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好生物钾肥七注意-《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秋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意见-《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秋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意见《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一、玉米玉米具有生育期短、生长迅速、需肥集中、耐水肥等特点,每生产100公斤籽粒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N)2.5-2.7公斤,磷(P2O5)1.1- 1.4公斤,钾(K2O)3.7-4.2公斤,而且玉米对锌特别敏感,所以应注意对对玉米补施锌肥,玉米施肥具体可掌握:1、苗期管理技术麦收后结合中耕,每亩追施优质有机肥3方,掺合优质硫酸锌1.5-2公斤一起施用。
2、玉米播后25-30天(5-7叶期),叶龄指数30%,进行第一次追肥,大约在6月25日前后,亩施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或沃力牌玉米专用配方肥20—25公斤。
3、播后45天左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70%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亩追碳铵70公斤或尿素25公斤。
所有化肥都要求穴施或条施,施后覆土,避免撒施,墒情不好时要及时浇水。
4、麦秸麦糠覆盖。
麦秸麦糠覆盖能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杂草滋生,提高玉米产量,一般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每亩垄间均匀撒施麦糠或麦秸150 公斤左右。
5、对于高产示范田块,在上述施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抽雄期还要亩补施碳铵3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以满足高产需要。
二、花生花生的生产管理必须在合理密植和及时消灭病虫草害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科学施肥和后期调控。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一、技术要点。
1、土样采集按水田、旱地、菜地、林果茶地等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分区取样。
平地每200亩左右取一个样,山地每100亩左右取一个样。
每个土样在所代表的区域面积内按“蛇形”或“梅花形”选择有代表的5—10点为取样点,每点垂直采集耕层(0—20cm)0.1—0.2kg土,混合即为所取土样,每样重0.5—1kg。
样代内置和外挂各一个标签。
在作物施肥前取样,对穴、条施田块应避开施肥沟、穴。
2、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调查记载所取样田(地)块所种植作物、产量水平、施肥水平、土壤类型及取样地点等内容。
3、土样分析按有关国标、行标或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所需测定的土壤养分属性,包括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和有效锌等项目。
4、制定区域合理平衡施肥方案根据所采取的基础信息数据,建立我区土肥水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专家系统软件分析处理基础信息数据,以村为单元,制定各村不同耕地类型的不同作物的平衡施肥方案。
针对目前我区耕地土壤肥料状况,总体平衡施肥方案是“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补施硼锌等微肥,适量减施氮磷肥”。
常见生物肥料施用有讲究-《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常见生物肥料施用有讲究《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根瘤菌肥。
使用于豆科作物,一般用作拌种。
每亩用30—40克,加适量的水调匀粘附于种子。
要求随拌随播,忌干燥和阳光直晒。
超过48小时应重新拌种。
作物出苗后发现结瘤效果差时,可在幼苗附近浇泼兑水的根瘤菌肥。
如用经农药消毒的种子,应在根瘤菌拌前2—3周消毒。
固氮菌种。
除豆科作物外的各种作物,如小麦、玉米,蔬菜等都可施用。
可作基肥、追肥,或用来蘸根、拌种。
不能与强酸、强碱或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肥料同时使用。
不能与大量的氮肥同时施用,至少要相隔10天。
但与有机肥、磷钾肥混合施用,则有利于促进固氮菌的活性。
每亩用量0.5—1千克,先用清水将作物种子拌湿,撒上菌剂拌匀,最好先与麸糠、碎玉米和磷肥等配成营养液,再将种子倒入拌匀。
追肥时可与土粪拌和沟施或穴施在植株附近。
抗生菌剂。
能减轻作物烂种烂根,提高出苗率,并能促进生长,促使早熟。
对一些地下害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麦类、豆类可用菌粉拌种。
先将种子用水喷湿,每亩用菌粉30—50克,拌匀;也可将菌粉5—10份,混入饼粉10份,肥土100—300份的饼土肥粉中。
作基肥或追肥,每亩用100—250千克,与过磷酸钙混合作种肥效果好。
可与杀虫剂混用,但不可与杀菌剂混用。
磷菌剂。
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机磷细菌,借助于细菌生命活动中产生的酶,使难以利用的有机磷转化成能为植物利用的形态;另一种是无机磷细菌,通过它产生的酸,加强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
科学施肥是水稻产量的重要一环-《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科学施肥是水稻产量的重要一环《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近日,偶闻一老农友说:“去年我家种了8亩水稻,光化肥、农药就花去1300多元,不知何因,产量反而低了,全年除600公斤口粮外,只有700来元的纯利……种田真没意思!”经分析,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稻田土壤肥力逐年减弱。
多年来,一些农民种卫生田,忽略了有机肥的作用。
大量施用专一的化肥。
不合理的耕作,促进了地质的淋溶,使土壤逐渐恶化。
化肥虽较农家肥强,而且省时省力又卫生,但它是一种“激素”,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与生理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均会影响土壤性质和土壤生物的活动,影响对养分的吸收。
所以,没有农家肥作底是很难提高产量的。
在此,要求农民朋友把化肥和农家肥有机地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广辟肥源,采取养猪积肥、种植绿肥、沤肥堆肥等措施,积造大量的有机肥。
保证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适量的无机肥。
二是化肥施用比例搭配不当。
在化肥使用上,不少农民没有掌握化肥的性质、特点和施用规则,每年总把单一的氮肥和含氮量较高的尿素抛向大田,认为磷、钾肥是慢性肥,作用不大,无视磷、钾肥的作用。
使氮、磷、钾三要素比例失调,加剧了水稻虫害的隐患。
因此,在大量增施农家肥的同时,必须合理配备氮、磷、钾分量进行施用,增加了稻所需元素的积累,使土壤得到中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三是施肥喷药没有恰到好处。
甜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甜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1、需肥特点:甜瓜需肥量大,对养分吸收以幼苗期吸肥最少,开花后氮、磷、钾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吸收高峰约在坐果后16~17天,坐果后26~27天就急剧下降。
磷、钙吸收高峰在坐果后26~27天,并延续至果实成熟。
开花到果实膨大末期的1个月左右时间内,是甜瓜吸收矿质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肥料的最大效率期。
钙和硼不仅影响果实糖分含量,而且影响果实外观,钙不足时,果实表面网纹粗糙,泛白,缺硼时果肉易出现褐色斑点。
甜瓜为忌氯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肥料。
2、施肥技术:中等肥力水平下甜瓜全生育周期亩施肥量为有机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千克),氮肥18-21千克、磷肥6-8千克、钾肥8-10千克。
有机肥做基肥,氮、钾肥分基肥和三次追施,磷肥全部基施,化肥和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混合施用。
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
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千克,尿素5-6千克、磷酸二铵13-17千克、硫酸钾5-6千克。
追肥:伸蔓期追肥:亩施尿素9-10千克、硫酸钾3-4千克。
果实膨大初期:亩施尿素12-14千克、硫酸钾4-6千克。
果实膨大中期追肥:亩施尿素9-10千克、硫酸钾3-4千克。
根外追肥:坐果后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
施肥原则及问答-《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施肥原则《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施肥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甚至社会的因素。
但最根本的是要考虑作物—土壤—肥料三大因素。
作物因素施肥的基本目的是为作物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从而获得高产,因此作物是考虑施肥的根本依据。
首先要考虑作物的需肥特点,以水稻为例:一、每生产1000kg稻谷各需N、P2O5、K2O分别是24kg、13kg、33kg.如果亩产500kg稻谷,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12kg、纯P6.5kg、纯K16.5kg。
在实际配方肥中,应该减去土壤中供肥量。
二、我们通过5年时间,进行了1200个土样测定,和我们三年无肥区试验,及N、P、K的单元素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N供应量平均值为150公斤,P的供给量平均值为200公斤,K的供给量平均值为330公斤。
三、按照目前施肥品种,N肥利用率40%、P肥利用率30%、K肥利用率60%计算。
目标产量亩产500公斤稻谷,减去土地壤的供给量,应施纯N8.4kg、纯P3.9kg、纯K5kg。
四、倍福牌水稻专用肥是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和土壤的供给量合理配制优质肥料。
土壤因素前面讲到水稻吸收养分的N:P:K比例大体是2:1:3,但是实际施肥的比例不一定是这个比例。
因为还必须考虑到土壤的养分状况。
我国土壤几乎全部都缺氮,虽然有高有低。
如果土壤供氮能力很小,就必须作肥料满足小麦对绝大部分氮素的需要。
北方土壤也应重视施用钾肥-《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北方土壤也应重视施用钾肥《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钾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对提高作物品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果树来说,施用钾肥可以提高果实甜度,延长贮藏时间;对于蔬菜来说,施用钾肥可以提高鲜嫩度;对于大田作物来说,施用钾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寒性,特别是对北方地区来说,钾肥的施用尤为重要和关键。
人们都说北方土壤含钾较高,但事实上确不随人意。
一是随着作物单产水平逐渐提高,从土壤中带走的钾也相应增多了;二是氮磷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养分之间失去平衡;三是有机肥投入减少或根本不投入,致使钾的补充来源受到抑制。
因此,北方不少土壤过去含钾丰富的农田,现在施钾肥也有了效果,特别施高产田钾肥的效果更为突出。
用平衡施肥的观点看,今后作物单产会不断地提高,北方地区的土壤施用钾肥面积将会逐渐扩大。
应该说“北方土壤不缺钾”的观点已经过时了。
我们应该抛弃那种“北方土壤含钾高不需要施钾肥”的旧观点,建立养分平衡和平衡施肥的新观念。
只有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按照土壤的供钾能力和作物的需钾特性,科学地施用钾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增产作用。
钾是肥料三要素之一,钾对改善农产品品质有重要作用。
因为钾在作物体内以无机态存在,不是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光合作用和糖代谢,有利蛋白的合成,增加作物抗倒伏、抗盐性、抗病性、抗早衰能力。
认识解磷微生物肥料-《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认识解磷微生物肥料《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解磷微生物肥料磷是作物三大营养要素之一。
据调查,我国土壤缺磷的面积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3,除了人工施用化学磷肥以外,施用以能够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微生物肥料,使其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素供应较充分的微区,为改善作物磷供应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此类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应用前景看好。
(一)解磷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基础土壤中有一些种类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有机酸,如乳酸、柠檬酸和一些酶,如植物酶类物质,使固定在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如磷酸铁、磷酸铝以及有机磷酸物矿化成作物能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供作物使用。
用人工繁殖的方法将在实验室分离、筛选出的分解难溶性磷能力强的微生物在工业发酵条件下生产,制成微生物肥料,施用于田间,以改善作物磷素营养供应,促进作物生长并达到增产作用。
(二)解磷微生物种类可以分解难溶性磷化合物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也比较复杂。
有人根据它们分解的底物,将它们分为分解有机磷的微生物和分解无机磷的微生物,但这种划分的根据并不十分充分。
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属中的一些种。
芽胞杆菌属(bacillus)如巨大芽胞杆菌(b.megatherium)、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矮小芽胞杆菌(b.pumilis)、短小芽胞杆菌(b.brevis)、环状芽胞杆菌(b.circulans)、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胶冻样芽胞杆菌(b.mucilaginosus);类芽胞杆菌属(panibacillus)如多粘类芽胞杆菌(p.polymyx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如荧光假单胞菌(ps.fluorescens)、放射假单胞菌(ps.radiobacter)、草生假单胞菌(ps.herbcola)、纤细假单胞菌(ps.gracilis);节杆菌属中的一些种arthrobacterspp.色杆菌属中的一些种chromobacterspp.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中的一些种;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thiooxidans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中的一些种;真菌的某些种类:如拜莱青霉(penicillumbila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好生物钾肥七注意
《刘成用肥料从业10年经验积累整理稿系列》
(笔者刘成用先生从事绿色生态全营养植物套餐肥料的研究、生产、销售管理工作10余年,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与农业特别是与肥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现初步整理成稿,免费发布出来与大家共分享,为中国的三农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不妥之处,请各方面的专家指正,以便再修改完善) ----------------------------------------------------------------------------------------------------------------------
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即硅酸盐菌剂。
它有两种剂型,一是草炭剂型,外观黑色粉状固体,湿润松散,含水30%左右。
另一种是液体剂型,外观乳白,混浊,有微酸味。
据资料介绍,667平方米施1公斤生物钾肥与667平方米施15公斤硫酸钾或15公斤氯化钾或30公斤过磷酸钙增产效果相当,且培肥地力,对土壤无污染。
但是,绥中地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施用生物钾肥必须注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掌握好关键施用技术,才能发挥出好的增产效果。
第一,要注意土壤条件。
生物钾肥在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丰富的壤质土地上施用效果好,太瘠薄的沙土地和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不宜施用,在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ppm的缺钾土壤施用增产效果最好。
第二,要注意水利条件。
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施用生物钾肥增产效果明显,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土地,生物钾肥中的细菌活体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它转化分解土壤钾、磷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效果不明显。
试验证明,在高水肥、高氮磷的田块使用生物钾肥,能平衡氮、磷、钾的供应,农作物增产幅度大。
第三,要优先施用于上下茬复种、喜钾作物上。
第四,存放和使用生物钾肥时不能在阳光下曝晒,拌种要在室内或棚内进行,拌好菌剂的种子应在阴凉处晾干,而不能晒干。
施用时要当天拌种当天播完。
第五,生物钾肥用于追肥可以与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化肥混合使用。
但是要现混现用,不宜存放,切不可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杀死菌体细胞,影响肥效。
第六,要注意早施。
因为生物钾肥施入土壤以后,细菌从定居、繁殖到从土壤矿物中分解释放出钾、磷,需要一个过程。
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个过程,并且从作物幼苗期就能提供钾、磷养分,所以必须注意早施。
据试验,在整地以前基施、拌种、蘸根、移苗时施用效果较好。
如果是追肥,宜在苗期早追;相反,施用越晚,效果越差。
第七,要近施,也就是要把生物钾肥施在根周围,越近越好。
第八,要注意施匀,这样才有利于菌剂作物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