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凯风水学——风水与现代生态建筑学
(环境管理)风水学在现代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风水学与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风水学在现代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中的应用1、对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与风水学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历史阶段和工作载体,即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农村居住环境的建设,这对于农村特别是我国的农村,难免会考虑到风水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我国农民千百年来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建房,通常请“风水先生”来定朝向以求达到居住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
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风水”理论对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科学指导道路的发展。
同时,对科学实施城市规划理论也有一定的羁绊。
风水思想其实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环境文化思想,它的文化前提源于“天人合一”的大地有机思考。
[1]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风水学是一门有关人居环境选择的学问,它指导人们通过对地质、日照、气候、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进而选择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2]。
中国的风水学迷信的外壳包裹着合理内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风水学的合理科学的成份提取出来,用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国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2、风水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3]。
在风水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分成两派即形势派与理气派。
形势派偏重地理形势,主要是以龙、穴、砂、水来论吉凶。
理气派主要是将地理方位与宅居或墓葬的主人与生俱来的生辰八字、姓氏名称等因素与星神、八卦、五行生克等因素相联系,更为复杂。
通过逐步实践,杨救贫等将风水的两派化为“地理五诀”,即“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择向”,并且与风水中的“气”归纳为风水六法。
浅谈中国风水学与生态建筑

浅谈中国风水学与生态建筑摘要:生态建筑是近年来建筑界乃至整个社会讨论的热点,在我国风水学说由来已久,他并不是很多人所谓的迷信,其中很多内容是被证实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翻开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建造房屋、宫殿等都是按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建造的,现在所说的生态建筑因而被称作是中国风水学的“回魂转世”,本文就风水学说和生态建筑的关联性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
关键词:中国风水生态建筑正文:北方人居住砖瓦房,西北高原人要挖窑洞,云南人要盖吊脚竹楼,这就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大脑中最基本的反映。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要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如今日环境益恶化,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生态建筑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
关于生态建筑,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了深刻的研究,这就是风水,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有生气的地方就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些恰恰都与生态建筑不谋而合,他们都是在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的共生关系。
一 . 风水学与当代生态建筑的关系风水学说几千年来研究自然和自然索取的东西并找出对人类生活最有帮助的、对人类生活最适合的一种过程和方法,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他有一套有关"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
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力求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地形条件,他是为了找寻建筑吉祥的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我国古代建筑选址布局的艺术。
而生态建筑则依照生态平衡的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和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作用,从而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互相依存循环的新型建筑。
论生态建筑与_风水_学说的关联性

第24卷第3期V ol.24N o.32003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 al of Qin gdao Instituteof Arch itecture and Engin eering 论生态建筑与“风水”学说的关联性X耿雪玉(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杭州310027)摘 要:持续发展建筑是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热点,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代表了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是持续发展建筑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我国“风水”学说由来已久,这一学说也并非全是迷信,已被实践和理论证明它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笔者就“风水”学说、生态建筑从哲学的角度对它的关联性进行了论述,并对生态建筑的未来做了展望.关键词:风水,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中图分类号:T U-2321世纪是人体科学和生物科学成为领先科学的时代.对于建筑这方面来说也是这样的,这是时代赋予建筑四维特征后科学时期的概念[4],从物理学转向其他科学,直接影响到对建筑各要素,如空间形态、材料的研究.建筑理论不仅是研究日照、地耐力之类的问题,而且是研究诸如人与宇宙间能量的交换,更多地吸收宇宙能量,以及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对建筑和人的不利影响等问题[5].众所周知,传统建筑大都围绕“能源廉价”原则设计,这样的建筑在能源利用效率上很低,导致城市中产生大量的污染.在如今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体现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生态建筑”研究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6].生态建筑的诞生,标志着世界建筑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以有益生态、有益健康、节省能源、方便工作和生活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关于生态建筑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深刻的研究,这就是民间说的“风水”.1 风水学说与生态建筑的关系在我国,很早以来就流传着“风水”这一名词.什么是风水呢?《风水探源》一书中是这样说的: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的地形条件.新西兰学者尹弘基是颇有名气的研究风水术的专家,他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上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生态建筑主要是指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及其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产生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互为依存与循环的新型建筑.它要求建筑师以生态的意识来指导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保护自然植被、原生土壤等,即建筑师不仅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小环境,也要为人们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3].这恰恰与“风水”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由此可见风水反映的是生态建筑的思想在中国古代自然观的一种反映.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就强调:“天有九星,地有九宫”的格构模式.中国较早的《黄帝宅经》提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住宅,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将人与自然统一于整体.中国建筑的意境是浪漫的,崇尚自然的,科学的.《诗经》中所写的“秩秩斯于,幽幽南山”描述了王宫靠近洞水,面对青山的美妙意境.杜甫就曾写下“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这更加抒发了中国建筑网罗天地,饮吸山川的空间意识和胸怀.古代的风水学说反映了古人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观.古人在建造之初首先探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选择有利地形而建筑和谐的居住环境,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效果.在现代风水学的研究中,X收稿日期:2003-04-0230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24卷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并且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对人体的超微离子和磁场产生作用,这些能量也随着环境不断改变,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这些信息能量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人思维迟钝、神经恍惚.“风水”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自然电磁波变化的反映,必然伴有一些物理和化学现象.现代风水学,不过是探求人类选择、规划、建造、布置自己宅居、商务、生产、办公、旅游、娱乐等活动场所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旨在探索调整、优化建筑信息、自然信息、人体信息并使之和谐共振的科学方法.“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风水学则加进了感官心理因素,难怪当率先研究生态建筑学的西方人,偶尔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时惊讶地发现: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理论,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产生了历史共鸣.这是因为人们居住环境的场地信息与人体信息也确实是有一定联系的.当信息场和人体信息和谐共振就是“风水”的真正含义,其科学的一面.从另一角度说,医学其实也是调节人体信息与自然信息和谐共振的一种方法.医学从调整人体生命信息入手,风水则从调整自然信息入手.从命理上讲每个生命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命格”.人体信息的阐述就是:每个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命信息、能量及不同的组合结构,当同自然信息协调同步,即达成共振效应——风水.全息论、生物钟、微波技术等信息场的出现,正为我们揭去风水学那层神秘面纱.睡觉的方向就是人体信息适应磁场信息的最普通方式.美丽的花卉植物使人心情愉悦就是自然信息对人体信息的最普遍调节方式.国家的政策到位,人民的观念到位(二者本身就是能量信息)是社会信息和群体信息的共振.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场.当我们来到北京的故宫、苏杭的园林,会为它的雕梁画柱、金碧辉煌而神驰暇往,当我们遇到寸草不生、狂风恶沙之地会选择避而远之.山清水秀、避风向阳,会让人神情愉悦;流水潺潺、草木欣欣,会使人留恋忘返;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些也都是环境景观对人类产生的种种物理、生理、心理效应.这一切会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格外活跃的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互相嫁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当然风水学说中也确实是有其迷信的一面.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自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是人类都没法理解的,自然界以其巨大的力量与不可知的神秘性,令我们的祖先顶礼膜拜.风水中的龙脉思想就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趴地听地下水其实就是地质学中关于山脉走向的学问.而风水中保护龙脉的思想,也与现代地质学中的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有相似之处,其目的都是保护好资源环境.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科学地重新阐述,剔除迷信的部分,还其科学的一面,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何况几千年长久不衰!2 用生态建筑的思想来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从人们的主观愿望上都希望能够住在“风水好”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强调用生态建筑的思想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的重要原因.生态建筑首要的是在不损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的空间环境能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能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处理环境与人类的矛盾.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将会越来越多,而我们的资源却又是十分有限.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在《自然辩证法》[1]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社会的经济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日趋改善.然而,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类的部分欲望无休止的膨胀,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态危机日益加深.在这些严酷的现实面前,人们终于认识到大自然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客体,为了人类自己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新的视角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亦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早已提上议题,然而只是能够可持续发展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我们今后来说也仅仅算作是“初等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建筑,让建筑“活起来”才是我们社会今后所需要的.然而,有不少人认为:生态建筑就是在建筑物周围种草植树搞绿化,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混沌学(chace)说: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伴生,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复杂性与简单行一致的世界[7].因此,对于那种单纯追求有序、精确、简单的观点是不全面的.根据国际绿色建筑协会的定义,绿色生态建筑的评定包括能源、水、声、光、热、绿化、环境、绿色建材及废弃物处理九大系统,绿化系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已.即使是绿化系统本身,也应包括三大功能:首先是树木花草的生态平衡功能;其次是休闲活动功能;最后是景观文化功能.生态建筑整合了人与自然,集中解决了环境与发展两大主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将宇宙认为大周天,人认为小周天,两者颇为相似,推之于生态建筑亦然.生态建筑可以说是一个宇宙系统的全息缩影,基于此点,它将有无尽的生命力.有关专家曾经指出:如果说过去是“以人为本”,今后应该“以人和自然为本”.生态建筑也必将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主题.风水的科学性恰恰在于: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生态建筑的发展性,也正是在了解了自然,人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建筑结构及其周围环境本身的自然条件,改造了一些不适应人类生活居住的自然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这对于人类今后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参考文献[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 许为民,王诗宗,张钢等著.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3] M clntosh R P.Ecos ystem ,evolution an d relation patterns of living organisms.Amer ritist,1963,51:246-267[4] 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155.[5] Yeang K .Des igning w ith Nature an ecological basis for arch itectur al design .New York :M cGraw -Hill ,Inc ,1995[6] Sus tainable Bu ilding T ech nical M anual.Public tech nology Inc.绿色建筑技术手册.王庆龙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 刘亚臣等.绿色生态住宅及其发展趋势.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3(12):21-23The Relationship of the“Geomantic Omen ”and the Civil EngineeringGeng Xue-yu(School o f Civil Engineer ing and A rchit ect ur e,Z hejiang U niver sity ,HangZ ho u 310027)Abstract :The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 elo pment architecture is a hotspot in architectural field ,w hile the ecolog ical building and g reen building represent and the m icrocosmic aspec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Geom antic om en"is a historical saying in o ur country ,w hich is a verity in philosophy and no t all superstitious .T 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finitio n o f the "g eo mantic omen ",the ecolo gical build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philosophy.Finally ,the future o f eco logical building is fo recasted.Key words :geomantic o men ,ecolo 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 elo pm ent ,human habitat作者简介:耿雪玉,女,24岁,硕士研究生31第3期耿雪玉:论生态建筑与“风水”学说的关联性。
论风水学与当代环境设计的关系

“ 反 弓煞 ” ,这 种 格 局 是 对 自然 环 境 起 到 实 质 性 影 响 的 , 然 而 壤 植 被 ,乃至 到 人 的行 为 习惯 ,心 理活 动 ,都 在风 水 学 的研 究 范 还 有 很 多 格 局 ,布 置 下 去 实 则 对 环 境 并 无 影 响 , 但 却 也被 风 水 围之 内 , 目的是 利用 已有 的环 境条 件 ,创 造符 合 人类 生 存发 展 的 学 说 所 诟病 ,譬 如 “ 腰 斩煞 ” ,也就 是 说 ,床 的上 空过 横 梁 , 生 态 圈,从 而达 到天 人合 一 的至 高境 界 。 横 梁 像 一 把 刀 一 样 把 腰 斩 成 两 截 , 故 称 之 。类 似 的还 有 床 上 不 由于风 水 学是 一 门 古老 的学 问,其 先后 经 历 了原 始社 会 至封 能 挂 吊灯 : 床 前 不 能 摆 放 镜 子 等 等 忌 讳 ,类 似 这 样 的布 局 ,其 建 社会 中 各种 门类 思 想 的融合 ,显得 异 乎庞 杂 ,流 传 下来 的风 水 实 仔 细 想 想 , 无 非 是 针对 人 的 心理 活动 去 的 。床 上 横 梁 或 吊挂 学著 作 也是 分 门别 类 ,各 家 一词 ,很 难将 之 与 当代 环境 设 计进 行 灯 械 , 自然 会 对 人 的 心 理 造 成 一 定 的 影 响 , 从 而 影 响 睡 眠 质 直观 的对 接 。但 笔 者 认为 ,只 要 理性 地对 风 水 学 中的论 述 进行 辨 量 , 且 过梁 或 吊灯 在 上 方 也容 易累 积 灰 尘 ,对 身 体 健 康 也 无 益
一
分文 人 雅 士也 过上 了操 琴 、焚 香 、捧 书 、 品茶 的诗 意 生活 。大 到 面积 , 自然 也使得 居住 环境 岌 岌可 危 了 。 城 市 规划 ,小 至庭 院景 观 ,社 会整 体 人居 环 境 的设 计走 向也逐 步 地 往 传统 雅 致 、方 圆有 序 的方 向靠 拢 。风 水 学讲 究对 环 境 的综 合 性 考 察 ,具 体到 其 目标 营造 对 象所 处 的 区域气 候 , 山脉 水流 、 土 二 、风 水 学是 一 门关乎 环境 设 计 的心理 学 风 水 学 中 ,有 许 多 忌 讳 的 风 水 格 局 , 譬 如 上 文 所 提 到 的
风水理论与生态建筑学之关联

浅谈风水理论与生态建筑学之关联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阴阳学说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如中医理论,在国学复兴的当下,它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正散发出它耀眼的光芒,同时传统文化也孕育了另一套完整的不同于现代科学的风水理论体系,风水学的应用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建设和建筑中,这使中国建筑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住或者使用,在中国的建筑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化,一种内涵,它像生命体一样具有性格。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严重影响到了人居环境,进而产生了生态建筑学,而风水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建筑学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文章通过详细阐述风水理论以及一些实例反映出风水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对现代生态建筑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堪舆;风水;生态建筑;哀牢山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f yin and yang is derived a series of theorie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n the renaissance of chinese present, it has obtained the world recognition, are gives out its dazzling rays of ligh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lso breeds a complete set of is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scientific feng shui theory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eomantic learn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of chines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this makes the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has notonly confined to live or use, the building in china we see a kind of culture, a kind of connotation, it has the same character like living organism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erious destruction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erious influence to living environment, which brings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geomantic in “nature and humanity”thought, and moder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of the core idea completely. this paper describes feng shui theory and some examples of the theory of feng shui reflect the broad and profound and moder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keywords: kanyu; feng shui;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part of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中国是界闻名古国,是最早的有序建设城乡、有规范进行城市规划的国家。
传统风水理论在当代生态居住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风水理论在当代生态居住建设中的应用作者:王韧来源:《硅谷》2008年第24期[摘要]通过对传统风水理论的分析概括,阐述其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提出在对传统风水理论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居住的概念。
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理念正印证现代人们追求的生态居住观念,合乎人类发展的趋势。
历史变迁,人类的进步,风水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迷信,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的风水思想得到科学的发挥。
[关键词]风水生态居住环境生态居住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20105-02风水理论是集地理学、星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和人体生命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7]。
风水术语虽无“生态”一词,但其概念却由“风水”、“生气”等语所涵构。
风水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从自然界得到支持,让人们生活舒适。
风水术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对现代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城市规划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建筑景观人性化、自然化。
一、传统风水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一)传统风水的生态思想1.大地有机自然观古代风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整体。
唐代的《宅经》也“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房屋为衣服,若得如斯,是事严雅,及为上吉。
”大地俨然一副人的模样。
这种朴素的自然观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
其一,赋予自然以生命,肯定了自然的自身价值。
其二,认为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大的生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3]。
2.“藏风聚气”的生态理念风水追求“藏风、聚气”的空间环境,实际是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态环境。
如风水中注重龙脉“生气”,“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
”这里所提到的生态因子有围绕山体的烟霞之气、空中漂浮的云气、地表的崩落侵蚀情况、植被的长势、地上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土壤质地、岩石等等,显然是从小环境的综合自然地理状况水平来评价风水地的环境质量。
著名风水学家魏亿凯教授:你应该知道的建筑风水玄机

因此,每层楼的每个单位都会因为楼宇的五行与居住者自身五行的相生相克关 系,而有不同的风水。 住户会影响房屋的磁场。人本来就是一个磁体,它可以影响到房屋的磁场。 一套房屋如果一直没有人住, 它就能够保持最初建造时的磁场, 而一旦有人人住 后,这个人或这些人的磁场就会对房屋产生影响。如一个五行水旺的人人住,可 能使这套房屋中花草茂盛, 但会经常有厕卫漏水或爆管的事发生。 但当一个五行 火旺的人人住时,这套房屋中的花草就可能枯萎。 动物对住宅气场有影响。 在对磁场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 动物的力量是最 强的。特别是狗,当它出现时,可能导致罗盘指针乱转。有风水师认为这是由于 动物身上的强烈气味导致的。所以,在看风水时,应先了解房屋中是否有宠物, 特别是狗。应该在下罗盘前,让狗离开房屋。 混凝土建筑与木建筑的风水不同。 现代建筑大多是钢筋混凝土建筑, 虽然它 们有六十年左右的耐用程度, 但风水上的耐用程度却很短。 比起木建筑上百年的 耐用度,可以说是很短的了。风水认为木建筑因为拥有很好的通风透气性能,而 拥有更多的气场; 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换气率则很低, 大约只有木建筑的三分之一。 虽然混凝土建筑有这些风水上的弊端,但因为普及,所以只能想法改进。如应该 经常打开窗户,利于空气流通,特别是卫生间应该时常开着抽风机;为了增加房 间的灵气,则需要在饭厅、客厅、卧室等地方放置植物。 楼层高低的风水。一般来说,五层以下的建筑才能吸纳到地气,所以自然楼 层越低越好。 一幢大厦中最值钱的一定是一楼的商铺, 富有的人也喜欢住在独立 房屋中。现在很多楼房是高层电梯公寓,这些高层建筑离地太远,地气不足,因 而风水的变数很大。
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

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风水这一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
本文将讨论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和风水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分析它们互相之间的影响和共同目标。
生态建筑学生态建筑学是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结构、空间布局、能源使用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改善,以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态建筑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要关注建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也要考虑其中各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态建筑不仅关注绿色建筑,还拓展到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环保建筑等方面。
它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灵感艺术融合在一起,创造符合人性需要的宜居环境。
景观建筑学景观建筑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把任何建筑都拟人化地看作是一个生命体。
景观建筑学的核心价值是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使人们能够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
景观建筑学的设计目标主要是致力于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平衡和谐的关系。
景观建筑学的设计原则是:生态、合理、美观、可持续。
风水风水是一种汉族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大自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信仰和神秘的方法。
通过风水理论和实践,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布局和摆放建议,使它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幸福。
风水相信大自然中的每个事物、每个能量都是有气质的,有利于发展和损害人们。
风水理论的核心就是把吉气收集起来,最大限度增强它们的效应,同时避免和抵御不利气质的侵袭。
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和风水之间的关系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和风水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非常明显。
从景观建筑学角度看,生态建筑和风水都是设计景观时必须考虑并融入的一部分。
生态建筑能够让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而风水能够通过结合周围环境的气质、景点等,将建筑内所有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让它们互相匹配、合理共处,进而发挥最大的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亿凯风水学——风水与现代生态建筑学
我们今天讲生态建筑,不少人以为是一种新的理念,殊不知,建筑的生态属性,早在其诞生时便已经具有了。
原初时代的建筑,本就是与大自然相适应的,只是作为“第二自然”的人类社会,逐步与第一自然分离,乃至于“天人相分”而走向对抗,才会有今天回归自然、创立生态建筑的大声疾呼。
原始社会的巢居、江河旁的干栏式建筑,黄土高坡上的窑洞,这无一不与当代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非常明显的自然适应性。
甚至于哥特式建筑,与当地冬天厚厚的积雪也是很有关联的。
有人说,客家围龙屋,与《易经》、八卦图是相一致的,很讲究风水。
姑且剔除风水概念中别的成分,它与生态环境,可以说是相对吻合及一致的。
其实,广东的三大民系,无论是从各自的地域而言,还是从各具特色的建筑而言,均具有生态群落的特征,并同样呈现出生态群落的层次——山区的围屋和沿海的如西关大屋、骑楼等,与各自的生态环境,都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几十年前,日本一位学者便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一书中,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其实,风水中讲“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选择,“藏风聚气”的追求,等等,与古人一直强调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念,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一个天人合一、自然天成的环境,无疑是人类理想的居所,建筑所选择的环境,所要营造的空间,难道不正包含这些么?只是用今天的科学语言来描绘,在用词上有所区别罢了。
今天无非好用白话文中的“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通风透气”、“布局合理”之类。
黑格尔说过:“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要注意到气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建筑师的才智就要在这个可提到完满解决上体现。
”如果换成中国古代的话语,那么,他说的气候等等,则为“天时”;环境、地位、自然风光,当为“地利”;而“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这当然是指人的统筹能力于宏观把握,从而,“自由的统一的整体的创造”,便在于“人和”了。
可见东西方的哲人,在建筑的基本理念上,还是相当一致的。
当然,我们今天讲的“生态建筑”,不再是巢居、窑洞、干栏式建筑,而是有了一个审美层次上的提升乃至飞跃。
自然适应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更新,可以有了更高的认识与理解——说到底,仍是审美属性与自然适应性不可分离的原则。
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中“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反翘室宇,西方以为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屋顶曲线,其实仅是结构上率直自然的结果,并没有刻意的天人相分,反而是自然适应性的表现,而在功能及审美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用古人的标准来说,是善与美的统一,即“尽善尽美”才行。
生态建筑不是刻意的产物,而是自然而然,早就包含在建筑历史中。
我们叩问历史,便知道这并非故作惊人之笔,只是今人的幡然醒悟罢了。
尤其是在高速发展之际,人们每每过
于急功近利,忘记了这一点,从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点,我们今天多少已经看清楚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在生态建筑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生态建筑学把人类聚居的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又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的建筑结构。
所以,生态建筑学要求人类的居住场所要与自然平衡共生,在自然中选址则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机构功能和其对人类的各种影响,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改造和顺应自然,建造与自然平衡共生的居所。
生态建筑学与中国的风水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风水学正是研究自然、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
风水学认为,建筑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采用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形态、规模、风格、方位与色彩等,会对不同身份、职业及生命信息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正负效果。
如何让人、建筑、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成为生态建筑学和风水学的共同目的。
中国国际易经风水研究和规划院院长魏亿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