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掘工区工程2003QC小组成果
QC小组优秀成果报告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

组 长�
段雪东
发 表 人�
张健
长治市新闻大楼工程位于长治市太行西 街与西外环路交叉口�工程平面整体呈半圆 形布置,由两座23层主楼和二�四层裙楼组 成, 总建筑面积48000m2,是长治市重点工 程�形象工程。本工程裙楼呈半圆形布置� 直径为144m�屋面为一个坡度11.07度的 圆弧斜切面�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给施工放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此�我们QC小组决定攻关这一课题。
制图人�张 健
日期�2008年8月11日
我们QC小组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和测 量放线的要求,对GB50204-2002中混凝土结构施 工的允许偏差进行了详细了解, 根据规范要求得出 施工放线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检查项目 圆弧轴线 直线轴线 允许偏差 ≤5mm ≤5mm
梁截面 �4��5mm
柱截面
标高
轴号 A—C
实际 尺寸 �mm�
检查 尺寸 �mm�
6000 6000
C—D 6500 6500
D—E 6275 6275
1—2 2833 2833
制表人�张健
2—3 3—4 4—5 5940 4627 4627 5940 4627 4627
日期�2008年8月27日
圆弧放线通常使用的办法是在圆心上支设经纬 仪�通过经纬仪测角度�然后用钢尺测量半径将弧 线放出�但是本工程因半径过大�而且现场环境较 差�高低不平�用钢尺测量的误差较大�经过测距 仪检查67m的半径用钢尺测量的结果如下表�
主要原因
一、放样方法不合适。 二、仪器操作使用不规范。 三、放样计算不准确。 四、闭合检查工作不到位。
根据要因确认的结果�我们对各个要因都制定了对策。
QC小组成果发表2

一、概况1、小组概况:2、小组成员简介:(见表)序 号 姓 名 性 别 文化程度 组内职务 小组分工备 注1 马 勤 男 大 学 顾 问 指 导 主 任2 张东峰 男 大 专 组 长 组织协调 工程师3 朱海燕 女 大 学 组 员 收集材料 助 工4 陈 涛男大 学组 员编 写助 工二、确定难点和突破口1、35KV 芽坪变电站35侧功率因数低。
2、10KV 各路出线功率因数低,导致线路损耗加大,设 备利用率低,电压质量差。
因此,我们这次把补偿无功功率,降损节能,提高设备利用小组 概况小组成立时间:2003.10 小组活动时间:2009.11受TQC 教育时间:人均60问题解决型率作为活动的出发点。
三、目标确定(功率因数)35K V 芽坪李家沟走马梁水厂余家坪将沟老庄厂用活动前0.79 0.7 0.66 0.79 0.63 0.75 0.77 0.69 0.81目标值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四、原因分析和制定对策我们实地到各个油区进行测量,功率因数偏低,线损大,进过分析主要原因是线路无功补偿太少,功率因数偏低,变压器等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偏低。
为了切实提高各条线路功率因数,降损节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改善电压质量。
我们QC小组翻阅大量资料,通过计算分析,制定出以下对策:对各条线路分层点安装高压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并安排专人实施专人负责,并定于2009年11月15日前完成。
五、实施阶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1、节约了电力资源。
QC 小组成果32、提高了用电设备功率因数,避免了因功率因数不满足电力部门的要求引起的无功受罚费用。
3、改善了用电设备的用电质量,减少或避免了因电压过低而造成电动机频繁启动时过热引起的抽油电动机和注水等电动机的损坏,提高了动力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运行的维护费用。
4、释放了输电线路及变压器容量,使得在同样的输配电结构网架下可以投入更多的用电设备,大大降低了供电设备的投入费用。
QC小组活动登记卡

小组名称
综掘一队QC小组
课题名称
提高深部软煤(岩)掘进巷道支护效果
攻关目的与 方 向
开展各项质量管理、对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成本、提高巷道支护效果等各方面为目的。
主要步骤与 方 法
1、每天现场及时采集数据。
2、将所有数据进行归类。
3、及时观测矿压、巷道收敛量。
矿培训
王久峰
男
中专
技术队长
课题项目技术指导
QC专业培训
吴宗定
男
高中
副队长
课题项目数据收集
矿培训
候万谦
男
中专
副队长
课题项目操作人
矿培训
李 军
男
高中
验收员
课题项目操作人
矿培训
QC小组活动情况
小组
人数
6人
活动
次数
每月两次
完成
时间
每月月底
成果发
布情况
每月月底发布
活动简录:
综掘一队QC小组成立于2008年3月份,现有成员6人,全组人员接受矿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均在36小时以上,对每个环节所产生的资源浪费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力争做到小的投入,对现场安全生产起到大的变化。我队QC小组成员年龄平均38岁,尽力体验年轻化,文化程度层次不齐,但实践经验丰富,掘进工作面在部分工序环节上开展QC活动,对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成本、提高巷道支护效果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QC小组活动登记卡
编号:
小组名称
综掘一队QC小组
注册
时间
2012.3
注销
时间
单 位
综掘一队
区队/车
间(科)
创新型QC小组成果总结材料范本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QC 活动成果报告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创新型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索梅州项目线路QC小组一、前言由我公司承建的500kV嘉榕送电线路工程新建铁塔基础共40基,其中部分基础是我国首次采用的斜插式挖孔桩基础。
【关键词解释】斜插式挖孔桩基础,专门针对受地形限制的山地而设计,桩身部分与常规直柱式挖孔桩相同,主柱部分与斜插式基础主柱相同,主柱为双面倾斜,坡度与塔身坡度一致,塔腿主材直接插入挖孔桩基础桩身的上端,省去塔座板及地脚螺栓,比常规直柱式挖孔桩更加经济,更加合理,既有直柱式挖孔桩的特点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二、小组简介QC小组成员表小组成立日期2008年5月25日课题登记号GPEC/QCC/2008/030小组名称梅州项目线路QC小组小组类型创新型课题名称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索出勤率100%活动时间2008年5月~2008年8月活动次数12次小组成员表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组内分工组长马兴炼男36专科副总经理/工程师负责小组工作开展副组长叶国文男33专科项目经理/工程师负责小组策划工作组员许茂生男36专科质量部经理/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组员龙伟坚男26专科项目经理/助工负责小组把关组员郑永穗男34专科土建质检工程师/助工质量监督检查组员陈志辉男26本科土建主管/助工负责小组技术工作组员李基浓男25专科技术员/助工技术指导/资料收集组员冯展优男26高中技术员技术指导/测量工作组员蔡展明男26专科技术员质量检查/资料收集组员翁建标男38初中施工人员实际操作组员李木新男37初中施工人员实际操作制表:李基浓时间:2008年5月三、选择课题(一)问题的提出:由我公司承建的500kV嘉榕送电线路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斜插式挖孔桩基础(BXCW2型)。
在此类新型基础运用于工程之前,为获取相关研究数据,设计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专门委托我方建设6个用于静载试验的试验型BXCW2斜插式挖孔桩基础。
《煤矿QC成果展》课件

煤矿QC的成果展示
1
成果一:煤矿安全提升
通过煤矿QC,我们的安全记录比历史最好记录提高了30%。事故率跌至历史新低,证 明我们的设备更新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正产生积极的效果。
2
成果二:煤矿效率提高
我们以优化生产流程和更新设备为重点,充分发挥QC在提高采炭率、降低成本、提高 效率和品质质量等方面的优势。煤矿QC的成功实施促进了煤炭行业的稳健发展和可持 续性。
建议
我们建议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QC实施 水平,注重环境保护和市场变化的关系,不断 推动煤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结束语
谢谢大家对煤矿QC成果展的关注。希望您从中了解到QC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展望二:煤矿 QC的重点领域
安全生产、煤炭自动化、环境 治理等是未来煤矿QC关注和重 点攻关的领域。
未来展望三:煤矿 QC的面临严峻的考验和空前的机 遇。
总结和建议
总结
煤矿QC的实施加速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推动了煤炭行业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的 变革。
3
成果三:煤矿环境改善
我们完整的煤矿QC流程,配合全国广泛推行的国家环保政策,共同为改善煤矿环境付 出了巨大的努力。煤矿污染治理和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环境指标明显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煤矿QC的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一:煤矿 QC的发展趋势
化整为零的数字化管理将是煤 矿QC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煤矿QC成果展》PPT课 件
欢迎来到煤矿QC成果展,我们将向您介绍煤矿质量控制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 成就。
介绍煤矿QC
什么是煤矿QC?
煤矿QC是一套覆盖从采掘到煤炭运输全过程的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旨在优化煤炭采矿和加工 过程的效率,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环境责任。
煤矿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煤矿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背景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行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产业之一,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煤矿行业的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煤矿的质量控制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们成立了一个煤矿QC小组,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活动内容1. 建立QC体系我们小组首先根据现有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法规,建立了一套煤矿QC体系。
在建立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煤矿生产流程和各个环节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行业的最佳实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2. 质量控制培训为了提高煤矿职工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控制原理、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我们希望能够提高煤矿职工在各个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水平,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提升设备质量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提升设备的质量,我们小组积极开展了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
我们通过建立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检测设备质量、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质量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我们采集了大量的质量数据,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质量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这些改进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煤矿的质量控制水平和安全性能。
活动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小组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首先,我们成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煤矿QC体系,为煤矿质量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质量控制培训,煤矿职工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大大减少了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对设备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得到了有效加强,设备故障率有明显下降,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
最后,质量数据分析的应用使得煤矿生产过程更加可控,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论通过煤矿QC小组的活动,煤矿的质量控制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国家优秀QC小组成果案例(现场型)

2
3
4
5
6
7
8
日期 2.3 2.6 2.11 2.20 3.1 3.5 3.25 4.5
9 10 4.9 4.15
角度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R1.5 判定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 辊光机辊刀角度全在规格以内,并且 经过检查合格后出货;因此对段差不良 产生无影响。
要因验证
验证七:MC阀座槽铣刀刃结构缺陷
1、组员对MC加工阀座槽进行现场加工确认, 在四台MC各取样10台工件进行确认。
验证八:辊光机夹具定位销磨损快
■ 组员在不同时段,对夹具定位销进行确认。 标准尺寸:φ6.5(-0.02+0.02)mm
两刃 铣刀
(阀座槽加工方式)
阀座槽 中间残 留毛刺 及凸起
➢ 可行性:
◎HR阀座孔加工工艺与DC阀座孔加工工艺。 结论:加工设备结构设计、加工原理不一样
孔加工
M/C
辊光机
HR阀座完成品使用一
DC阀座完成品使用两
台设备加工
台设备加工
◎轴承线品质保证与管理手法一致。
结论:管理手法一致,设备结构设计不
一致----设备改善空间大
原因分析
● 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对泄漏不良进行研讨分析,制定以下关联图
◎产能的下降、人力、物力的浪费影响。
台数 翻修台数/天 时间 使用设备 人员 产能/天 费用
56663台 5600台 120H 9台 18人/天 9600台 769530元
■设定依据 『上轴承各线泄漏返修不良』
数据来源:SAP数据库
10
煤矿企业合理化建议、创新管理机制及QC小组

合理化建议、创新管理机制及QC小组为了加强班组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工作创新,特制定本激励机制。
一、建议和创新管理小组组长:李亮青副组长:李红勇、张海军、郭贤凯、刘登峰、武彦海成员:综掘一队全体职工二、实施步骤1、每月25日前,员工将提出的建议与创新交予班组长。
2、班组长将收集的资料上交队部,由活动小组副组长将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3、副组长通过分析,选取有意义和可行性的提案,上交组长审阅。
4、组长负责对提案的建议和创新进行综合裁定,确定是否执行与实施。
5、如有被选中的提案,活动组将认真实施,并跟踪检查。
三、奖惩办法1、在规定时间,未上交合理化建议和工作创新的,考核50元。
2、合理化建议被队里采纳且实施的,奖励50元;被矿上采纳且实施的,奖励100元。
3、工作创新被采纳且实施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
综掘一队QC小组活动一、简介1、单位简介唐安煤矿综掘一队成立于建矿初期,前身为唐安煤矿掘进二队。
2004年初上马综掘机,现有职工83人,配置为队长一名,副队长两名,技术员、核算员、材料员各一名,下设四个班组,三个生产班,一个检修班。
2、QC小组简介1、选题原因: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便是顶板冒落事故,顶板事故易造成作业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
煤矿顶板事故受顶板岩性、巷道断面形状和参数确定、支护形式等因素制约。
在实际煤矿巷道断面设计、施工过程中,如何选择支护设备是确保安全生产重点考虑的问题。
煤矿的巷道支护有永久支护、临时支护和超前支护。
所谓永久支护,一般有混凝土支护、料石碹支护、锚网喷支护等。
具体选择哪种支护方式,要根据巷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不同,选择既能满足巷道支护需要,又更易施工、更符合经济合理原则的型式。
所谓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是指在掘进工作面迎头临时支护前方空顶处控制顶板、戴帽点柱支护和悬顶梁支护等。
为了防止巷道围岩因为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和其它方向支撑压力对巷道围岩产生的变形、移动和破坏作用,人们普遍使用了巷道超前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兴隆庄煤矿综掘一队工程管理QC小组成立于一九九四年一月(见表1), 主要由区队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班组骨干组成(见表2),多年来,我队始终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QC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并将活动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为我矿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在99年中,连续两次刷新了全国锚网单头最高记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表2小组成员情况表
姓名 J 生
别] 年龄 工龄 文化程度 职务 小组职务 王鹏 男 32 12 大本 队长 组长 田宝树 男 45 25 中专 副队长
副组长 刘建法 男 38 23 中专 副队长 副组长 王绪民 男 42 21 高中 副队长 副组长 胡兰田 :男: 33
10 大学: 技术主管
副组长 阚伟华 男 32 10 大专: 技术员 成员 刘中
男 24 3 中专 技术员 成员 韩培亮
47 24 初中 工长 成员 郑明 男 36 15 初中 班长 成员 蒋德刚
男
32
14
初中
班长
成员
人员3人,占30%
图1小组成员构成及规模图
2•小组成果介绍:
我队工程管理小组自一九九四年活动以来, 连续六次获得局优秀QC 小
班中骨干 3人,占
管理干部 4人,占 40%
组,同时一次获煤炭工业部优秀,二次获济宁市优秀,一次获省优秀,一次 获中国媒质协优秀QC 小组
图2:课题选择方框图
队方针: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促进安全,增加效益
队目标:896950 ----------------
选择课题: 提高锚网支护可 靠性
锚网支护质量 低是制约锚网 支护可靠性的 关键因素,锚网 支护质量的高 低,制约着我矿 能否完成今年 的奋斗目标
、课题选择
形势要求
三、现状调查表
(一)调查分析现状:
为确定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我们对二OO二年1~12月份的锚网支护质量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表3:2002年1〜12月份锚网支护质量统计表
(二)调查分析原因:
通过队质量验收员验收,我们分别从2002年1月至2002年6月统计的锚网支护可靠性差的点中任意抽出156个,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排列(见表4):
由表四可以看出,造成锚网支护可靠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巷道成型差和职工技术低。
四、目标值分析:
1•目标值: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经过小组成员充分讨论,我们提出的目标值是:在使用锚网支护的同时,使影响锚网支护可靠性的巷道成型差、职工技术低等主要影响因素降低到20%。
2•可行性分析:
⑴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⑵全队干部职工质量标准化意识的明显增强。
⑶小组成员结构合理,区队领导重视、参与,且又多年从事QC攻关活动,经验丰富。
⑷通过QC攻关,随着锚网支护可靠性的解决,比较中肯的目标值是可以实现的。
五、原因分析
(一)因果分析:
利用因果分析图,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材料浪费的问题进
行定性分析(见图3、图4)
图3:巷道成型差因果分析图
法环
图4:职工素质差因果分析图(二)、因确定(见表5):
表5要因确定表
NO. 原因确认方法确认人确认时
间
要素性
质
1 司机素质
低
根据我队平时对职工的素质
教育,职工素质比较高
小组成员
4.25
次要因
素
2 司机技术
低
1现状:司机新老交替,老司
机退居二线,新司机经验少,
技术差
2与新司机座谈,共同认为与
老司机尚有一定差距
小组成员
田宝树
4.20
4.25
主要因
素
3 检修不及
时
现状:区队专门安排检修班检
修,设机修工一名,及时解决
生产中出现的设备问题
小组成员讨
论
4.25
次要因
素
4 检修不到
位
现场调查:职工反映,根据平
时生产状况,检修工作完全能
满足生产需要
胡兰田 4.23
次要因
素
5 设备性能
差
1对比:我队一直使用佳木斯
产型号为MRH-S100-4综掘
机,该机性能良好,能截割到
小组成员 4.23
次要因
素
职
工
素
质
■
低
综合(一)、(二)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锚网支护可靠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巷道成型差和职工技术低。
六、对策(见对策表6)
表6对策表
七、对策实施
根据对策内容,区队组织新司机集中培训学习,在现场采用以老代新的方式对新司机进行培训,现场由老司机亲自指导
实施二、加强对除尘风机的日常管理,确保正常运转
通过严格监督除尘风机的正常使用,加强除尘风机的日常维修来加强对除尘风机的日常管理,保证了除尘风机的正常运转
实施四、修改支护参数,加强对沿空巷道支护的管理
加强矿压观测,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更改支护参数;加强施工 管理,严格施工质量。
八、效果检查
图5:目标值效果对比柱状图
由表7、图5以看出,2003年1〜8月份锚网只户可靠性达到并超过了
98%
2002
年锚网
支护可
2003 年
区队目 标
98.8%
20031 年
1〜8 月份
锚 网支护 可靠性
队年初方针目标值。
(一)控制效果对比(见表8、图6):
表8:活动后任取100个不合格点分类表
序号影响因素频数(个)累计频数
(个)
频率(%)
累计频率
(%)
1 巷道成型差3
2 32 32 32
2 职工技术低25 57 25 57
3 支护材料差19 76 19 76
4 地质条件差9 8
5 9 85
5 现场管理差7 92 7 92
6 其它
8 100 8 100 87.18%
17%
活动后
2003 年1
8月份
图6:效果控制对比柱状图
由表8图6、可以看出,影响锚网支护质量的主要原因巷道成型差、职工技术低已基本得到控制和解决,达到并超过预定的目标值。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通过对巷道成型率的控制,锚网支护的可靠性提高了,维修成本降低
了,从而降低了消耗,为国家节约了资金。
1—8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每 米巷道锚网支护可节约材料费用 56.158元,累计节约资金338183.476元,因 此,本次活动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客观的。
2. 锚网支护可靠性的提高,也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它带动了 全队职工
质量意识的提高,为推动我矿的全面质量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社会效益
用。
在全队形成了一种人人抓生产,人人抓安全,人人抓质量的
良好氛围 同时,各项措施、制度的制定实施,使巷道成型差这一薄弱环节进一步得到 改善,也促进了各项安全生产。
已经企管科认可
九、巩固
(一)巩固措施:
1. 将制定的各项制度报企管科审批后,纳入区队管理制度
2. 在严格各项制度正常执行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区队领导。
3. 必须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思,加强职工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职 工主人翁
意识。
4. 继续开展 QC 小组活动,随着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 QC 攻关,
并及时
经济效益
解决。
5. 加强安全与质量监督检查,形成全员、全方位的质量体系与安全体系,严格现场检查与验收制度。
6. 必须保证小组活动在已取得新水平的基础上继续运行下去,以防止问题的重复发生。
(二)巩固效果
经过企管科验收和小组成员现场确认,对二OO三年九月、十月、十一月三个月锚网支护可靠性进行调查,均已达到并超过了目标值。
十、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一)总结回顾:
1. 通过本次PDCA 循环,我们解决或基本解决了影响锚网支护可靠性中巷道成型率方面的问题,使巷道锚网支护可靠性大大提高,为矿、队方针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 锚网支护可靠性尚未达到全优。
(二)今后打算
1. 锚网支护可靠性达到99%,力争达到全优。
2. 锚网支护可靠性是下次PDCA 循环工作的重点
3.提出明年活动课题:提高锚杆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