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前预习题+课后测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市舶司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西域都护【答案】C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 行政军事监察B. 行政外交军事C. 财政监察外交D. 财政军事监察【答案】A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C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6.澎湖巡检司是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历史上哪一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这一行政机构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元朝政府D. 明朝政府【答案】C7.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司农司D. 行省制【答案】D8.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 尚书省B. 辽阳行省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答案】D9.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A. 新疆B. 台湾C. 西藏D. 东北【答案】C10.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处应当填写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11.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A. 重视发展农业B. 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C. 建立行省制度D.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答案】C1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中,发生在元朝的有①建立了蒙古国②将西藏纳入元朝的行政版图③灭掉西夏政权④实行行省制度.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答案】C二、非选择题13.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马背上的征服】材料一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够统治整个中国.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统一了中国,形成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1)“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你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文明下的统治】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3)举例说明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印象】(4)综合以上探究完成填空:元朝是一个的国家.【答案】(1)忽必烈;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意思相近即可)(3)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4)如:统一;疆域辽阔;民族融合等.。

【精品】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精品】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在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宋朝3.元朝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

A.1206年 B.1271年 C.1276年 D.1272年4.元朝时期,我们称台湾为( )。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台湾5.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

A.地方行政机构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6.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生活在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管辖你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7.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8.元朝管辖今西藏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9.关于元朝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都由中书省直接管辖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③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④“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10.下列哪个新中国的省份名称,在元朝疆域图中不曾出现( )A.甘肃B.福建C.云南D.江西二、简答题:如何理解“行省制度”三、非选择题阅读以下材料: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请回答:⑴材料中“元”建立于何时?⑵从材料中可看出,元朝为对辽阔的疆域进行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中“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各是什么机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B 4.C 5.B 6.A 7.B 8.A 9.D 10.B二、简答题: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是对元朝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内容有:①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1.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A.台湾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安西都护府2.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以下关于台湾地区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抵达流求B.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首建行政机构C.郑成功击败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D.康熙统一台湾,设置行省3.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清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两代这样做主要是A.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C.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D.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4.《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A.具有较强独立性B.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C.加强了中央集权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李治安提到: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

这反映了元代A.优化边疆治理B.削弱行省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君主专制6.“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由此可知,元代此举()A.以文化分流为行政划分原则B.客观上促进了文化融合C.有利于文化趋同制度的推行D.合理设置区划巩固统治7.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

可见这一制度着眼点是()A.顺应山川之势B.遏制地方割据C.发展南方经济D.推进民族交融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仔细观察,判断下列解读与之吻合的是A.该地图是清朝疆域图,都城在大都B.今天的西藏在地图中的宣政院辖地C.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陕西行省D.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9.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注重制度创新,在不同的时期在地方上实行了不同的制度。

下列制度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分封制②行省制③郡县制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2. 《元史·地理志》中说:“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世祖为实现对其广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A.禅让制度B.分封制度C.郡县制度D.行省制度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宋元时期,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设立了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叫A.客栈B.驿站C.府衙D.行省4.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A.设立宣政院B.建立三省制C.推行行省制度D.建立中书省5. 学习历史不可忽略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

查阅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27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应是()A.蒙古政权建立B.元朝建立C.定都大都D.南灭宋6. 青岛是国家计划单列市、我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山东省第一大城市。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

管辖元朝“腹里”的行政机构是()A.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7. 获取图表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朝代应为A.西汉B.唐朝C.元朝D.明朝8. 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A.枢密院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台湾省9. 下表是元朝部分行省的行政区划,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的作用是()名称行政区划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至福建山地河南江北行省合淮水南北为一A.防止地方割据B.方便行政管理C.便于各地经济交流D.促进区域经济平衡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是哪位古人所写?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忽必烈11. 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置掌管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伊犁将军C.北庭都元帅府D.宣政院二、填空题12. 元政府管理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

《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市舶司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西域都护【答案】C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 行政军事监察B. 行政外交军事C. 财政监察外交D. 财政军事监察【答案】A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C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6.澎湖巡检司是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历史上哪一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这一行政机构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元朝政府D. 明朝政府【答案】C7.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司农司D. 行省制【答案】D8.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 尚书省B. 辽阳行省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答案】D9.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A. 新疆B. 台湾C. 西藏D. 东北【答案】C10.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时作业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时作业与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广阔的疆域以及民族交流交融的史实。

2.通过学习宣政院管辖西藏的史实,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知识结构】【基础练习】1.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对地方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创立了()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2.国家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度创新。

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的是()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这个新的民族是()A.苗族 B.满族 C.壮族 D.回族4.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管辖现在的西藏地区的是()A.中书省B.行省C.宣政院D.巡检司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元朝时期为了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设立的机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辽阳行省D.澎湖巡检司6. 下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

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

元代此举目的在于()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综合应用】1.元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这主要反映了()A.宋朝军事力量强大B.元朝疆域辽阔C.元朝社会经济遭到破坏D.汉唐阶级矛盾尖锐2.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

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①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②元朝实现大一统,疆域辽阔③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④元朝时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 课元朝的统治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3.下列图1、图2、图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4.以下对元朝中书省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C.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元朝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6.1988 年海南建省、1997 年重庆建市后,我国现拥有了34 个省级行政区。

我国这种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B.元朝C.隋朝D.汉朝7.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四川行省B.宣政院C.西域都护D.伊犁将军8.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澶渊之盟、宣政院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西域都护、中书省D.大都、玄奘西行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元朝的是( )A.创立行省制度B.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C.由宣政院统辖西藏地方事务D.在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中“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遂一天下”是怎么回事? 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3)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哪一地区?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1.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4(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4(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练习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秦朝 B.隋朝 C.西夏D.元朝2.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 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C.南逾阴山,北越海表 D.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尧舜时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D.元朝的行省制4.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6.元朝时,现在的北京人归哪个行政区管辖?()A.尚书省B.辽阳行省C.澎湖巡检司D.中书省7.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期的名称是()A.流求B.琉球C.夷州D.澎湖8.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加强了民族融合C.推行行省制度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10.我国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②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③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④有利于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版>课前预习题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

2.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负责监察事务。

3.地方机构: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和。

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割地归附蒙古。

6.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课后测试题1. 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这表明元朝的御史台主管A. 行政B. 财政C. 军事D. 监察【答案】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元朝的中央机构。

元朝的中央机构中书省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掌管监察,这些知识点上述易混点。

2.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朝时期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3.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行省制度的准确认识,材料主要强调了元朝疆域的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立4.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A. 汉朝B. 唐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 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 台湾省B. 琉球府C. 夷洲县D. 澎湖巡检司【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6.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疆域A. 秦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7. 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B. 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C. 南逾阴山,北越海表D.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C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8. 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是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9.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A. 行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厂卫制【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0. 小明同学搜集到一幅某朝疆域图残片,上面有“大都”“中书省”“陕西行省”等字样。

据此判断,这是A. 秦朝疆域图B. 唐朝疆域图C. 元朝疆域图D. 清朝疆域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大都”“中书省”“陕西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陕西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因此小明同学搜集到的疆域图残片是元朝疆域图,故选C。

11.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了哪一位首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图二中的宣政院负责管理元朝哪一地区的事务?元朝政府是怎样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有何历史意义?(3)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有何认识?【答案】(1)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解析】(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因此图一中“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了松赞干布;其历史影响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因此,图二中的宣政院负责管理元朝西藏地区;其历史意义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文成公主入藏、宣政院。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期,中央政府采取和亲政策加强汉藏之间的关系,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事务,这充分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

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

……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引自《元文类》卷四十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x藏、云南,西北至今x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

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

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

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