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相关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园林设计绿化中的水景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园林设计绿化中的水景设计

浅谈园林设计绿化中的水景设计摘要:水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绿化中的重要性就如同水一样,它对于园林设计绿化中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如果能够全面性地掌握并理解水景设计的特性,这样一来就使设计者更轻松地把握好水景设计和整个景观设计的关系。

笔者根据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设计原则和布局,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究,并结合了一些实际,对园林设计绿化中的水景设计做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用性建议。

关键字:园林设计;绿化;水景设计园林设计中的绿化对于现代城市来说,是衡量文明与价值的标准之一。

单单对于园林设计绿化中的水景设计来说,它的运用更是一种自然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园林设计绿化更具有可观性和实用性,让人类的生活回归自然,形成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理念对于人类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水景设计的意义对于风景设计来说,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同时具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声等多种特性,这些对于园林设计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水可以单独作为艺术品主体的原因。

综上所述,水景设计在园林设计绿化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二、水景设计的价值(生态方面)水景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园林设计绿化中的水景设计,因此笔者主要阐述的是水景设计生态方面的价值。

我们可以从众多园林设计的优秀方案中看出,因为水景独特的观赏特性以及美学的表达方式,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水生植物是具有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的,使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大大增加,也因此大大抑制了有害藻类,对于水体的生态平衡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近几年,人工湿地系统兴起,特别是在净化城市水体这一方面,这也是水景设计在生态方面价值的最好体现。

水景设计依据科学的配置,建立了时间结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三方面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这样一来,就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水景设计的特征及其要点水景设计是园林设计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根据水的特殊性来决定水景设计的多样性。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4:水草和种植与池水深度
不同的水草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例如,鸯尾草、蝴蝶花生长在靠近水池的陆地 上;玉蝉花、水芹、花菖蒲、芦苇、莎草等生长在水边;蔗草、菱笋、灯心草长在 水深5—10CM处;睡莲所需水深为30CM,而它的种子发牙则需10CM水深;莲花、 慈姑所需水深为20CM左右。萍蓬草适合在1M左右深、无暗流的地方生活。而风眼 兰则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因此大中型鱼池,应修筑挡土墙,池底铺垫水田常用的底 土。小型水塘一般可利用瓦盆栽种水草,长成后再植入水中。
2015-4-9
3)确定用水种类(自来水、地下水、雨水)以及是否需要循环装置。 4)确认是否安装过滤装置。结养护费用有限又需经常进行换水、清扫的小 型池,可安装氧化灭菌装置,基本上可以不用安装过滤装置。但考虑到藻
类的生长繁殖会污染水质,还应设法配备过滤装置。
2015-4-9
5:水池的设计要点 5)确保循环、过滤装置的场所和空间,水池应配备泵房或水下泵井,小型池的泵井 规模一般为1.2X1.2M大,井深需1M左右。 6)设置水下照明,配备水下照明时,为防止损伤器具,池水需没过灯具5CM以上, 因此池水总深应保证达30CM以上。另外水下照明设置尽量采用低压型。 7)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瀑布、水池、溪流等水景设施的给排水管线与建筑内部设施
5:水对容器与景物特征的反映:
A 坡度 水流的速度可以反映出河床的坡度,快则陡,慢则缓。 B 容器的现状和尺度 等宽平滑的渠道,则形成平稳、流畅的流水;渠道宽度突然减 小,会产生汹涌的激流。 C 容底的表面质地 容底的表面质地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和形态。 D 温度 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成为固体。 E 风 风会使水面产生浪花. F 光 水面即可反光也可吸光,具有镜面效应。
3.3 溪流的设计 1:溪流、沟渠 水景设计中的溪流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式溪流;法国 等欧式园林中用以连接为远眺、对景而设的壁泉、水池等,具有一定装点作用 的沟渠等。 其形态可根据水量、流速、水深、水宽、以及沟渠等自身的形式而进行不同的 创作设计。 2:自然式溪流与主景石 园林的溪流中,为尽量展示溪流、小河流的自然风格,常设置各种主景石。

(完整)园林水景观设计的方法

(完整)园林水景观设计的方法

园林水景观设计的方法为了突出水景设计的内容,我们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增添水景的意境,譬如动静结合、植物搭配等,当代景观结合多年经验,对相关的方法进行如下总结:1、动静结合。

动态和静态是水景景观的两种基本表现形态,以喷泉、瀑布、溪流、湖水、涌泉等形式表现出来,将动态和静态的表现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强水景动植物的观赏性,还能够体现出水景景观的活力。

譬如说在静止自然景观中,利用阶梯式人造瀑布的方式,形成水景和静态景观的融合,水景可以带动静止景观的观赏性,而自然景观能够用其形态和颜色,提高水景的活力。

2、给水方式的选择。

水景的形态需要通过适当的给水才能表现出来,而给水方式选择,需要结合水景的地形条件和园林的其它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水景需要表现的形态。

譬如某水景要以悬挂式瀑布表现出来,那么要利用假山的高度落差条件,采用循环高位给水的方式.因此要求设计师要参考业主想要达到的水景效果,综合各种可利用的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给水方式。

3、动植物的合理搭配。

我们从自然美观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动植物在水中搭配,能够丰富水中的视觉空间,并改善水体的质量,首先是动物的选择,可以选择观赏性比较强的水生物种,选择的原则是保持水生物种的多样性,可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并形成较为完整的食物链。

其次是植物的选择,水景的主要植物是水草,但要注意各种水生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一方面是确保植物能够正常地健康生长,另一方面是协调植物之间的密度和色彩,并和水边的非水生植物形成层次烘托关系,给人营造一种远近相间和错落疏密的立体视觉感受,否则风格可能会单一呆板.水景的水生植物必须和周边景观具有协调性,提高水面倒影的观赏效果。

4、水景建筑物的设计。

水景的常见建筑物是亭台、楼阁、亭榭、水景桥等,出于安全、质量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这些建筑物的材料要经过严格的防腐处理,并增加建筑物上面的雕刻。

譬如亭榭,一般位于水景的中央,四周环水,既可以供以人们休憩观景,还能够起到增加水面空间层次美感的作用,然后利用水景桥连接亭榭和陆地,方便园林人们的通行。

园林造景的要点

园林造景的要点

园林造景的要点园林造景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创造,营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内涵的景观空间。

园林造景包括了建筑、园林、水景、石景、植物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场所。

下面将从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水景设计、石景设计等方面介绍园林造景的要点。

一、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在园林设计中,要以人为本,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2. 环境适应性: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并根据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3. 统一性:在整个园林中要保持风格统一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 层次分明: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层次分明,使之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5. 空间流畅性: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空间流畅性,使之呈现出自然、舒适的感觉。

二、植物配置1. 植物选择:在园林造景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2. 植物组合: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之间的组合效果,如颜色、形态、高低等因素,使之呈现出美丽的视觉效果。

3. 植物养护:在园林造景后期,要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其生长健康,并及时修剪和更换。

三、水景设计1. 设计原则:在水景设计中,要注意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并考虑到水质、水流等因素。

2. 水景种类:常见的水景有喷泉、池塘、瀑布等,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场地特点进行选择。

3. 水质管理:在水景建成后需要对水质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清洁卫生。

四、石景设计1. 石材选择:在石景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合场地环境和风格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

2. 石景造型:在石景设计中要注意造型的协调性和美观性,使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3. 石景养护:在石景建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如定期清洗、保养等。

五、其他要点1. 照明设计:在夜间园林造景中要注意照明设计,使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作者:唐燕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12期1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作用及其原则1.1 水景设计作用1.1.1 提升园林景观美学效果。

自古以来,我国园林设计拥有极高的水准与造诣,其过程以美学效果为追求,以园林景观所营造的意境以及为人类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为目的。

故此,基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传承,水景设计逐渐发展为其组成的重要内容,并且所达造诣较高。

例如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水景设计形式多样、动静结合,既有环廊绕柱,又有独立成片,综合作用下使园林景观整体效果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特征,有力彰显了园林的艺术气息,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可深切感受到自然的美与自由。

1.1.2 满足园林景观生态多样性发展需求。

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园林景观系统的运行、发展与水紧密相连,如若其中只有单一的花草树木,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景观的整体效果,但是长此以往缺乏水体的调整,必然会导致园林生态系统紊乱失调,严重时造成系统逐渐衰竭枯死。

1.2 水景设计原则1.2.1 统一协调。

水景设计应以园林景观整体规划为依据,力争与周边环境(包括建筑、景观等)完美结合(相互协调、相互衬托),同时综合考虑设计环境的生态条件,确保水景设计与周边环境在风格上保持一致。

1.2.2 形式恰当。

一般情况下,美观、实用为园林水体面积设计的主要依据与标准,对于水池而言,其面积通常宜为园林总体面积的30%。

1.2.3 特色突出。

园林水景的设计应处理好其与园林整体的关系,水乡气息较为浓厚的地区,可以水景为重点为人们营造出具有灵动性的空间;而水乡气息淡薄的地区,可以水景为点缀为人们创造出清新爽朗的感觉。

1.2.4 宜“活”不宜“死”。

古有人类依水而居,并且也因水而使文化商贸得到了流通与传承,现代社会在基于古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延伸了水的“使命”。

水的流动可以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假若将水系比做成城市的血脉,那么水系的流动则是维持城市生命的基本条件,而城市血脉的流动与更新,同时又保证了城市肌体的健康。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水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园林景观充满活力,符合大众的审美,也更能贴近自然,突出园林景观的特点和风格。

但是,水景的设计和运用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不能盲目,要选择适合的设计方法,发挥出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关键词:水景;景观园林设计;运用引言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水景能够起到有效的衬托和聚焦的作用。

有效的利用水景不但可以提高园林的各种使用功能,还能增强景观园林的整体美感,给人们在精神上营造一种世外桃源的独特感受。

水景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各站条件进行再加工,同时利用各种山石、光影、绿植等进行点缀,使水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邃感。

1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任何园林景观的设计都需要参照物,而水景正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参照物,任何形式的水景都可以给园林景观带来活力,使园林景观呈现出最佳视觉效果。

点式水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点式水景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小,而且可以随意搭配花坛等,应用成本低,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今,园林景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对水景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人们希望参与到水景设计中,这体现了水景设计的亲民性。

新时期,水景设计更加人性化,从大众的需求出发制定设计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各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水景的设计和营造提供了技术条件,水景设计不再单一,而是更加大胆丰富,水景设计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水景仅出现在公园或者是私家园林中。

目前,水景已经无处不在,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风景线,水景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革新,水景的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水池,设计人员开始在传统水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

水景设计不仅仅要体现园林景观的特点,还要考虑大环境的风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人的思想理念。

2水景的类型和表现形式2.1水景的类型水的形态是不固定的,其所处的环境不同,显示出的形态也不同,亦静亦动又非静非动。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景观水景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水的元素和形式,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效果的景观空间。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1.瀑布景观:瀑布是一种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水景形式,能够为环境增添动感和活力。

瀑布的设计要点包括高度、水流形态和声音效果的把握。

瀑布高度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和建筑风格来确定,但一般应与周围景观形成协调统一的比例关系。

水流形态可以采用连续流水、阶梯瀑布或落水式瀑布等形式,通过水流的变化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此外,利用声音效果可以增强瀑布的意境,如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和落差来调节瀑布的声音大小和音调。

2.喷泉景观:喷泉是利用水的喷射和喷溅效果来创造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的水景形式。

喷泉的设计要点包括喷水形式、喷水高度、喷泉节奏和光影效果的安排。

喷水形式可以选择直喷式、雾化式或喷泉群等形式,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目的来确定。

喷水高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一般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喷泉节奏可以通过改变喷水的间隔时间和喷水的脉冲效果来调节,创造出不同的动感效果。

光影效果可以通过灯光的照射和水流的反射来创造,增强喷泉的夜景效果。

3.池塘景观:池塘是一种常见的水景形式,可以根据场地和需求的不同来设计不同风格的池塘。

池塘的设计要点包括水面效果、水面植被和周围环境的融合。

水面效果可以通过调节水质和水色来达到,如利用水质变浑浊或呈现不同的色彩效果来创造特殊的水面效果。

水面植被可以选择水生植物、浮萍或荷花等,根据需要来进行布置,增加池塘的生态和自然感。

周围环境的融合可以通过设计池边的材料、景观元素和交通组织等来实现,使池塘与周围景观相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4.建筑水景:建筑水景是将水景与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手法,可以通过建筑物的装饰、结构和材料来创造出独特的水景效果。

建筑水景的设计要点包括水景造型、水景位置和建筑与水景的关联。

水景造型可以通过建筑物的造型和水流的流向来确定,如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溢流水池,形成流水下落的效果。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大多数人们喜欢亲水的环境,一条小溪、一个人工湖,甚至一个瀑布,一个喷泉……,都能让人感到欢快、兴奋,从而减轻园林周围其它建筑物的凝滞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

下面建科园林景观浅谈一下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5大要点,希望对您了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有帮助。

1、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在布局上追求回归自然的基本原则,切忌形似的模仿,需要园林设计者将园林建筑美与自然水体美相互配合。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遵循追求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格局,在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当中,自然的山水是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水体景观则是观赏和营造气氛的点缀物,植物配合山水自由的进行布置,道路回环曲折使人置身其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的交融境界。

2、要注意安全问题水景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渗水、漏水、漏电,水池深度应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米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米,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米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米。

3、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层次感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布局上,主体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利用水这一动态元素与周围的静景相结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使得园林的环境空间在构成上显得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使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让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身处园中,感受真实自然的山水,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天人合一。

4、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现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延续着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并在动静结合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手法。

例如使用灯光喷泉的设计方式,通过对喷泉的造型设计和灯光处理来体现园林景观、周围环境以及人文三者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相关要点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阐述了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主要作用,从而进一步针对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了论述,主要从研究水景的水景环境空间设计及特性设计两方面进行阐述。

旨在不断提高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水平,实现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作用环境设计
水是园林中最富变化的造园要素,其性柔,静时寂无声,动时奔流跌落而轰鸣,使园林增添无限生机;其无色,却在光照的影响下异彩纷呈;其无形,却又能随池岸等的变化而改变形状。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园林景观设计师竞相使用水的灵动,越来越重视对水景的利用,提升水景的审美价值。

1 园林景观水景的主要作用
1.1保护生态环境
仿造当地自然生态群落来营造水景,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另考虑生物多样性,为植物、鱼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之地。

水生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提供鱼类食物并担负处理排泄物、制造氧气的功能;鱼类抑制了藻类的过渡生长,防止水的富营养化;各种菌类分解动植物遗体。

各类生物依附于水景而形成良性的食物链,既使水景达到了自我循环自我净化的目的,保持了景致的美观,又提供生物栖息场所,保护了生态环境。

1.2反映地域特色
成功的园林水景,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能结合区域特色,依据地方的文化内涵来加以发挥。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乌镇,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四方水道纵横。

京杭大运河途经此处,镇内水网四通八达,港湾遍布千百年来,民居、集市、船坞、码头都临水而建,舟船往来,随处可见的水岸廊桥透出水乡独有的韵味。

游人乘舟畅游其间,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色古香的水乡风情扑面而来,慢慢感受着水乡恬静淡雅的内涵,使人深陷其中不忍离去。

1.3烘托园林景观
水景与树林、石桥、建筑、山石等彼此辉映,相得益彰。

园林水景,常与筑山相联系,如苏州的虎跑泉,与山体巧妙结合,成蜿蜒流淌的小溪,自陡崖中流出。

《画鉴》中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的说法,我国古代学者郭熙留下了“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

当代园林学者陈从周也说过“溪水因山成典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等名言,强调了山和水密不可分的关系。

园林上的筑山理水最终就是为了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1.4蕴含文化意境
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曾是文人墨客经常流连之处,为水景所感,使文人墨与水亲近,才有了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寄情山水”样的借景抒情之事得以流传。

如柳宗元所居愚溪园,以“愚”命名其景以水景为例,有愚池、愚岛、愚泉……诸如此类,表达的是自身的愚还是众生皆愚我独醒的感悟?相传东海上有蓬莱、壕洲、方丈三座仙山,山上遍生长生不老药。

因此秦皇在遍寻仙山不获的情况下,在兰池宫中挖池建山,模仿仙境来聊表心中的企盼,汉武帝则进一步继承了这一传统,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壕洲、方丈三仙山。

1.5 体现趣味性
广场等集会场所常采用的音乐喷泉,利用现场演奏或播放多媒体音乐来控制水流和灯光的喷泉。

根据专门的音控系统使喷出水流的造型和灯光的明暗随着音乐的节拍、旋律的变换而变化,美轮美奂,既可以人为实时操控,还可以按照多媒体程序运行。

它是以音乐、水、灯光的变化组合带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具有较强的参与性。

在平时静止的喷泉水池又可以作为广场的一景。

2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2.1 水景环境空间设计
水景空间因为添加了水这一元素,而使景观空间具有了水的活性,景观空间因此而活化园林水景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就是视觉上的感受。

在有限的空间中,水景通过各类组合使我们能够尽情发挥,通过将各类自然水体以不同形式融合,再加以人工的处理,就达成了活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1)大面积的水体,对景观空间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首先,水充分发挥了其无形的特点,其若虚似无的形态模糊了景观空间的界限,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山水一体,大大延展了园林景观的视觉范围。

其次,水上的景配上水中的倒影,特别是应用各类灯光效果布置成的夜景,既给水面营造出光辉与律动,还丰富和扩展了景观空间,产生深远、开阔的感觉。

面状的水在景观环境中常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式,或者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组成立体水池,造成视觉上由一变二,由二变多的效果,大大拓展了空间。

(2)点式水景具灵活且小巧特性。

在环境布置中常与花坛、亲平台、小品等结合,构成喷泉、小瀑布、跌水等。

在园林景观空间中起到点睛作用,作为空间的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而起着引导作用。

线式水景一般采用动的活水,结合喷泉和河湖等形成景观。

依据其延展的不同可分为平直型和折型平直型如园林中的河、湖,具有方向(流向)性,自然而然引导人的视线,能成明确的轴线,清晰地划分出园林空间的界限,用来作为自然的分界线,给人限分明的感觉又不显得突兀、折型形态狭长而在某一流向上的展开和延伸,如隐时现于林中的溪流,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又不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性造景观空间有明显的分割给
人造成连绵不断的空间印象。

(3)划分空间的层次,水景表现上充分利用水本身的特点和其他要素的搭配,可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在园林水景中,首先可充分利用水的可塑性和样的形态,将点、线、面上不同层面的水景串成一体;其次,利用水灵活多变特点,配合空间上纵横向断面的叠合及时间差,构成立体三维空间,形成立体景,再次,借助园林中其他要素制造景深从而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2.2水景环境特性设计
(1)充分发挥水的特性。

静水常以湖、潭、池等形式出现。

波平如镜,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更烘托出静。

皓月当空时,天上水中两轮明月交相辉映,同样令人陶醉。

静水营造的是一种极静的安详气氛,配合水榭、临水平台等休憩处所,为身处喧嚣闹市的人们创造出静谧的思考环境。

动态水指流水瀑布、喷泉等景。

动态水景充分反映出水青春洋溢的一面,在灯光、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使人也感染到了朝气蓬勃、欢快向前的魅力。

它调的是一种欢乐动感的气氛,是适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供人们嬉玩、互动的场所。

(2)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结合。

水有时借助小品、雕塑、栈道平台、桥、水榭、动植物等来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

水与构筑物的结合在中式园林中,水体常与临水栈道平台、桥、水榭结合在一起,既为人们提供了就近观赏水和休憩的场所,也赋予水景特殊的涵义,形成了景观的主题。

水与小品、雕塑、山石的结合在欧式园林中,水体往往是和雕塑、规整的树林、大面积平整的草坪等结合起来,共同塑造出完整的规则的视觉形象。

有时水从雕塑中流出来,因应雕塑的形态造到不同的喷泉、雕塑和喷泉的结合常布置在水体的中央,形成园林景观的主景。

雕塑的题材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融合了水的特性,表达出有某种寓意
参考文献
[1]安琪.深圳洪湖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J]. 河北林果研究,2011(02).
[2]侯少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01).
[3]范硕秋.浅析庭园植物设计要素[J].文学界(理论版),2011(0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