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总结范文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总结范文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总结范文
内容: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早期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采取被动功能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关节、抗痉挛定位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同时进行常规物理治疗如电针、推拿、按摩等,促进肌肉和神经的功能恢复。

2. 肢体功能锻炼
采用物理治疗手段,通过被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等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提高肌力和协调性。

同时采用悬吊、牵引等方法进行肢体定位,以纠正不良姿势。

3.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训练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动作,培养自理能力。

采用任务分解训练,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生活自理水平。

4. 语言功能训练
对存在不同程度失语的患者,可以采用语言重复、朗读训练等方法,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必要时可以辅助采用语言代替器材。

5.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常用的训练包括图片记忆、数字广度等。

必要时可以采用认知辅具来帮助记忆。

6.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7. 家庭培训指导
训练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康复锻炼方式,指导其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共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系统、全面的康复方案,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脑部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

下面是一个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建议。

1.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基本生活技能,如吞咽、坐立、行走等。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物理活动训练:物理活动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理活动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

常见的物理活动训练包括步行训练、平衡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

3.言语和语言治疗: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失语或语言障碍。

言语和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口语训练、发音练习、听力训练等。

治疗师会通过各种语言训练活动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能力。

4.认知和注意力训练: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认知和注意力障碍。

认知和注意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思维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训练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的练习、注意力训练游戏等。

5.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脑卒中患者可能会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独立进食、洗漱等。

治疗师会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的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这些能力。

6.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康复治疗应该包括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治疗师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提供情绪管理策略和应对技巧。

7.家庭支持和康复环境改造: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

家人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

家庭成员可以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

8.长期康复管理:脑卒中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不断进行康复管理。

定期的康复评估可以帮助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

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

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
脑卒中康复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患者入院、早期康复、康复评估、康复训练、随访和康复干预的管理。

在患者入院时,需要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为脑卒中患者,并观察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等情况。

早期康复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技术的筛选和应用,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康复。

在进行康复评估时,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康复禁忌症,如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体内有金属物质、装有心脏起搏器、支架等情况。

如果没有康复禁忌症,则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个体活动水平训练、社会参与能力训练、认知功能障碍训练、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训练等。

在随访阶段,需要对身体结构与功能、个体活动水平、社会参与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如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已经恢复了正常功能,没有康复指征,则可以结束康复干预。

康复干预的管理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气压治疗、床上运动治疗、口腔感觉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能力训练、吞咽功能治疗仪、针刺治疗、构音器官训练、听理解训练和口语训练等。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即中风,是指大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缺血和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引起各种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治疗脑卒中的方案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其中,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其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方法理疗理疗是指通过物理手段进行治疗,包括传统的按摩、针灸等手段和现代的电磁波、光疗、磁疗及热疗等手段。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再生、减少水肿等,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理疗可以缓解肢体瘫痪、肌肉僵硬、运动障碍等症状。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指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康复,包括物理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认知训练等。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肌肉力量、肌肉协调、平衡性、步态、语言、认知等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言语治疗是指通过语言和语言学相关知识训练来恢复对语言的理解、表达、产生能力,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沟通能力。

包括表达技巧训练、语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记忆训练、逻辑思考等。

情感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情感支持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心理治疗、精神治疗、家庭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流程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具体的治疗流程可能会因人而异。

但是,一般的治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在脑卒中的初期,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措施,以保证其生命安全。

此时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形成阶段形成阶段是指进行肌肉运动、康复理疗、足底电刺激、步态训练等康复治疗,通过加强肢体力量、塑造肢体形态、提高肢体感觉、恢复功能等措施,降低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

在形成阶段之后,应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计划

脑卒中康复计划

脑卒中康复计划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血液供应到大脑受阻造成脑部组织损坏的疾病。

脑卒中后的康复期对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和日常能力,医疗专家们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脑卒中康复计划。

一、康复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计划应该以康复评估为基础。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认知能力和生活日常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医疗团队能够了解患者康复的起点和康复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二、物理康复物理康复是脑卒中康复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

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设计合适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步行练习、平衡训练、肌肉锻炼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能力。

三、语言和言语康复脑卒中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言和言语障碍。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康复计划应该包括语言和言语康复的内容。

语言治疗师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训练方法,如发音练习、语言理解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认知康复脑卒中后,患者可能会经历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障碍。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认知功能,认知康复是康复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认知康复包括认知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等,通过训练激活患者大脑功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恢复与提高。

五、心理康复脑卒中后,许多患者会面临心理压力、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康复计划应该包含心理康复的内容。

心理治疗师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和心理调适等工作,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进程。

六、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脑卒中康复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社会康复的措施,帮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如独立生活能力训练、职业培训等,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脑卒中康复计划应该是一套综合性的康复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缺氧、脑细胞坏死等症状。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康复期的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产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内容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电疗和热疗等。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和功能训练。

运动训练是指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和平衡功能,包括步态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

功能训练是指帮助患者恢复吞咽等日常生活功能。

电疗和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指帮助患者恢复或者提高语言和交际能力的治疗过程。

包括言语理解、表达、阅读、写作、交际等方面。

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调节,认知行为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温暖,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增强康复信心。

康复治疗原则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是指在患者出现脑卒中后尽快开始治疗,以尽早恢复脑部功能。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语言、视力、听力、感觉和运动功能,防止患者后遗症的加重和发展。

个性化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制定的。

家庭康复治疗家庭康复治疗是指康复医师、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密切合作,组成一个康复团队,为患者提供家庭康复服务。

这种方式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关注和照顾,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居高不下。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基于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全面探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和重要原则。

一、康复治疗的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最大限度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的康复目标包括:1. 运动功能康复:恢复患者受损的运动功能,提高步态平衡性,提升肢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2. 语言和沟通康复:提高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恢复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

3. 接触环境的康复:帮助患者适应和改善日常生活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4. 心理康复: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

二、康复治疗的方法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建议,康复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下: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物理活动和运动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步态平衡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发音、阅读和书写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3. 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辅助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配备相应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如轮椅、助行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2. 早期介入: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越早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因此,早期介入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3. 综合治疗:康复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CATALOGUE目录•概述•急性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总结与展望定义与分类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残疾、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个体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

床边康复急性期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是指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急性期物理治疗是指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反力量的恢复和预防肌肉萎缩。

急性期作业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性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职业技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1康复训练计划23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目标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训练强度和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药物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治疗方案心理评估进行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康复方法、护理技巧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和能力。

提供咨询在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肘、腕、指关节
一手握腕,一手扶肘,全范围被动运动肘关节 腕关节的背伸运动,一手固定腕,另一手扶手掌,
做全范围被动运动 拇指屈曲、伸展、掌侧外展、桡侧外展、对指等,
均要进行充分的运动 掌指关节被动运动,一手固定腕,另一手协助手
指完成最大范围的屈曲与伸展运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桥式运动
下压膝关节
帮助伸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床上转移
目的:
• 训练患者在床上的运动 • 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训练意识 • 提高患者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 缓解痉挛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躯干
目的:
缓解躯干伸肌痉挛,诱发腰部、下腹部肌肉选择 性活动
促进骨盆运动 缓解下肢伸肌痉挛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躯干
固定患手
前后摇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躯干
注意事项:
姿势要正确,以免加重痉挛 双侧肘关节保持伸展位,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逐渐扩大运动的幅度 腰椎保持屈曲位,抑制躯干伸肌痉挛
屈曲>90°
屈曲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良姿位/仰卧位
应尽可能少用仰卧位
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出现 姿式异常
容易出现褥疮 易造成患侧下肢外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肩 胛 前 伸 伸






防骨
民 医 院
止盆 外向 旋前
康 复 医 学 科
//
早 期 康
早期康复
方法/良姿位/患侧卧位
• 是最重要的体位 • 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 • 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 • 健手能自由活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良姿位/患侧卧位
膝轻度屈曲
肩胛带前伸
腕背伸 指伸展
肘伸直、前臂旋后
屈曲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良姿位/健侧卧位
方复 法
良 姿 位 仰 卧 位
早期康复
方法/2.翻身/向患侧翻身
双手插握,向患侧摆 患者抬起健腿,向前摆动 不鼓励抓床 治疗师注意患肩,并促进患腿外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2.翻身/向健侧翻身
双手插握,在头上方做水平摆动 同时,躯干上部向健侧旋转 治疗师协助骨盆旋转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插握
方法: 初期就应教会病人,每天数次 两手握在一起,十指交叉,患侧拇指位于最上
面,并稍外展 患者伸肘,双手插握,上举至头上;侧举;指
鼻 卧、坐、站均要练习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桥式运动
目的:
• 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 • 诱发下肢的分离运动 • 缓解躯干、下肢痉挛 • 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床上转移
健足插入患足下方,健肢抬起 患肢横向移动
用肘关节及下肢支撑将臀部抬 起,横向移动
肩关节向相同方向移动即可完 成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髋的控制
目的:
• 促下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 抑制下肢的伸肌痉挛 • 为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髋关节
下压患膝
左侧瘫
一手屈曲健侧下肢, 一手下压患膝,使
髋关节伸展。
一手固定健侧下肢 伸展,另一手保持 患膝伸展,用肩上 扛,使髋屈曲,牵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方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 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 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 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基本目的
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 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 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 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
床 上自我辅助练习 双 手插握 桥 式运动 床 上转移 髋的控制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 • 可减轻上肢的屈曲痉挛 • 可改善感知觉 • 是完成其他动作的必要准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肩关节
肩关节屈曲
肩肱关节与肩胛 胸廓关节2︰1
肩关节外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④被动运动/肩关节
60° 30°
120° 60°
30°
6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肩关节
注意事项:
避免关节出现疼痛 禁止关节牵拉手法 关节活动度不宜过大 随着肌张力的增高,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重点训练肩胛胸廓关节的运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
目的: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促通神经反射 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 缓解肌肉痉挛 牵伸缩短的肌肉和肌腱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肩关节
固定肱骨近端
固定肩胛下角
肩胛胸廓关节运动
肩关节内、外旋 (90°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髋的控制
方法: 双足支撑床面,患膝从健膝旁移开,保持稳定 在指定位置停住,而不向外倒 还可做伸髋时抑制伸膝的活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被动运动
4.上肢(肩、肘、腕、指关节)
被动运动 5.躯干
6.下肢(髋、膝、踝、趾关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治疗开始的时间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康复
方法/1.正确体位
目的:
正确体位(良姿位)
•保护肩关节、防止肩痛
•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患 侧
健 侧
仰 卧
•预防、缓解痉挛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