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武汉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解析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作者:黄琼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1年第17期【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
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感受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
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题目解析】一、准确把握题意。
试题中明示了中心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这就是思考和写作的主题和重点。
其中,这句话呈现“一主两翼”格局,“智慧学习”是“主”,决定了文章的立意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是体现学习智慧的具体内容和呈现方式,是“两翼”。
命题者要求,一定要结合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来谈学习智慧。
二、打开选材之门。
很多初中生面对“学习”这个话题,常常不知道写什么好——一方面是现在的初中生学习生活不大丰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少同学不大会观察、发现可写可用的学习生活类材料。
要谈“智慧学习”,更是难住了不少考生。
这篇文章,选材时不要因为是“学习”二字就拘泥于学生身上,可以从学习方式、内容的关键词入手,找出相关的材料。
比如,以“体验”为基点,不妨想想中国“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本是一介农夫的他,面对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却用汗水与心血一直学习研究杂交水稻的技术。
前面这段素材侧重工作,但是,点出“他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体验”,就可以扣住“学习方式”了。
三、强化表达实效。
文章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启迪世人的,别以为举几个前人的例子、诠释清楚材料主题,就能算是好文章。
《历史与社会》退出武汉中考 改考《历史》

《历史与社会》退出武汉中考改考《历史》武汉市教科院发布《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继综合课程《科学》2010年退出武汉中考之后,今年,《历史与社会》也不再列入中考科目。
“《历史》教材取代《历史与社会》教材,考生用的课本变了,考点自然有大变化。
”武汉一所初中历史老师看到《历史》考试说明后,如此感叹。
今年,武汉中考科目的命题仍以求稳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
但在历史、英语、数学等学科,仍有调整。
其中,最大变化是《历史》学科迎来近年来首次中考。
由于教材与往年不同,考点较去年有较大变化。
“从中考考纲来看,更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考查。
”一所初中的一名初三历史老师指出,“恢复分科教学,不等同于放弃综合学习、跨学科知识运用和能力的考查。
”今年中考,数学卷选择题减少2道,填空题增加2道。
英语听力第一节减1题,第二节增1题。
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客观题,由“三选一”改为“四选一”,此举使得三科难度略有上升。
化学卷多个知识要求有所降低,难度可能下降。
据介绍,今年中考,文化考试共5份试卷(含两份合卷)、7门学科,满分为570分。
昨日公布的考纲表明,所有学科均实行“网上阅卷”,考试成绩均以分数方式呈现,语文、数学和英语仍为每门满分120分。
此外,“思想品德、历史”合卷80分,物理、化学合卷130分。
除“思想品德、历史”为开卷外,其他科目均闭卷考试。
据悉,《中考考试说明》是武汉今年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
据预计,《考试说明》下周内将发放到考生手中。
为帮助学生备考,本报特邀金报名师团解读《考试说明》,分析命题变化,提出备考建议。
2011武汉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解析

2011武汉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解析一、深入浅出,平中见奇“深入”体现在学术支撑稳,问题立意高;“平实”表现在注重基础,凸现学科主干知识;“新奇”反映在把具体的历史问题放在文明史的长河中、有意义的历史专题中进行考查。
关注学生发展,体现课改理念,示范减负增效。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努力考查有意义的历史知识。
按照有利于高中学习、有利于素质养成、有利于现实理解、有利于方法积累的思路,试卷从38个考查要点中筛选了22个考点,加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二是尽量降低考查层次要求。
全卷涉及的22个考点中,8个考点降低了一个考查目标层次,6个考点降低了两个考查目标层次。
为此,不少试题表述直接取自教材或在题干中直接提示,如第20题、第25题、第 31题第(1)(2)问、第32题第(1)问。
三是将主观试题客观化,减少书写量。
第31题,第32题即为典型。
试题选取工业文明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要历史人物(如哥白尼、瓦特、格拉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罗斯福等)、重要文明成就(如科技进步、思想进步、道路选择等)、重要历史现象(如经济全球化等)以及重要的现代社会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理念、科技进步理念、和平发展理念等)等内容,考查学生对中外文明史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理解与掌握。
可以说,整套试卷既重视了基础,又强调了能力,还突出了思想教育要求;几乎所有试题立意高远但要求非常平实,容易上手。
二、系统立意,内容统整这套试卷,以工业文明为主线,重点涉及了大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31题)、中国近代的探索与现代的崛起(第32题)两个重点专题。
专题间既自成系统,又相互关联。
专题之外,选择题尽量突出工业文明主线。
第31题以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为话题,以美、苏(俄)、中等国的发展为例证,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的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合作双赢等多种态势为线索,按史实记忆、趋势把握与认识提高的三维目标要求展开命题,力图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合作双赢的历史趋势;第32题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经历的屈辱、探索与腾飞等几个重要阶段为线索,按史实再现、意义理解与原因分析的思路展开命题,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不同的发展态势认识改革开放与科教立国的重要性,从而将“史识”教育落到实处。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

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6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时,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后两位.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卷”上.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1.有理数3-的相反数是( ) A .3 B.3- C.13 D.13-2.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0x ≥ B.2x -≥ C.2x ≥ D.2x -≤3.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A .1030x x +>⎧⎨->⎩ B.1030x x +>⎧⎨->⎩ C.1030x x +<⎧⎨->⎩ D.1030x x +<⎧⎨->⎩4.下列事件中,为必然事件的是( ) A .购买一张彩票,中奖B.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广告 C.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D.一个袋中只装有5个黑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5.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的两个根,则12x x ,的值是( ) A . 4 B.3 C.4- D.3-6.据报道,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约675万人,数67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67510⨯ B.567.510⨯ C.66.7510⨯ D.70.67510⨯7.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AD DC CB ==,若25ABD ∠=°,则BAD ∠的大小是( )A .40° B.45° C.50° D.60° 8.右图是某物体的直观图,它的俯视图是( )9.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且规定,正方形的内部不包含边界上的点.观察如图所示的中心在原点、一边平行于x 轴的正方形;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部有1个整点,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部有1个整点,边长为3的正方形内部有9个整点,…,则边长为8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个数为( )A .64 B.49 C.36 D.2510.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30QON ∠=°.公路PQ 上A 处距离O 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以 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A .12秒 B.16秒 C.20秒 D.24秒11.为广泛开展阳光健身活动,2010年红星中学投入维修场地、安装设施、购置器材及其它项目的资金共38万元.图1、图2分别反映的是2010年投入资金分配和2008年以来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的具体数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①在2010年总投入中购置器材的资金最多;②2009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比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多8%;③若2011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与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相同,则2011年购置器材的投入是38×38%×(1+32%)万元.其中正确判断的个数是( )A .0 B.1 C.2 D.312.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BD =点E F,分别在AB AD ,上,且.AE DF=连接BF 与DE 相交于点,G 连接CG 与BD 相交于点,H 下列结论:①AED DFB △≌△;②2DCBG S =四边形;③若2AF DF =,则6.BG GF =其中正确的结论( )A . 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各题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13.sin 30°的值为 .14.某次数学测验中,五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89,91,105,105,1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平均数是 .15.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起只打开进水管进水,经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出水管放水.至12分钟时,关停进水管.在打开进水管到关停进水管这段时间内,容器内的水量y (单位:升)与时间x (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关停进水管后,经过 分钟,容器中的水恰好放完.16.如图,AB C D Y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1002A B --,,,,顶点C D ,在双曲线ky x=上,边A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B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5倍,则k = .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下列各题需要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演算步骤或画出图形.17.(本题满分6分)解方程:2310.x x ++=18.(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224x x x x x -⎛⎫÷- ⎪⎝⎭,其中 3.x =19.(本题满分6分)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B AC AD AE ==,求证:.B C ∠=∠20.(本题满分7分)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现有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1)试用树形图或列表法中的一种列举出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所有可能的结果; (2)求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概率.21.(本题满分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是()()7111A B -,,,,()17.C ,线段DE 的端点坐标是()()7117D E -,-,,-.(1)试说明如何平移线段AC ,使其与线段ED 重合;(2)将ABC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使AC 的对应边为DE ,请直接写出点B 的对应点F 的坐标;(3)画出(2)中的DEF △,并和ABC △同时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2.(本题满分8分)如图,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过A 作OP 的垂线AB ,垂足为点,C 交O ⊙于点B ,延长BO 与O ⊙交于点D ,与PA 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PB 为O ⊙的切线; (2)若1tan2ABE ∠=,求sin E 的值.23.(本题满分10分)星光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围建一个矩形生物苗圃园,其中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长为30米的篱笆围成,已知墙长为18米(如图所示),设这个苗圃园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x 米.(1)若平行于墙的一边的长为y 米,直接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时,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3)当这个苗圃园的面积不小于88平方米时,试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24.(本题满分10分)(1)如图1,在ABC △中,点D E Q 、、分别在AB AC BC ,,上,且DE BC AQ ∥,交DE 于点P ,求证:DP PEBQ QC=. (2)如图,在ABC △中,90BAC ∠=°,正方形DEFG 的四个顶点在ABC △的边上.连接,AG AF 分别交DE 于,M N 两点.①如图2,若1,AB AC ==直接写出MN ②如图3,求证:2.MN DMEN =·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1,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3010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 ,直线29y x =-+与y 轴交于点C ,与直线OM 交于点.D 现将抛物线平移,保持顶点在直线OD 上,若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 (含端为C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它的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3)如图2,将抛物线平移,当顶点至原点时,过()03Q ,作不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问在y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EF △的内心在y 轴上.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 4.D 5.B 6.C 7.C 8.A 9.B 10.B 11.C 12.D 二、填空题 13.1214. 105;105;100 15. 8 16. 12 三、解答题17.解:∵1,3, 1.a b c === ∴24941150b ac ∆=-=-⨯⨯=>∴x =∴12x x == 18.解:原式=()()()222x x x x x x-+-÷ ()()()222x x xx x x -=+-·=.2x x + ∴当3x =时,原式=3.519.证明:在ABE △和ACD △中,AB AC A A AE AD =⎧⎪∠=∠⎨⎪=⎩,,,∴,ABE ACD △≌△∴.B C ∠=∠ 20.解法1:(1)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的“树形图”:∴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2)由(1)中“树形图”知,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结果有5种,且所有结果的可能性相等.∴P (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59. 解法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的表格:以下同解法1(略).21.(1)将线段AC 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其它平移方式也可). (2)()1,1.F --(3)画出如图所示的正确图形.22.(1)证明:连接OA ,∵PA 为O ⊙的切线,∴90PAO ∠=°. ∵OA OB OP AB =⊥,于,C ∴,.BC CA PB PA == ∴.PBO PAO △≌△∴90PBO PAO ∠=∠=°. ∴PB 为O ⊙的切线. (2)解法1:连接.AD∵BD 是直径,90BAD ∠=°.由(1)知90BCO ∠=°,∴.AD OP ∥∴.ADE POE △∽△∴.EA ADEP OP= 由AD OC ∥得2.AD OC =∵1tan 2ABE ∠=,∴12OC BC =,设,OC t =则2,2.BC t AD t ==由,PBC BOC △∽△得24,5.PC BC t OP t === ∴2.5EA AD EP OP == 可设2,5,EA m EP m ==则3.PA m = ∵,PA PB =∴3,PB m =∴3sin .5PB E EP == (2)解法2:连接,AD 则90BAD ∠=°.由(1)知90BCO ∠=°.∵由AD OC ∥,∴2.AD OC = ∵1tan ,2ABE ∠=∴1,2OC BC =设,2,4.OC t BC t AB t ===由,PBC BOC △∽△得24.PC BC t ==∴PA PB ==过A 作AF PB ⊥于,F 则.AFPB AB PC =··∴.AF =进而由勾股定理得.PF = ∴3sin sin .5PF E FAP PA =∠== 23.解:(1)()302615.y x x =-<≤ (2)设矩形苗圃园的面积为.S 则()2302230S xy x x x x ==-=-+∴()227.5112.5,S x =--+ 由(1)知,615.x <≤ ∴当7.5x =时,112.5.S =最大值即当矩形苗圃园垂直于墙的边长为7.5米时,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112.5. (3)611.x ≤≤24.(1)证明:在ABQ △中,由于,DP BQ ∥∴.ADP ABQ △∽△∴.DP AP CQ AQ= 同理在ACQ △中,.EP AP BQ AQ =∴.DP EP BQ CQ= (2)9(3)证明:∵90B C ∠+∠=°.90CEF C ∠+∠=°.∴,B CEF ∠=∠又∵BGD EFC ∠=∠,∴.BGD EFC △∽△ ∴DG BG CF EF=,∴.DG EF CF BG =·· 又∵,DG GF EF ==∴2.GF CFBG =· 由(1)得DM MN EN BG GF CF ==, ∴2MN DM EN GF BG CF ⎛⎫= ⎪⎝⎭·, ∴2.MN DMEN =· 25.解:(1)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3,0,1,0A B --两点,∴933030.a b a b -+=⎧⎨-+=⎩, 解得1,4.a 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 3.y x x =++(2)由(1)配方得()221y x =+-,∴抛物线的顶点()21.M --,∴直线OD 的解析式为1.2y x =于是设平移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h h ⎛⎫ ⎪⎝⎭, ∴平移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1.2y x h h =-+①当抛物线经过点C 时,∵()09C ,,∴219,2h h +=解得h =h <CD 只有一个公共点. ②当抛物线与直线CD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由方程组()21,229.y x h h y x ⎧=-+⎪⎨⎪=-+⎩得()2212290,2x h x h h +-+++-= ∴()22122490,2h h h ⎛⎫∆=-+-+-= ⎪⎝⎭解得 4.h = 此时抛物线()242y x =-+与射线CD 唯一的公共点为(3,3),符合题意.综上,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是4h =或1144h --< (3)方法1将抛物线平移,当顶点至原点时,其解析式为2,y x =设EF 的解析式为()30.y kx k =+≠假设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点()0P t ,,如图,过P 作GH x ∥轴,分别过,E F 作GH 的垂线,垂足为,.G H∵PEF △的内心在y 轴上,∴.GEP EPQ QPF HFP ∠=∠=∠=∠∴,GEP HFP △∽△ ∴,GP GE PH HF=∴3,3E E E F F F x y t kx t x y t kx t--+-==-+- ∴()()23.E F E F kx x t x x =-+·由2,3y x y kx ⎧=⎨=+⎩得230.x kx --= ∴,3,E F E F x x k x x +==-·∴()()233,k t k -=-∵0k ≠,∴ 3.t =-∴y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03,P -,使PEF △的内心在y 轴上.方法2:设EF 的解析式()30,y kx k =+≠点,E F 的坐标分别为()()22,,,m m n n 由方法1知: 3.mn =-作点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2,R m m -,作直线FR 交y 轴于点,P 由对称性知,E P Q F P Q ∠=∠∴点P 就是所求的点.由,F R 的坐标,可得直线FR 的解析式为(),y n m x mn =-+当0,3x y mn ===-,∴()0,3.P -∴y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0,3,P -使PEF △的内心在y 轴上.。
2011年湖北中考试题

2011年湖北中考试题下载地址快速导航: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荆门孝感黄冈咸宁恩施襄阳随州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武汉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文综黄石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十堰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荆州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宜昌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荆门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孝感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黄冈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咸宁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恩施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襄阳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2011年中考试题:生物随州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潜江天门仙桃江汉卷2011年中考试题:语文2011年中考试题:数学2011年中考试题:英语2011年中考试题:物理2011年中考试题:化学2011年中考试题:政治北京市(解析版) 天津市重庆市上海市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广东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陕西省山西省新疆广西内蒙古课程推荐年级人大附中同步课堂初高中强化提高班初中竞赛SmartClass课程初一语文英语语文数学英语初中数学联赛数学生物初二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数学生物物理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物理化学。
2011年中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及答案150套

2011年中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及答案150套doc 湖南省岳阳市2011年中考历..doc 四川省遂宁市2011年中考历..doc 广西钦州市2011年中考历史..doc 江苏省常州市2011年中考历..docx 江西省2011年中考历史试卷..doc 2011年中考河南历史试题及..doc 2011年中考莆田市历史试题..doc 2011中考柳州市历史试题及..doc 2011中考宜宾市历史试题及..doc 2011中考常德市历史试题及..doc 2011中考徐州市历史思品试..doc 2011中考南平市历史试题及..doc 2011中考黑龙江龙东地区历..doc 2011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doc 201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doc 201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文..doc 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doc 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doc 2011年中考历史试题doc 2011年福建泉州中考历史试题doc 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doc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doc 黑龙江省2011年牡丹江市中..doc 20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doc 2011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历..doc 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doc 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历..doc 福建省莆田市2011年中考历..doc 2011年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doc 201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doc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1年初中..doc 2011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历史..doc 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中阶..doc 2011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doc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doc 201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doc 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doc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真..doc 201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doc 2011年江西省中考真题——..doc 201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doc 甘肃省天水市2011年中考历..doc 江苏省南通市2011年中考历.. doc 2011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 doc 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 doc 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 doc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 doc 黑龙江省2011年牡丹江市中.. doc 2011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历.. doc 2011年广西省柳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西省贺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西省河池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 doc 201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西省桂林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东省潮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 doc 201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 doc 201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 doc 201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 doc 2011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 doc 201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doc 201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历.. doc 2011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历.. doc 2011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 doc 2011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历..doc 201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 doc 2011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doc 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历.. doc 201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文.. doc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 doc 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 doc 2011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doc 201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 doc 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历.. doc 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 doc 201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 doc 2011中考芜湖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2011中考湘潭市历史试题及.. doc 2011中考江西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2011中考泰安市历史试题及.. doc 2011年中考宜宾历史试题及.. doc 201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doc 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历.. doc 内江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 doc 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历.. doc 2011年黄冈市中考历史压轴..。
深圳2011年历史与社会中考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二

0 100千米 ┕━━┙ 历史与社会选择题专项训练1、小明在电视上看到在温哥华冬奥会的花样滑冰世锦赛上,我国申雪、赵宏博,站到了冠军领奖台上,这体现了大众传媒的( )A .娱乐功能 B. 监督功能 C.传递信息功能 D.文化传承功能2、2009年10月21日重庆打黑系列案第一案宣判,杨天庆和另一被告人刘成虎被判处死刑,并处以50万元人民币的罚金。
这主要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3、今春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西南地区的旱灾,牵动着深圳人民的心。
深圳社会各界纷纷举行了“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捐物活动,积极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这充分体现了( )传统美德。
A .自强不息 B. 团结互助 C .爱好和平 D. 勤劳勇敢4、2010年3月14日上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高票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开启了 “同票同权”的新时代。
这反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A.比例尺B.图例和注记C.地图说明D.方向6、在下列图幅相同的四个比例尺中,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的是( )A .1︰10000B .11000000C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7、右图中两大洲分界线是( )A 、白令海峡B 、苏伊士运河C 、麦哲伦海峡D 、巴拿马运河8、油轮从海湾地区运输石油到中国,其中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的海上通道是 ( )A .苏伊士运河B .巴拿马运河C .直布罗陀海峡D .马六甲海峡9、下列全部属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 )A .朝鲜、泰国、巴基斯坦B .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缅甸C .阿富汗、印度、老挝D .哈萨克斯坦、不丹、韩国2009 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运营,该铁路专线最高时速394公里/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铁路客运专线。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26题(18分)
(1)肯定:法官判刑要注重证据;注重保护思想自由;罪责自负;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等。
(8分)出发点:用法律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或: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
(2分)
(2)政治文献:美国的1787年宪法(2分)
内容:合众国的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为四年。
(2分)
(3)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2分)
创新:苏维埃。
(如果学生回答出了苏维埃之所以是创新的亦可。
如:苏维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还拥有立法权;苏维埃代表们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2分)
27、
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分)“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2分)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4分)
(3)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分)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2分)
28、答案(1)要求选举权,采取暴力革命手段;(4分)结果:最终失败。
(2分)
(2)选举产生执政人员;有民主监督机制。
(2分)条件:法国启蒙思想的长期影响;近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史打下基础;法国工人斗争经验的积累。
(任答2点给4分)
(3)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
(2分)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武汉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解析
一、深入浅出,平中见奇
“深入”体现在学术支撑稳,问题立意高;“平实”表现在注重基础,凸现学科主干知识;“新奇”反映在把具体的历史问题放在文明史的长河中、有意义的历史专题中进行考查。
关注学生发展,体现课改理念,示范减负增效。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努力考查有意义的历史知识。
按照有利于高中学习、有利于素质养成、有利于现实理解、有利于方法积累的思路,试卷从38个考查要点中筛选了22个考点,加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二是尽量降低考查层次要求。
全卷涉及的22个考点中,8个考点降低了一个考查目标层次,6个考点降低了两个考查目标层次。
为此,不少试题表述直接取自教材或在题干中直接提示,如第20题、第25题、第 31题第(1)(2)问、第32题第(1)问。
三是将主观试题客观化,减少书写量。
第31题,第32题即为典型。
试题选取工业文明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要历史人物(如哥白尼、瓦特、格拉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罗斯福等)、重要文明成就(如科技进步、思想进步、道路选择等)、重要历史现象(如经济全球化等)以及重要的现代社会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理念、科技进步理念、和平发展理念等)等内容,考查学生对中外文明史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理解与掌握。
可以说,整套试卷既重视了基础,又强调了能力,还突出了思想教育要求;几乎所有试题立意高远但要求非常平实,容易上手。
二、系统立意,内容统整
这套试卷,以工业文明为主线,重点涉及了大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31题)、中国近代的探索与现代的崛起(第32题)两个重点专题。
专题间既自成系统,又相互关联。
专题之外,选择题尽量突出工业文明主线。
第31题以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为话题,以美、苏(俄)、中等国的发展为例证,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的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合作双赢等多种态势为线索,按史实记忆、趋势把握与认识提高的三维目标要求展开命题,力图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合作双赢的历史趋势;第32题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经历的屈辱、探索与腾飞等几个重要阶段为线索,按史实再现、意义理解与原因分析的思路展开命题,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不同的发展态势认识改革开放与科教立国的重要性,从而将“史识”教育落到实处。
试卷中,第31题展示的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的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合作双赢,实际上是第32题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经历的屈辱、探索与腾飞的基本背景,两题是因与果的关系。
两题配合,全面地展现了一幅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生动画面。
三、照应热点,体现综合
本套试卷的综合,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知识之间的综合;二是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综合;三是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的综合。
试卷中,第 31题、第32题的专题立意与内容统整体现了历史知识的综合;第22题联系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活动、第26题联系《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第28 题联系武汉城市建设、第29题联系中国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与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第30题联系世界500强企业与瑞士航运企业入驻武汉、第32题第(2)问联系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第(3)问联系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等现实材料,把社会现实与主干知识自然链接,把热点事件与历史问题有机联系,体现历史是纵向的社会、社会是横向的历史以及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的思想;第19题关注材料搜集,第25题、第31题第(1)(2)问重视教材阅读,第32题引导问题探究,第31题、第32题既强调线索把握又突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有机统一,多途径引导学习,体现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的综合。
四、形式创新,思路活泼
试卷的创新主要是形式的创新。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试题文字表述文学化,可读性强。
第22题、第27题、第28题对缓解考生紧张心理定有帮助,应该能够受到考生欢迎。
二是以探究活动方式组织答题,思路活泼。
第32题围绕屈辱、探索与腾飞展开的探究把学生引领到另一个学习环境,要求平实却不刻板。
三是努力追求开放,体现学生学习个性。
第31题对对峙与合作的感悟、第32题对经济建设成就取得的原因的探究即为此意。
总体看来,整套试卷平实与新奇兼顾、整体与局部统领、历史与现实合璧、继承与创新相容,体现了课程特色与考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