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精播技术
玉米密植精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4 种 子 的选 用 .
该 技 术 要 求 种 子 净 度 不 低 于 9 % , 度 不 低 于 8 纯
9 %, 芽 率 要 保 证 达 到 9 %以 上 , 水 量 在 l %左 7 发 5 含 4 右 。以前 试 验 的几 种 气 吸 式 精 密 播 种 机 , 选 择 的 种 因 子 普 遍 存 在 纯 度 、芽 度 不 高 等 缺 点 , 以增 产 效 果 并 所 不 明 显 。2 1 年 专 门 选用 了具 有 晚 种 早 熟 特点 的美 国 00 先 锋 集 团培 育 的 新 品种 先 玉3 5 先 玉 3 5 种 子加 工 3, 3在 过 程 中采 取 了分 级 加 工 工艺 , 穗 头 和 穗 尾 的 大 小 籽 将 粒 去 掉 , 用 玉 米 穗 的 中间 部 分 。由于 在 生长 过 程 中 只 肥 水 、 照等 条 件最 好 , 光 从根 本上 保证 了种 子 的均 匀 , 也 保证 了未来 玉 米苗 的强 壮 、 匀 、 齐 。 成 熟 期 为 均 整 其
沈 阳实 丰公 司 生 产 的 2 BQ-2 气 吸 式 精 密 播 种 机 , 型 结 构 合 理 ,风 机 安 装 在 拖 拉 机 前 梁 ,由飞 轮 的 皮 带 轮 直
1 7 需 有 效 积 温 约 27 0C; 株 株 型 紧 凑 , 高3 0 2 d, 5  ̄ 植 株 2 c 穗 位 高 1 0c 成 株 叶片 数 1 片 ; 长 2 m, m, 1 m, 9 穗 0c 穗
1 节 省 种 子 。按 传 统 玉 米 播 种 方 式 , 点 种 到 ) 从
机 播 , 穴 至 少 2 粒 种 子 ,出苗 后 再 进 行 间 苗 。要 每 ~4
体 ”的传 统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 变为 “ 肥 、 水 、 播 改 足 足 小 量 、适 宜 群 体 ”的机 械 化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 实质 是 以 其 机 械 化 作 业 为 手段 , 土 壤 、水 肥 条 件 好 的高 产 地 块 在
浅谈玉米免耕精播技术

【 稿 日期 】 2 1— 2 1 收 01 0— 0
【 】 1 10 邮编 10 0
【 作者简介】 王龙禹(9 4 ) 男, 16 一 , 辽宁灯塔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稚 广工作 。
AGRI CUL TURALTECHNOL G Y & EQU I M E T O P N
要求在播种环节上进行免耕播种 ,对所使用的机械性能 、 作业方式等有较高 的要求 。
2 免 耕精 播技 术 的基本 要求
免 耕精 播 是 保 护性 耕 作 技术 的关键 环 节 。 而免 耕 精播
机的技术性能直接决定着免耕精播质量 , 免耕精播机的可
靠 性 影 响着 机 组 作业 效 率 。免 耕 覆 盖 精 播 机 主要 技 术 性
1 推 广 免耕 精播 技术 势在 必行
11 自然条 件的改变影 响着粮食正常生产 .
一
能, 一是 指精 播 机 对 覆 盖 秸 秆 的 适 应 能 力 , 即在 秸 秆 覆 盖 条 件 下作 业 , 播 机 正 常 行 走 的 通 过 能 力 ; 是 破 茬 开 沟 精 二 形成 播 带 苗 床能 力 ; 三是 精 播机 在 横 纵方 向上 对 地 面不 平 度 的适 应 能力 , 即仿形 性 ; 四是 落 粒 的稳 定 性 , 即株距 的稳 定 性 和播 深 的稳 定性 ; 是 覆 土镇 压 性 能 。这 些 技术 性 能 五
玉米精量播种保全苗技术

致 ,株 距 要 准 .苗 带 要 直 。 4播 种 深 度 :播 种 过 深 , 易 造 .
成 苗 不 齐 确 定 播 种 深 度 十 分
、
种 子 的 选 择
重 要 播 深 以 镇 压 后 3 4厘 米 左 —
1品 种 选 择 :品 种 遗 传 素 决 . 定 品 种 本 身 活 力 、顶 土 力 或 苗 期 抗 性 .直 接 影 响 品 种 本 身 大 田 茁 情 况 尤 其 在 逆 境 f 低 温 、 如
右 为 宜 在 墒 情 较 好 的 粘 土 . 应 适 当 浅 播 : 疏 松 的 砂 质 壤 土 . 应 适 当 深 播 。 过 浅 易 “ 干 ” 过 落 :
深 ,延迟 出苗 期 .苗 弱 。
5播 后 镇 压 :播 后 覆 土 以 后 , . 好 . 土 地 平 整 . 播 种 深 浅 容 易 一 要 适 墒 镇 压 根 据 土 壤 湿 度 . 确
《 村 科 学 实验 》 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晒 种 播 种 前 2 3天 晒 种 . 垄 . 4月 初 土 壤 冻 融 交 替 的 时 候 的 原 则 . —
激 活 酶 的 活 性 . 杀 死 种 子 表 面 的 进 行 三 犁 成 垄 . 同 时 深 施 底 肥 .
真 菌 经 过 阳 光 晒 过 的 玉 米 种 子 . 起 垄 后 及 时 镇 压 .达 到 土 壤 要 无 土 、 镇 压 五 项 作 业 程 序 要 连 接 . 播 种 后 吸 水 快 . 发 芽 早 . m 苗 整 坷 垃 .垄 内 充 实 无 茬 子 的 待 播 状 以 减 少水 分 损 失
黄淮海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

黄淮海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广泛。
为了实现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精准调控技术措施: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的耐密植、抗病虫害、高产的玉米品种。
二、精准播种:在适宜的播种期内,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确保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均匀。
三、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耐密植品种的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
四、精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需肥规律,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实施精准施肥。
五、科学灌溉:依据玉米生长需水规律,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水分充足而不过量。
六、病虫害防治:定期监测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七、精准收获:在玉米成熟期,根据天气状况和玉米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收获。
收获时注意保持适当的留茬高度,以利于来年耕作。
为了实现黄淮海夏玉米密植高产,除了以上精准调控技术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夏玉米机械化单粒精播技术

机配 套 作 业 , 主 要用 于免 耕 地单 粒 精播 , 可条 施 晶 粒 5 播 后 压 水 状化 肥 , 一次完成开沟施肥 、 开种 沟、 播种 、 覆土 、 镇 在 播 后 及 时浇 蒙 头水 ,提 高 出苗 率 ,保 证一 播 压等 项 工 序 。排 种 器播 种 精 度 高 , 穴距 精 确 , 幼 苗 分 全苗 。
粮食 作物 2 0 1 4 . 1
舭张
夏玉米机械化单粒精播技术
史红 志 党 伟 王德 民
( 山东 省邹 城 市农技 站 邹城 2 7 3 5 0 0 ) 摘要 : 做 好 小 麦秸 秆 处理 为前 提 , 选 用优 质 良种 为保 障 , 推 行夏 玉米机 械化 单 粒精 播 。通 过机 械 化 单粒精 播 为夏 玉米生 长创 造合 理 的群体 状 态 , 同 时加 强田 间管理 , 大面积提 高夏 玉米产 量 。 关键词 : 夏 玉米 ; 机 械化 ; 单 粒精 播
6月 1 0 ~ 1 5 日。要 开 沟 施肥 , 保 证 肥效 , 开 沟 深 度 一
1 前 茬 处 理
一般 6 ~ 8 c m, 肥、 种隔离 , 亩 施 复合 肥 l 0 ~ 1 5 。 采 用 带 秸 秆 切 碎 和 抛 撒 功 能 的 小 麦 联 合 收 割 致 ,
减少 玉米 管理 人 工消 耗 。 机, 小 麦 收 获低 留茬 , 提高秸秆粉碎质量 , 小 麦 秸 秆 提倡 施 用玉米 缓 释肥 , 切碎 长度 ≤1 0 e m. 切 断 长度 合 格率 ≥9 5 %。 抛 洒不 均
轮, 实 现一 穴 一 粒精 播 。机架 距 地 面抬 高 , 前 后 开 沟 响 . 统一实行苗后茎叶处理 , 玉 米 5叶 期 以前 、 杂 草
器 距 离加 宽 , 缓减 了夏 播 麦秸堵 塞 机器 现象 。
玉米精播技术

130 2 0 0)
31 合 理 密植 , 定 播 量 : 植 密 度 首先 要 考 虑 品种 . 确 种
11 晒种 :经过 阳光 晒 过 的玉米 种 子播 种后 吸水快 , . 发 芽早 , 出苗 整齐 , 出苗 率 高 , 苗粗 壮 。 幼 1 浸 种 和 拌 种 : 水 浸 种 主要 是 供 给 水 分 , 进 发 . 2 清 促 芽。 化学 药剂 浸种 主要 有磷 酸二 氢钾 和微量 元 素浸种 , 但 浸种 的浓 度不 可太高 , 种时 间不 可太长 , 则种 子 浸 否 容 易 中毒受 害 , 降低发 芽率 ; 用农 药拌 种可 防治 病虫 危
・
种 子科技 ・
・0 0 0 ) 2 1 (3 ・
中 图分 类 号 : 1 . 2 S5 30 4 文 献标 志码 : B
・ 高一优 ・ 两
文 章 编 号 :10 - 6 0 2 1 ) 3 0 4 一 1 0 5 29 (0 0 0 — 0 0 O
玉米 精 播 技 术
疏松 的砂质 壤土 应适 当深播 , 6~8c 为宜 。土 壤 以 m
水分 较大 不宜 深播 , 土干 则应 适 当深播 。 33 播 后镇 压 : 后覆 土要 适 当镇 压 , 旱 时要 重 镇 . 播 干 压, 但土壤 水 分过 多时 不要镇 压 。
4 适 施 种 肥
l 种 子 包衣 : 衣种 子播 种 后具 有抗 病 、 虫 能力 , - 3 包 抗 并 能促进 生根 发芽 , 要针 对 当地病 虫选 择种 衣剂 。 2 精 心备墒 土壤 墒情 是影 响种 子 出苗质 量 的关 键 。 墒情 好 , 土 地平 整 , 种 深浅 容易一 致 , 播 出苗 整齐 均匀 。播前 备墒 的一 个重 要环 节就 是土 壤水 分 的调整 。
玉米精准种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玉米精准种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姜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3期姜峰近些年农业技术发展速度飞快,精准种植技术在未来农业技术中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人员结合农业技术的现状,深入的研究了玉米的精准种植技术,这对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玉米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播种技术所用的播种设施是机械设备,这种技术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玉米播种机械,严格地将定量好的玉米种子根据制定好的播种深度、行距、植株的间距等进行播种,精准播种技术的使用完全符合农艺的各项要素,使用这项技术主要内容是选择适合的播种机,严格地按照流程进行整地,选择优良的种子,严格控制播种的密度以及深度等。
精准播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播种成本得到了更好的节约。
玉米种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投入较少的成本,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
精准播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使用,能有效控制成本,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而且种子用量以及播种的时间都有明显的减少和缩短,这从整体上就控制住了生产的成本,能够收获更大的效益。
2、玉米增产效果显著。
在种植玉米中合理的运用精准播种技术,播种效果相比传统技术无论是深浅度,还是种子的播种量上都更加均匀,这样每一株玉米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都能够有充分的阳光照射,而且通风良好,营养以及水分都能够有效地吸收,幼苗的发育更加健壮。
另外,这项新技术的使用,有效的与种子的特性相结合,玉米种植的密度更加合理,每一颗玉米植株都得到了更好的生长,玉米品种自身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给玉米高效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准、精量施肥技术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地进行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田间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项技术与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系。
过去在玉米种植施肥过程中,施肥的类型以及剂量上缺少一个规范化的施肥流程,这对于种植效益非常不利。
在玉米种植中通过精准施肥技术的有效运用,可实施科学合理的施肥,达到良好的种植效益。
玉米免耕精播技术研究

械生产率低 ,生产成本高。广大农 民迫 切寻找一种新 种 位置 不准 确 ,要通 过仿形 轮来 保证 播种位 置 的准 的耕作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保 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很好地 解决上述 问题 ,这一
春旱 ,加之大风扬沙天气的增多 ,使土壤 水分散失加 施 在作 物根系发达 、易 吸收的位置上 ,又要保证不烧 快 ,严重影响春季播种保全苗。 种 、烧 苗 ,还要保 证覆 土厚 度 ,减少 自然 挥发 与流
二是传统耕作方式使土壤耕层结构遭到破 坏。在 失 。
东北等地区 ,传统 的耕作方式一般要在播种前进行地
- ▲ —E T NS… N … X— I … E O
推广天 地
一
~
一
玉 米 免 耕 精 播 技 术研 究
。苗 全 刘玉梅 孙柏林 李 涛 李 蕙敏 黄志岩 郑贵员
免耕精确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 的关键环 节。就 播种 技术 的要 求 ,机械 在作业 时应 完成 精确 深施 化 是在播种 前对耕地表 面不进行犁耕 、旋耕和清理秸秆 肥 、秸秆杂草切断与清理 、种床整形 、精确播种 、覆 等翻耕作业 ,直接使用专用播种机械 ,一次进地进行 土与重镇 压等。二是具有先进性 、使用 的可靠性和推
的认 可 。
播率 2 %以下 ,无碎种 。第二 ,播 种位置要 精确 。要
二 、免耕精播技术的基本要 求
严 格控 制 深度 误差 不 超过 ±1m 0 m,保 证 出 苗整 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精播技术
随着产量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
播种技术包括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度、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种子处理晒种。
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
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
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
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
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
合理密植,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
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
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
玉米播种量的计算方法为用种量(公斤)=播种密度x每穴粒数x粒重x面积。
应重点发展玉米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厘米为宜。
在墒情较好的粘土,应适当浅播,以4~5厘米为宜。
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厘米为宜。
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播后镇压播后覆土以后,要适当镇压,干旱时要重镇压,而土壤水分过多时,不要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