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课件

探究活动
结合补充诗句理解:暮春的景致如此美丽,为什么韩愈偏 偏对初春的景色情有独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韩愈《春雪》
新生的小草是残冬 过后的第一抹春色!
诗人从这早春的草芽中,发现 了强烈的远胜于深春的美。新生小 草的萌芽宣告着残冬的过去,春天 的来临,充满着勃勃生机,也预示 着美好的前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暮春时节
一个“满”字写出了烟柳 生长旺盛的特点,这是暮春时 节才有的景致。
探究活动
结合补充诗句想象:“烟柳满皇都”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4 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
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111 2 送元二使安西………………112 3 春夜喜雨……………………113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4 5 江上渔者……………………115 6 泊船瓜洲……………………116 7 游园不值……………………117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18 9 浣溪沙………………………119 10 清平乐………………………12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呈:恭敬地送上
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是唐代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与柳宗元、欧 阳修、苏轼等人尊为“唐 宋八大家”。 主要作品 有文章《师说》。
张籍:唐代大诗人,在 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 曾任水部员外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优质课件

赏析
这首诗刻画细腻,准确地捕捉到了初春小雨的细滑 润泽和青草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清新之美感,所以后 两句的赞美就在意料之中了。
层次梳理
主旨归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以常见的“小雨”和“草色”为 描写对象,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 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时。
帝都,这里 指长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前一句写雨,将小雨比作酥油,写
出了春雨细滑润泽的特点。后一句 写草,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 画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
作者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 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 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 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绿柳 满城的暮春。
恭敬 地送 上。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诗人张籍 (约767830)在族 兄弟中排行
十八,当时 任水部外郎。
绝胜烟柳满皇都。
京城街 道。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形容春雨滋 润细腻。酥, 酥油。
正是。
远远胜 过。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 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 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 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古诗词诵读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诗题,齐读)
说说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诗题告诉了我们时间∶早春;送呈对象∶张十八,张十八即唐代诗人张籍, 我们曾学过他的《秋思》;对方官职∶水部员外郎)
早春的喜爱之情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 ,并在授课中注重了知识的延伸,并合理设计练习形式,降低了学 生练习的难度。在教学内容上,课件内容呈现过多,给学生在心理 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件内容的精简, 课件内容多的情况下,要作恰当处理,可以通过自己读给学生听, 让学生朗读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板块四、赏析诗句 1.本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你觉得呢? 一个“润”字,写出了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有滋润的意思,同时和缓而不朦胧, 又有无声的隐含意,表现出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 原因。 总之,一个“润”字,形象生动,余味绵延。
2.韩诗写春草“草色遥看近却无”,人们都觉这句诗写得妙, 它妙在哪里。 (1)哪一句最能体现“早春”特色? 明确:“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 (2)“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可以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喜悦之情。
2.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读诗题,你从诗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早春”二字点明了季节;“呈”是 作者写的这首诗是送人的,并且出了呈 送的对象: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 八,故称张十八。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_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一、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 春光懒困倚微风()A.懒惰,困难 B.疲倦困怠2. 天街小雨润如酥()A.天上的街市 B.京城街道3. 最是一年春好处()A.时 B.到处,处处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________(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________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是________。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柔和、浅淡这一早春特有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
通过对比衬托,表明早春之景优于晚春的诗句是________。
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理解有误的一项()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阅读《春夜细雨》,回答问题。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的格言。
(提示:《春》文中一句话)(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古诗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赞美早春景色之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如“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早春景色。
举例: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古诗词中难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如“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
举例: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难点问题。
(3)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诗歌内容。
举例: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构词法记忆等,帮助学生巩固背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诵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中描绘的早春景色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通过品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意象,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对诗中难点词汇、句子及意境的解读中,发展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怀,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认知目标:A、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
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二、达成目标策略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
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
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教(部编版)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并默写本诗。
2.通过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的诗句意思。
3.结合相关诗句,体会这首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师: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
是谁最先发现了春的踪迹?李白说是柳树,于是李白这样写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苏东坡说是鸭子,他则这样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毛泽东说是飞雪,他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春天的特点的。
(板书课题)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诗奇崛雄伟,力求清新精辟,想象奇特,风格自成一派。
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呈(chénɡ)”和“酥(sū)”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呈:恭敬地送上。
天街:京城街道。
绝胜:远远胜过。
烟柳:形容绿柳成荫,望去如同烟雾笼罩的样子。
皇都:指京城长安。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1)学生借助预习,理解“天街”“润如酥”。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酥:酥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的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文带拼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文带拼音zǎo chūn chéng shuǐ bù zhāng shí bā yuán wài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wú zhī yí cái dī cǎi ,shēn zhě zhōng jūn xiǎo 。
牡丹花开慕露重,翡翠堆成薄雾飘。
chún fēng yè wǎn rén xīn huā ,zhēn yǔ shēng hòu cǎo zhèng míng 。
烟波不动寒山直,银烛春园满著影。
tān yán céng yǐ rúxiǎo hǔ ,chún fēng bú jué shuǐ dī guī 。
千树万树梨花开,柳絮飞时花满堂。
师说:zhe4 ge4 shi1 shang4 yan2 hua1 ,shei2 neng2 ru2 gong1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ōng fēng xiǎo xiǎo yǔ yú wàn liǔ ,shēng qīng yǔ yī de yú chōng b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xuě mò nán shú shuāng yá yú ,dòng shuǐ rá ní fù luó zhū 。
按图索骥要有时,自在飞花轻似梦。
yàn jū suí yǔ guān tān ge ,gū shēn dī mò quán hū chuān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píng dì chéng chūn fēng yì duō zāi ,dōng xi ài rú jīn huán yu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 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 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 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 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 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 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 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 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 《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 喜。这一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 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 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 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 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 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 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 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 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 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 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 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 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 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 有无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 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 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 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 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 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 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记,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 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人们带 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 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 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 处传神。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的早春时节。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此诗是 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 这首诗寄赠。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 又在早春。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 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 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 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