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让你变成“透明人”
手机隐藏功能

手机隐藏功能现如今,手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常见的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功能外,手机还有许多隐藏功能,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手机隐藏功能。
首先是无线投影功能。
现在很多手机都配备了无线投影功能,只要你的手机和电视或投影仪在同一个无线局域网内,就可以通过手机将内容投射到电视或投影仪上。
这个功能非常方便,无需使用数据线或者HDMI线,就能将手机上的电影、图片等内容放大显示,供大家观看。
其次是屏幕录制功能。
不少人都有记录手机屏幕的需求,比如记录游戏过程、做教学视频等。
而有些手机的系统中已经内置了屏幕录制功能,只需要打开这个功能,就可以将手机屏幕上发生的一切都录制下来。
这个功能不仅方便,而且录制的质量也非常好,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再次是隐藏应用功能。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将一些私密应用隐藏起来,比如支付宝、微信等。
很多手机的系统中都有应用隐藏功能,只需要将这些应用添加到隐藏列表中,就可以在桌面上隐藏起来,别人无法轻易找到。
这个功能对于保护个人隐私非常有用。
另外是定时关机功能。
有时候我们需要手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自动关机,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或者参加会议等。
有些手机系统中已经内置了定时关机功能,只需设置所需的时间,手机就会在设定的时间到达时自动关机。
这个功能不仅省去了我们手动关机的麻烦,还可以避免手机在特定情况下发出的噪音打扰他人。
最后是短信备份功能。
我们经常会收到重要的短信,比如银行通知、注册验证码等。
有时候这些短信非常重要,但由于手机容量有限,我们不得不删除一些短信以释放空间。
而有些手机的系统中内置了短信备份功能,只需要设置好备份的目录,手机就会自动备份所有的短信,即使删除了也可以随时恢复。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保存重要的短信,避免因手机容量不足而删除错过重要信息。
以上就是一些手机隐藏功能的介绍。
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隐藏功能被开发出来。
我们可以多利用手机的这些隐藏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效率,提供更多的便利。
变成透明人的一天作文400字

变成透明人的一天作文400字英文回答:Being an invisible person for a day was an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 It was like stepping into a whole new world where I could observe people without being noticed.In the morning, I went to a crowded café and sat at a corner table. I listened to people's conversations and watched their interactions. It was fascinating to see how people behaved when they thought no one was watching. Some were kind and considerate, while others were rude and selfish. It made me realize that people's true character is often revealed when they think no one is watching.After the café, I decided to visit a shopping mall. I walked through the aisles and watched people as they shopped. It was interesting to see how people made decisions. Some carefully compared prices and read productlabels, while others impulsively grabbed whatever caught their eye. It reminded me of the saying,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People's shopping habits reflectedtheir values and priorities.In the afternoon, I went to a park and observedfamilies spending time together. Some parents were fully present, playing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engaging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parents were glued to their phones, barely paying attention totheir kids. It made m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present in the moment and cherishing the time we have with our loved ones.As the day went on, I started to feel a sense of loneliness. Despite being surrounded by people, I couldn't truly connect with anyone. It made me realize the value of human conne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seen and heard. We all crave connection and validation from others, and being invisible made me appreciate that even more.中文回答:变成透明人的一天是一次非凡的经历。
没有头像和名字,从此在微信里当个隐形人

没有头像和名字,从此在微信里当个隐形人
不过既然大家喜欢的话,那么等下就可以在自动回复中获取,而背景图的设置方式想必大家应该是都知道的,进入设置找到聊天选项,在聊天背景中选择相册中已保存的图片。
完成后就可以将选定图片设置为聊天背景了。
只变换一个聊天背景当然很普通,然而狂丸这还有一个不普通的玩法,能让你在微信中变成一个「透明人」。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头像和微信名全变成透明。
透明头像的设置可以在后台回复中获得一张透明的图片,但由于微信系统的一些限制,你看到的并非是透明,而是或白或黑的一张纯色图,不过没有关系,只需要查看原图并保存即可。
保存完成后在资料设置区修改头像,在相册点击选择保存的透明图片。
选择完成后先不要保存使用,用手指将图片滑动放大,放大三四次之后再进行保存使用。
名字的设置并不是单纯的空格,根据微信系统的规则,空格是无法保存的,所以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符号,当然为了识别方便,符号本身被大括号括了起来,使用时只要删除掉括号即可。
完成全部设置以后,再和别人聊天就会发现自己的头像和名字全都消失不见了。
不过透明头像仅限于聊天中使用,如果是文章留言评论还是会显示出一张纯色图,另外在iOS系统上,虽然透明头像也可以使用,如果别人点击并查看了你的透明头像,那么在他的屏幕上,你的头像就会变回成一张纯色图,不再是纯透明状态。
假如你变成透明人的一天作文

假如你变成透明人的一天作文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透明人!这可真是太神奇了,我试着照了照镜子,镜子里空空如也,只有身后的背景清晰可见。
我兴奋地走出房间,想着这下可没人能看见我啦,我能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
我来到客厅,看到老爸正在看报纸,老妈在厨房忙着做早餐。
我大摇大摆地从他们中间穿过,他们毫无察觉。
我决定先出去逛逛,感受一下这独特的“透明人待遇”。
走在街上,人们都像往常一样匆匆忙忙,没有人会因为我的存在而停下脚步。
我看到路边有个卖冰淇淋的小摊,摊主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我悄悄走到摊位后面,趁他不注意,拿了一个冰淇淋就走。
哈哈,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一边舔着冰淇淋,一边继续往前走。
路过一家商场,门口正在举行促销活动,热闹非凡。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到一个销售员正在卖力地介绍一款新手机。
我站在他旁边,仔细听着他的讲解。
突然,我灵机一动,想捉弄一下他。
我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吓了一跳,转过头却什么都没看到,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周围的人也都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他尴尬地笑了笑,继续介绍手机,但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了。
接着,我走进了商场。
看到一家服装店,里面挂满了漂亮的衣服。
我心想,反正没人能看见我,不如试试这些衣服。
我走进试衣间,换上了一件帅气的夹克和一条牛仔裤,站在镜子前自我欣赏起来。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店员的声音:“试衣间里有人吗?”我憋着笑不吭声。
店员等了一会儿,推开门进来,看到空无一人的试衣间,自言自语道:“奇怪,明明听到有人进来的。
”我趁她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
逛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无聊了。
想着去学校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一些好玩的事情。
来到学校,同学们正在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课。
我悄悄地走进教室,坐在了我的座位上。
同桌正在专心听讲,完全没感觉到我的存在。
我偷偷地拿起他的笔,在他的本子上乱画了几笔。
他发现后,一脸疑惑,四处张望着,嘴里还嘟囔着:“这是谁干的?”我在一旁偷笑。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涌向操场。
最新以手机为话题写文章 以手机为主题写作文(精选九篇)

最新以手机为话题写文章以手机为主题写作文(精选九篇) 以手机为话题写文章以手机为主题写作文篇一我想了想,一定是妈妈藏起来了。
因为在上学期间,妈妈不允许我玩手机游戏,那样会分散注意力,也会影响视力。
我直奔爸爸妈妈的房间,妈妈常常会把我的手机收在她的枕头或是床头柜的抽屉里。
我爬上床,直接丢开他们的枕头,翻了翻,没有发现手机。
我想:妈妈会不会把手机藏在衣柜里呢?我打开衣柜,把挂在衣柜里的衣服拨开,然后环视了一遍,没有发现。
我又去书房的抽屉里找了找,还是没有找到。
这时我有点急起来了,手机到底会在哪里呢?这时,我看见妈妈挂在架子上的包,我赶紧把包取下来,拉开拉链,把包里的东西往外倒。
唉!除了化妆品、钱包和钥匙,连手机的影儿都没见着。
我来到楼下,往客厅跑了过去,拿开沙发靠垫,仔仔细细地翻找了一次,就连沙发底下和任何一处小缝细也不放过。
找了一圈,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爸爸回来了,我拿起爸爸的手机一打,发现楼上有音乐声,那正是我手机的铃声,原来被妈妈藏在我的书架上,难怪我找不到。
经过这次找手机后,我向妈妈保证只有星期日可以玩半个小时的手机。
我知道妈妈把手机收起来,也是为了我保护我的视力,同时我也知道玩手机游戏害处多,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手机对人体有电磁辐射,所以平时除了打电话,我们小学生还是少用手机为好。
以手机为话题写文章以手机为主题写作文篇二十号下午,我和老爸一起坐公交车去宾馆。
老爸也将自己的苹果手机塞进口袋里。
老爸身旁一青年总挤着老爸,跟老爸说这说那,好分散老爸的注意力。
老爸也没有多管青年,就随口说了几句。
”叮咚叮咚“老爸该下车了,正好那青年也说自己要下车,于是我们一起下了车。
老爸突然想要打电话,一摸口袋,啊!苹果手机神秘消失了!我和老爸发现青年的手上正拿着老爸的苹果手机,嘴边露出一丝奸雅的笑容,老爸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跑过去抢。
青年见状,跨上自己的电瓶车就跑,什么?青年有车?可恶,看来他是有备而来!我暗暗记下了车牌号,老爸连去警局,我对警察叔叔报上车牌号码,警察叔叔迅速打开电脑,打下了车牌号码。
上课手机还能隐形?忍了兔子,忍了颜料,看到最后才是“王者”

上课手机还能隐形?忍了兔子,忍了颜料,看到最后才是“王
者”
手机早就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到手机,很多学生都喜欢给手机戴上一个手机壳,尽可能保护手机。
不过也有一些耍小聪明的学生,拿手机壳做文章,他们给手机安装了手机壳之后,手机居然就能“隐形”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上课手机还能隐形?忍了兔子,忍了颜料,看到最后才是“王者”!
第一个手机壳是毛茸茸的兔子手机壳,现在天气也开始转凉,这么毛茸茸的手机壳看起来就很不错,没事的时候就玩玩手机,手冷还可以热热手。
只不过这个摄像头已经暴露了你是一台手机,看来这款手机壳的设计还是有些不妥啊,大概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日常拍照。
第二款手机壳是颜料手机壳,看起来用这款手机壳的应该是美术生,因为只有美术生上课才需要用到颜料。
不过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要注意了,可不要把手机壳跟颜料搞错了,不然你的手机可能就变得五颜六色了。
不过这个手机壳做的还是蛮逼真的,不看这个摄像头的话,看起来就像真的颜料一样。
第三款手机壳是记事本手机壳,忍了兔子,忍了颜料,看到最后才是“王者”。
单看封面,还真的以为是记事本,老师肯定不知道你带了手机上课,不过翻开才发现“内有乾坤”,记事本里面居然藏了一个手机。
看到这里,才发现这个是真“王者”,只有它能逃过老师的法眼,真的做到了上课“隐形”。
因为这款手机壳没有露出手机摄像头了,所以老师也不容易发现。
那么,你觉得上面三款手机壳哪一款最好看?欢迎评论!
本文编辑:小明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手机的隐藏设置方法

手机的隐藏设置方法
手机的隐藏设置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机品牌和操作系统进行设置。
以下是一些常见手机隐藏设置的方法:
1. 手势密码/指纹识别:进入手机的设置菜单,找到“安全与隐私”或“锁屏与密码”选项,然后选择“屏幕锁定方式”或类似选项,设置手势密码或指纹识别等。
2. 隐藏应用:在手机主屏或应用列表中长按需要隐藏的应用图标,然后选择“隐藏”或类似选项。
有些手机可以在应用管理或应用设置中进行设置。
3. 隐藏通知内容:进入手机的设置菜单,找到“通知管理”或类似选项,然后选择“显示通知内容”或类似选项,关闭通知内容的显示。
4. 隐藏文件/文件夹:使用手机的文件管理器或第三方文件管理应用,选中需要隐藏的文件或文件夹,然后选择“隐藏”或类似选项。
5. 隐藏来电号码:进入手机的设置菜单,找到“通话设置”或类似选项,然后选择“来电显示”或类似选项,关闭来电号码的显示。
请注意,隐藏设置的具体方法可能因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自己的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在手机的设置菜单中寻找相应选项进行设
置。
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问题作文

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问题作文在如今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一部手机就能解决衣食住行的各种问题,电脑轻轻一点就能知晓天下事。
但与此同时,有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也如影随形,那就是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就说我前段时间的一次经历吧,简直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我一直对健身比较感兴趣,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健身器材的信息。
结果,好家伙!从那之后,我的手机就被各种健身器材的广告轰炸了。
不管是我在刷社交媒体,还是看个新闻,那些广告总是能精准地出现在我眼前,好像在对我说:“快来买我呀!”这让我不禁怀疑,难道我的手机在背后偷偷跟这些商家“告密”了?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提到最近想去旅游。
没过多久,各种旅游 app 就开始给我推送各种热门景点和优惠套餐。
这让我心里直发毛,感觉自己在数字世界里就像个透明人,毫无隐私可言。
还有一次更夸张的。
我在网上填写了一个调查问卷,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关于消费习惯的问卷。
填的时候也没多想,就按照实际情况回答了。
结果没过几天,我就开始收到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和短信,有推销保险的,有推荐理财产品的,甚至还有问我要不要加盟某个创业项目的。
我的天呐,我只不过填了个问卷,怎么就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了我的“底细”?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像是在大街上裸奔,谁都能看一眼。
那些商家和不法分子,就像一群饿狼,时刻盯着我们的信息,准备扑上来咬一口。
我们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购物偏好、浏览记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收集起来,就可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麻烦。
比如,诈骗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编造出各种逼真的骗局,让我们防不胜防。
他们会冒充银行客服、快递员,甚至是我们的亲朋好友,骗我们转账汇款。
而且,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想象一下,你的邮箱里每天都塞满了垃圾邮件,手机被各种骚扰电话打得不得安宁,这得多烦人啊!更可怕的是,如果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比如照片、视频之类的,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让你变成“透明人”
作者:龚雯南婷高少华
来源:《蓝盾》2014年第11期
谁最了解你
在互联网时代,谁最了解你?有人说是父母,有人说是配偶,有人说是好朋友。
其实都不是,最了解你的,可能就是你随身携带的手机。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几乎成了一个“人体器官”,上网聊天、玩游戏、购物、出行……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手机对你的行踪了如指掌,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手机知道你跟谁最熟,和他们聊什么,你爱吃什么、在做什么,甚至连你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时,它都可以帮你定位后告诉你。
毫无疑问,手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那些私密的信息,手机会替你“保密”吗?
“不查不知道,我的手机里竟然有20多个软件可以读取我的联系人信息,有的甚至可以录音和拍照,平时安装的时候确实没怎么注意!”一位手机用户感慨道。
现在多数免费的手机软件只要一下载,就有要共享联系人信息等内容的提示,如果你不选择确认,就没法使用。
人们不禁要问:手机真的变得如此危险?
无良企业肆意窃密
林华近期通过豌豆荚安卓应用市场下载了一个“益盟操盘手”手机应用客户端。
没过几天,他就频繁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运营“益盟操盘手”的工作人员,进而推销理财产品。
又过了几天,来自武汉、广州等地推广理财产品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原来正是这款“益盟操盘手”移动客户端泄露了林华的个人信息。
如果仅仅是几个骚扰电话,手机泄密的风险还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益盟操盘手”涉及用户的7项隐私权限,会读取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获取设备信息、访问联系人名单、读取短信记录等,尤其是前3项,该客户端可以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经用户许可授权直接进行。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与林华相似的经历。
一些不法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为牟利而窃取用户信息后随意倒卖。
一些大企业往往会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用户的手机号码、行为偏好等,进行所谓的“精准营销”,完全不顾及用户的隐私权。
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间,谷歌就绕过苹果手机Safari网页浏览器上的默认设置,在部分用户的浏览器上秘密安装了能跟踪用户搜索习惯的文件,从而达到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的目的。
之后,谷歌的这一行为被发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展开调查。
2012年,谷歌因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被罚款2250万美元。
2013年11月,谷歌又与美国37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达成和解,同意就其秘密跟踪用户网络浏览、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支付1700万美元补偿金。
根据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3移动应用隐私安全测评报告》,在具有读取通话记录行为的移动应用当中,高达73.1%为越界抓取。
应用程序正是利用了相关功能的调用权限,悄悄地盗走用户的隐私信息。
61%短信记录读取、73%通话记录读取权限为功能不必需的。
通话记录、短信记录、通讯录是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3个高危领域。
南开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贾春福表示,智能手机中包含着大量的个人信息,且手机自动联网的特性导致其无法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来防止信息被窃。
用户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对于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和应用开发者而言都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目前对信息安全的把控,完全靠各个环节的自律。
手机病毒如同强盗
如果说企业窃取隐私的行为像小偷的话,那么手机病毒则更像强盗。
因为企业窃取隐私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发生的,造成财产损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大量的手机病毒可能会给用户带来直接的财产损失。
2013年以来,涉及“钱”的手机木马病毒大量出现,这些木马基本上是通过窃取短信验证码、银行账号等重要隐私信息,达到偷钱的目的。
大名鼎鼎的“隐身大盗”手机木马不断升级变种,最新变种不但可以窃取短信验证码,还会窃取身份证号、支付密码等信息,从而完全控制受害者的支付账户。
2014年2月,浙江嘉兴的一位女士在淘宝交易过程中,扫描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不想这一扫酿成了大祸,她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支付宝、余额宝中的18万元随即被对方转走。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此前接到一个网民投诉,称他在一电商网站上购买的联想A820T手机中存在预装的手机病毒。
通过取证分析发现,该手机中存在一例伪装成安卓系统服务“System Scan”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后台窃取用户手机号码、联网IP地址、手机当前位置信息、手机上所有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等隐私,并将窃取到的用户信息压缩后上传到远端服务器。
通过持续监测,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截至2014年1月,全国范围内感染该手机预装木马的用户达216万个。
本次“手机预装木马”的广泛传播表明,以刷机、手机ROM(手机系统固件)制作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源头环节已被严重“污染”,这直接破坏了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健康,严重危及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下游用户的切身利益。
危险的“钓鱼Wi-Fi”
如今免费的Wi-Fi热点越来越多,方便快捷自不用说,但手机里的私密信息也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专家说,如今有许多恶意的免费Wi-Fi,诱使电脑或手机用户免费登录,一旦输入账号、密码及其他个人信息,这些隐私就会被窃取。
石家庄的刘女士不久前就遇到一件怪事。
一天,她去咖啡馆,在那搜索到一个无需密码的Wi-Fi信号,没有多想,她就用手机加入了该网络,并在网上花了100多元购物。
然而,离开咖啡馆时,刘女士收到一条银行的短信提醒,说她的银行卡被扣掉了500元钱。
刘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后经警方查证,原来刘女士碰到了“钓鱼Wi-Fi”,被黑客盗取了银行账号、密码信息,银行卡被盗刷。
虽然一些免费Wi-Fi并无恶意,但是安全措施不到位,如果采用明文传输,用户的诸多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被轻易截获。
有黑客发帖自爆:“在星巴克、麦当劳这些提供免费Wi-Fi的公共场合,只要用一台Win7系统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15分钟就可以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比如信用卡、银行卡的网银密码、账号。
”
全球第二大无线局域网设备供应商Aruba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梁益民表示,“钓鱼Wi-Fi”就好比黑客在半路进行“伪装”,提前从“邮递员”手中“拿”走了原本要送至居民家中的信件。
尽管最后在居民眼中该“信封”是完好无损的,殊不知其内容早已被黑客“看”过,甚至被盗取了一部分。
甚至,家用无线路由器也存在安全隐患。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青年小刘的手机和电脑上频繁弹出一些裸聊类的色情信息窗口。
小刘用安全软件清理电脑和手机,甚至重装了电脑的操作系统,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后来小刘从懂技术的朋友那里得知,自己家的路由器可能被劫持了。
2014年4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报告指出,思科、D-Link等多家路由器厂商的产品存在后门漏洞。
安全专家表示,路由器后门漏洞会威胁整个家庭中的所有上网设备。
当黑客入侵、控制受害者路由器后,可以监控连接这个路由器的所有设备的上网数据,例如电脑、手机、智能电视盒子等,窃取受害者浏览记录、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
更严重的风险是,如果路由器DNS被黑客篡改,这时输入网银官方网址访问,实际打开的却可能是一个虚假的钓鱼网站,网银的账户、密码就会被黑客盗取,直接造成财产损失。
容易忽略的窃取
在手机终端,盗号等行为同样会造成隐私泄露。
韩女士近日就收到她的好朋友一连发送的8条莫名的QQ留言:“招工、小工、240元一天……”当她打电话询问时,她的好朋友还一头雾水,表示最近没有登录过手机QQ,更别提发这些不靠谱的信息了,后来她才意识到手机已经“中毒”了。
如今,黑客盗取QQ账号之后,向被盗账号的好友发送诈骗信息和钓鱼网站,进一步骗取账号和密码的案例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难以忽略的隐私泄露渠道是手机换机或出售。
最近,网上流传一条信息称“手动删除手机里的信息,只要下载数据恢复软件,就能轻易恢复,即便恢复出厂设置,也能被恢复”。
对此,360手机安全专家表示:“手机里有一个存储器,可以将数据保留很长时间,…删除‟并不是把数据物理上删掉了,只是把目录删掉了,这和电脑里把文件删除的道理是一样的。
”
另外,有调查显示,拾到手机的人89%会访问其中的个人数据;超过60%的人会查看手机失主的社交媒体信息、电子邮件内容;80%的人试图假冒个人认证信息;超过半数的人会通过手机访问银行账户。
遗憾的是,很多失主都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手机遗失可能只是物质上的损失,并不会面临因手机信息被恶意使用而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之后可能带来的无尽的麻烦。
(摘自《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