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保护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文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文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文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背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能够得到足够的教育。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又带动了文具市场的发展。

传统文具是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对文具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

目前所说的现代文具用品通常是指与办公、学习等活动相关的各种工具,一般可分为书写型(各种笔)、修正型(修正带、橡皮等)、收纳型(笔袋、文件夹等)、工具型(圆规、刀、尺子等)等多个细分类别。

不同细分类别下又有多种文具产品,品类极其丰富。

我国文具行业最早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仍百货业分化而来。

早期的文具产品较多依赖进口,文具企业更多扮演经销商的角色。

随着我国文具企业在设计、制造等方面的进步,逐步浮现出部分具有较强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

通过对文具使用情况调查,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什么样的文具才是符合大众审美的,什么样的文具才是受消费者欢迎的。

二.调查内容中国各阶段学生购买文具的地点、偏爱的文具类型、购买文具的频率、喜欢的文具风格、购买文具的因素。

三.调查对象中国各地格个阶段的学生。

四.调查方案通关全组的讨论分析,编制好调查问卷。

将问卷发到网上邀请广大网友填写,收集整理后得到调查数据。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1.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得到下表:表1文化程度可见,在88名受访者中,大学生占了总数的68.2%,其次分别是高中生和初中生,两个群体的受访者占比相差不大,分别是19.3%、12.5%。

2.购买文具的频率根据本次调查得到的购买文具频率的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做出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图1多久购买一次文具据图可知,43.81%的受访者购买文具的时间是不一定的,他们在他们需要时就会购买;28.41%的基本上半个月购买一次文具,20.45%的受访者一个月购买一次文具,只有7.95%的一星期购买一次文具。

古迹调查报告写范文

古迹调查报告写范文

古迹调查报告写范文古迹调查报告怎么写导语:古迹,是指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详细遗产或遗址。

那么,古迹调查怎么写呢?以下是收集的古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我的家乡古城保定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 "京畿重镇、首善之区" ,因而,文物资源非常丰富。

xx的年暑假,我仅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我长大的地方-保定市区的名胜进展了更深入的调查了解,对家乡的旅游状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

现将此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家乡保定是河北省的第一文物大市。

据了解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3处其中,清西陵、满城汉墓、燕下都遗址等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钟楼、大慈阁等分布于保定市区内,因此我的调查主要围绕这些古迹进展。

假期之初,我首先从览了保定最繁华的地方-裕华路。

在保定繁华的裕华西路上,总督署门前的两根大旗杆高达十余丈, 老远就能看见, 据说当年的旗杆早已毁于战火, 是保定人自己凑钱把它重新竖了起来, 现在成为保定的标志之一。

总督署宽敞的黑色大门,高高的灰色围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衙署。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丰富的历史内涵正是今天进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人们走进博物馆,不仅能领略总督署特有衙署建筑风貌,同时也能从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中学到知识,受到儆诫。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重的历史,面对一次次失败屈辱的历史事件,甲午海战失败,八国联军入侵,不平等条约签订……每一个有良知的都能深刻地认识到的代价是沉重的,中国需要改革,中国必须强盛,从而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建立祖国的美好情怀。

据工作人员的介绍,自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每年约有10万人来这里参观,1996年,总督署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建馆以后,博物馆陆续在各院正堂举办了复原陈列,以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任时为背景,恢复当时的历史场面;在各院厢房举办了固定展览,如《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大型史料陈列》、《清代帝后肖像展》、《清代刑法展》、《直隶总督生平展》、《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大型展览》等常年对外展出;还利用空闲房屋举办了百余个临时展览。

静电的调查报告

静电的调查报告

静电的调查报告静电的调查报告引言静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可以产生各种有趣的效果,如电击、电火花等。

然而,静电也可能带来一些不便和危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静电现象及其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探讨静电的原理、应用和防范措施。

一、静电的原理静电是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当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摩擦或接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物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这种电荷不平衡导致物体之间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力。

二、静电的应用静电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是静电除尘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此外,静电也被应用于喷墨打印机、复印机和静电粉末涂覆等设备中,以实现高效的印刷和涂覆过程。

三、静电的危险性尽管静电有许多有益的应用,但它也可能带来一些危险。

静电的积累可以引发火灾和爆炸。

在一些工作环境中,如化工厂和油气行业,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点火,造成严重的事故。

因此,了解静电的原理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四、静电的防范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接地:将带有静电的物体与地面连接,以释放静电荷。

在工业环境中,接地线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

2. 使用导电材料: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例如,在输送带和管道中使用导电橡胶材料,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

3. 控制湿度:低湿度环境容易导致静电的积累,因此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减少静电的产生。

在一些关键环境中,如实验室和医院手术室,空气加湿器被广泛应用。

结论通过对静电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静电的优点并避免其潜在的危害,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静电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静电带来的挑战,并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5th)高.110.教室里常用的粉笔和白板笔对人危害的调查报告

(5th)高.110.教室里常用的粉笔和白板笔对人危害的调查报告

教室里常用的粉笔和白板笔对人危害的调查报告摘要: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和学生来进行,而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关乎教育发展的进程。

但是,因为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天天在教室里,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职业病,学生的身体难免不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受教室里常用的粉笔和白班笔的影响。

因此,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我对其进行调查报告。

关键词:粉笔;白板笔;危害;调查报告粉笔和白板笔对于现有的课堂是很普遍的教学用具,它们本身具有了轻便、易得的特点使其大大地运用到课堂中。

但是,使用物品都是有利有弊的,粉笔和白板笔的使用多多少少也存在一定危害。

这也是笔者进行关于教室里常用的粉笔和白板笔对人危害的调查的缘由。

一、粉笔的成分以及危害程度粉笔是一种普遍的教学用品,长度大概有两寸,材质比较硬但是很脆。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两种粉笔,即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石灰石,另一种主要成分是石膏,专有学名为硫酸钙。

硫酸钙本身有清凉解热、止渴的作用,另外在中医上常用石膏煎服来治疗某些疾病。

但是粉笔除了含有这两种成分还有金属元素,如铅、锰、钡和镉。

如果教师摄取过多的镉含量,容易伤害肝、肾、骨等等身体组织。

比如说长期接触镉化物,会容易引起肺气肿和肾脏损害,可能早期体现没有力气、比较瘦、头易晕、少眠多梦、食欲不振以及神经衰弱等等症状。

另一方面,镉也是最易导致癌症的金属元素之一。

再者就是,教师常年接触粉笔,其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相关调查表明,教师患咽喉痛的有50%以上,声音沙哑的有45%以上,而且咽喉疾病的发生大部分在教师行业。

二、白板笔的成分以及危害程度白板笔是近年凭借流畅的书写、方便的使用、没有尘埃,而且可以擦以及相对环保安全等优点成为教学和办公的新用具。

随着教学和办公的快捷发展,使得白板笔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二甲苯、环己酮和丙酮是白板笔的主要成分,虽然白板笔没含有金属元素,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但是,经过严格地检测发现,白板笔的墨水含有低毒、麻醉性的成分,同时散发出来的味道有刺激性,其气味容易接触到鼻粘膜和喉结黏膜,容易诱发炎症。

uv墨水海运鉴定报告

uv墨水海运鉴定报告

uv墨水海运鉴定报告
UV墨水海运鉴定报告通常是针对海运中使用的UV墨水进行的
检测和鉴定的报告。

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UV墨水的成分分析,这部分报告会详细列出UV墨水的成分,包括溶剂、树脂、颜料等成分的含量和种类。

这对于海运中可能出
现的泄漏或污染事件后的溯源和责任追究非常重要。

2. UV墨水的性能评估,报告会对UV墨水的耐候性、耐腐蚀性、粘附力等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海运过程中能够稳定使用,不
会因为环境因素而产生变化。

3. UV墨水的环境影响评估,针对UV墨水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
造成的影响,报告会对UV墨水的生物降解性进行评估,以及其可能
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

4. UV墨水的安全性评估,报告会对UV墨水的毒性、挥发性有
害物质含量等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海运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
造成危害。

5. UV墨水的质量控制,报告还会对UV墨水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综上所述,UV墨水海运鉴定报告涵盖了成分分析、性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安全性评估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确保UV墨水在海运过程中的安全稳定使用。

王羲之的调查报告

王羲之的调查报告

对现代书法教育的贡献
总结词
启示深远、教育楷模
详细描述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现代书法教育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他的作品被广泛用于教材和范 本,成为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参考。通过学 习他的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书法的 精髓和特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同时, 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精神追求也成为激励学
生追求艺术梦想和人生目标的重要榜样。
详细描述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中为 官,家族显赫。王羲之的出生背景和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
总结词
王羲之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他 曾师从多位书法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 风格。
详细描述
王羲之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当时的书法家 ,从小就对他进行书法启蒙。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师从多位 书法家,包括卫夫人、李斯等,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书法风格。
从政经历及贡献
总结词
王羲之在政治上曾担任要职,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书法领域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对世界书法艺术的影响
总结词
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书法艺术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大量复制和传播,成为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书法教育的重 要内容。通过他的作品,世界各地的人们领略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进一步促进了
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VS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创新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如 他打破了传统的章法布局,注重表现文字 的自然和情感,同时对笔画和结构进行了 更为精细的处理。他的创新不仅丰富了书 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中国书法史留下 了宝贵的财富。

调查报告提纲(锦集5篇)

调查报告提纲(锦集5篇)

调查报告提纲(锦集5篇)调查报告提纲1爱情,是亘古不变的美好话题。

爱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当代大学生亦是如此。

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调查问卷,以当代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的数据,分析大学生对于恋爱这一话题的独特见解。

探究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审视,积极面对恋爱状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爱情,多么美好的话题。

从古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到现在‘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从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人间处处留下了无数首对爱情歌颂的乐曲和咏叹的诗篇。

而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对美好爱情也是充满憧憬和向往。

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于恋爱的看法也截然不同,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

用哲理来介绍,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观念的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开放。

在当代,大学生校园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中国对于大学生婚姻也不做要求,这使得大学生恋爱也更加‘合法’,更为普及。

青春期的热血和激情,也促使他们更迫切的希望找到另一半,享受甜蜜的爱情。

然而,爱情固然美好,如果不理性的对待,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在一些敏感话题上,如:恋爱时的每月花费是否会影响正常开销;恋爱中AA制消费是否会影响两人的感情;异地恋能否坚持等等。

由于还没有个体经济独立的基础,这些矛盾也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突出。

那么,如何理性地对待爱情消费,正确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呢?为此,我们小组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网上发布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在校生进行问卷填写,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形式从而对当代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行为和心理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通过探讨大学生恋爱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的审视自己的恋爱情况,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光调查报告(共3篇)

光调查报告(共3篇)

光调查报告(共3篇)第1篇:光污染调查报告光污染调查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

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

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我市的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目的: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

收集资料。

(1)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2)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3)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1)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2)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1)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2)制作网页。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1)眩光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

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

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2)自然光自然光主要来源太阳辐射。

太阳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

而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的辐射,紫外光的辐射,能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如: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的照射,便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炎,会使人身体暴露部位红肿,严重者起水疱,患部有灼热,刺痒或疼痛感;病情严重时,可伴随身体不适、发烧、恶心及心跳加速,长期日晒过量会造成慢性损害,长期照射阳光,紫外线能诱发皮肤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1月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研究报告·古墨保存自然老化问题的调查研究吴来明,徐方圆,解玉林(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上海200050)张雷,钟毅,戴卓斌(上海博物馆保管部,上海200003)摘要:为探讨研究博物馆古墨保存方法、损坏机理和修复技术,做好古墨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走访调查了6家传统制墨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了我国传统制墨业的传承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墨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

调查结果摸清了古墨发生严重粉碎性酥解的主要原因是受潮和干燥不当,收集了多种修复墨表面所产生的“墨霜”、细小裂纹和断裂墨的常用工艺,揭示了古墨保存质量与制墨材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日常养护等的关系,明确指出良好保存古墨的关键在于控制保存环境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古墨保存综合性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墨;老化;保存环境;材料;工艺;调查中图分类号:6264文献标识码:A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物质和技术发展史中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除了用于书写外,还用于绘画、印刷、美容甚至医药。

目前遗存的古墨,虽然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使用价值,但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物,仍然保存着很高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研究传统工艺的科学价值。

但是,墨的保存很困难,不仅容易产生开裂,形成许多细小裂纹,甚至有的还会碎裂成几块或粉碎性酥解,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在20世纪90年代曾对古墨的保存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古墨保存中的自然老化与墨的制作材料、加工工艺以及保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另有学者对台湾地区的传统制墨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

为了进一步做好馆藏古墨的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2005年6月我馆保管部和实验室组织专业人员,赴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和歙县三地的5家制墨厂进行了调研,还走访了上海墨厂。

对我国制墨企业的传承情况,墨的传统制作工艺、保存方法、通常的损坏原因、修复方法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调研单位的背景情况1.1安徽省黄山市徽州曹素功墨厂该厂始建于1986年,是一家小型私人厂家,现有工人10多名。

位于徽款曹素功墨号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南大门古徽州区岩寺镇。

该厂建立时就聘请了屯溪胡开文墨厂的老技师,继承了传统制墨工艺。

目前生产产品多为中、低档实用墨,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高档超细油烟墨,纯麻油烟墨、纯桐油烟墨也有出口,在上海古籍书店等30多家商店或商场有销售。

该厂不自行生产烟料,制墨用油烟、松烟、骨胶、皮胶、明胶等全部外部采购,松烟料主要来自于福建,骨胶为西湖胶或蚌埠胶。

该厂收藏有少量老墨,所展示的20世纪60年代制圆墨(直径约14mm)已经有微小开裂;2件高约18cm的20世纪50一60年代制、80年人藏的罗汉松烟墨,表面已经全部出现墨霜,呈灰白色,并出现较严重的龟裂。

1.2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该厂于20世纪50年代由徽州各胡开文墨庄、字号和作坊公私合营组建而成。

2001年9月28日,屯溪市政府决策改为民营企业,由原屯溪市轻工业局局长汪培坤承接经营。

该厂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老虎山,保存了古法点烟遗存和古堆墨遗址。

该厂依山而建,环境清凉,适宜墨的生产和储存。

古堆墨遗址是一个山洞,过去用于保存成品墨。

现在的成品墨则储存于生产楼(三层楼房)的中间一层,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且不使用空调,但在湿度较高的季节使用去湿机。

该厂目前定位为旅游景点类企业,向旅游团队开放参观古法点烟遗存和古堆墨遗址,主要生产销售旅游产品墨。

据了解,一些收藏有古墨的博物馆多有到该厂调研和咨询藏墨保存经验。

1.3安徽省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该公司1998年由绩溪县书画油烟材料厂和县胡开文墨厂合并成立。

其中,绩溪县胡开文墨厂于20世纪50年代由绩溪县各字号胡开文墨庄和作坊公私合营组合而成;绩溪县书画油烟材料厂于1986年由上海墨厂与当地联营组建,专门为上海墨厂提供制墨主要原料。

该公司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城南,拥有500亩桐油树林,已经形成了从炼烟到制墨成品一体化的生产体系。

在继承传统制墨工艺基础上,对部分制墨材料及配方进行了实验改进(据其他厂家介绍是加人了现代化学材料)。

据介绍,该公司现生产的各类墨,能保证在50 --20℃条件下不开裂,并能适应较复杂的环境条件,确保了产品的使用质量和出口业务的发展。

1.4安徽省绩溪县良才墨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又名“安徽省绩溪县徽款曹素功墨庄”,由谢稚柳先生题写厂匾。

该企业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冯良才先生私人创办。

该厂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环城路上。

冯良才的父亲原为上海墨厂的老领导和老技师,故该厂较好地继承了传统制墨工艺,自行生产桐油烟,主要产品为高级油烟墨和仿古墨,主要供应东南亚和国内市场。

该厂的技术人员对古代和近代墨非常关心,有一定的鉴赏、研究和保存经验。

1.5安徽省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歙县,古称徽州,以盛产徽墨名扬海内,有“墨都”之称。

该公司是全国制墨业的“老”字号墨厂,20世纪50年代由歙县各胡开文墨庄、字号和作坊公私合营组建而成“款县老胡开文墨厂”,1999年7月兼并安徽歙砚厂(歙县工艺厂),改制为现名有限公司。

目前,该公司有制墨员工100多人,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制墨生产单位,年产徽墨60吨,书画墨汁150吨。

该公司位于歙县古城的城东路。

据了解,一些收藏有古墨的博物馆也有到该厂调研和咨询藏墨保存经验。

1.6上海墨厂(徽歙曹素功)该厂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

明朝末叶创设于徽墨的发源地安徽歙县岩寺镇的徽歙曹素功墨号,1864年(清同治三年)迁到上海后一直在上海绵延发展,故该厂是中国存世的经营制墨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同时也支持了安徽部分现代制墨企业的建设。

该厂的技术人员对墨的传统制作工艺、老墨的保存和修复有独到的经验。

2.调研结果(本来这里有两张图,我搞不定,弄不下来,就是几锭碎裂的古墨,上博的)2.1严重粉碎性酥解古墨损害原因的调查结果墨的常见损坏方式有龟裂、变形和发霉等。

图1是比较少见的严重粉碎性酥解古墨,图2是常见的严重开裂的古墨。

调研时专家认为,产生如图1所示古墨的层状粉碎性酥解的损坏现象比较特殊。

(1)该套墨出现严重的粉碎性酥解,主要根源认为是以前遭受过比较严重的受潮,并且受潮后的干燥过程控制不当,使得墨中胶体发生霉变而逐渐失去胶性。

通常情况下,目前出现上述严重粉碎性酥解情况的古墨,在收藏单位人藏时的现状应该已经存在较严重的损坏现象。

(2)普遍认为该套墨的制作年代较久(甚至有认为是乾隆时期的产品),墨中的胶体由于老化而基本失去了粘聚作用,故而产生现今的粉碎性酥解。

(3)所有的厂家都认为,博物馆如果能够达到20摄氏度 ,60%相对湿度、24小时恒温恒湿控制条件,对墨的保存是非常有利的。

同时,部分厂家认为该套墨在保存过程中曾经与环境控制不当有关,可能有一段时间是存放在温湿度日夜有大幅波动的不平稳环境状态下。

(4)普遍认为该套墨已经产生粉碎性酥解情况,无法修复。

而且,对于粉碎性层状酥解的墨,目前暂无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2.2墨的修复工艺调查结果调研获得了有关墨表面发白、小龟裂和裂断的传统修复工艺的信息。

但其对藏墨文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明。

2.2.1“墨霜”的形成原因和修复方法有些墨表面会产生白色物,称为“墨霜”。

墨霜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霉菌引起的霉斑,二是由于胶料的质量问题引起胶中某些物质在表面析出。

墨成品干燥后经过打磨、上蜡或上漆的不易产生墨霜。

墨表面“墨霜”的传统修复保护方法是用丝绵擦拭。

此种传统工艺,只是一种治表的方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还应当注意擦拭时对墨表面的人为损害作用。

2.2.2墨上产生的细小裂纹的修复方法墨表面产生微小裂纹(没有断裂),是墨老化的正常现象,一般不对其进行修复。

若确实需要修复,传统的方法是将墨存放于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下一段时间让其自行慢慢愈合,然后缓慢地干燥到稳定的湿度状态。

但此方法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并需实验摸索出具体的环境控制参数。

(这个方法是不是太奇特了?以前见人旧帖里说过这个方法,而且是打电话问老冯得到的方法,大家有试过的没有来讲讲呀)2.2.3断裂墨的修复方法对于断裂的墨,有多种建议的传统修复方法。

这些方法,目前只有个别老师傅碰到墨产品有极小的缺损时才试用,很少有实际应用经验。

有的明显不符合文物保护要求,或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设想,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1)用老墨研磨出的浓墨汁涂刷断口,依靠墨中原所含的胶进行粘接断墨。

但有的厂家认为不能牢固粘合。

(2)用制墨的原胶料(明胶、皮胶、骨胶等),隔水炖成胶液,涂刷断口进行粘合。

此方法需要特别注意断口处可能会产生的明显的有色粘合缝线。

(3)用化学胶粘剂(502胶、环氧胶等)进行粘合。

这是现在厂家常用的粘接方法,但所使用的胶粘剂显然不符合文物保护要求。

(4)据说日本有一种的粘墨液,专门用来粘合断墨,但目前国内尚未见有使用的报道。

经进一步向在日友人调研,这种粘墨液是用熟胶制成,当与第二种方法类同。

(文章写时是05年,当时知道日本接墨液的可能很少)2.3制墨材料和工艺、保存环境、包装保管等调查结果专家普遍认为,墨较难保存,一般制作精良的上乘墨保护得法的保存寿命为70年,百年后的墨将丧失实用价值。

墨的损坏通常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可从材料工艺、保存环境和包装保管等方面探询。

2.3.1制作材料、工艺与保存墨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是影响保存的基础条件。

过去曾向传统制墨技师调研和对墨样品仪器分析了解,墨在制作过程中的练坯捶击次数越多,墨中的粘结胶含量适当,则墨的质地越致密均匀,越有利于墨的保存。

反之,墨的练坯捶击次数较少,墨材料中的粘结胶过少或过多,越不利于墨的保存。

粘结胶过少的墨易产生酥松碎裂,粘结胶过多的墨易产生层状开裂。

墨主要由烟料和胶料组成,常用的烟料分为松烟、油烟和漆烟(生漆和桐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烟);而胶料则主要有骨胶、明胶、皮胶、树胶等。

制作时选用的材料与日后的保存质量密切有关。

(1)制墨中胶的质量是关键,决定了墨的质量的好坏。

低档墨用骨胶,所含的杂质较多,极易发霉、开裂;高档墨用食用明胶、皮胶或树胶,其纯度较高,不易开裂。

传统工艺是在胶料中加入熊胆熬炼,改善胶的质量,现在生产时则加人猪胆。

(2)制墨中胶含量的多少也决定着墨的质量。

传统的制作工艺要求三分胶、七分墨。

胶含量偏少时容易发生脱胶和碎裂;胶多时则易引起变形和开裂,且不宜发墨。

相对来说含胶量稍高的墨易保存。

(3)古语“烟要陈,胶要新”,即烟料要求存放一年以上,制作的墨质量上乘,易于保存。

另外,制墨过程中练胶程度、晾墨时间、表面处理等工艺与日后的保存质量也是密切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