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隔热垫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隔音与隔热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隔音与隔热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隔音与隔热设计随着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中提供良好的隔音与隔热设计对于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减少能源消耗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如何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隔音与隔热设计。

I. 装配式建筑中的隔音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对于降低外界噪音和增强室内声学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隔音设计措施:1.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选取构件材料时,应考虑其密度和吸声性能。

例如,使用岩棉、玻璃棉等吸声材料作为内部填充物可以有效吸收传入室内空间的噪音。

2. 加强构件连接点:构件之间的连接点是声波传播最容易产生噪音泄漏的地方。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隔音密封材料对连接点进行处理,以减少噪音传输。

3. 设计合理的门窗:安装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可以提高声学性能。

此外,在门窗用具上设置合适的密封条,能够防止空气和噪音泄漏。

4. 考虑机电设备的隔音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机电设备常常是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

通过选择静音型的设备,并采用噪音吸收材料对其进行包裹和隔离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产生与传播。

II. 装配式建筑中的隔热设计隔热设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装配式建筑隔热性能的方法:1. 增加外墙保温层:考虑到装配式建筑主体构件制作时结构单薄、散热快等特点,应当在外墙体系中增加保温层。

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来包覆建筑外墙可大幅减少室内热量损失。

2. 控制热桥产生:装配式建筑中,由于构件连接点会导致热桥的产生,进而引起能量损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采用合适的断热材料和隔热设计来减小或消除热桥的影响。

3. 设计适当的通风与空调系统:装配式建筑为了降低室内外温差和保持舒适度,应当优化设计通风与空调系统。

利用可调控的通风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效果的精确控制。

4. 合理选择屋面材料:屋面是装配式建筑中很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的部位。

楼板隔音垫的有效做法

楼板隔音垫的有效做法

震惊!斯耐特声学公开了关于楼板隔音垫施工, 行之有效的真正做法。

用楼板隔音减震垫真的能隔音吗?斯耐特生产的楼板隔音减震垫是控制噪声在传递途径中声衰减措施的一种新型的环保隔声减振材料, 具有极佳的楼板隔音减震效果, 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楼板隔音材料,楼面加一层5mm厚隔声地板和40mm厚细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楼板的撞击声可显著降低13dB-22dB;斯耐特的楼板隔音材料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的施工工艺。

一: 混凝土基面要求: 混凝土基面平整, 一般钢筋混凝土比较平整, 若基面平整度较差, 需作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厚度根据不平整度确定。

二: 铺设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的相接处, 应整齐密封, 如边角不齐, 需用刀剪切齐, 接缝处上面再用胶带纸封严, 防止上层混凝土垫层施工时, 水泥浆渗入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下面, 造成传声桥。

胶带纸可采用不透明的纸质或塑料质带胶纸, 宽度40-50毫米。

三: 四周与墙交界处用同样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将上层混凝土层及面层与墙体隔开, 以保持良好的隔声效果, 此竖向垫板高度为混凝土垫层加面层厚度, 用一般建筑胶点与墙上。

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厚度: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为5毫米。

当房间面积超过6平米时, 混凝土垫层内需配筋: 双向直径4中距150。

配筋时不得刺破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

四: 铺设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后, 检测结果楼板撞击声压改善量为18db, 达到国家一级隔声标准。

五:采用这些做法的楼板撞击声压级做法更是小于58dB, 远优于国家一级标准(≤65dB)。

本标准图对楼板隔音的做法, 可以很好的改善长期以来困扰医院、学校、宾馆、办公楼尤其是住宅楼等民用建筑的楼板噪声问题, 颇具实用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在各类建筑中需要楼板隔音的房间如教室、办公室、宾馆客房、医院诊室、病房以及住宅建筑的卧室、客厅、书房等。

六: 楼板隔音材料所用的界面型聚氨酯橡胶隔音垫必须预先设置在上层楼板的垫层内, 以吸收或减弱上层住户使用房间时产生的撞击波, 否则上层住户的撞击波不仅经由楼板而且会通过墙体向下层住户传播噪音。

地毯(含隔音垫)设计规范

地毯(含隔音垫)设计规范

地毯(含隔音垫)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日期目录1.适用范围 (1)2.满足标准 (1)2.1阻燃实验 (1)2.2成分 (1)3.流程图 (2)4.各阶段详细工作 (3)4.1概念阶段 (3)4.2设计阶段 (5)1.适用范围本规范描述了地毯设计开发规范,适用于乘用车地毯开发设计流程。

2.满足标准2.1阻燃实验1.国内标准 GB 84102.美国标准 FMVSS3023.欧盟标准 EEC95/282.2 成分欧盟标准:2000/53/EC主要检测气味、甲醛含量、有机物散发、冷凝组分等项目。

具体指标按各企业标执行。

4.各阶段详细工作4.1 概念阶段1.概述汽车地毯通常由织物及PVC等材料复合而成,铺于汽车地板或减振垫上,起装饰及隔音隔热作用,对汽车的美观及舒适性上有很大影响。

2.人机要求地毯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满足乘用舒适性要求,美观大方,材料对人体没有伤害。

3.零件材料与料厚地毯一般分为前地板地毯与行李箱地毯,部分车型有行李箱装饰板是由地毯材质制成的,驾驶员侧脚踏板与前地毯的配合关系较密切。

行李箱地毯由于需要承载行李,所以下方加有木粉板,一般厚度为5mm,为了减少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木粉板四周粘有减震垫。

前地板地毯考虑到工艺性,一般建议采用复合方法将地毯与减震垫复合在一起,这样在装配时减少一道工序,考虑到原材料的可回收性以及成本因素,一般采用双面胶将减震垫与地毯粘在一块,也可以减震垫与地毯分开装配。

3.生产工艺地毯的成型方法为热压成型。

根据不同地毯的不同要求,将地毯整体加热到某个温度,然后整体热压成型,所以这种加工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加热装置的大小。

2)热压方向。

在热压方向上不能出现负角。

3)不同材料的伸缩率不同,局部拉深也会不一样,这项需要和厂家讨论决定。

4)脱模方向一般为z向,设计脱模角度最好大于10度。

4.2设计阶段1.地毯边界1)内饰:仪表板、副仪表板、立柱下护板、座椅、安全带、脚踏板等。

地毯(含隔音垫)设计规范

地毯(含隔音垫)设计规范

地毯(含隔音垫)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日期目录1.适用范围 (1)2.满足标准 (1)2.1阻燃实验 (1)2.2成分 (1)3.流程图 (2)4.各阶段详细工作 (3)4.1概念阶段 (3)4.2设计阶段 (5)1.适用范围本规范描述了地毯设计开发规范,适用于乘用车地毯开发设计流程。

2.满足标准2.1阻燃实验1.国内标准 GB 84102.美国标准 FMVSS3023.欧盟标准 EEC95/282.2 成分欧盟标准:2000/53/EC主要检测气味、甲醛含量、有机物散发、冷凝组分等项目。

具体指标按各企业标执行。

4.各阶段详细工作4.1 概念阶段1.概述汽车地毯通常由织物及PVC等材料复合而成,铺于汽车地板或减振垫上,起装饰及隔音隔热作用,对汽车的美观及舒适性上有很大影响。

2.人机要求地毯设计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满足乘用舒适性要求,美观大方,材料对人体没有伤害。

3.零件材料与料厚地毯一般分为前地板地毯与行李箱地毯,部分车型有行李箱装饰板是由地毯材质制成的,驾驶员侧脚踏板与前地毯的配合关系较密切。

行李箱地毯由于需要承载行李,所以下方加有木粉板,一般厚度为5mm,为了减少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木粉板四周粘有减震垫。

前地板地毯考虑到工艺性,一般建议采用复合方法将地毯与减震垫复合在一起,这样在装配时减少一道工序,考虑到原材料的可回收性以及成本因素,一般采用双面胶将减震垫与地毯粘在一块,也可以减震垫与地毯分开装配。

3.生产工艺地毯的成型方法为热压成型。

根据不同地毯的不同要求,将地毯整体加热到某个温度,然后整体热压成型,所以这种加工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加热装置的大小。

2)热压方向。

在热压方向上不能出现负角。

3)不同材料的伸缩率不同,局部拉深也会不一样,这项需要和厂家讨论决定。

4)脱模方向一般为z向,设计脱模角度最好大于10度。

4.2设计阶段1.地毯边界1)内饰:仪表板、副仪表板、立柱下护板、座椅、安全带、脚踏板等。

建筑物隔音与隔热设计方案

建筑物隔音与隔热设计方案

建筑物隔音与隔热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环境的追求,建筑物隔音与隔热设计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一个合理有效的隔音与隔热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提供安静和温暖的室内环境,还能节约能源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隔音与隔热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隔音设计方案1. 墙体隔音隔音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噪音的传递。

其中,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载结构之一,其隔音效果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1)增加嵌入式隔音层:在墙体结构中增加隔音层,如矿棉、岩棉等,以吸收和消除噪音。

(2)采用双层墙体结构:通过设置两道相互独立的墙体,中间填充隔音材料,以阻隔噪音的传递。

(3)安装隔音门窗:选择隔音效果好的门窗,并保证其与墙体的密封性。

2. 地板隔音地板也是噪音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隔音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

以下几个方法可提高地板的隔音效果:(1)铺设地板隔音垫:选择合适的隔音垫材料,如橡胶、泡沫塑料等,铺设在地板下方,减少噪音的传递。

(2)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地板材料:如实木地板、木塑地板等,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3)加装吸声材料:在地板下方或室内角落设置吸声材料,减少噪音的反射和回声。

二、隔热设计方案1. 外墙隔热外墙隔热设计旨在减少室外温度的传导,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以下几个方法可用于外墙的隔热设计:(1)采用隔热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将其应用于外墙构造中,以减少热量的传导。

(2)增加保温层厚度:增加墙体保温层的厚度,可以提高保温效果。

(3)确保外墙密封性:外墙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热量通过墙体结构的裂缝进入室内。

2. 屋顶隔热屋顶作为建筑物的重要部分,隔热设计对于室内环境的保温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几个方法可用于屋顶的隔热设计:(1)采用隔热涂料:选择耐热、隔热效果好的涂料,涂刷在屋顶表面,减少热量的吸收和传导。

(2)增加屋顶保温层:在屋顶下方增加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等,以减少热量的流失。

隔音垫施工方案

隔音垫施工方案

隔音垫施工方案隔音垫施工方案隔音垫是一种用于隔离传递的声音波的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提高室内的安静程度。

在施工隔音垫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测量房间的尺寸和墙壁的面积,为后续购买隔音垫和施工做准备。

2. 将房间内的家具、装饰物等搬离,确保施工区域清晰。

步骤二:购买材料1. 根据房间的尺寸和墙壁面积,选择合适的隔音垫材料。

一般来说,隔音垫的厚度越大,隔音效果越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厚度。

2. 购买隔音垫所需的工具,如刷子、梯子、胶水等。

步骤三:清洁墙壁1. 使用清洁剂清洁墙壁表面,确保墙壁干净无尘,以便隔音垫能够牢固粘贴。

步骤四:施工隔音垫1. 将隔音垫铺在墙壁表面,确保整个墙面都覆盖到。

2. 使用刷子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隔音垫的一面。

3. 将涂抹了胶水的一面贴在墙壁上,用手轻轻按压使其黏贴牢固。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墙面都贴满隔音垫。

步骤五:辅助工作1. 将隔音垫材料的边缘处理好,确保整体看起来整洁美观。

2. 检查施工区域是否有漏贴的地方,如有需要重新粘贴。

步骤六:清理工作1. 清理施工区域的残留物,如胶水、工具等。

2. 搬回家具、装饰物等,恢复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隔音垫施工的基本步骤,施工完成后,还需要检查隔音垫是否贴牢固,是否存在漏贴的地方,必要时可以补充施工。

隔音垫的施工过程需要仔细认真,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处理到位,以达到最好的隔音效果。

施工现场应加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使用有害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在施工结束后,还可以进行隔音效果的测试,进一步评估施工质量,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最终,我们能够在安静环境中享受生活。

隔音隔热材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隔音隔热材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隔音隔热材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简介隔音隔热材料工程旨在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噪音干扰,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本施工设计方案将介绍在建筑物中使用隔音隔热材料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二、施工材料的选择1. 隔音材料在选择隔音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隔音效果和耐久性。

常用的隔音材料有玻璃纤维隔音棉、岩棉板以及泡沫塑料材料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施工。

2. 隔热材料隔热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导热系数和防火性能。

可采用聚苯板、聚氨酯泡沫、硅酸铝纤维板等隔热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效果。

三、施工步骤1. 工程测量在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仔细测量和评估,确定施工的面积和材料的用量。

根据不同部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隔音隔热材料。

2. 表面处理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表面进行处理,确保施工黏贴的材料能够附着牢固。

可采用抹灰、打磨等方法,将表面处理平整。

3. 隔音材料施工根据实际需要,在需要隔音的墙体或天花板上涂抹隔音胶水,确保隔音材料能够牢固粘贴。

然后将隔音材料铺贴在墙面或天花板上,压实并确保材料无空鼓。

4. 隔热材料施工将选定的隔热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用胶水或者特殊粘合剂将其粘贴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上。

确保材料的每块之间无间隙,提高隔热效果。

5. 掩饰材料施工为了美观和保护隔音隔热材料,需要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掩饰材料的安装。

可以选择石膏板等材料进行包裹,从而提供更好的外观效果。

四、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合理摆放施工材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质量验收施工结束后,需要对隔音隔热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验收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查,确认施工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六、总结通过合理选择隔音隔热材料,并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隔音隔热效果,改善居住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遵循安全规范,并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DIY引擎盖隔热隔音的做法(图解)

DIY引擎盖隔热隔音的做法(图解)

DIY引擎盖隔热隔音的做法(图解)
材料自己买的,单位已放假,下午看看天气还不算冷,开干,先搞引擎盖。

1、先将原车隔热垫拆下,有几个塑料卡子,用平口螺丝刀一别就出来了,图为去掉原车隔热垫的引擎盖,用毛巾蘸酒精擦出来
这是拆下来的原车隔热垫,很薄,而且一拉就烂了,时间长的缘故
2、贴减震垫,有效吸收车辆行驶中引擎盖的震动。

下好料,贴在凹处即可,凸起的地方不用贴。

3、贴中间层-隔音垫,主要作用隔音,如果一大张不够,可以几块拼一下,可放在原隔音垫上下料,这样比较准确,贴上后,压实
4、最后一步,贴最靠近发动机的一层--隔热隔音垫,覆盖在原车隔音垫上下好料,这一整张比较大,不需要拼接。

贴上后,压实,至此引擎盖隔热隔音DIY结束,虽然看着简单,但是干起来挺累的。

不过有乐趣
再来一张侧边的图,过几天继续搞其他部位的,到时候再上PP,引擎盖隔热隔音DIY效果,稍后贴出。

米是不多滴(为市场报价的大约1/5),效果是可以滴,安装是麻烦滴,心情是快乐滴。

做全部隔音,一辆车大概需要700多块的材料费,外面零售全套大概3000块,所以,便宜不?
效果肯定是有的,今天晚上出去试车,发动机噪音减弱,风燥没办法,我估计做了防火墙的隔音和地板+车门,效果会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隔音隔热垫设计思想
1.1设计原则与设计流程
(1)设计原则:
①汽车上主要噪声主要分为发动机透过噪声、风噪、齿轮噪声、路面噪声及摩擦声等;隔音为降噪的方法之一,主要针对发动机透过噪声、路面汽车行驶噪声、风和雨滴的噪声以及车门周围的风燥等。

②由于温度升高后会对一些零部件(制动管路、燃料箱以及与乘员和货物接触的车身件等)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采用隔热措施,以隔绝从发动机和排气装置等传来的热量。

(2)设计流程
1.2设计参数确定
(1)相关尺寸参数确定
根据钣金件尺寸确定前围及地板隔音隔热垫的尺寸。

参照样车尺寸确定顶盖隔音隔热垫尺寸。

(2)相关厚度参数确定
参照样车尺寸确定隔音隔热垫厚度,一般选择范围:18-25mm。

1.3环境条件、材料及加工要求
(1)为防止发动机噪声透过以及发动机、制动管路的热源影响乘员厢,采用前围隔音隔热垫材料。

前围隔音一般采用隔音效果好的双层结构,一层为隔音材料,一层为PU(或PP 等)发泡材料;前围隔热一般采用无纺布+树脂+无纺布;引擎盖隔音隔热垫采用无纺布+树脂+无纺布+铝箔。

(2)加工要求:
主要采用热压成型,应用发泡时采用皮模模具内发泡方式。

1.4设计基本限制因素
主要受钣金件影响,另外制动管路以及线束布置也会影响隔音隔热垫的表面孔位分布。

1.5零部件装配设计
主要考虑本体与固定卡扣之间的装配关系,另外,与钣金之间安装关系也需考虑。

1.6零部件试验要求
(1)ECE R21内饰法规
(2)ECE R78除霜除雾法规要求
(3)MS300-08内饰燃烧特性
(4)抗低温试验
(5)热老化试验
(6)耐久力试验
(7)表面耐磨试验
(8)内饰气味性能试验
2零部件设计
2.1设计步骤及设计计算
2.2数模设计及图纸设计
2.3零部件装配设计、总成结构设计
2.4材料及工艺设计和要求
(1)材料要满足MS256-31;
(2)制品色调和皮纹应符合甲方提供的样件的要求;
(3)制品表面要求平整;无划伤、皱纹等缺陷存在;
(4)气味要求满足MS300-34,4级以上;
(5)阻燃性要求满足MS300-08,不超过80;
(6)制品在制造、运输、直至回收的过程当中,不允许使用对环境的有害物质;(7)在表示区域打印标识;
(8)制造厂家能力需要达到生产要求;
(9)合理的工艺设计以及生产制造规范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