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报道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中国是全球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1]。

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脑卒中协会联合出版的《全球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出,缺乏运动锻炼是造成卒中疾病复发与延缓康复的第四大危险因素[2]。

运动锻炼是指包括能够促进或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的各种运动方式[3]。

近年循证医学证据表明[4],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患者的肌力、平衡、步行能力等均有益处。

因此,提高卒中患者运动锻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但有研究指出[5],超过50%的社区卒中患者不满意自己目前的运动锻炼水平,对运动锻炼感到疲劳、恐惧,且克服这些障碍的信心较低。

国外研究证实[6],运动自我效能与规律锻炼呈显著相关性,同时与锻炼的坚持性具有可靠的正相关关系,是躯体活动水平最一致的预测因子之一。

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有关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临床工作者制定卒中患者的合理运动锻炼与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7年4月至12月,笔者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卒中诊断标准[7],并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②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能进行口头交流;③未执行特殊护理干预者。

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住院未满2个月者。

1.2方法1.2.1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研究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家庭经济状况、卒中病程、现在或患病前是否有进行运动、居住方式、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卒中类型及是否希望医护人员到社区或家庭进行运动指导等。

②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xercise self-efficacy scale,ESES):原量表由Kroll等[8]于2007年制定,用以评定脊髓损伤患者坚持运动锻炼的信心。

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应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7-12T12:20:55.4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作者:王晓红沈珍华通讯作者顾红军[导读]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

王晓红沈珍华通讯作者顾红军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上海 201501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约200万人,致残率为40%~60%[2],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残疾的首要病因。

一旦发病则导致患者残疾,不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但是由于缺少系统的康复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导致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不佳,病情越发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3]。

因此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极为重要。

而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康复治疗起积极效果。

本文对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自我效能概述自我效能(Self - efficacy)最早由心理学家 Bandura 提出的,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4]。

也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拥有成功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自信,即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

主要包括成就行为、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等内容。

相比自我效能低的人,自我效能高的人会有很强的自我信念,更有可能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并更致力于实现自我。

自我效能低的人会相信他们无法成功,故不太会去尝试挑战,更容易轻易放弃。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姚金兰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部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非传染性疾病。

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需要激发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采取措施来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围绕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脑卒中;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2前言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需要重视激发他们应对疾病的信心,为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并且要树立坚强的信心。

因为脑卒中患者能力的发挥与否,不仅需要相应的技能,还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信念。

经过多项研究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我效能水平较低,为了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为了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就需要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 理论背景自我效能理论是以人类的行为或者动机来作为研究对象,该理论关注于人的主体意识对行为的控制作用,该理论源自于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1】。

而自我效能,则是指人们对于利用某项自己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主要是通过对行为进行控制与调节,以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影响人们对困难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加强或者降低个体的动机水平,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较高,那么他们就会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当任务开始之时,他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即便遇到各种挫折,他们也能快速的恢复。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较低,那么他们就会选择一些简单的任务,而当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他们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

,自我效能对于每一个人都意义重大,决定着人们面对压力时的处理能力。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高危的心血管疾病,它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近年来,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对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进行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脑卒中病因的研究进展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

与老年脑卒中相比,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目前,关于青年脑卒中的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青年脑卒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一些遗传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家族史,有针对性地做好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工作。

2. 生活方式因素: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的高强度体力劳动、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青年脑卒中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应当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发达的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精神压力、竞争激烈等因素容易导致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改善环境质量,减轻生活压力也是预防青年脑卒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4.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病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药物滥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脑卒中。

针对这些非典型因素的病因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是一个与病因研究同样重要的问题。

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给其心理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1. 身体的痛苦: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身体痛苦主要包括瘫痪、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上的困扰。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进行基本生活活动,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摘要】青年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对青年脑卒中病因、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健康影响、康复及社会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揭示了青年脑卒中患者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展望了青年脑卒中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策略和强调社会支持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探讨,可以为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社会适应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病因、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健康、康复、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感受负担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对青年脑卒中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为提高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具体目的包括:1. 探究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分析其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2. 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自我感受负担,了解患者心理及生活状态,为其提供更贴心的心理支持;3. 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社会适应问题,寻找更合理的康复模式,推动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4. 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目的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青年脑卒中患者的情况,为其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3 研究意义青年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年龄较早,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目前,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晓萌李滢陈素艳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3期【摘要】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残原因,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残疾等并发症的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了解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研究近况,为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生活状况、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期;康复自我效能【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2脑卒中,作为一种突然起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1],在我国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致残率达70%~80% 。

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62%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因此,采取精准措施降低存活脑卒中患者的遗留残疾率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发现,早期、正规、系统地针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锻炼,可以减轻并发残疾的程度[2]。

而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康复治疗起积极效果。

本文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生活状况、进行相关护理工作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自我效能的概述及意义自我效能指面对某项工作行为时人们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的自信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目前,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仍处于中低水平。

而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与其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关[3]。

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自我效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在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3.5个月内,对其进行自我效能水平的测量,所测误差较小[4]。

因此针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自我效能研究,所得结果更具代表性。

2 常用测量工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由Schwarzer 等研制,用于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在国内外慢性疾病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该量表适用于各种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在测定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时,所得结果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感与患者生活能力相关性研究

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感与患者生活能力相关性研究

究 [] 中 国运 动 医学 杂志 ,032 ( )4 5 . J. 20 ,2 1 : 7— 1
[] 5 冯连 世 , 开 刚 . 动 员机 能评 定 常 用测 试 方 法 及 应 用 [ 李 运 M]

北 京 : 民体 育 出版 社 ,0 2. 人 20
[] 玉成 . 于 中 医药抗 运 动 性 疲 劳 的 立 法 思 考 [] 北 京 体 6乔 关 J.
3 讨 论
随 着 竞技 体育 的 飞 速 发 展 , 找 能 增 强 运 动 员 体 质 、 高 寻 提 竞 技 能力 、 快 消 除疲 劳 、 含 兴奋 剂 、 毒 副 作 用 的食 物 和 补 尽 不 无 药 , 国 内外 运 动训 练 科 学 和 运 动 医 学 领 域 中最 为 重 要 的 亟 待 是
实 验 前 后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较 : P (0 0 ,* * P <0 0 * .5 . 1 o
耐 受 力 实验 研 究 [] 云 南 中医 中药 杂志 ,07 7 3 3 . J. 20 , : 7— 8 [] 小玲 , 3孙 陆宇 照 , 家玲 , . 提 三 七 皂 苷 胶 囊 对 缓 解 体 耿 等 水 力 疲 劳 的作 用 [] 云 南 中 医 中 药杂 志 ,07 93 —4 . J. 20 , : 9 0 [] 4 张世 明 , 锐 彬 . 动 性 疲 劳 的 中 医分 型 和诊 断 标 准 的研 叶 运
脑 卒 中具 有 高 发 病 率 、 死 亡率 、 致 残 率 的 特 点 。 脑 卒 高 高 中 照顾 者 在 长 期 的 照顾 过 程 中 , 要 承 受 着 经 济 、 理 、 力 等 需 一 t 7 体
各 方 面 的压 力 。 自我 效 能 感 是 指 人 们 对 自 己实 现 特 定 领 域 行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青年脑卒中是指发生在18-45岁之间的脑血管疾病,这一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关于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青年脑卒中的病因。

一般来说,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或血管破裂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发生的。

而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在病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青年人患脑卒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青年人的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学业繁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加重脑卒中的风险。

我们来了解一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脑卒中对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身体上,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上,脑卒中患者常常感到自卑、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我们需要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支持和疏导。

目前的研究表明,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困扰、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

具体来说,青年脑卒中患者常常因为肢体功能障碍而感到自卑和失落,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康复治疗,从而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

他们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困扰和痛苦。

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针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

社会各界也应该增加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