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调查报告
文物自查报告范文

文物自查报告范文尊敬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部门:根据贵单位的要求,我将对我所在地的一处文物进行了自查。
以下是报告详情:一、基本情况该文物位于我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
其建立时间可追溯到明朝时期,现存的建筑主要为清代所建。
由于历经岁月的洗礼,文物目前已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该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大,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包括主体建筑、附属建筑以及园林等。
二、自查情况1.外观问题文物外观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屋顶等部分。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墙体出现了龟裂和掉落现象,门窗的漆面已经严重脱落,屋顶瓦片也有破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保护措施,包括对墙体进行修复、重新涂刷门窗的漆面以及更换破损的屋顶瓦片等。
2.室内问题文物的室内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地面、壁画等。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建筑结构松动、地面砖破损以及壁画出现褪色等。
我们立即采取了措施,对松动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了破损的地面砖,并对褪色的壁画进行了保护回复工作。
3.园林问题文物的园林部分主要包括庭院、假山等景观。
在自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庭院地面积水严重、假山存在开裂等。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清理庭院积水,对开裂的假山采取了修复措施,确保文物园林的整体完好。
4.环境保护根据要求,我们对文物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自查。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物周边存在垃圾乱放、破旧建筑物等问题。
我们向相关部门汇报了这些问题,并希望能得到解决,以保证文物周边的环境卫生和整体景观的完整性。
三、修复计划根据自查结果,我们已经制定了文物的修复计划。
该计划包括对文物各部分的修复、保护和整修,以确保其历史风貌的完好保存。
我们也考虑到文物的使用需要和参观需求,计划开发一些配套设施和服务,提升文物的参观体验。
四、意见建议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文物存在一些问题,如龟裂墙体、破损屋顶瓦片等。
我们建议增加专业修复人员的人员配备,加强日常的文物保护和维护工作。
2024年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为了解目前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分析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纸质问卷的形式,对广大公众和专业人士进行调查。
实地访谈主要是对相关行业从业者和业内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
3. 调查结果3.1 文物保护市场在文物保护市场中,一方面存在着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许多文物收藏品的价格较高,致使普通民众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文物假冒伪劣问题也比较严重,需要加强监管和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传统手工艺品和传统表演艺术品。
然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较少,面临着培养传承人的问题。
另外,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低品质的仿制品,对正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4. 市场调整建议4.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定和完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文物假冒伪劣和仿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4.2 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鼓励市场参与者遵守诚信原则,推动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
4.3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活动,增加公众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和认同,提高市场对相关产品的需求。
5. 总结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假冒伪劣和仿制品泛滥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需求。
文物保护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加深。
文物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我们团队于近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物保护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本次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二、活动背景1. 文物保护现状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些文物古迹因年久失修、过度开发等原因,面临着严重损毁和流失的风险。
同时,一些文物盗窃、盗卖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我国文化遗产的安全。
2. 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尽管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仍相对薄弱。
部分群众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对文物盗窃、破坏等现象缺乏警惕,导致文物损毁现象时有发生。
三、活动目标1. 了解我国文物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倡导文明旅游。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内容1. 调查研究(1)走访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了解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及具体措施。
(2)调查文物古迹受损情况,分析原因。
(3)了解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现状。
2. 宣传教育(1)开展文物保护知识讲座,向公众普及文物价值、保护方法等。
(2)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3)组织志愿者在景区、社区等地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
3. 实地考察(1)参观当地文物古迹,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
(2)实地观察文物古迹保护现状,记录损毁情况。
(3)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志愿者等交流,探讨文物保护方法。
五、活动成果1. 完成了一份关于当地文物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2. 撰写了一篇关于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的实践报告。
3. 拍摄了一组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图片。
4. 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亟待提高的问题。
故宫文物调查报告

• 保和殿的陈设与乾清宫中高悬的“正大光 明”匾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悠久而传奇 的朝代。这种时间的烙印定格在我们每个 人心中;那段凝固的历史隽永在我们伟大 祖国的生命坐标上。每一个花纹,每一个 图案都使我们依稀看到当年工匠们建造这 座傲然于世的宫殿时的用心与他们所倾注 的将近毕生的精力。
• 最使我们震撼的还是那些无价之宝。来到 玉器馆,珐琅馆无一不让我们惊讶与钦佩, 也为那时人们所拥有的非凡智慧和工艺理 念而感到赞叹! • 那种美丽与华贵,那种造型的设计与材料 的运用使我们后人自愧不如,也让我们为 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
青 花 瓷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 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 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 原料,在陶瓷坯体上 描绘纹饰,再罩上一 层透明釉,经高温还 原焰一次烧成。钴料 烧成后呈蓝色,具有 着色力强、发色鲜艳、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的特点。
玉
器
• 此幅围棋分碧玉、白 玉两色,每色各185粒 棋子。附紫檀玉顶盒 两个,盒盖顶为白玉钮, 钮中饰金属花形蕊。 围棋是中国最古老的 棋戏之一。
谢谢观看
图片展示
感
想
• 此次故宫之行,收获甚多!踏进午门的一 刻便感受到了这座承载了两代王朝兴衰的 皇宫所渗透出的庄严与神圣。这些不仅仅 因为它汇聚了无限的王者之气,更在于它 严谨而完美的具有等级的布局。
• 跨过太和门,雄壮宏伟的太和殿跃然于我 们的眼前。那高大幽红的宫墙,折射着金 光的琉璃瓦,已把这座大殿烘托至极。使 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皇权与君命不可侵犯的 威仪。
• 以下就是我们收集的一 些资料、参观故宫后同 学们的感想、大的 一种特制瓷器精品。 简称“秘瓷”。 •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 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 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 宫廷所用,并入贡中 原朝廷,庶民不得使 用,故称越窑瓷为 “秘色瓷”。
调查文物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调查文物保护现状调研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文物保护。
你知道吗,咱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不少宝贝。
但说到保护这些文物,情况可真让人担忧呀。
瞧,这些文物就像是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无数故事。
可现在,面临着种种挑战,真是让人心痛。
先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各大博物馆、遗址保护区,里面的文物可是珍贵得像金子一样,然而却经常遭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的威胁。
想象一下,原本光鲜亮丽的文物,竟然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慢慢失去光泽。
说实话,心里真不是滋味。
特别是一些古老的陶器、书画,受潮、发霉的风险简直像是躲不过的劫难。
就好比人一不小心就得了感冒,文物也需要细心呵护。
文物的管理问题也让人操心。
很多地方的保护措施跟不上,甚至有些地方管理不善,搞得文物成了“流浪者”。
你想啊,文物本来是要被好好收藏、展示的,结果却被随意摆放、忽视,这不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吗?所以说,咱们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去,让这些历史见证者有个“安乐窝”。
说到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
比如,3D打印技术的应用,听上去不错吧,可以复原一些损坏的文物。
但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就开始“以假乱真”,把复刻品当成真品卖了。
这就像是你去市场买水果,结果买了一筐假苹果,心理阴影可想而知。
这种现象可得引起我们的警觉啊,毕竟我们可不能让历史被假货所玷污。
再来聊聊大家的意识吧。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物保护,但还是有不少人对它漠不关心。
你知道,有些小朋友可能连兵马俑是什么都不知道。
哎,这可真让人着急。
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大家都得参与其中,才能让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得以延续。
就像种树一样,大家都来浇水,树才能长得茁壮。
国家的也在不断完善。
现在相关部门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规,甚至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块儿。
可是,再好,也得落到实处。
就像你买了新衣服,却不穿,那也没什么用。
所以希望这些能真正落实,给文物保护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历史 文物调查报告

历史文物调查报告历史文物调查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物的调查研究,深入挖掘了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探讨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的必要性。
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引言:历史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智慧。
历史文物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物的调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以及历史文物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一、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历史文物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历史文物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技术和方法的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确保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传承和利用,通过展览、教育和研究等方式,使历史文物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承。
三、历史文物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历史文物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其次,历史文物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历史文物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历史文物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
结论:历史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

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题学班姓目_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级15测控一班名杨登云李成龙蔡松柏田晗曹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因此,以名人故居为主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大众热衷的景点已不足为奇。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
本次调查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虞洽卿故居)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
关键字:历史文化古迹;破坏;保护;解决方案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一)调查的背景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的感情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
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
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
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深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在本次暑期实践的调查活动中,我小组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2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
西安文物勘探报告

西安文物勘探报告1. 引言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
本文旨在对西安地区的文物进行勘探调查,并记录调查过程和发现的文物遗迹。
2. 调查目的本次文物勘探的目的是了解西安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文物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3.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西安地区的文物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 - 档案调研: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了解西安地区的历史沿革和文物分布情况。
- 野外考古:对西安地区的潜在文物遗址进行实地勘探,寻找文物遗迹。
-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利用GIS技术对勘探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
4. 调查范围本次文物勘探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区及其周边地区。
我们选取了一些潜在的文物遗址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包括古代墓葬、古城址、古建筑等。
5. 调查过程5.1 档案调研我们对西安地区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档案和文献,我们了解到西安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5.2 野外考古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考古团队,对西安地区的潜在文物遗址进行了野外勘探。
我们根据历史资料和地理条件,选择了一些可能存在文物遗迹的地点进行详细调查。
在野外考古过程中,我们利用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等设备对地下进行扫描,寻找潜在的文物遗迹。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勘探,使用激光测量仪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和绘制,以获取详细的建筑结构信息。
5.3 GIS分析我们将野外考古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GIS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文物分布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6. 调查结果通过本次文物勘探,我们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遗迹。
其中包括古代墓葬、城址、古建筑等。
在西安市区,我们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群,墓葬数量众多,形制各异。
这些墓葬的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等,对研究古代葬俗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
以下是带来文物调查报告格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物调查报告格式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
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一般根据本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除标题外,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
调查报告的开头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须简明概括,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2、主体(正文)
这一部分写的是调查研究所得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
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纲目,用小标题标明,常见的安排有如下几种:
(1)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
(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写。
(3)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3、结尾
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民间抗战文物收藏爱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特殊群体,他们醉心于日本侵华罪证的收藏、保护、展示,有时为了搜集一件中意的藏品,不辞辛苦往返村野人家、接洽古玩商贩,即使如此,他们也矢志不渝、追念抗战,用藏品佐证历史事实、诠释抗战精神。
犹如浩瀚星空中点点繁星,唤起民族觉醒、点亮民族希望、铸就民族之魂、凝聚民族力量。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6周年之际,笔者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热衷收藏背后的故事,体会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
抗战收藏,民间力量不容忽视
9月以来,江苏省沛县张寨镇陈油坊村村民王成启,一有空就来到自己的“红色收藏博物馆”里忙活,以便赶在9月18日参观高峰期之前,把反映抗战期间日本侵华罪证的藏品整理好。
王成启是沛县小有名气的“红色收藏家”,虽然只有50岁,但已经钟情“红色收藏”35年,拥有各类红色题材展品近5万件。
“我搞收藏,除了个人爱好,更觉得这是一名公民的社会责任。
希望通过藏品展示,与大家一起分享收藏体会、接受国防教育、深化历史记忆、感悟幸福生活。
”王成启说。
山西省左权县辽阳镇西关村退休干部、转业军人王艾甫老人,数十年如一日收集抗战文物,虽然年近古稀,但依然为烈士寻亲、建馆策展、义务开展国防教育而奔忙。
2006年,王艾甫借用村里一个明清风格的古建筑院落,利用3年时间自筹10余万元建起“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
馆内陈展的抗战藏品,涵盖了抗战时期的实物陈列、史实记载、收据通告和重要文献等史料。
开馆以来游人络绎不绝,累计接待参观学习者40余万人次。
四川省宜宾市的樊建川、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付永贵、辽宁省沈阳市的詹洪阁、河南省农民任殿爵……“抗战收藏家”数不胜数。
“抗战文物收藏”甚至辐射到海外。
郑州青年张镛在日本
留学期间,搜集了大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侵华时期的图片、资料、刊物并将它们带回国内。
美籍华裔历史学教授吴天威,在美国洛杉矶倡议创办日军侵华浩劫纪念馆,展出日军侵华罪证,揭露日本侵华罪行。
民间抗战收藏,已经成为国家馆藏的重要来源补充。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的抗战类博物馆。
馆长范丽红介绍,现在馆藏1万件文物当中,有近40%源自民间文物收藏者的无私奉献和捐献。
民间抗战收藏爱好者默默耕耘、倾情奉献,一件件藏品见证了纯朴真挚的家国情怀,述说着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实。
执着收藏,背后几多难题
“红色收藏家们开展馆、上新闻、做报告,表面很光鲜,但背后的辛酸是大多数人无法体会的。
”河南省洛宁县文化局局长张正学说。
诚如所言,每一件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0年,王成启在上海看到一份抗战文献材料,对方要价1.85万元,他多处凑集,终于如愿。
“有时为了一件藏品,经常茶不思饭不想。
”王成启说。
几十年下来,王成启花在收藏上的钱无法计算。
为了存放藏品,他还“征用”了女儿家三间房屋。
与王成启相比,王艾甫对抗战收藏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他省吃俭用、戒了烟酒,每月微薄的工资除了生活基本支出,其余几乎全都用在了收藏上。
生活的艰辛没能阻止收藏的脚步。
多年来,他足迹遍及10多个省市、千余个村庄,藏品13个系列数千件。
除了付出精力、物力、财力,抗战文物收藏爱好者还会遭遇亲人的不满、社会的误解。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民付永贵家里,战争中留存下来的战靴、战刀、防毒面具等摆满了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
别人都忌讳、他却当宝贝。
由于受不了付永贵的“折腾”,妻子也离他而去。
即使如此,抗战文物收藏爱好者依然倾情无悔,搞收藏、办展览,挖史料、出文集,用执着、热情和坚持,抵消心中的委屈、赢得社会的尊重。
值得关注的是,抗战文物民间收藏也存在一些隐忧。
“民间收藏往往地处偏僻、分布散乱,面临着展示场地受限、运营经费不足、藏品良莠不齐、管护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
”徐州市淮塔管理局文保编研处汪志鹏说。
他们在抢救性发掘民间史料过程中,亲眼目睹有的藏品由于条件有限、管理不善,出现纸质破损、铁质生锈、木质朽烂、丝质霉变的现象。
保障服务,亟待各方支持
“抗战文物收藏爱好者奉献的是自己、展示的是历史、服务的是大众、受益的是社会。
他们的藏品对考证历史史实、
廓清历史认识发挥着弥足珍贵的‘补盲’效应,理应引起社会关注、得到社会支持。
”徐州军分区司令员房益旺建议,应由政府宣传、民政、文物管理等单位和部门牵头,开展藏品普查,组织登记统计、级别鉴定,推动藏品保护。
回忆历史不是为了强调伤痛、增加仇恨,而是为了昭示未来、激发斗志。
著名收藏家樊建川认为,民间抗战文物收藏根本目的是反映历史、佐证历史,引领人民群众传承历史、昭示未来,那些带有火药味的煽动民族仇恨的语言和文字只会增加裂痕。
“民间抗战文物收藏的历史定位、政治意涵、精神指引、宣传导向是什么?藏品如何梳理归类、怎样管理展示?需要政府机构、历史学家和社会团体的引导、扶持和规范,应突出做好民间收藏的把关定向工作,使其回归本真。
”徐州空军勤务学院社科部教授李光明说。
2016年9月29日,第三届中国·徐州文博会“秀美新沂·首届红色文化收藏展”开幕。
活动为民间收藏搭建了公开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得到各类收藏协会、众多红色收藏爱好者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成为政府支持民间“红色收藏”的行动样本。
李教授认为,可采取“馆中馆”的模式,在专业展馆中开辟民间收藏展区,既放大社会效应,又促进藏品交流,还使藏品得到更好、更专业的保护。
他还指出,应加大民间收藏精准服务力度,将民间收藏纳入农村文化、特色小镇、民俗传承等建设管理范畴,开展项目评估,加大资金扶持,改善收藏设施,优化馆藏条件,创新管理手段。
开展典型宣传,树立鲜明导向,赢得社会尊重,激发收藏热情,推动民间收藏良性、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