白领的真实生活,在光鲜的外壳里有着太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内瓤。

根据上海市劳动部门今年的统计数据,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蓝领岗位来说,这类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身价在贬值。

我们姑且把他们叫做“鸡肋”白领吧。

假如你也有上述状况,就要小心了。

专家建议:塑造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转型屈辉认为,如果你发觉自己有变成“鸡肋”白领的危险,那么,与其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间摇摆不定,还不如早作准备,抓紧时间充电,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尽快实现职业转型。

“鸡肋”式的工作孙丽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家外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助理,月薪3000元左右。

年轻靓丽的她,毕业两年里换了几份工作,不外乎助理、秘书、文员、前台等。

最近,她一咬牙又辞了职,报名参加茶艺师培训,决心做个茶艺师。

很多朋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白领不当,辞职去学什么茶艺?可孙丽自有一番道理。

“说是白领,可每天干的活,不外乎跑跑腿、帮经理写写英文Email、打打字、接待客人什么的,凡有个大学文凭的人都能干。

跳槽呢,最多挪个窝继续做助理,学不到一技之长。

我一晃就要奔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孙丽准备学了茶艺之后,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长,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她还想竞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茶艺形象大使”。

“我有个同学是做IT销售的,刚毕业时薪水没我高,工作也很辛苦,可现在,人家月薪已超过我3倍,还不断有猎头公司找上门来。

我呢,工作两年下来,原来以为外语是自己的优势,可现在谁不会!3000块的薪水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工作也没什么挑战性,每天原地踏步,知识一点点被‘折旧’。

女性如何面对尴尬提问,回答敏感问题有诀窍

女性如何面对尴尬提问,回答敏感问题有诀窍

女性如何面对尴尬提问,回答敏感问题有诀窍女性在日常交流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尴尬的提问和敏感问题,尤其是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如何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和态度。

本文将从女性如何面对尴尬提问和回答敏感问题两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诀窍,希望对广大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一、女性如何面对尴尬提问尴尬提问,指的是一些不合时宜或不得体的问题,例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个人隐私问题,或者问及一些敏感话题,例如政治、宗教、性取向等。

面对这些问题,女性往往会感到有些尴尬和无所适从。

下面是几个应对尴尬提问的建议:1. 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当你面对一些尴尬的提问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

因为如果你慌张的话,容易暴露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进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保持镇定是应对尴尬提问的第一步。

2. 礼貌地回答问题尽管有些提问可能会触及到你的个人隐私或是对你来说比较敏感的话题,但你也需要礼貌地回答问题。

如果你不回答,会显得不友善或者不礼貌,进而影响你在社交圈中的关系。

如果你不想回答,可以委婉地拒绝或者进行适度的回答,例如:“对不起,我不太愿意谈论这个问题。

”或者“我宁愿保留这个话题的讨论。

”3. 转移话题面对一些尴尬的提问,你可以尝试转移话题。

如果你发现某个问题比较敏感或者让你感到不适,你可以换个话题进行讨论,例如:“这个话题有点敏感,我们谈谈别的吧。

”或者“我觉得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其他话题。

”4. 以幽默的方式回答有些尴尬提问可以以幽默的方式回答,这样可以缓解气氛,让你感到更加舒适。

例如,当别人问你的年龄时,你可以回答:“我已经达到了神秘的年龄,不再过生日了。

”二、回答敏感问题有诀窍除了面对尴尬提问,女性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诀窍,来回答敏感问题。

敏感问题指的是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或者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话题,例如政治、宗教、性别、性取向等。

下面是一些回答敏感问题的建议:1.避免过于情绪化回答有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些敏感问题时,会情绪化地回答,这可能会让我们的回答变得不够理性和严谨。

大龄女如何做好职业筹划-求职.doc

大龄女如何做好职业筹划-求职.doc

女性是职场上的不可缺少的半边天,虽然已经在越来越多重要的领域和职位活跃着,但是因为特殊的国情和时代的特征,女性在求职的问题上还是会被性别和年龄所牵绊。

倾诉人:小敏32岁客户经理求职奔波中小敏是79年出生的,但是走进我们机构的时候,大家吓了一跳,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小敏就像大学刚毕业的学生。

小敏说,这张娃娃脸在工作中反倒给她带来了麻烦。

当初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自己学的是医药类专业,但是对技术不感兴趣,所以毕业后去了一家医药公司做文秘,一做就是四年。

因为在公司这几年没有什么发展,加上自己也觉得秘书是吃青春饭的,年龄大了,也害怕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就辞职出来,想重新闯闯。

之后,应聘到了另一家医药公司做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产品销售和客户维护。

虽然,自己当初也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销售,承压能力不是很好,但是想试试看,锻炼下自己。

坚持了两年下来,虽然还是有点收获,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了很多,但是身心疲惫,的确不是自己能长期做下去的工作。

三年的合同即将结束,自己不打算再续约浪费自己的时间,一直奔波着打算换份工作。

因为不想再找以前做过的工作,想找份有发展的,比较稳定的,所以自己投了一些行政主管、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工作,但是简历投了不少,面试也有,就是最后都没了结果。

自己一开始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但是屡遭失望,都快没什么信心了。

独之秀首席职业顾问张平分析求职反馈率低往往存在两方面得因素,一是求职技巧出现了问题,不能准确的在了解岗位要求得情况下去做好求职前得准备,有针对的提升自己的求职技巧;其次就是个人得能力和所寻求得目标存在着一定得距离,职业定位出现了偏差。

而小敏在两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小敏投递的岗位虽然有一部分和她之前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相关性,但是因为没有直接的工作经验,加上这样的岗位对于年龄也比较敏感,加上小敏之前在选择岗位层次和企业上有所偏差,难以达到用人的单位的要求,从而屡屡求职失败;另外一方面,因为年龄尴尬,且又是未婚未育,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竞争力,所以如果不懂得如何有效包装自己,很容易被用人单位所放弃从而选择更年轻的求职者。

45了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怎么办

45了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怎么办

45了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怎么办谢邀。

45岁的确是个尴尬的年龄,也是处于生活压力最大的年龄段。

社会的风气本身对于中年人就没那么友好,除非你是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成果人士。

这个本身就会给一般的中年人带来不少压力,如果加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会让自己觉得进退两难,举步艰难。

可能会有人说与上司领导聊一下这个身兼两岗的工作量直接影响自己正常发挥,自己的收入和工作完成度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但是,题主可能也会担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还有很多人虎视眈眈的等着自己的岗位,领导可能反而因此再给自己压力,让自己退下,让他认为有能力胜任的人上。

但是这种焦虑和失眠情况只会更加影响自己的发挥。

目前的话,可能题主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克服自己的焦虑改善睡眠。

如果情况没有去到影响自己生活作息以及与他人接触的话,题主可以考虑下面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开始或者增加运动,一个礼拜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会有所帮助(我自己的喜好是跑步,但是游泳也是很好的选择)保证自己7每晚.5-8小时的睡眠(如果有失眠情况则再往上调吧),也需要注意「睡眠卫生」,睡前不应该有太多活动,避免看电视手机等等,主要是让大脑安静下来,甚至不要把手机拿进卧室,晚上也不要喝酒什么的。

还有就是下午就别喝有咖啡因的饮料了。

还有就是房间温度需要较低才好,被子还是轻盈点,别妨碍身体转动。

还有就是晚上尽量还是用暖色调的灯光,白光灯尽量避免了,可以将房间或者客厅的灯光调暗些,营造促进困意的氛围。

但是,如果题主的生活已经被目前的焦虑失眠严重影响了,那么最好还是去当地的精神科寻找医师做个全面的诊断,也可能会需要药物治疗以及配合心理干预。

题主可能注意到我并没有提到「抑郁」这个字,因为实在用得太泛滥了,往往大家并没有到「临床抑郁」的程度,就得说说自己是抑郁才符合潮流。

千万别自己瞎判断,还是去找有心理健康诊断权的专业人士来做判断。

30岁工作是不是晚了?

30岁工作是不是晚了?

30岁上班晚了吗?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有些专业技术类的职业上岗前需要很长时间的专业积累,比如临床医学某些专业,有些医学学生从读大学开始,选择的硕博连读,等博士毕业下来基本上到30岁了。

还有些朋友从大学、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再去工作也是30左右的年纪了。

或者有些人服军役,在部队内也许做到了一定职位,但还不能算是普通职业这段时间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社会上的职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等退役时候再到社会上工作往往也超过了30岁甚至更年长。

30岁工作晚不晚没有固定答案,我认为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是不是适合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1、你选择的职业是否需要30年的积淀?比如你的志向是在大学当老师,当大学老师的一个门槛就是博士毕业,有些好大学还要看你博士毕业的大学排名。

这是一个硬要求,那你为了读到博士毕业必须花费的时间就是值得的。

前面提到的医生的例子也是,如果作为执业医生需要相当的专业积累,硕博连读到30岁也是值得的。

还有朋友考虑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因素。

而花时间获得学位也会让你在这方面获得先机。

特别是科研院所、国企、政府机关提拔干部提倡年轻化、知识化,往往在执行时就把学历作为一个条件。

2、是否有利于以后找工作能获得更多选择机会?比如你立志于做销售工作,需要的更多的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商业判断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在大量实践中学到的,早工作就早一点实践锻炼机会,建议不要等到30岁。

而在科研院所工作,学历是重要条件,可能30岁倒不是一个问题。

前面提到的服军役再退役择业的例子,对有些能力一般的人来讲,愿意先在部队锻炼,提拔到一定职级再转业到地方,国家对复转军人的安置政策有利于他们找到合适工作。

3、是否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以后的工作。

等待30岁参加工作如果说为了获取必要的工作技能,能在以后工作中起点更高也是可以考虑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医生,还有专业画家、编导、科技工作者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只限于少数职业,大部分不需要熬到30岁。

新闻从业者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新闻从业者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川从长 期的“ 传声 筒” 的地位 向市场 化媒体转变 ,那 时侯 ,5 0
以上 是 近 年 来 每 个 传 统 媒 体 中 新 闻 从 业 者 最 普 遍 的
多岁 甚 至 6 岁 的 老 记 者 还 比比 皆是 。但 时 间 仅 仅 过 去 十 来 历,这个职业瓶颈 如紧 箍咒一样 ,让大 多数新 闻从业人员 陷 0 年 ,无 论 是 每 年 全 国两 会 的 新 闻 发 布 现 会 ,还 是 活 跃 在 各 种 入 困 境 , 有 人 因 此 很 快 进 入 个 人 职 业 的衰 退 期 。 小 型新 闻 事 件 中 各类 记 者 ,你 会 发 现 ,国 内各 类 媒 体 中 4 0岁
以 卜的新闻记者 己寥寥无几 ,取 而代之 的是越 来越 青春年少
的身 影 。无 可 辩 驳 的事 实 告诉 我 们 ,媒 体 中年 龄 在 3 5岁 以上 的新 闻从 业 人 员 的位 置 越 来 越 尴 尬 。 且 计 我 们 以平 面 媒 体 为例 , 了解 一 下 平 媒 记 者 从 入 行 、
中图 分 类 号 :G2 4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7 — 12 ( 0 1 00 1一2 6 28 2 2 l )1-12O
谈 起 新 闻 从 业 人 员 的职 业 规 划 , 老 一 辈 新 闻从 业 者 已经 提 高 , 政 治 理 论 素 养 加 深 , 看 问 题 的 眼 光 吏 深 史 透 , 发 新 用 自 己 的 个 人 经 历 和 新 闻 实 践 为 我 们 作 出 了 完 美 的 职 业 规 闻 、 捕 捉 新 闻 的能 力 更 强 , 文 字 表 达 更 具 阅读 性 , 工 作 热 情
成 长 到 合 格 、 成 熟 的过 程 吧 。 ‘ 合 格 的记 者 需 要 具 备 以下 都 有 着 这 样 一 个 当 时 不 觉 奢 华 、最 后 却 越 来越 远 的 梦 想 。 无 个 条 件 : 较 高 的 政 治 理 论 素养 、 熟 练 的文 字 写 作 技 巧 、敏 锐 的 奈 ,在 这 种 金 字 塔 形 的 结 构 中 ,能 够 成 功 晋 级 的 毕 竟 是 极 少 新 闻捕 捉 能 力 、持 久 的新 闻 工 作 激 情 。一个 2 岁 的大 学 毕 数 ,还 有 一 小 部 分 人 选 择 剑 走 偏 锋 ,转 行 去 广 告 、 发 行 、 多 0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专业遭遇年龄尴尬
步入职场4、5年,发现专业能力不如新人强,管理能力没有“老”人棒,进退两难,举棋不定,当专业遭遇年龄尴尬。

职业选择是否正确?行业转换是否有必要?当年近30岁的职场人士遭遇这样的尴尬时该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案例
我是2000年毕业的,专业是服装设计。

感觉大学学的东西只是皮毛而已,也没有进入服装设计行业,而是进入一家时尚媒体做起了编辑。

由于我的专业特色,在衣装上我有着良好的时尚敏感度,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也得到了领导的赞赏。

那时候,自己感觉也蛮好的,女孩子嘛又喜欢穿衣还跟自己的职业相关。

5年间,我换了两份工作,都是在时尚媒体做编辑,月收入也还算可以了。

我性格非常开朗,喜欢跟人打交道,也有一些新奇的点子出现。

但今年,我已经28岁了,看着一批批比我小很多的女孩子进入时尚媒体的圈子,突然发现,自己那些曾经的经历已经不足以成为资历了。

他们满嘴冒出的新名词,我再也没听说过了,工作起来甚至有些力不从心。

我想,也许是年龄大了,不适合再做这个行业了。

可是,想回到我从前的专业,又太不可能了。

丢掉了5年的专业岂是一朝一夕能拾起来的呢?
5大选择方向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代霞当初的职业选择并没有偏离她的专业。

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选择有5大方向,它们分别是:专业技术类方向、传媒领域的职业方向、咨询领域的职业方向、相关服务领域的职业方向、贸易方面的职业方向,资料共享平台《当专业遭遇年龄尴尬》(https://unjs)。

可见,在职业选择上,除了专业技术方向,还有其他很多选择,既不丢弃专业也能发挥所长。

其中,与专业相关的传媒领域是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

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代霞选择了时尚媒体编辑这个职业,并没有偏离她的专业。

在工作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可见也很适合这个职业。

可以肯定,目前代霞目前遇到的困惑并不是由于职业选择错误而导致的。

转换行业三思而后行
在出色工作了5年之后,面临着新人的不断涌入的巨大压力,这是许多从事专业技术类、创意设计类工作的人士通常会遇到的问题,从年龄规律来看,在28—30岁左右这个年龄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

通常对于这些朋友,我们并不建议转换行业,因为此刻转换行业就意味着要失去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经验!更建议进行工作职能方面的转换。

结合到代霞的情况,虽然在具体的创意、对时尚的敏感、文字的编辑等这些操作层面的职能上遇到了挑战,但是她对于时尚媒体这个领域、对于企业以及对于时尚编辑这个岗位的理解,已经形成了一些经验,这让她在对行业发展、职位要求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这是新人所不具备的,也是你的优势所在。

所以建议她在接下来的转换时候,在同行业内走管理路线,去争取一些具有管理职能的岗位。

经验很难积累,不要轻易放弃它!
提升——职场永恒乐章
当专业遭遇年龄尴尬,职场人士常常产生很多困惑。

或许是专业知识的更新不如年轻人,而管理经验又不如比自己年龄大的人。

于是,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方向是否正确。

从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来看,不建议职场人士轻易改换自己的职业方向。

职业发展呈上升趋势,如果你是一位进入职场5年的人,则该考虑职位上的提升。

尤其是由专业类工作步入管理层。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没有一个职位能够让你做一辈子,所以要不断考虑自己的提升,才能化解年龄带给你的尴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