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玉米种子和施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夏玉米不同品种特征特性以及栽培要点

夏玉米不同品种特征特性以及栽培要点

夏玉米不同品种特征特性以及栽培要点作者:李姣崔铁平邓睿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3期李姣崔铁平邓睿近些年来陕西省一直坚持着需求导向,立足着本地的资源禀赋,发挥着本地的区位优势,力求在单位面积中获得最佳的农作物种植效果,不断促进着本地的农业效益。

陕西省主推的玉米品种有陕单609、德单系列、郑单958、秦龙14、秦龙18等。

为此本文重点以,夏玉米秦龙14与郑单958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要点,展开相关探究。

一、秦龙14玉米的特征特性秦龙14型号的玉米,是一种中熟夏播的杂交类型的玉米品种,最突出的优点在于,成熟期时处于中熟的状态,其籽粒呈现半紧凑型,秦龙14型号的玉米比较耐旱、寒,具有较强的抗涝性和适应性。

秦龙14型号玉米的幼苗叶鞘为紫色,叶色为深绿色,茎秆较为粗壮,花丝呈现淡红色,花药为黄色,籽粒呈现黄色,为白轴,半马齿形状。

根据2007年到2008年相关试验数据显示,秦龙14型号的玉米株高为259到261厘米,穗长为16到18厘米,秃顶为0.4到0.6厘米,穗位为97到99厘米,穗粗为5.1到5.3厘米,行数大多在15到17行,每行的粒数为32到34粒,干粒的重量普遍达到了308到400克之间,全生育期的天数普遍在96到98天,同郑单958型号的玉米相比,迟熟了2天左右,秦龙14型号玉米的根系也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二、郑单958玉米的特征特性郑单958型号的玉米,是一种中熟夏播的杂交类型的玉米品种,幼苗叶鞘为紫色,生长势比较一般,株型比较紧凑,郑单958型号的玉米的株高一般在246厘米左右,穗位为110厘米左右,雄穗分枝中等,且分枝和主轴之间的夹角较小,果穗呈现简状,穗轴为白色,果穗长为16.9厘米。

行数大多在14到16行,每行的粒数大致为35粒,具有较强的结实性。

秃尖小,籽粒呈现黄色,为白轴,半马齿形状,干粒的重量普遍达到了307克,出籽率高达88%到90%,全生育期的天数普遍在96天,有不错的抗大斑病、小斑病、感茎腐病与黑粉病的能力,郑单958型号的玉米的根系也较为发达,抗倒性、耐旱性和耐高温性都比较强。

夏播玉米制种提高种子商品性

夏播玉米制种提高种子商品性

夏播玉米制种提高种子商品性夏播制种区由于时间短,气温高,干旱、阴雨天气较多,病虫害严重,要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种子,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1亲本自交系和制种基地的选择自交系和基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制种的成败。

由于夏播制种玉米时间短,生育期短,温度由强到弱,高温干旱天气较多,病虫害严重,因此应选择生育期短、紧凑型、抗病性强、花粉配合力高、父本花粉耐高温、杂种优势强的组合。

亲本种子应该选用饱满度好、有光泽、籽粒均匀的高纯度的种子,以利于幼苗的健康发育和提高田间幼苗整齐度。

基地的选择要坚持“四要”,即要有严格的隔离条件,要有坚强的村领导班子,要有经过严格培训且能掌握制种技术的制种户,要有土壤肥沃、排灌条件好的制种地。

2播种“春争日,夏争时”。

早播是夏玉米制种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

夏玉米种晚了,不但成熟不好,而且产量也随播期的延迟而下降。

因此,夏播制种玉米必须适时抢早播种,夏收前将粪送到地头,浇好麦黄水,一旦小麦成熟,就集中力量抢收抢种。

另外播前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均可增强种子的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减轻病虫害,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播种时应调整好父母本的播期和种植比例,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父母本种植比例一般为1∶4,行距40cm,株距26cm,留苗密度一般为6000株/667m2~6500株/667m2。

具体情况根据品种、地力水平、栽培技术等因素而定。

3田间管理3.1施肥:夏玉米拔节后吸肥量较少,到喇叭口期吸肥进入盛期,抽雄期达到高峰。

因此在施肥上,夏播制种玉米在重施底肥的基础上,应在大喇叭口期重追穗肥,苗期和灌浆期追肥看苗情灵活掌握。

在化肥施用上,做到氮、磷、钾配合,适当添加硼、锌肥。

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0.5∶0.8。

硼肥一般1kg/667m2,锌肥2kg/667m2,与底肥混匀施入。

3.2浇水:做到看天、看苗、看地浇水。

关键是浇好底水、拨节水和抽雄水。

3.3间苗定苗:“苗荒重于草荒”,说明夏玉米早间苗定苗的重要性。

夏玉米品种先达601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品种先达601高产栽培技术

早、治小,不达到防治指标决不用农药,积极推广杀虫灯、性引诱剂、色板等绿色防控技术。

3.5 适时收获,严格控制后续环节 改进收获时期,坚持做到适时收获,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选择无污染的场地及时晾晒。

严格控制无公害优质米的加工、包装、运输、仓储等后续环节,各环节所用场地、设备必须具备无污染条件。

工作人员持健康合格证上岗,实行无污染操作。

加工区应远离厕所、垃圾场、医院等污染源。

包装必须用专用食品袋包装,且印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标明主要项目指标。

产品运输车辆无污染,专车专货调运,仓储实行专货专储,禁止与其他物品混放混储。

3.6质量标准及标志标签 稻谷质量指标符合GB/T 17891—1999要求,并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经有关专门机构认证、颁证后,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在产品包装上注明品种名称、品质级别、净含量、生产日期、保存期、执行标准、产地及生产者等内容。

(收稿日期:2015-03-03)夏玉米品种先达601高产栽培技术杨淑丽 王金华 石云翔(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河北隆化 068150)先达601是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隆化分公司,利用NP2357作母本、齐318作父本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陕西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3014。

该品种具有产量稳定,抗茎腐病、丝黑穗病和大(小)斑病,抗倒能力强,综合抗性好等优点。

1 主要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夏播生育期97d。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缘紫色,幼苗绿色。

株型半紧凑,叶间距大,植株通风透光性好,株高275cm,穗位高87cm,成株叶片数21片。

花药颖壳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偏锥型;穗长20cm,穗粗5.8cm,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子粒黄色、半马齿型,出子率87.6%,百粒重39.5g。

1.2 抗病性 201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接种抗病性鉴定:该品种高抗茎腐病、穗粒腐病、小斑病,抗大斑病。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抗大斑病。

河北省夏播青贮玉米绿色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河北省夏播青贮玉米绿色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河北省夏播青贮玉米绿色高效关键栽培技术冯健英 邢东海 许 洛 李中建 王绍新 郑书海 陈 莉(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41)摘要: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区玉米生产的基础条件,介绍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总结出配套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肥一体化、播种、苗期一喷多防、虫害防治、灌水及收获等关键技术,为冀中南夏播青贮玉米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河北;夏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青贮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饲草作物,是优质、价格低廉的粗饲料来源[1-2]。

河北省青贮玉米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农业农村部主导的“粮改饲”工作的推进下,青贮玉米成为种养业结合的重要一环,也是“粮改饲”的主流作物[3]。

针对这一趋势,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承担了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贮玉米绿色、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几年的项目实施中筛选出适宜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并参考河北省其他相关青贮玉米生产规程和高产栽培技术[4],整理并总结出一套适用的绿色、高效关键栽培技术,包括种肥一体化、苗期一喷多防、生物农药绿色防治、生育期水分控制和适时收获五大核心技术。

旨在为青贮玉米产业化、“粮改饲”工作提供支撑。

1 冀中南平原区生产条件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要复种模式,大于10℃有效积温为2100~2800℃,年平均降水量450mm以上,土壤肥力中上等,pH值6~8,适合青贮玉米种植。

2 青贮玉米品种选择2.1 选择原则 首选在河北省推广的省审和国审品种,对于无订单种植户建议选择晚熟、中大穗的粮饲兼用型品种,即通过籽粒审定,在生产上经过实践,也可用作青贮饲用的玉米品种,如石玉348、极峰30、先玉688等。

有订单的种植户可选用粮饲通用型品种,既通过籽粒审定,也通过青贮审定的品种,如京科968等,这类品种有2种收获的方式,并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26323D);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226437)通信作者:陈莉合理追肥 观赏向日葵生长需肥不高,一般肥力的地块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或有机肥30kg、尿素20kg作为底肥,播种时不施肥,后期追施;肥力较好的地块,可不施或只施有机肥即可。

夏玉米的单粒播种技术

夏玉米的单粒播种技术
6  ̄ 7 c m 为宜。
五 、播 种量 和播 种 深度
( 一 )玉米播种量 的计算方 法 用种量 ( k g ) =播 种 密 度 × 每 穴 粒数 X粒重 ×面积。 ( 二 )确定播种深 度 播种 深度一 般 以 5  ̄ 6 c m为 宜。 在 墒情较 好的黏 土 ,应适 当浅播 ,以 4  ̄ 5 c m 为宜 ;疏松 的砂质壤 土 ,应 适 当深播 ,以 6  ̄ 8 c m为宜 。过深出苗难 , 苗子弱 ;过浅易落干 ,造成缺苗断垄。 ( 三 )播后镇压 播后 覆土后 ,要适当镇 压 ,干 旱 时要重镇 压 ,土壤 水分过多 时 ,不要 镇压 。

L I A NG ZHONG L I ANG F A
王米 单粒括 种技 术
宁陵 县农 技 推广 中心
推广 玉米 单粒播种 技术 ,对 降低 玉米 生产 成本 ,减少劳 动强度 ,提 高 玉米产 量 ,有着十 分重 要的意义 。播 种 技术包 括 :整 地造墒施 肥、确定 品 种、 种 子的精选 与处 理、合理的密度 , 适宜 的种 植方 式、播种 量、实现单 粒 播种的方法 、好处及注意事项等 。
三 、种子 精选 与 处理
玉米播种 前 ,未包 衣种子 通过晒 种 、浸种 和药剂 拌种等 方法 ,增加 种 子活 力 ,提高种 子发芽 势和发 芽率 , 减轻病虫危害 ,以达到出苗早和苗 齐、 苗壮的 目的 。包衣种 子应晾晒 l ~ 2 d , 即可播种。
左右 。采用宽 窄行种植 ,植株在 生育 前期 对光能 、地力利 用不足 ,但能 调 节玉 米生育后 期的个体 与群体发 育的 矛盾 ,充分发挥 边行优 势 ,有利 于管

卢 华鹏
于机械化作业 。 ( 二 )宽 窄行距种 植 般 大行 距 8 2 c m,小 行距 3 、活 力 高 :保 证 在 低 温 ( 1 5 ℃ 以下 )和多 湿 ( 土壤含水 量 8 5 %以上 ) 的情况 下 ,能保 证 出苗 ;过湿 或土壤 板结的地块 ,种子不易在土 里长 叶。 4 、水分低 :种子含水 量 1 2 %。

夏播玉米免耕覆盖直播技术

夏播玉米免耕覆盖直播技术

夏播玉米免耕覆盖直播技术引言夏播玉米是农田中常见的作物之一。

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中,农民通常需要进行耕地、播种、覆盖、除草等一系列的操作。

然而,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下,免耕覆盖直播技术逐渐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夏播玉米免耕覆盖直播技术的相关信息。

免耕覆盖直播技术的概述免耕覆盖直播技术指的是在土壤表面不进行传统的耕地操作,而是直接将种子直接播种到覆盖物上。

这种技术通过覆盖物的保护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减少杂草生长以及保护土壤表面的有机质。

在夏季播种玉米时,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土壤质量,降低劳动投入和土壤侵蚀。

免耕覆盖直播技术的优势免耕覆盖直播技术相比传统的耕作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节约劳动力:传统的耕地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免耕覆盖直播技术可以减少农民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2.降低土壤侵蚀:免耕覆盖直播技术可以保护土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从而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

3.减少杂草生长:覆盖物可以有效地阻止杂草的生长,减少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的产量。

4.保护土壤有机质: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免耕覆盖直播技术的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覆盖物1.选择合适的覆盖物:常见的覆盖物包括秸秆、麦秸、稻草等。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覆盖物,并将其切割成适当的长度。

2.铺设覆盖物:在播种前,将覆盖物均匀地铺在农田的表面。

覆盖物的厚度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适当调整,一般为5-10厘米。

步骤二:播种玉米1.确定播种时间:根据气象条件和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

2.准备种子:选择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玉米种子,根据每亩播种量的要求进行购买。

3.进行直播:在覆盖物表面进行直播,将种子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上。

播种密度可以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步骤三:破碎覆盖物1.破碎覆盖物:在播种后,使用耕作机械将覆盖物破碎,使其与土壤混合。

覆盖物的破碎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作物的生长。

沭河上游流域夏玉米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沭河上游流域夏玉米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且产量稳。
年来 , 流域玉米 通过实施 高产创建 、一 增 四改 ” 该 “ 等一 系列节本增效技术 ,夏玉米生产有 了长足发展 ,0 9 2 0 年 该流域 玉米种植 面积迅速发展到 31 万公 顷, . 0 单产水平 上升到产 6 0 g 6 m 左 右 , 0 k/ 7 6 总产 达到 2 . 56 0万 吨 , 该流 域已经成为 山东省主要饲料粮生产基地之一。 沭河上游 流域夏玉米增产 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
4 合 理 密 植
合理增加密度是夺取玉米高产的关键 , 因为穗数 、 穗
粒 数 是 构 成 产量 的基 本 因素 。 近几 年 试 验 、示 范 结 果 表
1 选择 熟期适 宜品种 . 1
该流域夏播 玉米生育期 内, 日
照时数 2 8 . h 大 于 1 5 0, 4 6 0℃的有效积 温 41 1 0℃, 8 . 8 有
2 1 年第 1 01 期
沭河 上游流域 夏玉 米节本增效栽培 技术
段 同升 , 英建 马
( 1莒县 洛 河镇农技 站 ; 2莒县农 业局 , 东莒县 山 260 ) 750
摘要 : 者针 对 沭河上 游 流域 的 气候 、 作 土壤 等特 点 , 出了该 流域 夏播 玉 米如何 通 过 选用 对路 品种 、 提 平衡 施肥 、 合理 密
施用优质农 家肥 4O 0 g k ,纯氮 1 0 4—1k ,五氧化二磷 8g 掌握 “ 底肥 为主 , 追肥 为辅 ” “ 、 农家 肥为主 , 化肥为 辅 ” 、
“ 素化肥分期追施 , 、 、 氮 磷 钾 锌肥 底 施 ” 的原 则 。 3 适 时播 种 。 高 播 种 质 量 提 31 适 时 播 种 . 夏 玉 米 的 播 种 期 是 决 定 夏 玉 米 产 量 高

夏播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夏播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中肥 力地 块 氮 肥 分 施 比例 以 3: l 好 ,即 3 % 6: 为 0 氮 肥 用 于 苗期 ,6 % 氮 肥 用 于 穗 期 , 1 % 氮 肥用 0 0 于粒期 。
5 使用 玉米 抗旱增 产剂
安 阳 市 多以 麦 田 套 种 为 主 。 利 用 玉 米 苗 期 较 耐旱 的特 点 ,可以 合理 安排 播 种 期 ,使玉 米 的需 水 周期 与 自然 降 水期 基 本 吻 合 ,一 般 在 5月 中下 旬 降
2 ~2 ℃温水 中浸 泡两 昼夜 ,捞 出晾干 即可 。 0 5 3 适期 套 种 ,择期 避 早
要 改 “ 炮 轰 ” 施 肥 方 式 为 分 次 施 肥 ,肥 力 高 的 一
地块 氮 肥分 施 以 3: : 比 例 为好 ,即 3 % 氮 肥 5 2 0
做 苗肥 ,5 %氮 肥 用做 穗 肥 ,2 %氮肥 用 做 粒 肥 ; 0 0
于 9 %,发 芽率不 低于 9 %,含水 量不 高于 1 %。 8 0 6
2 播前种 子处理

4. 中耕 促 根 2
中耕可 阻断下 层水分 的蒸发 。一般 应进行两 次 ,
苗期 可浅 耕一 次 ,拔 节 前再 中耕 一 次 。掌握 苗 旁宜
浅 ,行 间要深 的 原则 ,主要 作 用是 松土 、除草 、改 善 土壤 透 气性 ,增加 土壤 微 生物 活动 能 力 ,以促 进 根 系生 长 ,提 高 玉米 抗旱 能 力 。
雨 后播 种 ,利 于 出苗 ;玉 米 苗 期 叶 面 积 小 ,蒸 发
玉米 抗旱 增 产剂 由超 强 吸水 材料 组 成 ,含 有 多
小 ,需 水 少 ,此 期 的 抗 旱 锻 炼 ,还 能 起 到 蹲 苗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夏播玉米播种施肥技术要点

一、播种技术要点
1、玉米品种的选择。玉米良种要因地制宜,水肥条件较好的地
区,应种植耐肥抗病高产杂交种;在丘陵、山区或自然灾害频繁的地
区,应选择耐寒、耐旱、耐瘠等抗逆性强的杂交种。
2、商品种子的保管方法。购买的包装种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
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虫、防鼠、防雀害,包衣种子还要注意防人畜
中毒。
3、播种前晒种及注意事项。播种前适当晒种,可提高种子活力,
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作用。晒种要注意不可直接在水泥地、金
属板或石板上晒,以防高温烫伤种子,导致发芽率下降。包衣种子要
注意防止人畜中毒。
4、机械播种及注意事项。机械播种前要参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
说明,调整播种机械播种参数,做到合理密植。一般播种行距控制在
60-70cm,株距根据品种密度进行调整,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控制
在3-5cm。播种机械要注意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找有播种经验
的机播手进行播种操作,提高播种质量。
5、玉米播种后浇水及注意事项。浇水的时间应严格掌握“春争
日,夏争时”,播种后立即浇水。如果由于受水源条件限制播种后3-4
天内不能及时浇水,种子就会有“芽干”的危险,特别是那些墒情虽稍
差,但可以使种子萌发,却不足已使种子出芽的地块更应注意。浇水
严禁大水漫灌,墒情过足,玉米种子易造成烂芽死苗等现象。
二、施肥技术要点
1、肥料原则。玉米施用化肥时,要施足底肥;轻施拔节肥;重
施穗肥;适当施用叶面肥。
2、施足底肥。底肥使用量根据各地区差异一般亩使用40-60公
斤,采用种肥同播的方式使用。种肥同播用肥要优先选择控释肥,选
用其他类型复合肥一般不推荐种肥同播,普通复合肥采用种肥同播的
后期要追加施肥。种肥同播要保证种子与肥料有5cm以上的间隔,一
般情况下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8-10cm处,施肥深度10cm左右。
3、轻施拔节肥。一般在6-9叶期,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或者复
合肥。
4、重施穗肥。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雄穗抽出前施用的肥料称
为穗肥。一般在抽雄前7-10天追穗肥效果较好,亩追施复合肥10-30
公斤。
5、施肥注意事项。
忌氮肥浅施:因为氮肥施用在浅层,受太阳光照射后,很容易使
氮素分解挥发,其中碳酸氢铵的挥发性尤为突出。因此,要改变表层
撒施的习惯,采取开沟深埋的方式,以防氮素的挥发。
忌单施一种化肥:单施一种化肥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质
地变硬,引起土壤变酸或变碱,严重破坏其理化性质。而且单施一种
化肥还会影响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衍活动,降低土壤活性。所以要合
理配方施肥,做到无机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忌一次过多施用高浓度化肥:不论是氮化肥还是有机化肥都不要
一次施用过量,如尿素含氮量高达46%,若一次施用剂量过大,浓度
过高,就会使作物根系出现“倒吸”现象,致使根受到损伤,出现烂
根死亡。要做到“少吃多餐”,稳施巧施的施肥原则。
忌不顾肥料性质,乱配混施两种肥料:如对一些“氨态氮”类肥
料,就切忌与草木灰、石灰、磷肥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否则,酸碱
中和,不仅加速了氮素挥发,而且其生成物会使土壤板结。
忌含氯化肥过多施用于敏感作物:如烟草、柑桔、薯类、葡萄等
作物,对含氯化肥十分敏感,切忌一次性向这类作物施用过多氯肥。
忌夏秋晴天中午进行叶面喷肥:因为夏秋晴天中午气温高,若在
此时进行根外喷肥,不仅肥分蒸发快,而且附着幼嫩枝叶上的肥料易
灼伤作物,既浪费肥料,又妨碍作物正常生长。最佳喷肥时间,应在
热天的早晨或傍晚。
忌大雨之前施肥:暴雨或降雨来临前施肥,极易被冲走,特别是
水溶性强的尿素,过磷酸钙等氮、磷肥更不要在大暴雨前施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